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乡成为雄安新区“城中村”之后,我对未来更迷茫了

 

回不去的家乡x0a留不住的他乡...



知道雄安新区建立的消息是晚上吃饭的间隙。

像往常一样,晚上下班之后我会经过一个自己刚发现的包子铺,买两三个包子吃饱后再回家。在吃饭的间隙我开始刷朋友圈,并没有对朋友圈有太大的惊喜,毕竟现在对我来说它有点鸡肋。

可就是这个鸡肋却让我忍不住一个机灵。

雄安新区就这么猝不及防的来了,而我们家与此差不多只有几百米之隔,地理位置便利的让我无话可说,瞬间莫名激动。

和很多投机的人一样,脑海里下意识的冒出一个想法:快去买房。然后便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了爸妈,吃完包子后就回家了。

消息发布的第二天,我们回到了这个风暴的边缘,不是为了买房,而是因为放假。

听家里人说被划进新区的村庄已经设立了检查站,每个进村的路口都有人在监视着进出的车辆,而一些已经建到一半的房子也被迫停工,等候最终的决定。

这次新区设立,当地人会得到一笔目前来说比较可观的补偿,他们就变成了拆二代。涉及到金钱补偿的问题,就少不了纠纷,回家的第二天就有人以其他名义登门咨询姐姐法律问题,最后假装无意提起自己亲戚在新区的几亩地,并详细询问自己能分到那个远方亲戚多少万。

金钱真的很有魔力,总是会让人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想起都快忘了的亲戚,然后一个劲得往上攀,殷勤得分不清真假。

当初深圳设立特区的时候,很多人晚上睡不着觉想着怎么去大干一场,而到了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晚上会失眠,不是在想如何通过奋斗改变命运,而是在权衡要去买哪里的房子,该怎么炒房才更快获利。

看着炒房客去雄安,去周边把已经很高的房价炒过万,最开始新区设立的激动变成了一种沉默的愤怒,还有对未来生活的不安。

雄安新区和周边的几个城市,平均月工资不会超过四千,而房价却已经过万,普通的老百姓是没能力买房子了。

在这个安土重迁的社会群体中,没房子意味着没有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某些希望,不然为什么现在相亲的时候都很关注对方在县城有没有房子。

没有在雄安新区风暴发生的中心,我们只是这个地方没有关系的边缘,以后的位置可能就是北京的顺义、房山、昌平,可能就成了各种脏、乱、差的代名词。

我曾对未来做过一个简单的规划:先在北京工作几年,然后回石家庄或者其他发展还不错的城市养老,而那个落脚的地方,我从来没想过会是家乡。

所以当新闻出来之后我有过很多个心里踏实的瞬间:以后终于可以落叶归根,守在爸妈身边了。可这个想法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因为在一个城市的城中村生活过一段时间,所以对那样的生活状态有些畏惧。

万一雄安新区发展的还不错,就会有一批又一批的外地人像迁入北京一样迁入距离我的家乡只有几公里的城市,从当地人手里分走生活空间、生存资源……

然后把原本平静的生活搅动的波涛汹涌,把原本富足的生活资源变得重金难求,把原本还能勉强补给平衡的生活成本变得捉襟见肘。

这样的生活想想就觉得可怕,就像姐姐说的那样,开始心里感到害怕,不是担心自己,而是担心爸妈的晚年生活,生活质量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原本打算几年后回雄安新区工作,回家生活,买辆车,和爸妈、姐姐一起生活,就像小时候那样,可后来发现这个想法变得有些不现实。

他们说我和姐姐其实没有生活的压力,都是女孩子,不需要买房的。可如果最后家里的生存环境真的变成北京、石家庄那样的城中村,我们怎么能够眼睁睁得看着爸妈过那种不舒服的日子。

昨天爸爸还给我打电话,叮嘱我这几年在北京好好工作,然后回家建设新区,我一一应下,挂断电话之后还是觉得迷茫。

面对那里的房价,如果最后自己都不能给爸妈,还有自己一个不错的生活,回去的意义是什么呢?房子确实是用来住的,可却已经被炒得让人不敢住。

现在的我可能顾虑太多,毕竟这是一件值得激动和兴奋的好事,应该期待雄安未来的发展,以及家乡因为近距离的关系而同样具有发展的潜力,但我已经不像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一样激动了。

这座城市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我不知道,未来我会回到哪里我也不知道,就好像现在的政策对我来说并没有很大影响一样,除了担心它有可能让我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家乡变成城中村之外,我什么也不关心,因为有些事我根本就无能为力。

现在,除了好好工作,努力提升自己,我似乎没什么更多的想法了。

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我还是会每天晚上去回家的必经路上买两三个包子,吃完再回去,然后等那一天我吃腻了再找一个店铺填饱肚子。

可心里有些东西还是变了,说不上来,也挥之不去。


    关注 小宇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