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焦》

《失焦》 《失焦》

  • 书名:《失焦》
  • 分类:二战
  • 作者:羅伯.卡帕
  •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0-5
  • 售价:128.00元
  • 装订:平裝
  • 页码:285

《失焦》 内容介绍:

歷史並沒有完整的結構。羅伯‧卡帕的照相作品往往也沒有完整的結構,因為他相信歷史,相信照片的本質比照片的形式更重要。在20世紀最動盪的20年間,羅伯‧卡帕的戰地照片作品,成為他自己最佳的代言人。 圍繞在他身邊的只有這幾種人:軍人、酒保、美女、撲克牌友、藝術家、作家。他為蘇菲雅‧羅蘭拍過照,也是海明威的好友。作家Alex Kershaw為卡帕做傳時,用兩組名詞來形容卡帕:香檳與鮮血。 他是猶太人出身,於18歲那年前往柏林開始學習攝影。他最早的成名作品,是在哥本哈根拍攝蘇聯共產黨領袖列夫‧托洛茨基的演講。他的作品與其他人都不同:從距離托洛茨基不到一公尺的地方取景,可看出演講者緊繃的神情,但照片卻不甚完美。 這組照片奠定了他後來取景的方式。「如果你拍不到好照片,」他曾說:「那是因為你距離現場不夠近。」他習慣將鏡頭放在極近的距離,拍攝到戰場上滿面悲傷的哀働婦女,或者是倒臥在血泊中的無辜青年。 《失焦》是卡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自己親手寫成的自傳性作品,記錄他在1942年間由美國前往英國,為多個雜誌拍攝歐洲戰場狀況的見聞。 從西班牙內戰、中日戰爭、盟軍反攻日、義大利戰場、以色列復國戰爭到韓戰,卡帕一輩子都活在戰場上。他著名的代表作品包含西班牙內戰時的「一個士兵倒地」,以及盟軍登陸諾曼第時在歐哈馬灘頭的照片。這些作品,都成為20世紀歷史事件的代表影像。 卡帕在西班牙戰場拍攝的「一個士兵倒地」,一發表便立刻震動了當時的攝影界,成為戰爭攝影的不朽之作,也成為卡帕的傳世之作。卡帕當時和自己的年輕女友達娜一起到西班牙採訪,但達娜卻不幸死於坦克車下。悲傷的卡帕,從此永遠凝視關注著戰場。他一生的攝影創作多取材於戰爭,把照相機作為揭露戰爭的武器,卡帕說:「相機本身並不能阻止戰爭,但相機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戰爭,阻止戰爭的發展。」 戰火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二次大戰後他開始出現心理問題:焦躁不安、暴躁易怒、有嚴重的倖存者愧疚感,經常藉著痛飲來逃避現實。到了1947年,他與法國攝影師布勒松等人共同創設「麥格南攝影合作社」,總算有了新的方向。 1954年5月25的早晨,卡帕在越南的一個小村子醒來,興高采烈地宣布說,今天「一定會採訪到一個漂亮的好故事。」八個小時之後,他跳下自己的吉普車,離開了其他記者,想要更接近法軍推進的現場。在火網中他誤觸地雷而死,得年41歲。

作者羅伯.卡帕介绍:

卡帕是廿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 也是定義「戰地攝影」的人。——大英百科全書 羅伯‧卡帕(Robert Capa, 1913-1954)是廿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他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19歲前往柏林學習攝影之後,努力尋找機會出頭。他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奠定戰地攝影師的名聲,從有攝影史以來,很少有攝影師第一次公開發表的照片就能震驚世界,但羅伯‧卡帕做到了。 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在他短暫的41年歲月中,先後在歐洲、亞洲、中東拍攝過五場重要的戰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為他辦展時稱他「見證了廿世紀最重要的時刻」,大英百科全書說他是「當代戰地攝影的定義者」;美國最著名的女攝影師伊芙‧阿諾直接稱呼他是「廿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這個稱謂,更受到《時代》雜誌創辦者亨利‧魯斯的完全支持。 羅伯‧卡帕最重要的貢獻在於他透過攝影檢視了戰爭、暴力、痛苦和死亡。他那些最接近受難者真相的影像,是對戰爭暴力的反控,也對於人類生存和自我毀滅間的矛盾,做了最詳實的註解。卡帕的照片與文學家的文字緊密結合,分別讓爾溫‧蕭(Irwin Shaw)及約翰‧史坦貝克創作出與《以色列報告》及《俄羅斯記行》圖文作品流傳後世,也成為文壇佳話。《生活》、《柯利爾》(Collier)等雜誌大量刊載他的作品,奠定他在寫實記錄上罕有人能匹敵的地位。1947年他與法國攝影師布列松、波蘭攝影師大衛‧西摩共同創設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攝影組織「馬格蘭」攝影會社(Magnum Photos),這是他在攝影史上最大的建樹,從此留名青史。 1954年他在越南不幸觸雷身亡。他死後,紐約各地電視台、電台和報紙也以極大篇幅刊登報導,一致讚揚他是一個最勇敢的攝影家。為了紀念他,世界上曾舉辦十三次卡帕個人作品展覽,許多有全球影響力的攝影書刊都介紹過他。在美國、英國、法國都出版過卡帕的作品專集,1955年美國《生活》雜誌和「海外記者俱樂部」還設立了「羅伯卡帕金質獎」,用以鼓勵在新聞攝影上有成就的攝影記者。1966年,美國成立了「關心人的攝影基金會」,以紀念卡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D-DAY霸王行动

《D-DAY霸王行动》

奈杰尔・考索恩,周旭东,张和赠.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3-1

“本书分为三章,介绍了反法西斯盟军的“霸王行动”。具体介绍介绍了战争概况、情报战、盟军的力量、空中突击、金滩、犹他海滩等。”

再度觉醒

《再度觉醒》

[意] 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三辉图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1

“【编辑推荐】 ◆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卡尔维诺称其为“...”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

《奥斯维辛骷髅俱乐部》

[英] 约翰•多诺霍.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睿.2015-7

“亚马逊五星推荐 继《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之后 一部表现纳粹军官和犹太囚徒之间 善与恶、罪与罚的人性小说 1944年,...”

库尔斯克

《库尔斯克》

邓肯·安德森.北京大学.2005-5

“1943年2月初,斯大林格勒会战后,苏军乘胜进攻,于2月15日收复了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卡尔可夫,德军在苏联南部的处境日趋恶...”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

接培柱.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03

“山本五十六是日本帝国海军最著名的统帅,是二战时期日本向外侵略扩张的代表人物。他亲自策划、指挥偷袭美国珍珠港,揭开了太平洋...”

巴黎烧了吗?(精装版)

《巴黎烧了吗?(精装版)》

(美)拉莱·科林斯,(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译林出版社.2015-8

““巴黎烧了吗?”这是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那天,阿道夫·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狼穴”的地堡里,向他的总参谋长约德尔上...”

闪击英雄

《闪击英雄》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8-1

“在《闪击英雄》这本战争回忆录中,古德里安以其亲身经历详细描述了德国装甲兵的组建、发展、作战史及其经验教训,介绍了他率领德...”

纳粹德国“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研究

《纳粹德国“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研究》

邓白桦.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1

“纳粹德国只存在12年的时间,纳粹时期的劳资关系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魏玛共和国时期和联邦德国时期的模式。这种被称为“企业共...”

犹太人在哈尔滨

《犹太人在哈尔滨》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犹太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

“《犹太人在哈尔滨》介绍了:19世纪未20年代初,成千上万的犹太人为了躲避迫害纷纷投奔哈尔滨,松花江畔的这座新兴城市一度成...”

大器晚成:艾森豪威尔

《大器晚成:艾森豪威尔》

解力夫.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03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1890-1969)美国第 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生于得克萨斯州丹尼森城一个贫苦家庭。  1...”

燃烧的岛群(上下)

《燃烧的岛群(上下)》

宋宜昌.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

“本书是一部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太平洋战争的纪实性长篇历史小说。全书围绕着美军王牌之师——陆战一师的征战历程,以翔实的史...”

军统对日密码战

《军统对日密码战》

[美]赫伯特·雅德礼.团结出版社.2015-1

“”

SS Uniforms, Insignia and Accoutrements

《SS Uniforms, Insignia and Accoutrements》

A. Hayes.Schiffer Publishing, Ltd..2000-01-01

“”

浴血斯大林格勒

《浴血斯大林格勒》

蒲晓蓉,张伟利,薄海,谢韦里安・捷列宾斯基.京华出版社.2004-06-0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苏德战场上规模空前的决定性会战。苏德战场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希特勒信奉克劳塞维茨的名言:“...”

穿條紋衣的男孩

《穿條紋衣的男孩》

約翰.波恩.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8

“約翰.波恩透過純真兒童的心與眼,以質樸的文字真實地呈現了一段歷史的幽暗時光,沒有批判,只有兒童心靈直覺的紀錄,只有生存在...”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温斯顿.丘吉尔.译林出版社.2013-9-1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1939年至1945年所爆发的全球性军事冲突,整场战争涉及到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最终分成了两个彼此对...”

二战装甲战术

《二战装甲战术》

严美.云南科技.2010-9

“《二战装甲战术:德国篇》主要内容包括:德国装甲战术的发展,最初的3个装甲师,战争中的第1次体验,装甲战斗群,1944.年...”

我的一生的甜蜜与痛苦

《我的一生的甜蜜与痛苦》

[捷克] 丽达·巴洛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01

“丽达・巴洛娃,30年代捷克和德国电影界最耀眼的明星。 因巴洛娃酷像希特勒死去的侄女兼情人盖丽,希特勒想方设法追求巴洛娃,...”

失去的胜利

《失去的胜利》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台湾星光出版社.2001-12

“”

New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Nazis

《New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Nazis》

Fiorani, Flavio (EDT).David & Charles Publishers.2005-03-15

“This illustrated volume documents the history of the Naz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