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利好VS四大利空,未来猪价趋势关键何在?

 

全国生猪均价已经突破10元/斤的历史高点,“二师兄”身价任性“破10”!...



近期,国内各大生猪监测统计机构纷纷发布消息:全国生猪均价已经突破10元/斤的历史高点,“二师兄”身价任性“破10”!

根据新牧网报价,截至4月20日,全国生猪均价达20.10元/公斤,环比上涨0.92%,同比上涨52.39%。

猪价整体稳中有升,主要由于目前市场上猪源紧张,屠宰企业虽然进行了几次压价,猪价也偶有震荡,但整体猪源不足的局面无法改变,压价自然以失败告终,并被迫提高收购价格。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最终要求供需达到均衡,猪价也不例外,因此涨得高并不能成为见顶的理由。那么,未来影响猪价走势的短、中、长因素有哪些?我们分别通过利好、利空两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五大利好

一、进入4月下旬,冬季仔猪存活率下降对可出栏育肥猪的影响即将显现,局部生猪供应短缺的情况或将加重,猪价或再创新高。

二、根据近期长江证券调研数据,目前养殖户基本都是正常出栏,自繁自养场出栏体重为230~240斤,育肥场出栏体重为270~300斤,压栏情况不明显,基本不存在集中出栏的风险。主要原因是因为猪价持续高位,养殖户担心猪价下跌,普遍认为应及时出售获利为安。

三、早在3月份,仔猪价格已经创下新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炒作赌博的影响,但另外一方面也意味着仔猪确实出现短缺的局面,与此相对应,未来几个月的生猪出栏量将环比减少。

四、按照相关标准,储备肉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9个月,按照去年的猪价走势,7、8月份正是是加速上涨的阶段,和去年相比也仅仅涨了两成。整体来看,自6月末来看,猪价便处于偏高的水平,使得储备肉企业难以介入储备,导致今年储备肉企业库存普遍不大,且在假日等时间已经抛储了部分库存。储备肉库存偏低,对猪价利好。

五、养殖户被迫退出的局面无法逆转。近日,有机构统计了19个省市区生猪禁养区的执行表,可以看出,2016年的环保禁令比2015年更为严格,可以肯定环保禁养也将带来不小的产能降低(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透露今年10个省的环保禁养影响2000多万头的生猪出栏量)。
四大利空

一、供需决定价格,目前来看,供需两端都处于相对疲软状况,气温日益升高,并缺乏假期等因素刺激,需求端难以对猪价形成利好。

二、根据农业部的数据显示,3月份繁母猪存栏量停留在3760万头,与上月持平,自2013年9月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首次未出现下调;生猪存栏量37001万头,比上月增长330万头,上涨0.9%,也是自2015年10月以来首次上涨,比去年同期减少4.0%。数据预示着长达2年半的产能淘汰或已现底部,将对中长期猪价走势形成深远影响!

三、发改委近日印发《关于保障生猪生产供应稳定猪肉市场价格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发展改革和物价部门保供稳价工作主要措施包括: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保障生猪生产;增加市场供应;落实好价格临时补贴机制等。随着猪价的不断创新高,政府调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虽然目前政府调控可利用的手段不多,但造成的舆论压力亦不可忽视。

四、随着天气好转和生猪盈利好转,养殖户饲养更加精细,投入更多,疫情控制更加有把握,大面积疫情发生的局面很难出现,生猪成活率增加,育肥猪的出栏量也将增加,对猪价利空。

综合来看,尽管现在生猪市场利好多于利空,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更多的利好因素体现在对猪价的短期影响,而从中长期影响来看,则是利空占了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理性判断生猪价格未来走势,合理安排补栏,顺时安排出栏。

占比50%以上的散户补栏速度是猪价走势关键


目前全国的猪肉存栏量,供应量,和前几次周期有何不同?猪周期如何影响养殖企业及农户?未来我国养猪业将呈现怎样的格局和发展趋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国内养猪行业多位权威人士,解析了这次“超强猪周期”的背后逻辑。

“超强猪周期”从何而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自2004年以来,已经出现了3个明显的“猪周期”:2004年~2007年、2007年~2011年、2011年~2015年。


“为什么说2016年是‘超强猪周期’?因为已经超越了2011年的高点。”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6年的3月,生猪涨到了9.9元一斤,超过之前最高点——2011年6月的9.8元/斤。

“供需矛盾是此轮猪价上涨的核心推手。”赢众投首席农业分析师张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多数养殖户因为深度亏损被市场淘汰,幸存下来的养殖猪场由于亏损也没能快速反应市场上涨行情进行增栏。能繁母猪存栏数量连续下跌30个月、过快的产能出清导致2016年生猪市场供给短缺,出现大约500万吨猪肉供给缺口。“但百姓对猪肉的需求一直是平稳的,这样就形成供需失衡导致价格上涨很快。”优食管家CEO李文宪认为。

国内某券商农业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环保政策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因为环保政策的影响,很多小的猪场在改造,达不到排放标准的猪场一律拆,很多散户没法养猪了。冯永辉补充说,“光一个浙江省,就拆掉了60%到70%的产能。”冯永辉还认为,从2015年12月开始的寒潮也是罪魁之一,使得行业爆发仔猪腹泻,病毒性和传染性极强的腹泻导致仔猪的死亡率非常高。

现有养殖结构加剧“猪周期”根据冯永辉提供的数据,按照年出栏500头以上为规模化猪场的官方标准,目前规模化猪场占比50%,另外一半为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夫妻店”散户。而在规模化猪场中,上市公司不到50家,占比不到10%.以上市公司为主的规模化养殖集团与“散户”比例相差非常悬殊。

不仅是猪场数量悬殊,产出生猪数亦然。冯永辉表示,我国养猪业有“十大巨头”(温氏股份、正邦科技、牧原股份、雏鹰农牧、大北农、天邦股份、金新农、正大集团、中粮集团、扬翔集团),这10家公司的年出栏量加在一起约为4000万头左右,而官方数据年出栏量是7亿头——“十大巨头”占比还不到10%,“加上全国大概3500个年出栏1万头的猪场,两者一起差不多才达到总量的10%.”

正是这种散户为主的养猪模式加剧了“猪周期”的波动。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散户太过依赖行情来营利。行情好大赚一笔,行情差就苦苦支撑。但养猪从繁育到出栏有将近300天的时间,行情有严重的滞后性。绝大多数散户被存栏的猪吃掉积蓄,被迫离场。

我国的集团化养猪达到20%,养猪业才趋于成熟,达到50%才算真正成熟。”冯永辉对记者表示,美国年出栏1亿头猪,只需要2万个生产单位,平均一个生产单位都在5000头以上。

规模化养殖集团的优势是什么?张诚表示,中国能繁母猪生产效率相关指数平均约18,而像温氏、牧原、正邦、天邦等大型养殖集团的水平在23左右,领先行业平均水平25%左右。

4上市公司80亿“抄底”猪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6年2月以来,新希望、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天邦股份均发布定增方案,这些定增方案的总金额超过了80亿元。这些方案中,既有购买其他公司股权,以获得标的公司的生猪养殖业务使企业主业加厚者,也有投入全新的养殖项目。

广阔的市场空间是上市公司扩充产能的驱动力。温氏股份在定增方案中提到:“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业的中小养殖户正在逐渐退出,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但2014年出栏量占全国总量比例仅为2.04%,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赢众投首席农业分析师张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受土地政策、环保政策等因素限制,大型集约化养殖猪场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将会有限;而“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模式能有效实现集团与养殖户间优势互补,能有效解决双方面临的土地资源限制以及养殖水平落后的问题,将是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至于本轮猪周期还有多久,张诚认为,大型企业扩展规模在短期内对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中小规模养殖户的补栏速度将会是2017年市场行情走势的关键影响因素。依现在的存栏情况,2016年的行情走势将会持续强劲至年底。

综合猪场动力网、每日经济网、新牧网报道

▶ 点击阅读链接

  • 生猪市场众说纷纭,还得从供需看未来走势

  • 这个五年生猪怎么养看看农业部的答案

  • 新华日报调查:猪价还能“飞“多久?

  • 猪场拆迁有多凶猛?这张地图就能告诉您

  • 能繁母猪存栏迎来拐点,猪价高点尚未到来


 
选来选去   正大康地



(长按二维码,关注正大康地官方微信)


    关注 正大康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