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更慈悲》

《你可以更慈悲》 《你可以更慈悲》

  • 书名:《你可以更慈悲》:顶果钦哲法王说(菩萨37种修行之道)
  • 分类:佛教
  • 作者:顶果钦哲法王
  • 出版社:全佛文化
  • 出版年:2007/11/30
  • 售价:120
  • 装订:平裝
  • 页码:351

《你可以更慈悲》 内容介绍:

《你可以更慈悲》是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針對藏傳佛教最受尊崇的法典《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所做的論釋。《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是由十四世紀的嘉瑟‧戊初‧東美所著。這個精簡甚深、由三十七個偈頌所構成的詩篇在藏語世界中家喻戶曉,並且從數個世紀以來,已經為無數的修行者帶來巨大的利益。 《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容易背誦,是整個菩薩道的摘要,被認為是大乘佛教另一部重要著作《入菩薩行論》的精華,並且一直是藏傳佛教所有傳承偉大上師教授和論釋的主題。頂果欽哲仁波切的論釋汲取了他無比深刻的智慧和經驗。最重要的是,這些論釋是為了那些想要把這些教授在日常生活中付諸實修的人所設計。 頂果欽哲法王新書《你可以更慈悲》精采選讀 第三,建議居住在僻靜處──所有良善品質的來源 3 離棄惡逆的處所時, 煩惱逐漸消失; 心無散漫時, 善行自然增長; 明覺變得更清晰時, 對佛法的信心隨之增長, 依止僻靜處, 乃是菩薩的修行。 當你住在僻靜處時,負面情緒會逐漸消失,自制和節度會隨之增長。嘉瑟‧東美說道: 在一個僻靜處, 沒有要擊敗的敵人, 沒有要保護的親人, 沒有要景仰的上司, 沒有要照料的僕人。 因此,嘛呢巴, 在那個地方, 除了調伏你的心之外, 你還必須做些什麼? 沒有受到親友的打擾,沒有因為要從商或耕田來謀生而分心,你將能夠專心一意地修行,使身、語、意有所增長。你的心將變得自制、寧靜、明晰,對教法的真諦充滿篤定無疑的信心。這是為什麼所有過去的聖哲都住在荒野、僻靜處、山間來修行。如寂天大師所說: 因此,貪欲和需求使我們感到厭離, 現在讓我們隨喜在僻靜處, 在那些地方, 所有的爭鬥和衝突都止息了, 只有綠林的平和與寂靜。[1] 話說: 如風如鳥一般不執著於獲得, 如一頭害羞的動物居住在荒野。 如實行止,你將住於安寧無擾之中。 如果你希望全心全意地修持佛法,不要不斷地被執著與瞋恨的波浪推來拋去,那麼放棄執著與瞋恨,前往一個僻靜處。把你的心轉向內在,發現你的缺點,加以根除,並發展你所有本俱的良善品質。滿足於僅僅足夠維持生命的食物、僅僅足夠蔽體的衣著,如此你的修行將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有所進展。 一旦你遠離所有令人分心的情境,你的修行將使你在修道上前進。這是為什麼過去所有的瑜伽士都如同乞丐,從一個僻靜處流浪至另一個僻靜處。即使只在一個寧靜偏僻的處所停留一個月,將足以使你的瞋恨被利益他人的願望所取代,使你對朋友的執著被無常與死亡逼近的強烈感受所取代。 如阿底峽尊者所說的:「在你獲得定力之前,散漫會損害你的修行。居住在森林和山間的僻靜處。遠離令人沮喪的活動,你將能夠全心全意地修持佛法。在死亡時,你將沒有悔恨。」 種敦巴[2] 說:「這個末法時代不是凡夫俗子從外表幫助其他眾生的時代,而是居住在僻靜處,修持菩提心的愛與慈悲的時代。」[3] 迷妄和串習的力量是如此強大,因此剛開始,修持佛法似乎非常困難,但這些困難將逐漸消失。一旦你了解教法的精髓,修行將沒有困難。你的努力精進將為你帶來喜樂。它如同發展任何一項技藝──隨著你嫻熟其中的重點,它就變得愈來愈容易,你的信心、能力和努力與日俱增。 不論你從事了什麼樣的禪修或思考,它都不會白白被浪費。在死亡時,它所帶來的利益將出現在你的心續之中,幫助你投生在一個佛法興盛、靠近一個真正上師的處所。一個生世接著一個生世,你將逐漸從一個下等的修行者變成中等的修行者,從中等的修行者變成上等的修行者。聞的核心是思,思的核心是修。隨著你愈來愈深入教法的意義,佛法不可思議的功德將變得更加清晰,如同你飛得愈高,太陽就顯得更加明亮燦爛。 你變得寧靜平和,乃是你已經完全融會貫通所聞之佛法的徵兆。你離於煩惱,乃是你已經完全融入禪修的徵兆。隨著聞通向思,思轉化成為修,你對今生充滿迷妄活動的渴望將會減少,你反而會心嚮佛法。 你依止佛法所從事的任何事情,不論它是微小或不重要,都將帶來利益。如同《賢愚經》〈Sutra of the Wise and the Foolish〉所說的: 切勿輕忽微小之善行, 認為它們無所助益; 因為假以時日, 滴水將溢滿巨壺。 同樣的,即使你每天只修行一個小時,但只要懷著信心和熱忱來修行,良善的品質將逐漸增長。規律修行能夠輕易轉化你的心。從了解世俗諦,你終將全然地確信勝義諦的意義。 「散漫」是生起這種品質的主要障礙。散漫能夠在每個剎那生起。如果你讓時間毫無意義地逝去,那麼在死亡時,你將後悔沒有修持佛法。但到了那個時候,一切都已經太遲,悔恨將沒有任何幫助。此時此刻即是前往一個僻靜處,把你從上師那裡領受的教法付諸實修的時機。如此一來,生命的每一剎那都將變得珍貴殊勝而充滿意義,並使你更加遠離輪迴,更加趨近解脫。 第四,為了放棄對今生的掛慮,思量無常 4 多年的密友將分離, 努力掙取的財物將被留在身後, 心識這個過客將離開身體這個旅店, 放棄對今生的關注, 乃是菩薩的修行。 凡庸的、世俗的關注只會在今生和來世帶來痛苦和失望。輪迴的表象是非常不穩定、不斷變動和無常的,如同閃電劃過夜空。思量一切現象無常〈諸法無常〉,有助於使你的心轉向佛法。如俗話所說: 有生就有死, 有聚就有散, 有累積就有耗盡, 有高升就有低落。 在我們的迷妄之中,我們視事物是永久且真實存在的。但在實相之中,現象是無常的,缺乏任何真實的存在。我們想要去相信朋友、伴侶、財富和影響力都將永久,但在本質上,他們注定會改變。因此,如此專注於這些人事物是沒有意義的。 在整個宇宙之中,和合現象之無常是顯而易見的。舉例來說,讓我們看看在這個地球之上,四季如何變化。在夏季,四處可見鮮綠豐茂的樹葉,景色有如天堂。到了秋天,青草枯黃,花朵結成果實,樹木開始落葉。在冬季,大地覆蓋白雪。等到溫暖的春天來臨,積雪開始融化。在早晨,天空可能佈滿雲朵,到了下午則一片清朗。河川可能乾涸或氾濫。表面堅固的大地可能會搖晃震動,土地可能會滑動下陷。我們無法在外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找到一個穩定的現象。 人也是如此。我們每個剎那都在改變。我們每分每秒都在改變,從年輕到老邁,從老邁到死亡。我們的意見、想法和計畫不斷地改變和逐步形成。我們從不確定一旦開展某個計畫,是否就必定能完成,也不確定它是否會如我們所願地展現。龍欽‧冉江說: 我們想要和所愛的人長相廝守, 但我們肯定會與他們分離。 我們想要永遠停留在一個宜人的處所, 但我們肯定要離開。 我們想要永遠享受舒適和歡樂, 但我們肯定要失去它們。 看一看,從你非常年幼開始,你已經認識了多少人,在這些人之中,有多少人仍然健在?此時此刻,你或許仍然和父母、朋友、伴侶等人在一起。但你無法逃避這個事實:在死亡時,你將離開他們,如同從奶油中抽出的一根毛髮,毛髮上不會沾附一丁點的奶油。 你死亡的時間是不確定的,而促使死亡降臨的因素是無法預測的。如同一隻在蛇口中的青蛙,你已經在死神的口中了。死亡會無預警地在任何時刻降臨,而且各種原因都會導致死亡。有些人早逝,有些人老死,有些人死於疾病,有些人死於戰亂,或死於橫禍,例如落下懸崖。有些人死於睡夢之中,有些人在行走、飲食中死亡。有些人死得平靜,有些人則執著親人和財物而死得痛苦。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死亡。吉美‧林巴〈Jigme Lingpa〉說: 在暑熱之中熱得難受的人, 欣喜於秋天清澈涼爽的月光, 卻不會為了這樣的想法而感到驚懼: 在他們的生命之中, 有一百個日子已經逝去了。 生命如葉片尖端的露珠般纖弱。沒有任何事物能夠阻止死亡,如同沒有人能夠阻止落日所投射出來、逐漸加長的陰影。你可能非常美麗動人,但你無法誘惑死亡。你或許非常有權勢,但你無法左右死亡。即使是最驚人的財富,也無法讓你購買多幾分鐘的生命。對你而言,死亡是確定的,如同對一個心臟被刀子刺穿的人而言,死亡是必定無疑的。

作者顶果钦哲法王介绍:

尊聖的 頂果欽哲法王(H. H. Dilgo Khyentes,1910-1991。) 集詩人、學者、哲學家和禪定大師於一身的頂果欽哲法王,是最後一代在西藏完成教育與訓練的偉大上師,他亦是古老寧瑪巴傳承的主要上師,以及實修傳承的傑出持有者。 「欽哲」意即智慧與慈悲。在他一生中,曾閉關二十二年,證得了許多受持法教的成就。他更是一位「伏藏」的取寶者。他不僅是大圓滿的指導上師之一,也是數百種重要傳承的持有者。他的弟子遍布西藏及世界各地。事實上,在當代的上師中,包括至尊達賴喇嘛在內,都敬他為根本上師之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森林里的一棵树

《森林里的一棵树》

[泰]阿姜查.商务印书馆.2013-12

“《森林里的一棵树》是近代最有影响力的南传佛教大师,泰国公认的阿罗汉成就者阿姜查•须跋多(1918—1992年)的譬喻集。...”

佛典入门

《佛典入门》

英武.巴蜀书社.2009-12

“《佛教入门:佛典入门》内容简介: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佛教入门:佛典入门》所收佛...”

般若禅

《般若禅》

曾琦云..2009-11

“《般若禅:读懂 的快乐智慧》内容简介:《心经》是佛经里面最短的一部经,是佛法里面智慧最高一部经,也是佛教流传最广的经典!...”

唯识宗

《唯识宗》

释如意.巴蜀书社.2009-12

“《佛教入门:唯识宗》内容简介:心性由“染”而“净”,认识由“迷”而“悟”。唯识宗的学说,名相繁琐,义理深邃,其所传唯识因...”

文学传统与中古道家佛教

《文学传统与中古道家佛教》

陈引驰.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1

“”

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

《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

杨曾文编,(唐)慧能.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5-1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经 敦煌本《六祖�经》是现存最早的《�经》。边里发表的是...”

净因三要

《净因三要》

证严上人.复旦大学.2011-1

“《净因三要》主要内容简介:“净因三要”之主要义理体系,系以“修净因”为其实践基础;盖欲诸弟子于领悟佛家四谛十二因缘、三法...”

净土学论集

《净土学论集》

释印顺.中华书局.2010-06

“净土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净土法门也是佛教徒熟知的修行方式。本书汇集了印顺法师著作中关于净土学的精彩见解,包括东西二...”

星云大师《心经》五讲

《星云大师《心经》五讲》

星云大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8

“《星云大师 五讲》内容简介:我们学习《般若心经》是一种自我的修炼。当我们把一卷《般若心经》听完,从闻所成慧,到思所成慧,...”

心经

《心经》

洪启嵩 图/文.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2

“《心经:送你一首渡河的歌》:当时间停止,时间在哪里?当意念停止,心又在哪里?在如此急速变化、混乱的年代里,一个人如何能够...”

菩提道次第略论

《菩提道次第略论》

宗喀巴.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1

“《菩提道次第略论》是《菩提道次第论》的略本。《菩提道次第论》是中国藏族佛教大师宗喀巴大师总摄三藏十二部经的精粹而写成的名...”

学佛者的信念

《学佛者的信念》

济群法师.民族出版社.1998-1

“这本《学佛者的信念》一书,是闽南佛学院济群法师受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净慧法师的邀请,於一九九六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法会期间,...”

人间佛教书系

《人间佛教书系》

星云大师..2008-12

“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间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里,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

西藏的神灵和鬼怪

《西藏的神灵和鬼怪》

(奥地利)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12

“《西藏的神灵和鬼怪》内容有:保护神(护法神)的形貌;护法神的分类、形貌和标志;出世间护法神;班丹拉姆女神; 太黑护法;多...”

听高僧大德解金刚经

《听高僧大德解金刚经》

卢志丹 编.中国物资.2010-6

“《听高僧大德解金刚经》内容简介:无论出家的僧众,还是在家的居士;无论是修行高深的高僧大德,还是皈依佛陀的善男信女,都将这...”

古代東アジアの仏教と王権

《古代東アジアの仏教と王権》

鈴木靖民 編.勉誠出版.2010-3

“東アジア文化交流の紐帯、「仏教」を再考する。 考古学・文献史学・仏教史・金工史・美術史など諸学の視点から、舎利信仰と王権...”

Surviving Nirvana

《Surviving Nirvana》

Sonya Lee.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0-4-6

“”

虚云和尚全集(全9册)

《虚云和尚全集(全9册)》

净慧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虚云和尚是中国近现代禅宗泰斗,对中国近现代佛教有着巨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此次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虚云和尚全集》,由...”

印度神灵探秘

《印度神灵探秘》

马维光.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11

“《印度神灵探秘:巡礼印度教、耆那教、印度佛教万神殿》涵盖印度古今宗教大小神灵600余个。作者试图通过这些本土神灵的产生和...”

漫谈弟子规

《漫谈弟子规》

索达吉堪布.三秦出版社.2015-12

“【内容简介】 这本《漫谈弟子规》是索达吉堪布写给每一个人的。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无论是否学佛,都能够从中获益。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