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觉得农村可以这么美...

 

美得不像话,美得令城里人妒忌!...




白墙黛瓦,
淡墨轻岚,
旧时寻常巷陌间,
绿水轻舟已惘然。
这是吴冠中笔下的旧时江南。
可惜当今中国城乡差距拉大,
为了改善居住与生活环境,
人们争相挤进大城市,
村庄民居自然年久失修、萧条没落。
场口镇东梓关
这个坐落在富春江边的古村落,
过去虽是富阳往杭州的水路必经之地,
如今却因陆路交通发达,水运萧条,
村庄没落,为谋生计,
年轻人相继“出走”,
更进一步加剧了村庄衰落的现实。
等到村民赚了钱,
陆续回村打算重建老宅,
村里却要统一规划安置,
不允许自行改动老宅。
这一“耽搁”就是近10年时间,
直到这位建筑设计师——孟凡浩
在微博放出东梓关村的一组照片,
人们彻底被惊艳。
吴冠中笔下的水墨江南,
就这样如童话般走进了现实。
看似江南水乡的风貌
却又充满着现代气质,
这不禁让众多网友好奇发问:
这是别墅还是民宿?
建筑师的回答却令人震惊:
这既不是别墅,更不是民宿,
仅仅是农民的回迁安置房。


原来随着保护历史文化古村落的推进,一批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被确权回购收储,统一代建46户安置房。

村民只需补与原来住房的面积差,每平1376元。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他们找到了以37岁的设计师孟凡浩为首的建筑设计团队。
从农民的真实需求出发,
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采集信息,
再结合各户的年龄结构,
找出村民的共性需求,
最后遵循当地
“堂屋坐北朝南,院落由南进入”的习俗。
前院开敞,
内院静谧,
后院私密,
一个“公共-半公共-私密”
的空间序列由此确立。
同时还兼顾村民对自宅“独立性”的需求,
户与户之间完全独立,
不共用一堵墙,
间距在1.6—3.2米之间不等。
在满足了基本的需求后,
建筑师孟凡浩才考虑
如何让这古村既保留江南民居的神韵,
又体现出现代的美感和创意,
他第一个想到了画家吴冠中。
色调是白墙绿瓦,
中间有一些灰色系的砖,
都是老色调的基底给我们的感觉。
压顶的线条,
像极了吴冠中的画,
都很抽象,
没有具象的符号。
但你一看它就是江南的,
因为屋顶这种曲线、线条,
才能勾勒出江南的俊秀。
在虚实关系的营造上,
外墙以实面为主,
朝向院落的界面以半虚及玻璃为主,
既保证了采光需要,
又能形成内向感。


实墙上的方窗与延续进每家每户的木质感格栅,在虚实之间完成了对“外实内虚”这一传统建筑界面特质的现代转换。



为了唤醒村民的记忆,设计团队还特意在村落中心迁移了一幢老房子,作为乡村图书馆。
而且还在村口设计了一个公共敞开的村民活动中心,用于乡村展览及交流活动,希望未来这里出现动静皆有,老少皆宜,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成为整个村落的活力源。
有了自然资源,又有历史文化资源,这些新造的房子,让村里的人气慢慢火了。


就在不久前,在全国第二批田园建筑优秀实例名单中,场口镇东梓关村杭派民居还被评为二等优秀实例。
是建筑
让这个被遗忘的小乡村焕然新生
郁达夫曾言:
美丽乡村,设计先行。
用现代手法转换传统要素,
塑造传统民居的意境与神韵,
或许这不失为当下中国
乡村民居改造的美好之路。
最后的最后
在外漂泊久了
记得有空回老家看看
...


来源:艺非凡
 图片、资料源自gad绿城设计、网络

我是高调的分割线


点击下面链接,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这就是你要的性冷淡!
人工智能攻陷德州扑克,这次又是谁干的?
未来办公如何升华,人工智能给你答案!
他扔掉家里98%的东西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130㎡变30㎡,房子越折腾越小,却挤满了来自全世界的人
办公室有点闷?大不了花2600万重装一遍!我愿在此工作一百年
国务院:拖欠工程款将问责当地政府,剥夺相关单位新项目开工权
让电梯横着走,在天花板上装水池,这个老顽童造了个房子,逗人玩呢儿··
嘿!河马哥喊你关注河姆渡智能建筑呀!抓到下面的二维码就可以关注哦!然后随便看看,喜欢就发发,一整套流程下来,才是打开河姆渡智能建筑的正确姿势!(认真脸)


点击阅读原文,火速注册成为河姆渡会员,立享优惠!


    关注 河姆渡智能建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