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档案》

《斯诺登档案》 《斯诺登档案》

  • 书名:《斯诺登档案》:世界最大泄密事件内幕揭秘
  • 分类:传记
  • 作者:[英] 卢克•哈丁(Luke Harding)
  •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 出版年:2014-4
  • 售价:35.00
  • 装订:平装
  • 页码:280

《斯诺登档案》 内容介绍:

“我不想生活在这样的世界:我说的每句话,我做的每件事,跟我谈话的每一个人,我的一切创意,我的爱情和友谊的表达,这所有一切都被记录。” ——爱德华•斯诺登 ★关于斯诺登的一切,你不可能知道更多了! ★斯诺登授权、全球唯一全程跟踪报道的《卫报》团队精心打造。 ★独家授权全程报道,100多小时面对面访谈,200多万字采访笔记,斯诺登事件内幕大起底。 ★首部全面介绍和解读“斯诺登事件”的权威著作。 ★谍杀、窃密、监听、超级黑客的爱情、大国角力、亡命天涯……尽现“全球英雄”传奇人生和内心独白。 ★版权热销17国,横扫各大畅销书榜,中文版全球同步上市。 斯诺登是怎样瞒天过海遁至俄罗斯的? 奥巴马是不是外星人的仆人? 你最爱的IPHONE是潮品还是泄密品? 全球最叛逆的人有着什么样的爱情? 德国总理默克尔打电话就没人偷听吗? 斯诺登是叛国者,还是捍卫公众权益的英雄? …… 这本书就像《碟中谍》的小说版,读来情节跌宕,惊险刺激。可惜反派势强,英雄势危;更可惜的是,这一切不是小说情节,而是现实。 故事的一切从斯诺登写给《卫报》的一封邮件开始,了解斯诺登从本书开始! 故事的一切始于2013年6月5日,英国《卫报》的头条新闻披露,威瑞森电话公司用户的通话记录被美国政府监听。次日,神秘的爆料人在香港亮明身份。至此,斯诺登名噪天下,而作为被独家授权的英国《卫报》,也和他一起卷入了风暴漩涡。 据斯诺登爆料,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之名,对公众的电话、电邮、短信等信息进行监控,监控范围波及世界各地,甚至德国总理默克尔约闺蜜看音乐会都会呈报到奥巴马的办公桌上;美政府让公众隐私无所遁形。斯诺登和他供职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正是这一切的操纵者,他自爆参与“棱镜”、“星风”、“五只眼”等一系列计划,而他也是这一切的抗争者,他把美国政府的丑陋、对民众隐私权的践踏展现给全世界。 他,敢于背叛最强势的美国情报机构,被全球追杀,逃亡俄罗斯;他,一个狂热的电脑黑客,却从坚定的反泄密者变成最大的泄密者;他,和善内向,却秉持是非观念不做沉默的大多数;他,拥有待遇优厚的工作,却毅然冒着生命危险曝光惊天丑闻。 本书追踪了“斯诺登事件”的前因后果及详细过程,曝光了美英等国监控全球的种种内幕。它由最早采访和报道斯诺登的《卫报》精心策划,专人撰写,总编辑作序推荐,是全球首部解密该事件的权威著作。 读完本书,你会知道:他是叛国者、名利狂、精神病,还是正义使者、全球英雄……

作者[英] 卢克•哈丁(Luke Harding)介绍:

卢克•哈丁(Luke Harding),英国新闻记者、作家,毕业于牛津大学,供职英国《卫报》。《卫报》是斯诺登首选的消息发布平台,也是全球唯一全程报道斯诺登事件的媒体,《卫报》采访团队对斯诺登做了100多小时的面对面采访,几百万字的采访笔记。而卢克•哈丁是“斯诺登事件”采访团队核心成员,《卫报》指定的本书撰写人。 卢克•哈丁曾先后在多家报纸任职,1996年成为《卫报》驻外记者,2007—2011年担任《卫报》莫斯科站站长。他著有《维基解密:阿桑奇与保密制度的战争内幕》等多部作品,其作品被翻译成十数种语言,曾获英国最重要的政治写作奖“奥威尔奖”提名。

《斯诺登档案》 目录大纲:


爱德华•斯诺登是历史上最非凡的揭露者之一。从来没有这么一个人,能大批地将世上最强大情报机构的绝密文件搞到手,并公之于众,而他偏偏干出了这一惊天壮举……曾被西方国家吹嘘为“保证个人自由、民主的力量”的技术手段,现在正被改造成实施监控的机器。
开场 接头
一切皆始于一封邮件:“我是情报界的一名资深成员……”没有名字,没有职务,没有细节……他是谁?这位线人对自己讳莫如深。他是一个无形的存在、一位在线的幽灵,甚或仅仅是个虚构的人物。
1 “真实的呼哈”
“真实的呼哈”对自己的真实身份守口如瓶,但他还是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尽管并未取得过什么学位,但他却有着惊人的电脑知识。他似乎把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网络上,随后自学成才。
2 公民抗命
斯诺登的新岗位是国家安全局的系统管理员。这份差事让他接触到了大量的秘密资料。大部分情报分析人员看到的材料比他要少得多。然而,他该如何联系上记者?靠发普通邮件是不可能的,亲自见面又很困难。
3 线人
这个神秘来信人提出了一个不寻常的要求:他让格林沃尔德在笔记本电脑上安装PGP 加密软件。安装完毕并执行后,该软件可以让双方在网上进行加密聊天。这个线人并未解释采取这一奇怪措施的原因。
4 “迷宫”
国家安全局的使命是从全球各地搜集信号情报,包含一切电子信息:电台、微波、卫星信号以及互联网通信。这种秘密监控完全是在被监控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该局在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美国使馆以及其他各处,都设有监听站。
5 屋中人
斯诺登在门缝处堆起枕头,以阻止任何人从走廊偷听;门两侧枕头都堆成柱状,贴着门底也堆了一层……离开房间,每次都用到一种经典的间谍技巧,并根据亚洲环境做了改进。他将一杯水放在门后,旁边是一张纸巾,上面用酱油画了一个独特标记。
6 独家新闻!
在香港那头,斯诺登和格林沃尔德也坐立不安。他们怀疑《卫报》能否放心大胆地将报道发表。格林沃尔德表示,如果《卫报》犹豫不决,他就自行发表,或将这份独家新闻拿到别处发表。时间正在流逝。斯诺登随时可能被抓获。
7 世界头号通缉犯
斯诺登准备录制他的第一次公开采访。这一刻他要把自己介绍给全世界,并坦诚——更确切地说,是骄傲地供认——自己就是国家安全局泄密案背后的线人……斯诺登身份现已暴露,他成了世界头号通缉犯。追捕已经开始。
8 无时无处不监控
而当斯诺登对震惊的香港记者说,相比美国国家安全局,英国政府通信总部是更恶劣的侵犯者……正在启动一个新项目,来“开发移动设备”,最终目标是,“实现在任何时段和任何地点对任何手机的监控”。
9 你们都玩够了
“……你们没有必要再刊登更多的文章。我们不能让这种材料滴滴答答不停流入公共领域。”英国政府竟然强迫一家大型报社砸碎了自己的电脑。这个非同寻常的时刻掺杂着闹剧般的滑稽和斯塔西的铁腕。事实上,这并非英国官方高压手段的最高潮。高潮还没有来到。
10 不作恶
美国国家安全局最初的使命是搜集对外情报,但它似乎离最初的目标已经渐行渐远……现在,它正在大量搜集国内通信信息。在这个“大数据”的新时代,该机构的情报监控从具体变得包罗万象,从面向国外变成了斯诺登所说的“无所不知、全自动、大规模的监控”。
11 航班
在地面上,当美国官员发现斯诺登已经摆脱了他们布下的网,正在前往莫斯科的途中时,一场国际大混乱即刻上演了。这个混蛋竟然脱身了!对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来说,香港政府貌似有理的尊重法律的解释简直是在污辱美国。
12 狗屎风暴!
美国不仅监视着外国政要,也在监视所有平民百姓……“斯诺登事件”让个人计算机革命戛然而止。那些在意隐私的人重回“前互联网时代”。打字机、书面笔记以及秘密会面再次时兴起来,信鸽的回归当然只是个时间问题。
13 储物间
正是从这里,《卫报》在其伦敦的报道被迫停止之后,开始与《纽约时报》合作,继续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相关文件。这是在美国国土之上,在这里工作意味着《卫报》的记者们享有他们在伦敦不曾享有的权利:他们的报道将受到美国宪法的保护。
14 迁怒信使
军情五局明知米兰达不是恐怖分子,却援引附件7的条款来拘捕他,这是明目张胆地滥用职权……那些当初为了公共利益而报道“斯诺登事件”的记者们,面临了他们职业生涯中最惴惴不安的时刻。现在看来,他们被当作了嫌疑犯。
尾声 流亡
斯诺登就这样留在了莫斯科。如果他试图离开,那就等同于放弃避难身份。不管他喜不喜欢,他现在是俄罗斯联邦的客人,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俄罗斯联邦的俘虏。没有人知道,他的流亡生活会持续多久。几个月?几年?还是几十年?
致谢
英汉对照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快递之王

《快递之王》

.新世界出版社.2014-9-1

“他是王卫。 一个务实的勇者,一个在能吃苦的年纪不选择安逸的人。22时岁带着6个员工往返深港两地送快件,带领顺丰从“老鼠会...”

重振通用

《重振通用》

埃德•惠塔克里,莱斯利•考利.中信出版社.2014-5-1

“通用汽车在整个汽车发展史上拥有一段不可磨灭的光辉,它是整个美国文化的缔造者之一, 它彰显的精神也是美国社会文化的精髓。但...”

活着为了讲述

《活着为了讲述》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南海出版公司.2016-4

“一生中总会遇到一本书,奠定你人生的基调。 ★《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唯一自传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Ed Sheeran: A Visual Journey

《Ed Sheeran: A Visual Journey》

Ed Sheeran,Phillip Butah..2014-10-9

“With words by Ed Sheeran and illustrations by his childhood ...”

顾准全传:拆下肋骨当火把

《顾准全传:拆下肋骨当火把》

高建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1

“古希腊语中,“历史”这个词的原意是:“看见”、“认识”。看不见真实,如何认识世界?倘若看见了真实,又该如何认识这块色彩斑...”

鲁迅的圈子

《鲁迅的圈子》

陶方宣,桂严.东方出版社.2014-8

“胡 适 蔡元培 章太炎 林语堂 郁达夫 陈寅恪 陈独秀 许广平 瞿秋白 萧 红 钱玄同 茅 盾 梁实秋 许寿裳 刘半农 ...”

民国人物小传(第一册)

《民国人物小传(第一册)》

刘绍唐.上海三联书店.2014-10

“《民国人物小传(第1册)》在写作与取材上,特别着重每个传主的基本资料(basicfacts)亦即具体史实,而避免任何空洞...”

蒲魯塔克札記 第1冊

《蒲魯塔克札記 第1冊》

Plutarch.聯經.2014-5

“《蒲魯塔克札記》是蒲魯塔克的雜文集,一名《道德小品》。 其中包含七十八篇論文和語錄,廣泛地探討了倫理、宗教、哲學、科學、...”

钱锺书传

《钱锺书传》

张文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

“钱锺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之名。...”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

《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

郑剑虹,李文玫,丁兴祥.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4

“1910年出版的弗洛伊德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与他童年的一个记忆》(Leonardo da Vinci and a Me...”

观止-微软创建NT和未来的夺命狂奔

《观止-微软创建NT和未来的夺命狂奔》

G.Pascal Zachary.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对《观止》的赞誉. “《观止》是计算机革命所激励出的最好的报告文学作品之一。G. 帕斯卡·扎卡里完成了一件很困难而且罕见...”

YOSHIKI/佳樹

《YOSHIKI/佳樹》

小松成美.角川書店.2009/5/25

“X JAPANの解散、hideの死……長い沈黙から今、復活する。ベールにつつまれていたロック界のカリスマYOSHIKIの...”

名人小传

《名人小传》

[英]约翰·奥布里.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2014-9

“《名人小传》是英国博物学家约翰·奥布里创作终其一生,留给后世的一本奇书。他细心搜集资料,上门拜访知情者,希望能获得所有资...”

让·热内

《让·热内》

[英] 史蒂芬·巴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0

“这本简洁的传记,浓缩了热内的传奇一生。斯蒂芬·巴伯强调了热内生命中那些鼓舞人心、至今对我们来说依然至关重要的元素。 热内...”

李嘉诚传:峥嵘

《李嘉诚传:峥嵘》

李忠海.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4-7-1

“《李嘉诚传:峥嵘》是两岸三地资料最详实,最权威的传记版本。 《李嘉诚传:峥嵘》是作者持续跟踪采访李嘉诚等两岸三地三百多位...”

倾国倾城亦飘零——张爱玲

《倾国倾城亦飘零——张爱玲》

蒋心海.齐鲁书社.2014-5-1

“张爱玲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广受读者关注。本书从家世、创作、恋情等几方面对其传奇一生做了详尽的爬梳,文笔优美,考...”

胡适传略

《胡适传略》

刘芳,王喜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5

“本书以胡适的一生为线索,追溯其在新旧交替和中西文化剧烈碰撞时代背景下的思想发展轨迹,讨论他从个人恋爱、婚姻,到对民主、自...”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

《方大曾:消失与重现》

冯雪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4-9

“方大曾是中国摄影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方大曾作为“中外新闻学社”摄影记者及《大公报》战地通讯员...”

无畏的希望

《无畏的希望》

[美] 巴拉克·奥巴马.法律出版社.2008-9

“奥巴马在书中讲述了关于自己的失败与成功,歧视与运气,出身与爱情,成长与奋斗的故事及政治历程。全书主旨在于:如何改变美国的...”

世界第一:马云和阿里帝国

《世界第一:马云和阿里帝国》

刘世英,彭征.南方出版社.2014-11-1

“首次全景展示阿里巴巴登顶世界第一的成长史;首次揭秘阿里巴巴的互联网思维如何颠覆世界;“中国的乔布斯”马云带领阿里巴巴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