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清明忆父亲

 

转眼父亲已离开我们十多年了,我常常想起他。几年前的一天,不知为什么,我看着与父亲的合影,更是特别地思念。“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一人之常情我是切身体会到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017年的清明节即将来临,我不由得又怀念起离开我们十六年的父亲来,而父亲在世时的往事,更是历历在目……。

公元2001年12月12日凌晨两点,“叮呤呤——,叮呤呤——!”一阵急促的电话铃把我从梦中惊醒,急忙拿起听筒,里面传来了哥哥的声音:“爸爸今晚上恼火得很!”——父亲病危了!学校离家有十多公里,自己又没有私家车,天亮后才有班车,实在没有办法,只得干着急。凌晨5点20分,哥哥又打来了电话:“爸爸咯下子吃亏得很,你快回来!”我急忙问了情况。6点30分,哥哥又打来了电话:“嗬——,爸爸不行了……”,“爸爸去了——!”

天亮后,我租了部面的,带着家人、侄儿、侄女及外甥女,匆匆赶回了老家。抚摸着躺在床上已变得僵硬的父亲的遗体,我不由得泪眼婆娑——我为没能及时送父亲感到万分遗憾!父亲出殡的那天,在老拱桥上为他作路祭,听着礼宾先生历数父亲坎坷的一生,想起如山的父爱,我不禁泪如雨下……

一、投笔从戎
农历1933年5月初四,父亲出生在当地一个大户人家,我的祖父还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父亲有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的童年和少年。历史的风云变幻莫测,1949年10月,新宁和平解放。1950年冬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1951年正月,未满18岁、当时还在新宁县初级中学(今新宁一中)读初中的父亲,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瞒着父母、瞒着新婚的妻子,偷偷地报名参军。当时区里的一个农民干部在父亲的申请表上签定意见:“该同志思想脚步(觉悟)很高,自愿报名参军,同意。”这样父亲就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临走时连家里也来不及道别。

父亲曾经和我谈起当兵的往事。父亲参军后,在广东集训了半年。期间跟随一个连长到四川接过新兵,并坐船顺江而下,经三峡回部队,然后开赴朝鲜前线。坐火车过黄河大桥时,新兵们争着把头伸出窗外看黄河,吹去了不少帽子,挨了首长一顿臭骂。父亲初中肄业,在当时也算一个知识分子了,经培训后,担任了中国人民志愿军54军130师炮兵连卫生员。

当时志愿军没有制空权,白天美国飞机像黄蜂一样“嗡嗡”地飞。朝鲜被炸得遍地是瓦砾,很难找到一座完整的房子。刚开进朝鲜的时候,部队首长为了给新兵练胆子,带领大家在遍地死人的战场上走。战友们都把脑袋挂在裤头上,随时都作好了为祖国献身的准备。朝鲜的冬天特别地冷,刚解出的大便立即就变得石头一样坚硬,一脚踢起,能滚开老远。父亲所在的部队在朝鲜的东部海滨城市元山驻守过,在“三八线”驻守了半年。当时的生活异常艰苦,守“三八线”时,因无法洗澡,身上都生满了虱子。不过战友们在烽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也自得其乐,大家和当地的朝鲜老百姓结下了深厚友谊。父亲出色的二胡和象棋技术就是在朝鲜练成的。

二、救死扶伤
1955年3月,父亲从朝鲜回国,复员回乡。当时奶奶正带着母亲在大山里摘茶叶。作为复员军人的父亲被组织安排在本乡中心小学担任了小学教师。半年后,不习惯跟小孩子打交道,恰逢区卫生队招医生,于是在部队当过卫生员的父亲就成了一名农村基层卫生工作者——这一干就是34年,直到1989年退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农村经济非常困难,广大农民缺医少药,急需全科医生。通过培训、自学和实践,父亲掌握了西医、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技术,尤其擅长中医、妇产科、儿科。父亲在部队培训时学的是西医,中医全靠是自学。因为父亲好学,加上我爷爷是当地有名的中医,找父亲开单子的人很多。父亲除了在诊所上班外,经常雨天一把伞,晴天一顶棕丝斗笠,身背保健箱,走村串户,上门服务,送医送药,救死扶伤。一渡水、板石、对江、三渡水、巡田等地五十岁以上的人,一提起那个中等身材、头有点秃、有点胖、谈笑风生、医术高明的赵医师,大多都还记得他。乡亲们对他很好,有什么好吃的常常喊他,偶尔也送他一条小鱼、一盐水瓶子米酒什么的。1975年前后父亲修屋,不少乡亲们把木料廉价卖给他,有的甚至免费送给他。

几十年来,他究竟诊过多少人,救过多少人,接过多少生,无法统计。曾经有对年青夫妇,妻子双胞胎难产,父亲用手进行接生,母子三人平安,这对夫妇感谢万分,无论如何认父亲作了干爹。

三、父爱如山
作为农村基层一个普通的卫生工作人员,当时父亲每月的工资很低。他上有六七十岁的老母,下有四个孩子,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为了赡养母亲、抚育孩子,他不得不节衣缩食。烟瘾重的父亲常常用烟斗吸烟,有时酒瘾来了,稀释点酒精过过瘾。因家庭人多劳力少,生产队每年年终结算,家里都要欠债,父亲不得不用工资交欠款。由于历史原因,父亲的祖屋被没收,复员回来分到的两间房子也被挤占,全家只得租住在五保户家中。

父亲大约每月回来一次。回来时,到街上砍点肉,或凭票买点豆腐,改善改善一家人的伙食,给我们理理发,买点新衣服、新鞋子。我和弟弟都有点怕他,理发的时候,我们一动也不敢动。

童年的生活是清贫的、压抑的,但寒暑假生活是快乐的。因为寒暑假父亲常接我到他的单位上去玩。在那里,父亲的同事给我削木枪,父亲用红蓝铅笔教我写字,我随父亲去出诊,陪父亲过年。泥炉子里炭火上鸡肉炖粉条的香味,铜罐煨饭的香味,至今还飘在我的梦里……

父亲不仅关心我们的生活,更关心我们的做人和学习。他常常教育我们做人要讲良心,不要害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事要勤奋:“天上跌落来也要起得早,不然别个也捡去了。”为了培养我从小爱劳动的习惯,五六岁的时候,他就给我准备了竹筒要我打井水;八九岁的时候,安排我用小木桶挑水。

他曾经给我们讲过“此山是(柿)树不卖”,“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象老鼠个个死”之类的故事。前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把一山的树卖给一个不识字的人,在合同上写上“此山是树不卖”。买者以为写的是“此山柿树不卖”,结果买者吃了哑巴亏,官司也没打赢。后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为富不仁的人,建了新房请人写对联,这人送了他一幅对联:“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象老鼠个个死”。并念给他听:“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象,老鼠个个死”。这个人非常高兴。谁知第二天别人念成:“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象老鼠,个个死”。把他气坏了。他通过讲故事来说明掌握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以此来激励我们要认真读书。

由于历史原因,哥哥高小毕业就不能上学了,姐姐初中毕业也不能读书了。我还算走运,1976年秋,当年公社办高中实行大普及,不讲家庭成分,不讲学习成绩,这样我进了高中。父亲非常高兴,特意送给我从朝鲜带回的、由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发的一支大号黑色钢笔和一个日记本。



1979年高考前,父亲特意给我送来了钱和粮票,并买来了一瓶维磷补汁。当年高考,我考上了师范学校,父亲非常高兴。当时他在对江卫生院,特意带我到东安县城,买被、买布回来做衣服,还照了像。出发时,还把自己的樟木箱送给我,母亲笑他说像嫁女一样。在读书时,父亲常给我寄零用钱。一次父亲给我寄来了10元钱,嘱咐我:“注意节约,细水长流。”

1969年,我突发疾病,父亲把我诊治了几个月。1985年,我又突发疾病,医院一度诊断为绝症。父亲心急如焚,说老天爷为何对他如此不公?好在医生是误诊,这才让他放了心。通过父亲的精心治疗,我最终康复了。

1989年,父亲正式退休。由于退休的乡卫生院不是全民所有制单位,而是集体所有制单位,退休工资常常发不出。本来他退休工资有几百元一月,实际到手的每月只有百多元,为此,他常常苦恼。甚至在家里和街上还开了几年诊所。

1996年父亲在邵阳做了痔疮手术。1997年出现第一次中风。我先后陪他到长沙等地检查治疗。为了治病,他自己也开了很多药方。在自药不灵的情况下,甚至用了土方,包括买了很多蜈蚣做药。

转眼父亲已离开我们十多年了,我常常想起他。几年前的一天,不知为什么,我看着与父亲的合影,更是特别地思念。“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一人之常情我是切身体会到了。

父亲,您在天堂好吗?敬爱的父亲,我想您!!!

2017年3月28日



鸣谢:         赵品南图文

新宁县第二中学: http://www.hnxnez.net

编辑:辛游之     投稿邮箱:447519963@qq.com


    关注 xn2z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