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第2篇安东尼葛姆雷《屯蒙》

 

艺术参数:您好!您对《屯蒙》这件作品的评价很高啊。您觉得所得图形符合您的想法吗?艺术史系某博士(佚名)...





艺术参数:您好!您对《屯蒙》这件作品的评价很高啊。您觉得所得图形符合您的想法吗?

艺术史系某博士(佚名):基本符合。

参:好的。我的问题是,在图形中有一项特别低,“元素与媒介”是因为“水”覆盖画廊这种形式看得太多了吗?但您肯定知道这件作品是1991年首次创作的,当时在“泥”与“水”的使用上还是比较有特殊意义的吧?

博:用今天的感觉再看这件作品,这种元素的运用已经比较常见了。在这件作品中,我认为想法更重于元素。

参:“现实与再现”您给了很高的分数,您觉得这件作品,葛姆雷高度对应了现实?

博:他想“再现”一种他所认为的真实世界或宇宙。

参:您的理解很有意思。好像确实如此。您明确用了“再现”这个词,这很有意思。因为刚刚听过关于“affect”(情动)的讲座。一个经典的“反再现”理论。那么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谈谈您给的最高分数项“感觉与情感”吧?

博:葛姆雷想强调一种对于世界的新感知,但和“affect”的概念还不太一样,更像是一种现代主义式的对人认识世界的说教,缺乏行动,创造和改变的因素。

 

参:嗯,您的观点很清晰,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affect”作为德勒兹的核心理论,是不是应该也可是可以用来探讨“现代主义式的说教”呢?说教难道不也有明确的主动性么?这样大型的试图感动人的艺术创作还不够“情动”(affect)么?

博:说教是主动的,但被说教的人是被动的。德勒兹强调“affect”,就像尼采,福柯一样,是要唤起每一个人自身被压抑或没有认识到的主动性,葛姆雷的作品只说了他的看法,没有找到讨论或者回旋的余地。这是我的理解。

参:我一直认为所有的理论都是一个高原,可以放置任何作品,作为葛姆雷与德勒兹同时的阅读者,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生成的是一个属于自己的“情动”(affect),在阅读任何作品时都可以这么理解。在你的“共情”中,您认为葛姆雷给观众的空间太小了,尽管他用了整个常青画廊来装水。

博:是的,就是感觉他在告诉你,我的看法是对的,我的看法很高级的感觉,而且过于宏观,缺少一种微观层面的互动与交流。

参:啊,您把他当做“宏大叙事”来批评么?这棍子抡得挺重哟。那么最后。您给的“系统与范式”也很高。您是怎么看的?

博:我感觉葛姆雷很有点自成体系的意思吧。他讲述人与世界的关系啊,天人合一的感觉,很宏大,也很中国,依托于一个传统的体系,只不过这个体系跟当下的经验不太合拍。

参:很高兴您的到来,谢谢您的参与!欢迎您再次使用《艺术参数》!

博:谢谢!

《艺术参数》第五版,第6期

2016.4.21


    关注 艺术参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