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的人性实验

 

创造的本质,是一步一脚印的平凡之举,多过于一蹴可几的不凡作为。生动的故事,深入的研究,以及洗炼的文笔,不容错...





创造的本质,是一步一脚印的平凡之举,多过于一蹴可几的不凡作为。生动的故事,深入的研究,以及洗炼的文笔,不容错过的一本好书。

──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华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

文/凯文.艾希顿(物联网之父)

要奖赏,还是要选择

1976年2月,加州海港城市苏撒利多天气干而寒冷,一栋奇特的红木小屋俯视着平静的灰色港湾,门口装饰着许多雕刻粗糙的动物,水獭演奏手风琴,猫头鹰吹萨克斯风,还有一只弹吉他的狗。木屋没有窗户,乐团佛利伍麦克(Fleetwood Mac)正在里头录一张专辑,名叫《昨日已逝》(Yesterday’s Gone)。他们的心情阴沉如那天的天气,气氛像门口的布置一样诡异,团员们恨透了这个怪异、阴暗、充斥一堆奇怪动物的录音间。他们刚开除了制作人,主唱之一克莉斯丁.麦克维(Christine McVie)与贝斯手约翰.麦克维,乐团名字里的麦克组合,正在闹离婚。吉他手白金汉(Lindsey Buckingham)与另一名主唱尼克斯(Stevie Nicks)分合不断,争辩不休。而鼓手佛利伍(Mick Fleetwood)发现妻子与最好的朋友上床。每一天黄昏,他们纵情于迷幻药、古柯碱的盛宴,然后彻夜工作,克莉斯丁称之为「鸡尾酒」派对。



佛利伍麦克乐团(FleetwoodMac)。图/取自biography 

乐团在苏撒利多撑了几个月后,拔营落脚洛杉矶。麦克维夫妇和尼克斯分道扬镳,在苏撒利多录的专辑是一团糟,乐团取消门票已经售尽的全美巡演,他们的唱片公司华纳兄弟,也延后《昨日已逝》专辑的发行时间。

好莱坞的工作人员用新的技术修复录音带,挽救了这项计划。乐团成员再度集合,听到成品都很惊讶,那是一张很棒的专辑,非常棒。在苏撒利多的争吵记忆给了约翰.麦克维灵感,他把专辑名称改成《谣言》(Rumours)。

《谣言》专辑在1977年2月推出,随即大获成功,盘踞畅销排行榜冠军长达三十一周,卖出上千万张唱片,并赢得1978年葛莱美奖最佳专辑,同时也是美国史上最卖座的唱片之一,比披头四所有专辑都畅销。



《谣言》(Rumours)专辑封面。

如何保持《谣言》的记录?他们在西洛杉矶租一间工作室,花百万美元,完成一张双碟专辑《长牙》(Tusk)──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唱片。这张专辑得到一些不冷不热的评价,在排行榜第四名徘徊了一阵子,卖出几百万张,然后便沉寂下来。华纳兄弟拿它跟《谣言》的辉煌相比较,说这是一次失败。音乐界的老手们称这种现象为「第二张专辑症候群」──畅销金曲的下一张专辑,花更多钱、更多时间、更多力气的失败之作。

佛利伍麦克在录他们的热门专辑时,创作力都没有因当时的情感挫折而折损,他们在焦虑沮丧中创造出好作品。但是成功的盛名遮盖了期待的荆棘,丰厚利益的背后有着巨大的代价,意味着,为了不辜负世界的等待,注意,世界是需索无度的,必须给出更多。

所有的创作者都会面临这种危机。做自己想做的事,会做得比必须做的事要好。杜思妥也夫斯基曾经感叹出版社施加给他的期待:

「我的写照是,工作让我饱受折磨。你知道写作是怎么回事?不,感谢上天,你根本不知道!我相信你从来不曾接单写作,大量地写个没完,也从来不曾体验过地狱般的痛苦。收到《Russky Viestnik》杂志这么多预付金(吓人!四千五百卢布),年初时我衷心期望缪思不会离我而去,可以一整年文思源源不绝,最后我能让每个人都满意。虽然整个夏天和秋天,我选择了几个不同的构想(有些是有创意的),但经验让我总是在一开始就察觉每个构想的误谬、困难或无常,最后我终于选定一个,并开始工作,而且写了很多。但是到了12月4日,我会全部舍弃。我可以确定,这本小说还过得去,但我完全无法忍受──只是过得去,而不是真的好,我不想要这样。」

杜思妥也夫斯基的经验很普遍。「接单写作,大量地写个没完」,比自主选择来得没有创意。

心理学家哈洛(Harry Harlow)是特曼(Lewis Terman,第一章「白蚁」计划的发起人)的得意门生。特曼对哈洛的影响非常大,他劝哈洛把原本的姓氏「以色列」(Israel)改掉,因为听起来犹太色彩过浓。哈洛在史丹佛大学接受特曼的指导,拿到心理学博士后,到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担任教授。他把一栋空建筑改造成全世界第一座灵长类动物实验室,并做了一些实验,测试奖赏对动机的影响。哈洛用铰链、钉子和细棍做了一个机关,放到猴子笼里,猴子如果按照正确步骤解开铰链,他会再恢复原状。一星期后,这些猴子都学会很快地解开机关,几乎没有错误。实验的最后五天,一只猴子在不到五分钟内,解开机关共计一百五十七次。没有任何奖赏,这群猴子解题只是因为好玩。



心理学家哈洛(HarryHarlow)。图/取自famouspsychologists

接着哈洛在过程中加入奖赏──食物,猴子解题反而变差了。他的解释是:「(奖赏)容易干扰,而不是帮助实验对象表现。」这是个令人惊讶的发现,第一次有人注意到,外在奖赏会减弱动机,而不是增强。

然而这是猴子,那么人呢?

亚玛拜耳要求艺术家挑选二十幅自己的作品,其中十幅是接受委托的画作,另外十幅非委托画作。一组独立评审负责评分,比起自由创作,受委托的画总是被评为缺少创意。

1961年,普林斯顿的格拉克博格(Sam Glucksberg)使用蜡烛题来研究动机。他告诉受试者,依照他们解题的速度,把蜡烛放到墙上,就可以赢得五到二十美元──相当于2014年的四十到一百六十美元。另外一组人则没有奖金。结果与哈洛的猴子、亚玛拜耳的艺术家一样,没有奖金的那组人更快解开蜡烛题。奖赏对于表现有不利的影响,格拉克博格和其他科学家的后续实验,仍然得到相同的验证。

奖赏与动机的关系,并不只是「奖赏削弱表现」这么单纯。除了亚玛拜耳与格拉克博格之外,有超过一百个相关研究,结果莫衷一是,有些发现奖赏有用,有些则是有害,也有研究的结果是没有差别。

亚玛拜耳继续做了两个研究,进一步探究及延伸这个主题。第一个实验中,她要求一群学童看一本图画书说故事,其中一半学童说故事可以得到奖励,玩拍立得相机,另一半则没有奖励。她让学童在说故事前先玩相机,以消除期待奖励对思考的干扰。没有奖励的一组也可以玩相机,但与说故事这件事没有关连。这些学童讲的故事都被录音,交由一群老师评审。结果很清楚,也符合预期:没有奖励的一组讲的故事比较有创意。



书名:《如何让马飞起来:物联网之父创新与思考的9种态度》
作者:凯文.艾希顿
出版社:时报出版
出版日期:2016年3月29日 

第二个实验,亚玛拜耳加入一个新的变量──选择。她告诉六十名大学生,他们将参加一项人格测验才能拿到学分,测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假装录像机坏了,无法继续进行。然后她告诉其中一组,称为「无选择─无奖赏」组,他们必须完成拼贴画来代替测验。另一组「无选择─有奖赏」,必须完成拼贴画,但是可以得到两美元。询问第三组「有选择─无奖赏」,是否可以做一幅拼贴画,但没有任何奖金。再问第四组「有选择─有奖赏」,是否愿意做一幅拼贴画,拿两美元奖金。为了加强奖金效果,她在奖赏组创作时,把两张纸钞放在他们面前。最后全部的作品由一组专家进行评审。这次实验里,奖赏果真激发出最有创意的作品──来自「有选择─有奖赏」组;但最没有创意的作品,也与奖赏有关──来自「无选择─有奖赏」组。没有奖赏的两组,得分在两者之间。就创作而言,选择改变了奖赏所扮演的角色。创意表现最差的那一组,问题显而易见:他们感受到的压力最多。

而「无选择─有奖赏」,正是大部分上班族工作时的实际处境。

●本文摘自时报出版《如何让马飞起来:物联网之父创新与思考的9种态度》

作者简介:凯文.艾希顿Kevin Ashton

「物联网」创始人。1968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大学专攻斯堪地那维亚研究,曾经的志愿是当记者。1997年,他担任P&G公司品牌经理,一支广受好评、却难以控管库存的唇膏,让他决定全心投入商品库存管理的研究。他先在唇膏里放进一个微小的无线通信芯片,并在货架上放一个接收器,利用网络进行智能控管。1999年,为了让P&G经营团队了解这套系统,他取名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现在,物联网是全球科技业最积极投入的领域之一。《新闻周刊》(NewsWeek)科技专栏作家凯文.马尼(Kevin Maney)给了他「物联网之父」的称号。


    关注 讀書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