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板更愿意听信外人的意见?

 

你喜欢贴标签吗?...



题图:from globeshotz

小冯是一家创业公司的老板,他们的主要业务是设计优雅的茶具然后生产出来卖给消费者。由于他们的产品设计精美造型独特,一直很受消费者的欢迎。最近小冯的设计师们推出了一款古朴的茶杯垫,触手温润,古色古香,但是小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于是让公司一部分人试用了一下看看效果。

小岳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他拿到杯垫放到茶杯下面一试,雾草,这杯垫太厚吧,说句不好听的……算了。

小岳严肃的向小冯提出了这个质疑,小冯愣了一下,可能没想到程序员会提出这种问题,「小岳,你看啊,这个厚度,这个纹理,这里打磨后的光泽,还有整体的对称设计,这叫什么你造吗?这叫设计语言,不是编程语言。bug 改完了吗?」

小岳闷闷不乐的去解 bug 了。晚上约了小池吃饭,小池是小岳和小冯共同的朋友,不过小池独立创建了另一个公司。

小池,你看这个杯垫咋样?
这是杯垫啊,介不是板砖吗?
是啊,小冯不是总问你的意见吗?你跟丫说说啊。
我试试。

一周之后,在产品例会上,小冯说,「咳,这个杯垫呢,简直太特么厚了,这谁设计的,站出来我保证不削你,我要削薄这个杯垫!」

这个故事是我虚构的,但是从某种程度上,它一直在发生。为什么在老板眼里,公司外面的人总是显得更聪明呢?可能你会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啊,但是和尚并没有来!

工作了很多年之后,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一个建议或者决策,公司员工提出来,老板会沉吟不语。过几天丫跑出去参加个什么交流会,回来喜滋滋的告诉你,谁谁谁跟我说,咱们应该这样……等他说完你会发现那就是你之前的主意。

没地说理!

放假期间读《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第二章「我们为什么喜欢给人贴标签」的时候,让我再次想到了这个场景,事情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大部分老板潜意识里会觉得自己比下属聪明一些,即使不是专业技能方面,综合能力总要强一些吧,要不为啥是你们为我打工而不是反过来呢?这个标签打完之后,下属提出的建议就会无形中打个折扣。为什么外面的人建议更有效呢?至少他们还没有为我打工,总会有些东西比我强吧。

另外,人们不仅喜欢给自己打标签,也喜欢给别人打标签。比如技术人员内向木讷逻辑性强,产品经理外向话多创意十足,设计师沉默寡言喜欢活在设计的世界里,上海人精明,北京人有范儿,福建人会做生意等等。小岳一旦被打了技术的标签,他提出来的建议就会被定位成程序员给工业设计人员提建议,而不是被当做普通用户对待了。

还有,一个人的影响力也很重要。冯老师说过,「如果没有影响力,你的观点根本就不值钱。有些人刚开始做内容就想试图用观点来吸引用户,根本是缘木求鱼。你有了影响力才有机会给用户分享你的观点。」同样的一句话,一个观点,一条建议,吴军博士说的和普通员工说的,给你带来的冲击力是完全不同的。想要更有效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去建立自己的影响力吧。如何构建影响力呢?那是另一个话题了,我们以后再写。

固有印象也重要。一位 Leader 总认为产品经理 A 做的产品和交互不够好,感觉上总是差那么一丢丢,但认为 B 的东西就很好。我觉得 A 和 B 都很好,甚至 A 是强于 B的。于是我让 A 做了一套交互,让 B 去演示,结果这位 Leader 指着 B 的鼻子说,你看,我就知道你小子做的比 A 专业!

还是没地方说理。

是否该相信公司外面的人(顾问、专家)呢?如果这样的人是在深入了解你公司业务的情况下提出的建议,还是应该听听的。否则的话,还是相信自己人吧。创业如同战场,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刀锋入肉的真实感受,对于公司的业务方向也最能感同身受。要知道,很多专家的话可能是因为太寂寞才说的呢……

关于打标签,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行为。人们在下意识的为各种人和事打标签的同时,不遗余力的告诉自己,不要擅自贴标签,贴标签可不是好事,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呀,等等。那我们为什么会贴标签呢?

其实贴标签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降低我们的行为成本,还有什么,读者可以自己想想。

今天是小长假最后一天,明天要上班了,你准备好了没?告诉你个延长假期的秘密,兹要不睡觉,假期就没完。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 MacTalk 读者群


    关注 MacTalk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