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SUV销量27.55万辆,75%的占比为何让江淮“隐疾”凸显?

 

江淮“头重脚轻”的尴尬所在,除去MPV、iEV纯电动车型的份额占比,江淮的轿车业务完全可以用经营惨淡来形容...



江淮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江淮乘用车全年销量36.73万辆,其中以瑞风“双子星”(S2、S3)领衔的SUV车型共销售27.55万辆,占到了江淮乘用车75%的市场份额,“双子星”出色的销量表现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然而,这样刺眼的数据也让江淮的“隐疾”凸显无疑。

“鸡肋”存在的轿车业务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不可否认的是,以瑞风“双子星”领衔的小型SUV车型为江淮的销量立下了汗马功劳。然事有双面,话分两头,正是由于江淮SUV车型大幅度的销量份额占比造成了江淮“头重脚轻”的尴尬所在,除去MPV、iEV纯电动车型的份额占比,江淮的轿车业务完全可以用经营惨淡来形容。

乘联会数据显示,江淮和悦、和悦A30、同悦和悦悦这四款轿车在2016年前三季度销量分别仅有0.33万辆、0.33万辆、0.44万辆和0.03万辆。

江淮的现状似乎和长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依靠SUV撑起了整个硕大的企业,有人认为江淮完全可以像长城一样“金鸡独立”,一样稳如泰山。但笔者看来,江淮和长城可“相提”而不可“并论”,学习长城,江淮无异于东施效颦。

从市场需求量看来,哈弗H6所在的紧凑型SUV领域市场需求量明显高于瑞风“双子星”所在的小型SUV领域的市场需求量。这也就是为何去年哈弗H6一款车型年销量58万辆,而江淮全部SUV车型才27.55万辆的根本原因所在,此其一。

相关数据统计,紧凑型SUV的单车利润为小型SUV的两倍甚至更高,这个数据未必准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小型SUV的单车利润明显低于紧凑型SUV的单车利润。那也就意味着长城的盈利能力完全不是江淮所能及,此其二。

再有,江淮对SUV的专注度远远不及长城来的“心无旁骛”,就在2月刚刚结束的哈弗百万销量庆功盛典上,魏建军对外宣布暂时放弃轿车业务,全力以赴SUV车型,如此壮士断腕,实际是长城“扬长避短”的聪明之举。



而反观江淮,在轿车业务频频失利的前提下,依然“执迷不悟”,在去年年末又推出了13.95万元起步的自主中高端轿车瑞风A60。我们可以很明显的从里面提取出几个关键词——“自主、中高端、13.95万起”,对于现阶段的国内消费者而言,任何一个关键词都足以让江淮“寸步难行”。瑞风A60上市至今,已有3月有余,但笔者翻遍了各大网站并未找到其销量数据,至于原因,大家可想而知。

可以说,江淮这几年一直在“拆东墙补西墙”,拿小型SUV“养”轿车。江淮在轿车业务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直处于“负重前行”的状态。若不及时“治疗”,长此以往,江淮的“隐疾”必然不断扩大,直至“病入膏肓”。如此,我们可以说除了市场需求基数较小的小型SUV领域,江淮实难再有向上突破的可能。

“牵手”蔚来,“联姻”大众,江淮新能源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前景堪忧



2016年4月,蔚来汽车对外公布: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将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全面战略合作,整体合作规模将达100亿元。随后,在5月19日,江淮汽车再次发布公告,称其与蔚来汽车的合作将首先从制造方面进行切入,也就是代工,初步计划年产5万辆。



2016年9月7日,大众汽车集团与江淮汽车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出行方案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双方各出资50%。



“牵手”蔚来,“联姻”大众,江淮近来可说是“好事不断”,频繁见诸报端,江淮的想法自然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众所周知,江淮的新能源车型主要活跃在低端市场,价格便宜,技术含量低,江淮无疑是希望通过与二者的合作以市场换技术,并且提高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但是别人怎么想?

大家应该注意到,二者与江淮的合作都局限在代工方面,蔚来和大众都是以技术见长的企业,二者看上江淮的主要在其代工方面,而未来新能源主要拼的还是技术。这样才有更大向上突破的可能,否则只是停留在原地踏步的阶段。

公告中可以看的出来,前期江淮只是给蔚来充当代工厂的作用,二者并未有太多技术上的交集。并且大众在华的策略大家自然是再熟悉不过,多年来,德国大众对南北大众(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一直采取的是技术封锁的态度,二者确实从大众获得不少的技术积累,但真正的核心技术却一直被大众牢牢攥在手里。如此江淮的“如意算盘”真能得偿所愿吗?



再有,进一步说,即使事情真如江淮所想,其新能源产品销量就能一路蒸蒸日上吗?腾势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戴姆勒的技术,比亚迪的电池,二者结合可说是“门当户对”,但他们的“孩子”消费者并不买账,乘联会数据显示,2016年,腾势汽车的年销量为2287辆,位居全国69家车企销量排名倒数第一。失利原因很多,不能一言以蔽之,但江淮和蔚来、大众的合作同样会有这样的顾虑存在,这也是江淮的另一个“隐疾”所在。

更为致命的是,在新能源市场如雨后春笋版全面反扑的阶段,各大汽车厂商都在拼命寻求技术上的突破,江淮却在一味的给别人做“嫁衣裳”,花费大量的精力在代工上,一旦技术上没有突破,江淮又该何去何从?

如论如何,江淮轿车和新能源的“隐疾”是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不突破这两点,江淮实难有再向上的空间。
汽 | 研 | 社

纵览汽车行业大事小事

解析你关心的车事

微信号:qiyanclub



长按二维码关注汽研社
入驻平台不止
今日头条 | 搜狐 | 说客 | 新浪 | 易车 | 网易 | UC | 企鹅 | 一点 | 百家
汽研社旗下媒体还有
球叔教你买车 | SUV与越野车顾问 | 豪华车视界
汽车行业发展与研究 | 精准购车 | 新车点评 | 汽车发烧友
商务合作 微信-chemishengjing


    关注 汽研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