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还致癌!也许我们常常在吃……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还致癌!也许我们常常在吃……...





本文专家:

赵建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医师

周立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孟立娜,国家二级营养师、高级食品检验员

1毫克黄曲霉素,就是致癌剂量!

[/b]
有毒!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

致癌!它还是我们所知的最强的生物致癌剂,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最让人无奈的是,这种剧毒致癌物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小心!这些食物里都藏着黄曲霉素!

1

发霉的花生玉米


黄曲霉素藏在发霉的食物里,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花生、玉米等,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导致肝癌的黄曲霉菌。我们常吃的大米、小米、豆类,尤其是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一旦霉变也会陷入它的魔爪。

建议:1、每次少买点,不要“存”,以免霉变。

2、因为黄曲霉菌以孢子形式传播,食物容易牵连霉变,而且黄曲霉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处理起来也比较麻烦。如果您发现有一颗花生坏了,那一碗花生米,或者是存放的一袋子的花生米都得扔掉。

3、家里有食物残渣的边边角角也要清洗干净。
2

变质的米饭
别以为做熟了就能放松警惕,变质的米饭是最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的!
国家二级营养师、高级食品检验员孟立娜

我身边就有常年吃剩饭菜的长辈40多岁就患癌症的事例,为了不浪费,他经常吃已经有些异味的米饭,要知道,变质的米饭是最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可能他的患病跟这个习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至少这个习惯并不健康,会危害我们的身体。

建议:做饭菜,吃多少、做多少,最好当天吃完,不留剩饭菜。
3

发苦的坚果
瓜子中最大的安全风险来自霉菌,比如致癌的黄曲霉毒素。

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摄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建议: 吃到霉变的、发苦的坚果千万别犯懒,一定要马上吐出来。
4

没洗干净的筷子
很多家庭也都有这个习惯,筷子用到细缝发黑都不舍得扔掉,洗碗布也完全没有形状了,还在努力服役。

而年轻人的早期肝癌可能跟我们使用的筷子有关。筷子本身并不会长黄曲霉菌,但我们平时使用来吃花生、玉米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的筷子里最容易藏淀粉,一来二去霉变了,黄曲霉素就藏在里面了。

裸筷子、漆筷子都容易开裂藏食物残渣而产生黄曲霉素。

建议: 1、最佳选择是铁筷子,很难出裂痕,也就不会有食物残渣。

2、平时洗筷子的时候要记得先泡一泡,软化上面的食物残渣,以便容易清洗掉。
5

劣质芝麻酱
你爱吃的芝麻酱、花生酱,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瘪花生甚至变质的芝麻、花生做原料,其中变质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而且这种加工后的产品,可比发霉花生难识别多了。
6

小作坊自榨油
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发霉,榨得的油中还可能带入黄曲霉毒素。

去壳的花生直接堆在店里,裸露在空气中
有的花生外表正常,但内部已出现黄曲霉素,而小作坊的压榨机或家用榨油机工艺简单,缺乏除去有害物质工艺,不能对原材料进行精炼,即使自己选料,也可能会出现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问题,以及存在高致癌物黄曲霉毒素问题。
7

久泡的木耳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这条一度很火的新闻,浙江瑞安的一位消费者因为食用泡发了三天的黑木耳,导致食物中毒,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一度生命垂危。

接诊医生给出的诊断是,很可能是微生物毒素造成的后续严重后果。但木耳在泡发过程产生何种细菌或毒素,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判断。可能有哪些微生物毒素呢?譬如黄曲霉毒素、青霉毒素等。

一般人应该也不至于泡那么久,小编单拎出来这条也是为了提醒大家,就算不是谷豆、没看到霉斑,也不能放松警惕认为是安全的呀~
让黄曲霉素离我们远点!

生活竟然这么不安全?

很多人说了,我在锅里好好地蒸煮食物不就可以“消毒”了。

可还真不是这样的。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黄曲霉素破坏,因为黄曲霉素裂解温度为280℃。只有达到280℃的时候,才能灭活,一般的烹饪方法都不能消毒。

连消毒碗柜都不行,黄曲霉素对紫外线有抵抗力。

怎么办?

除了前文提到的几个建议,擅长于肝癌领域的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医师赵建军提供了两个小技巧:

1、油热了先加盐

做菜之前的一个小动作就能帮消除一定量的黄曲霉素。如果我们在花生油等食用油倒入锅里加热后,并放入少量食盐,搅拌10~20秒,这样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的食用油里的黄曲霉素。食盐对黄曲霉素的中和和降解,大概能消除95%的黄曲霉素。

2、多吃点绿叶蔬菜

多吃绿叶蔬菜可以让我们平时不小心吃下去的黄曲霉素失效一部分,因为叶绿素能够阻止黄曲霉素吸收,预防肝癌。

来源:健康时报

记住了吗?觉得实用的给小编点个ZAN,远离黄曲霉素!


    关注 楚天都市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