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22阅读与写作丨巢贞

 

巢贞聊阅读和写作...

点击“光影与诗”关注
我的文字和摄影
阅读与写作




巢  贞

2014年在小城某文学活动上的发言


朋友们上午好。

世纪文景在5月11日下午搞了一场活动,名字叫“无’思’的时代——今天我们为什么读汉娜 阿伦特”(大家可能对阿伦特不是很了解,碍于时间有限,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朋友们可以去找她的书来读,关于后极权主义,关于中庸之恶),活动的主题是,在一个绝大多数人不进行思考的时代,在一个思想极度匮乏的时代,我们要做什么。我今天和来大家来聊聊阅读和写作,跟思考有重要的关系。

先聊聊我的阅读经验吧。在中学那会儿,家里没书,生活费不够买书,学校图书室也没多少书,更没时间去读课外书。初二的时候第一次在学校的图书室里见到许多课外书,那时候的喜出望外直到现在记忆犹新。暑假里借了四大名著,骑自行车到路上,停下来读《西游记》。到了大学,我周围的朋友个个是书呆子,写文章的时候引经据典不说,单就那些美妙的词汇和句式,以及光芒四射的思想,就够我惊诧的。那时候就像疯了一样,每天可以不用去上课,但图书馆是必去的,几年下来读了好些书。硬啃过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啃过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现当代一些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几乎都读过,社会学的,文艺理论也读了不少,一年下来能读一百多本。图书馆有位漂亮的阿姨,她也认下了我,每次可以不用排队直接进去找书,有时候不拿借阅证也可以进得去。我觉得这些阅读对我受益匪浅。到参加工作以后,现在依然坚持读,只是读的少了一些,一年差不多十本,有时候读不到十本,阅读的方式也在发生着转变,现在更多的时候用新媒体,比如微信公众账号里的一些文章,特别好。如果一天不读几篇,心里面老是觉得空落落的。

许多朋友会陷入阅读的盲区,见到什么样的书都读,朋友送的,随便什么杂志,拿起来就读,我觉得这样无目的的阅读可能对写作没有多少帮助。像《读者》这样的大众读物,还是少读一些为好。以我个人的经验,还是要读一些大块头,而且要随着自己的兴趣去读,朝一个方向去深入,这样对写作可能有很大的帮助。读的多了,自然会有针对性的思考,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写出来的东西不一定会那么差。另外一个是跟风,哪本书火起来了,我们跟着去读,这可能也是一种误区。阅读是个人的事,最好能有坚持。有的朋友阅读主要是为了消遣时间,我们这里不谈。有的朋友则是为写作准备素材,在我看来,这样的阅读是非常功利化的,有点救火的意思。当下中国,我们生活压力这么大,理想的空间又这么小,我们得坚守一块自由的阵地,要顽固的留守一块可以自由进出的世界。对于今天在座的各位来说,可能就剩下阅读和写作了,所以我们的阅读绝对不能功利化。这是我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阅读的时候我们怎样学写作。在座的各位可能在某一个写作题材里,都有专长,比如有的朋友擅长小说,有的朋友擅长散文。我什么都写,评论,散文,小说,剧本,可能大家看到的是我的诗。同样一个故事,我可能注重的是怎样在技巧上把这个故事写好看,而不仅仅是告诉读者故事讲了什么。我们读过那么多优秀的小说,比如《百年孤独》那个非常经典的开篇:“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象史前的巨蛋。这块天地还是新开辟的,许多东西都叫不出名字,不得不用手指指点点。每年三月,衣衫褴楼的吉卜赛人都要在村边搭起帐篷,在笛鼓的喧嚣声中,向马孔多的居民介绍科学家的最新发明。他们首先带来的是磁铁。一个身躯高大的吉卜赛人,自称梅尔加德斯,满脸络腮胡子,手指瘦得象鸟的爪子,向观众出色地表演了他所谓的马其顿炼金术士创造的世界第八奇迹。”这样一个漂亮的开头,一下子就把人的注意力完全吸引过来了,像这样精彩的开篇文学史上并不多见。我编小说稿子的时候,最看重的是怎么样把这个故事开头的。这可能跟我看过大量优秀的电影有关系。2010年西班牙的一部电影《活埋》,带给我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一个人和一口棺材,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唯一的配角是一条蛇。还有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后窗》和《鸟》,在叙事上别具一格。这种极具张力的叙事,我们很难不喜欢这样的作品。我们尤其要注意,优秀的小说家是怎样设置故事情节的,怎样设置悬念,怎样写对话,怎样把我们每天熟悉的生活虚构成一部风格鲜明的小说的。同样一个故事,一种素材,哪个作者把故事讲得异彩纷呈,读者则更倾向于谁,这是不言而喻的。每个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肯定准备了相当丰富的素材,如何在叙事上高人一筹,可能要下点功夫。建议大家看看美剧《越狱》,抛开其他只看创作者如何讲故事,或许对自己能有一些启发。我个人认为,用第一人称写小说,大多数作者会陷入自说自话、喋喋不休的境地。当下写散文的朋友太多太多,但能耐着性子读下去的,少之又少。大多数文章里面充斥着泛滥的情绪,我怎么样怎么样的句式,特别熬人,把非常好的素材浪费掉了。建议大家去看看木心的散文,我推荐《哥伦比亚的倒影》。我想着重给大家推荐咱们庆阳的散文家杨永康先生。我09年大学毕业才接触到老康的文字,到现在,一直想写一个好一点的关于他散文的评论,因学养不够,不敢下手。他的散文,目下被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发现价值,他基本颠覆了传统的散文叙事模式,同样写童年记忆,写苦难年代里物质的贫困对精神及肉体的折磨,其他散文家写出来的是苦难本身带给读者的痛苦,而老康的文字令人忧伤。这样的写作方式对目前的散文写作是有贡献的,大家可以试着去读读他目前仅有的两部散文集《再往前走》和《咖啡馆渐次消失》。许多人坦言,读不下去老康的散文,不强求,不喜欢就不读了。

第三个意思,写作的时候,要能够驾驭住自己的文字,别让自己文字恣意妄为。我刚开始学写作的时候是写散文,那时候少男情怀,写成之后拿给朋友看,被取笑,废话太多。后面写过好几万字的小说,一直压着,不敢拿出来,特别幼稚。写长文章,我的深刻感触是,自己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文字。现在稍微能好一些,我知道我要表达什么,该多的地方多,则多写一点,什么地方该节制,就少写一些。后来,朋友们都写诗,而且写的非常漂亮,我也跟着写,到现在已经八年了。可是八年多,我只写了不到二百首。我写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对长文字的控制力不够。而且我读的诗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完完整整的读过一本诗集,这可能不符合常理。无所谓,我想表达的东西心里肯定有数。好的作家都能驾驭住自己的文字,一句或者一段,就像电影的画面一样,放在那里肯定是有作用的。好的作家从来很少写废话,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文字,这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有的素质。文章的节奏、审美、情感等等都要靠作者对文字的自觉控制。当下尤其是许多写散文和小说的作者,一下子把个人情感全部放在里面,洪水一般,非常臃肿非常喋喋不休,我在编稿子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很痛苦。

第四个意思,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怎么样坚守阅读。传统的或者老一辈读书人一直很排斥新媒体阅读的。但不能否定的是,新媒体为阅读提供了许多可能,比如微信公众账号里每天推送的一些文章,其数量和质量相当可观,再别说博客微博阅读了。现在手机APP有许多在做阅读的文章,建议大家去读读看。但有一点,别忘记纸质阅读和写作,这依然是主流。翻一本实体的书肯定要比手机阅读带来阅读体验要好的多。《人民文学》关闭了邮箱投稿,他们现在要的是邮寄的纸质稿件;郑晓红主持的《庆阳教育》封底邀请作者的手写稿,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汉字的魅力王主席比我懂得多。

如果我们有了足够多的阅读经验,也从优秀的作家那里学到了好的表现手法,接下来,就要坚守内心的真实,不应景、不应付、不图名、不图利,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台湾诗人周梦蝶漫长的一生只有两本诗集,可他的诗里那种宁静和淡然,我们是无法企及的,尽管他生活不那么富裕,坚守书摊二十年,但他喜欢。当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许多作者渴望上稿率,去论坛,贴文章,只图发表,一本杂志出来,只看目录上有没有自己的名字,其他一概不管,这是很危险的。我们反过来想,这样的写作有意义吗?我近几年上稿量非常少,我的想法是,只要我写了,就够了,满足了。因为写作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别人看到看不到都无所谓,尤其读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之后,有时候居然会产生写作无用论的想法。优秀的作品多的是,为何不去阅读呢?还有一个现象是,现在写文章的人太多,而不是太少,而潜下心来读书的人太少,而不是太多。比如游记散文,许多作者在文章里就对名胜古迹开始描写了,风景怎么样好,都出了什么样的名人,发生过什么事情,个人的思考和人文的情怀则特别少,你不是导游谁会愿意听你絮絮叨叨啊,这是我第五个意思。

阅读和写作是苦差事,或者说,任何门类的艺术表达,都是件苦差事。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如何能全身心投入到作品和自己的文字里,这是关键,这种感觉也是美妙的。我读岳南先生《南渡北归》三部曲的时候,被民国时期的大知识分子的命运折腾的有段时间自己非常低迷。考古学家李济在战乱年代里流落车站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那种知识分子的苍凉真让我落了好几把泪。还有杨显惠先生的《夹边沟记事》和《定西孤儿院纪事》,读的时候真是痛苦极了,害怕这些冤死鬼夜半找上门来。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妙的感觉。给大家推荐几本书吧,杨继绳先生的《墓碑》。波拉尼奥《荒野侦探》和《2666》,这是近几年在国际上影响非常大的小说,不过中译本的译文读起来很生硬,有隔阂。北岛主编的《七十年代》,非常个人化的时代记忆,是大块头。有人批评董桥的小品太甜腻,我还是建议大家去读读。

田主席叮嘱我今天聊聊怎样写诗,我却聊了这么多与诗无关的话题。其实我想,写作的道理大致相同,无非是体裁不同罢了。我没聊怎样写诗,是因为我也不知道怎么写诗,写诗或许是一种冲动吧,也或许是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吧。我读的诗特别少,并且自己尚在学步,所以就难为大家听我唠唠叨叨。最后,给大家讲一个电影界的故事。美国导演昆汀 塔伦蒂诺,年轻的时候做租片店店员,看了几千部电影,后来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拍优秀的电影。再后来,他就成了电影界的鬼才,拍出了《落水狗》《低俗小说》《杀死比尔》《无耻混蛋》《被解放的姜戈》等许多优秀的电影。

谢谢大家!

2014-5-19



作者简介




巢贞,1987年生,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青年诗人、影评人、摄影爱好者。曾做过中学语文教师、电视台记者,现沉寂于阅读、写作、看电影、拍照片,居甘肃庆城。在平庸的时代,拒绝平庸的唯一方法就是:深阅读、有一个明确的兴趣爱好、干一点与精神领域有关的事。本平台与个人新浪博客同步。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haozhen


温柔提醒




本平台所发布的除标明转载和关注之外的图文,均属我本人原创,转载和别有他用时(微信转发链接除外),请一定记得联系我。
QQ(微信):978103785




 个人微信号:cz978103785
写诗 | 摄影 | 阅读 | 看电影丨骑行丨求约稿
青年诗人、摄影爱好者巢贞的私人微信公众号

光影与诗



微信号:chaozhenGYY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关注 光影与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