从《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颂讲记》看印顺导师大乘菩萨道的思想

 

印顺导师完整讲述了大乘菩萨道的要点、特质、修行方法、和成就妙用,厘清了关于大乘与小乘的不同之处,为修学大乘的佛弟子指明了路径。...

从《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颂讲记》看印顺导师大乘菩萨道的思想
一、修学大乘佛法,三要点缺一不可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颂讲记》是印顺导师于1965年讲于慧日讲堂,由顾法严居士录音,杨梓茗居士整理,后来发表在《菩提树》杂志。在1975年的序中,导师说到大乘佛法应该是方便有多门,而且门门可以入道,然无论入门的方便有多少,都不离三个核心,即信愿、慈悲、智慧。导师在自序中说:

“大乘法,真是方便多门,门门可以入道。但举要来说,不外三类:有以信乐十方净土精进而入佛道的,是信增上人。有以智慧解悟而入佛道的,是智增上人。有以悲济众生而入佛道的,是悲增上人。众生的根机不一,应机设教,入门的方便,是有多少不同的。然论到圆成佛道的菩提道,信愿,慈悲,智慧,都是不可缺少的。世间决无没有信愿、没有慈悲、没有智慧的菩萨,也决无没有圆成这些功德,而可以成就无上菩提的。所以,应三类机而有三类方便,到底只是初门的方便。真能由初门而深入的,菩提道终归一致。”

无论修行大乘的哪一个法门,最终都脱离不了信愿、慈悲、智慧,可见三要是修学一切大乘法门所必备的要点。初学者可以有所偏重,但最后的圆满,却是三要并重的,决没有只靠一个或两个要点可以圆满菩提资粮的。如导师在《学佛三要》中说到:

“菩萨学行的三要,是不可顾此失彼的。然初学时,不妨从一门(或二门)而来。有的好为哲学、心理学、论理学等学理的探讨,接触到佛法,认识了佛法的正确深奥,因而发心学佛,这是从智慧门入。有的多为社会福利事业,乐于为善,与佛教的人事相接近,赞仰佛法的慈悲,因而发心学佛,这是从慈悲门入。有的崇仰三宝功德的不可思议,或由于佛菩萨的感应,因而发心学佛,这是从信愿门入。初学的从不同方便而来,是由于众生的根性不同。”

这样问题又有了,哪类根性的修行人从智慧门入、哪类从慈悲门入,哪类从信愿门入呢?《学佛三要》中接着说:

“大概的说:贪行人从慈悲门入,瞋行人从智慧门入,痴行人从信愿门入。”

众生有贪瞋痴三毒,但偏重各有不同,偏重贪的,从慈悲门入比较容易契机,瞋心重的,与智慧门较易相应,而痴心重的人,往往与信愿门相应,当然这是指初学大乘者而言,无论从哪门入,最后一定是三门并重的。《学佛三要》中继续说:

“然而,进入佛门,修学佛法,不能永远滞留于这样的阶段。如久学佛法,十年,廿年,老是这样,这会发生不良的后果。如声闻法中,有重信的信行人,重智的法行人,也不过由于根性的偏重不同,决非有信无智,或有智无信的。《大涅槃经》与《大毘婆沙论》,都一致说到:‘有信无智,增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如但凭信仰而不求甚解,不修智慧,对于所信的三宝,所学的法门,莫名其妙,这不能得学佛的真实利益。这样的修学,在他们的心目中,信佛与鬼神崇拜,并无多大差别,不过是愚痴的信仰──迷信。现代的中国佛教界,也尽多这一流。如有智而无信,危险更大!龙树说:‘信戒无基,忆想取一空,是为邪空’。邪见说空,拨无因果,都由于自作聪明,于三宝清净功德不能生净信而来。迷信的过失还小,邪见会令人堕地狱。这可见信与智一定要双修,不能偏失的。又如大乘中有智增上菩萨,悲增上菩萨,也只是增上(着重)而已。如有智无悲,有悲无智,根本不成菩萨行。就是悲智双修,如悲愿的功德力不足,而急急的求智证,求解脱,一定要堕落小乘。如慈悲心切而智慧不足,在菩萨的修学过程中,要成为「败坏菩萨」,退堕凡外。因为离了无所得为方便,菩萨行是不会成就的。所以,初入佛门,虽可从一门而来;但想升阶登堂,学菩萨正行,必须三事齐修。这三者,能互相助成,互相推进,逐渐的引导行人,进入更高的阶段。等到深入佛法的究竟奥室,三者是无二无别的一味圆满,无所偏,也无所缺少。这或者名为大菩提,或者名为大涅槃,即是究竟成佛。”

可见,三者在初入门时有偏重,但一直偏重下去会有很严重的不良后果,这也是修学者应该注意的,无论我们从哪一门进入,都要发现不足,并着重专门修学,以达到三要并进,最终才能与无上大菩提相应,成就佛果。也有人认为学佛就要一门深入,只有一门深入才容易成就,为什么要三事齐修呢?对于这一疑惑,《学佛三要》中继续说:

“或者以为:佛法不妨一门深入,那里一定要三事齐修?这是误会了!如真能一门深入,必然了解一切功德的相关性,相助相成的完整性。一门深入,只是从一门出发,以此一门为中心而统摄一切,决非舍其他的功德而不修。我们学菩萨行,求成佛果,难道佛与菩萨,是有信无智,有智无悲的吗?佛是一切功德圆满的尊称,我们学佛,也应以佛德的崇高圆满为理想而向前修学!”

如果修学一门而了解一切佛法功德是相辅相成,在一门中圆摄一切而成整体,这是菩萨道的正修,如执一门而舍其他,那是绝不会与无上菩提道相应的。修学大乘佛法,只有三要圆成,才能达到究竟。

二、菩提心是大乘菩萨道的根

(一)菩提心是菩萨道的根

大乘佛法中,菩萨大多以德立名,本经所说的菩萨名为大树紧那罗王菩萨,紧那罗是天龙八部之一,是乐神。一般人认为这位菩萨是住在人迹罕至的森林中的大树上,风吹林响生起种种微妙乐音,正好与音乐神相符,这当然也是菩萨称名大树的原因之一,但还有更深的意义。导师在经文讲记中说:

“菩萨修行,由初发心修行直到成佛,就好比树的生根,长出树干,发出枝叶,开花结果;就这样长成了一棵菩提大树。经典上每以大树来比喻菩萨修行的功德,如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即曾提到:‘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大树有根、枝干、还会开花结果。那什么是菩提大树的根呢?导师接着说:

“树必须先有根,否则即不能生长。而菩萨修行由初发心到成佛,亦必须有根。大乘佛法的根是什么呢?以大悲心为因的大菩提心,就是大乘法的根本。修大乘行必须先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亦即是大悲心,若是缺乏了大悲心,则任何事物都不能说是大乘,更不必谈成佛了。什么时候有菩提心,大悲心,即是菩萨;而大悲心一旦退失,即非菩萨。”

树需要有根,菩萨道的修行也需要根,大乘菩萨道的根是缘大悲心而生起的菩提心,生不起大悲心,就发不了菩提心,没有菩提心,也就没有大乘菩萨道。菩提心的重要性,导师在《学佛三要》中说到: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可以说,没有菩提心,即没有大乘法。尽管修禅、修慧、修密、作慈善事业,了生脱死,若不能与菩提心相应,那一切功果,不落小乘,便同凡夫外道。因此,如想成佛度众生,就必须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便等于种下种子;经一番时日,遇适当机缘,自然可以抽芽开花,结丰饶的果实。不但直入大乘是如此,就是回小向大,也还是发菩提心的功德。”

没有菩提心,修学一切大乘菩萨行门,即使是参禅开悟、修密相应、听闻教法大开圆解、乃至做一切利他的事业,不是落入小乘,就是如同外道凡夫。可见菩提心在大乘菩萨道中,是很重要的。

(二)、菩提心的生长之处

树根生长在土壤之中,无论土壤肥沃还是贫瘠,树都能扎根生长,但有两种情况,树是无法扎根的:一是下面水太多,根在底下会被腐烂;二是下面有火,树根也无法生长。菩提心是在什么地方生长呢?导师在经文讲记中说:

“佛法之中,以大悲心为主的菩提心根,则是在众生在烦恼之中生长的。若没有众生或是不想度众生,则菩提心根便无从生长。若众生愈苦,烦恼愈多,则正好行大乘法,增长菩提心。”

如同树根不能生长在水深火热之处,那菩提心是不是也有不能生长的地方呢?讲记中说:

“菩提心根,也有两个地方不能生长──在小乘的声闻、缘觉之中,菩提心的根即不生长。小乘只为自己(这自然与世俗的为己害人不同),只要把自己修好能够了生死即可。二乘就好比深水、火坑,大乘人若一落入此二者之中,菩提心就退失了。所以菩萨不怕起烦恼或造恶业,流转于人间也好,即使堕落于恶道也不怕,但一旦落入小乘的深水火坑里,只为自己,但求如何地能够自在、解脱,只要心里能够得到自在即可,就修行上来说,固然是很有一番程度与功夫了,天翻地覆与我无关,这种修行的境界自然是很了不得的,但是菩提心的根却如何能生得出来?菩萨道却又如何能行得起来?这样,宁可多受生死、多受苦,亦不愿堕入小乘的深水火坑之中;即使小乘将来能够回小向大,亦须兜上一个大圈子了,所以生菩提心的根,必须避免这声闻与缘觉二者。”

印顺导师认为修学大乘佛法,要生起菩提心。生发菩提心的菩萨,不怕轮回生死,也不怕世间受苦,但却应该避免声闻、缘觉的自了之心,自了心一生起,菩提心就没有了。

(三)、发菩提心与行菩萨道同时进行

我们一般认为,学习大乘佛法,应该先学习发菩提心,发起心之后再行菩萨道,就有基础了,但印顺导师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发菩提心与行菩萨道是同时并进的,在学习发菩提心中修行菩萨道,在修菩萨道中增进菩提心。如导师在经文讲记中说:

“平常我们总以为根先长好了,树才开始生长。但是事实上,根与树的发展是均衡的。根长得愈深,树也就长得愈高;树长得愈大,也就表示根长得愈广;根与树的生长是同时的。所以发菩提心与行菩萨道,也应同时的进行,并非是先把心发好然后再去行。所以菩萨道行得越大,菩提心也就越坚固。”

菩提心发起来了,应该如何令他增长广大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以什么认识来行菩萨道,才能让菩提心越来越坚定,而不是在行菩萨道中受到挫折而退心。讲记中说:

“大乘佛法特别重视空与无二无别的平等。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论是谈到空与智慧或者是慈悲,都不是把自己从众生之中分出来。众生的痛苦与自己的痛苦相关而平等的,这就能引发同体大悲的精神;所以大乘佛法讲慈悲、智慧,注重与众生的平等而无二无别,这也正是大、小乘法的不同之处。所以修学大乘佛法,大家必须先了解的一点,即是我们想要了生死,个人的修持固然重要,但是却不能只顾自己。我们自己想要了生死得到解脱自在,众生亦然;若是一切众生都苦得了不得,而自己的内心却解脱自在,这又有什么意义?必须不放弃众生,与众生息息相关,自他不离,自他一体,如此才是真正的智慧与慈悲,也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萨。也唯有如此,菩提心才能发得出来。所以大树的根若是不深不广,则树就长不大,两者间是有密切相应的关系。”

这一段,导师阐明菩萨道与解脱道的不同在于菩萨道是悲智双运,与众生无二无别而不舍众生,这才是大乘佛教的真菩萨。

三、六度万行是菩萨道的主干

根是树的基础,主干是树的核心,能生发大树的种种妙用,大乘菩萨发起菩提心,以什么为主干呢?导师接着说:

“大树一定是有着很大的树干,而这棵菩提树以什么为其树干呢?六度万行即是这棵树的树干;而一切行的根本,即是般若波罗蜜,正如维摩诘经所说到的『大智本行』。摩诃般若与悲行是一切行的根本,若缺乏此二者,其他的也都无法成其为菩萨行了。在般若经里曾经提到过,般若如眼,而其他的功德如盲人,尽管他们皆有其各自的力量,但必须在眼目的引导下才能达到目标。所以说必须是有了般若,一切功德才能够成就,而终能导向菩提;究竟菩提,皆须以般若为本。若就这棵菩提树来说,即是以般若法性为其根本,与六度万行相应。换句话说,不是只要证悟了般若即可;万行固然是由般若来引导,但是万行的功德亦可增长般若,好比树长得越大,树上的枝桠与树叶自然也就越多。初地菩萨虽然也已经证悟了,但毕竟还没有成佛;于是不断进修,种种功德增长了,而般若的证悟也因此而越深;一步步的向前进步,终至成佛的阶段。所以以般若为,一定要有无边的功德与之相应,而把一切功德综合起来才能达到成佛,究竟圆满。”

菩提树以般若法性为根本,在此基础上,要与六度万行相应。六度万行需要般若作为引导,如果没有引导,万行就如同盲人走夜路,夜半临深渊,是很危险的。反过来,只有般若没有万行,般若就是干慧,不能生起作用。当然,在般若与万行之间,是相互作用而又相互促进,最终方能成就无上佛果。

四、菩萨道的妙用

印顺导师借大树的成长,喻菩萨道的修行。树在长大之后,有何妙用呢?

(一)、隐敝用

导师认为大树长成,对于众生而言至少有两大用途,第一是遮敝作用。如众生在大热天行路,走的满头大汗,可以到大树下遮避热恼,享受清凉。意思是说发菩提心修到大菩萨位时,能为一切众生解除热烦,令得清凉。如经文讲记中说:

“第一是隐蔽用。在太阳大时,天气燥热,此即佛法上所说的热恼;行路的人热得一身大汗,跑到树底下休息,这时太阳晒不到,立刻就感到凉爽起来,不再热恼。这就说明,凡是菩萨到达了大菩萨的阶段,以慈悲为本,一切为了众生、救济众生,使得大家都能够脱离苦恼。我们平时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这是特别注重其以悲心来度众生的意义。其实,任何一位大菩萨都是一样的,无不是寻声救苦、遍一切处。凡是任何众生蒙受其加被、教化乃至感应,都能得到种种利益,使得烦恼得到解脱,痛苦化为清凉。所以经上说大悲心长在菩提树上之后,一切众生,不论是人、天乃至声闻、缘觉等,都能感受到他的功德利益。譬如平时的求消灾等,即是较浅一层的功德;而消除烦恼、消除业障,乃至引导我们使得解脱等,即是深一层的功德。”

(二)、为众生的依止

树长大之后,鸟类会在树上筑窝、修息;其他动物也会来树下休息、隐藏;各种昆虫会以树为家;花粉、果食可供生物食用,总之,大树长成能利益很多生物。大菩萨也是这样,能成为一切众生的依怙,利益众生、引导众生、教化众生、成熟众生。如导师在经文讲记中说:

“第二,大树为众生之所依止。不论是大鸟、小鸟,都在树上筑窝、休息;其他尚有许多昆虫与各式各样的众生,有的在树上居住,有的吃它的花粉、果子等。牠们隐蔽在树下,依止在树上而得到了平安。一切的大菩萨,都是为众生所依止,教化众生、成熟众生;而众生则由于依止大菩萨的关系,得到了种种利益。大般若经上说到,因为世界上有菩萨,所以才有修大乘行、弘扬大乘者;即使是人天福报,也是由菩萨而来。佛出世时,众生可以供养三宝,做种种功德;在无佛之世,有许多菩萨,虽然并非现身在佛教之中,但是他们却能够以种种身分来领导众生行菩萨道。我们从经典之中,看到菩萨过去生中的种种本生因缘,而发现他们都是为众生之所依止,浅者为众生种下了人天福报,深者令他们得解脱乃至成佛。而从另一方面说,由于有菩萨才有佛,若没有菩萨,则何来成佛者?而亦必须有菩萨,才有声闻、缘觉。菩萨并非只以大乘法教化众生;我们常说‘法门无量誓愿学’,因为菩萨遇到了小乘根机,便以小乘法来教化他们,所以小乘法也是菩萨所应学的。因菩萨发心,无边众生能得到利益;许多大乘经,都赞叹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只要一个人发心,将来对众生的利益是不可限量的。小乘行者并非没有功德,但与菩萨相较之下,则差得太多,因为无边众生将依止菩萨,积聚功德而走上解脱成佛之道;所以再多的阿罗汉,还不如有一真发菩提心者。

在《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颂讲记》开篇部分,导师借大树之喻,完整表述了大乘菩萨道的要点、特质、修行方法、和成就妙用,也厘清了关于大乘与小乘的不同之处,为修学大乘的佛弟子指出了路径。


    关注 心心相应的心经智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