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究竟是怎么“上天”的?一部电视剧概括浙商崛起40年

 

“鸡毛飞上天”是用来比喻好高骛远和耽于幻想。然而,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以往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鸡毛飞上天”是用来比喻好高骛远和耽于幻想。然而,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以往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许多曾经的空想者成为奇迹的创造者。江苏卫视电视连续剧《鸡毛飞上天》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以60集的篇幅,以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近40年的时间跨度为背景,以浙江义乌陈家村农户三代人的拼搏努力为中心,讲述了一个当代中国的新故事。



在江浙一带,鸡毛飞上天的真实故事并不鲜见。近日,2016胡润中国百富榜发布。从企业家出生地来看,上榜的2056位富豪中,浙商人数仍然排名第一。世界范围而言,浙江已经诞生了72位亿万级超级富豪,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加州的92人,位居次席。在华人富豪榜前十中,马云家族、宗庆后家族、丁磊三大浙商及其家族入围,浙商这个群体再次引起了大众的好奇。



重商基因源远流长  范蠡是浙商始祖

严格来说,浙商是近代才崛起的一个地域性商帮。但自古以来,浙江就有经商传统。当然,这跟其地域特点是分不开的。浙江的自然资源相当匮乏。缺铁、缺煤、缺油、缺大宗原材料。被称为“资源小省”。此外人多地少,根据如今的行政区域划分,浙江的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06%,是中国陆域面积排名靠后的省份,而且山地、丘陵占全省面积的70.4%,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靠耕田养活不了家人,人们便只能出门经商,这也造就了浙江浓厚的经商文化。



浙商最早的发源地正是华夏历史上春秋时期即为人所熟知的越国。据《史记》记载,大约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有“商圣”之称的范蠡就是越国的名臣。离开政坛后,范蠡在海边带领全家人白手起家,搞“多种经营”——煮盐、捕捞海产品,被学者誉为“建立沿海经济开发区的第一人”。



唐代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江浙一带成为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产生了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南宋时期,浙中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义利并举的思想,与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说他的观点是“商籍农而立,农籍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病”,也就是说经商是一种正当的谋生手段,通过经商致富并不可耻,它与农业一样,都能使国家富强,国家应该提高商人的地位。这一思想为商人正名,也使更多的人走上经商之路。



这种浓厚的商业文化传统也体现了其与传统儒家正统观念的相左和违背,形成了传统浙商强烈的求富意识和本末并重、趋利尚贾的社会习俗,对浙江的工商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两宋以来,浙江成为全国工商业的重要中心,丝织、陶瓷、造纸、印刷和造船业都居全国领先地位。



18世纪以来,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与上海口岸的开放更是为浙江商人提供了历史舞台。作为中国近代最大的商帮,以虞洽卿、黄楚九、袁履登为代表的宁波商人更是叱咤于当时的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对上海乃至中国工商近代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清末叶澄衷是中国五金行业的先驱,以刘镛、张颂贤、庞云、顾福昌“四象”为首的湖州南浔商人是中国最早的强大商人群体。号称南浔“四象”之首的富商刘镛,曾拥有2000多万两白银,相当于晚清国库一年的收入。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人之一胡雪岩,也在杭州开启了他的辉煌事业。

大海赋予的勇气和团结

浙商崛起的过程中,海洋这个因素不可不提的。靠海的地理位置和绵长的海岸线,孕育了浙江人扩张的海洋文化性格和善于经商的禀赋。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曾指出,生活在滨海地区的人民被大海“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但同时也鼓励人类从事商业和正当的利润。”浙江沿海居民傍海而居、出海而航的生活环境和生产实践,形成了更具开放性和更依赖商业交易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传统,培育出了浙江人心胸开阔、敢冒风险、开拓进取的海洋文化性格和见风使舵、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心理承受力。



因为上述缘由,在海外浙商非常活跃,剧中男主角陈江河和他的公司在一带一路上奋战只是其中缩影。《浙江蓝皮书·浙商卷》指出,这几年浙商非常热衷于做海外投资,“十二五”期间,浙江对外投资年均增长达到了19.1%,其中,民营企业是浙江对外投资的主力军,占对外投资总额的84%。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2月28日,浙商在省内控制的上市公司有301家,在省外和境外控制的上市公司总计140家,浙商在省外和境外的上市公司数量相差不大,分别为69家和71家。这一数据若是参与2016年全国各省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将比全国25个省的上市公司数量还要多,从企业家籍贯看,主要来自温州、杭州、绍兴、宁波和金华等几个市,分别控制着33家、26家、25家、24家和14家省外、境外上市公司。



除了大胆走出去,同时,为了抵御海洋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以及远洋航运捕捞的需要,产生了合作生产的传统,使浙江人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适合团队生产要求的内在潜质。因此浙商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团结,走到哪儿都喜欢抱团。无论是在省内还是省外、国内还是国外,抱团经营,合作发展,是浙商最大的特色之一。浙商之间通常会有互利的活动。一个人发现商机时,大家会联手去做,把每个人的资金都拿出来凑在一起,共同去做。



剧中陈江河广结善缘,得道多助,不经意的一些善举也能为日后创造巨大的价值。并且其与陈金水一家的合作也占据了本剧较大篇幅,这与之前的较多个人主义色彩的商人成长剧有所不同,也体现了浙商爱搭伙的特点。

女浙商巾帼不让须眉

事实上,爱经商的基因不光根植在浙江男子身体里,女人也不例外。在《鸡毛飞上天》中,女主角骆玉珠令人印象深刻。



都说这个世界不缺美,只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在骆玉珠这里,就是“这个世界上不缺商机,只缺乏发现商机的眼睛”。大家都是去产检,她在别人拉家常的话语间就敏锐地嗅出了尿不湿的商机,在丈夫陈江河还在寻思这事儿的时候,她就已经干净利落地挺着大肚子四处找货源,抢占母婴市场先机。



近年来,浙江创业女性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给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全新活力。《浙江女性创业年度报告(2015)》显示,至2015年11月底,浙江由女性创办的市场主体达130.43万户,而最新数据显示浙江的常住女性人口为2680.4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20个浙江女人中就有1个老板。



《报告》中的另一组显示浙江女性创业活力的数字:到去年11月底,全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465.76万户,女性创办占比达28%,142.7万户在册企业中,由女性创办的企业(担任法人代表)有32.69万户,;315.99万户个体工商户中,由女性创办的个体工商户有97.74万户。不仅如此,商事制度改革之后新增的由女性创办的市场主体数量已达39.04万户。

而第十一届全球女企业家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女企业家约占全国企业家总数的25%,如今,20到30岁的中青年女性已成为浙江女性创业生力军,一批出生于上世纪70、80年代,有着海外留学背景女性创二代就是其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此同时,女性创业者创业初始资金投入比较少但普遍都“腰包比较鼓”。根据数据,这些女浙商的创业资金来自自有资金的比重最大,同时,这里面49%的人创业只是因为兴趣使然。

我是爱老婆要养家的广告君


如因意外事故造成的部分残疾,以30万欧为赔偿金的保险,每年只需支付少于180欧元的保费。

如死亡,以10万为赔偿金的人身保险,每年只需支付少于90欧的保费。

#所有价格会具体根据保险人的年龄,职业和病史有所变化。

详细信息请咨询中文热线- +0034 691 385 969  于女士
或 扫一扫 微信二维码


    关注 马略卡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