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的智慧大全集》

《论语 的智慧大全集》 《论语 的智慧大全集》

  • 书名:《论语 的智慧大全集》
  • 分类:国学
  • 作者:任德山//邢群麟
  • 出版社:中国华侨
  • 出版年:2010-7
  • 售价:29.80元
  • 页码:424

《论语 的智慧大全集》 内容介绍:

《 的智慧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内容简介:《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两千多年来,无数志士仁人通过精研《论语》,一从中汲取智慧,上以治国平天下,下以修身齐家。《论语的智慧大全集(超值白金版)》是现代读者领悟《论语》智慧的理想读本。全书结构谨严,按递进关系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首先引导读者精读《论语》原文,不仅对整部《论语》逐句进行了准确细致的注释和翻译,同时还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每一句的章疏中增加了“题解”部分,其中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对原文义旨以及历史背景的点拨;二是配备了大量与《论语》内容紧密相关的图片资料,不但给专业研究者提供了若干研究线索,更便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论语》的真实含义,实为雅俗共赏。 中篇是在精读《论语》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带领读者聆听胡适、钱穆、梁漱溟、辜鸿铭、章太炎、林语堂、蔡元培、陈寅恪、周作人、李泽厚等国学大师对《论语》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方略进行解读。听大师讲《论语》,会让你轻松进入《论语》的丰饶世界,领悟《论语》的思想内涵,掌握其中的智慧精髓。 下篇则通过南怀瑾先生的讲解,对《论语》进行再进一步的深读。南怀瑾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代言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普及功不可没,他对《论语》尤其有独到的研究,著有《论语别裁》一书行世。南先生的讲解通俗易懂,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透彻地诠释《论语》的智慧,于诙谐间见机智,于平易处见深邃,引导读者把《论语》的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成就事业和人生。

《论语 的智慧大全集》 目录大纲:

上篇 精读《论语》:经典常读,经典常新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中篇 解读《论语》:最适合中国人的智慧 绪论: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走下圣坛的孔子 孔子其人 杏坛勤耕终成林 德配天地,堪为师表 幽默的个性,丰富的感情 积极入世:众人皆醉我独醒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 《论语》的智慧 大师的布道 第一讲 胡适: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好德如好色般自然流露 态度恭顺未必是德 修养三宝一 人该有所畏惧 宽容让你的人生境界更开阔 摆正礼让与竞争的天平 虽为良医,愿人无病 第二讲 钱穆:感天动地的孝 孝是一种生存策略 能养只是一半的孝 大孝要做到表里如一 “游必有方”:离家创业但孝心依旧 不让父母担忧即是孝 如何面对父母的过错 对父母的孝要尽心尽力 第三讲 朱熹:朋友之道,考察他的行为比听他的言说更重要 交友的选择 益者三友与损者三友 密友未必是真朋友 规劝朋友也有限度 说得好听,未必做得漂亮 第四讲 梁漱溟:以方圆之态享受人生 俯身比昂首怒目更有威严 将审视的目光放在自己身上 有实践才会有所悟 信用是命运的底板 以“内讼”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和谐 各司其职,各显其能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琢磨别人的人是最愚蠢的 时不我待,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 第五讲 胡适:做人之道,从改变自己开始 自我约束以求上进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仁爱即是智慧 给他人机会是为“大仁” “礼”是一种做人的需要 成人之美换得自身解脱 大爱无声 第六讲 辜鸿铭:充满诗意与智慧的“心灵生活” 得意失意皆从容 在名利的漩涡中寻回自己的单纯 以音乐陶冶性情 如瑚琏般深藏不露 无欲则品自高 如山水般充满诗意与智慧的“心灵生活” 旷达洒脱的人生 健康养生:提高你的生命质量 第七讲 章太炎:处世立身。知人识人 透过现象观其本质 知人、识人,更要爱人 经验是一条没有“标准”的准绳 不要盲从别人的意见 第八讲 林语堂:幽默是一种生活态度 幽默必定与合理的精神联系在一起 幽默是旷达人生的自我解读 幽默体现人生智慧 玩笑是生活最好的调味剂 第九讲 蔡元培:求学问既要好学又要善学 求得经世致用的学问 学与思结合才是真学问 举一反三,方得学问 谦虚得识,自信护志 承受苦难的磨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最高的智慧 总有很多是你没有学到的 学习是一件终生的事情 第十讲 王夫之:义与利的多项选择 只有“义”才能给你带来长久的“利” 君子有时也“喻于利” 命里无时莫强求 靠自己的劳动获取财富最踏实 金钱的光芒掩盖不了内心的失落 勇敢是“义”的代名词 以利交友不是真的朋友 私欲膨胀必引火烧身 第十一讲 陈寅恪:人生道路的多重选择 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你自己的选择 当理想遭遇现实的无情打击 “安贫乐道”未必不思进取 第十二讲 周作人:尽自己所能做到更好 写下你要为之奋斗的方向 朝着既定的目标全力而行 理想与现实的尽善尽美 做自己的救世主 尽心尽力就是胜利 第十三讲 林语堂: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 言是百行之本 脱口而出的蠢话贻害终生 “讷者”是最杰出的谈判家 “看”与“见”有天壤之别 把住嘴巴的“关” 只说该说的话 低调蓄势,厚积薄发 第十四讲 李泽厚:以理性的节制获取幸福的体验 享受至真至善的写意人生 习惯让你偏离正道 中庸并不等于圆滑世故 幸福源自内心的简约 宽容是一种美德 三思而后行下篇 深读《论语》:南怀瑾的妙手别裁 第一讲 真聪明与假糊涂 你距离完美还有多远 尊重自己最好的方式是尊重他人 应该缓行的“特立独行” 学会变通 死要面子活受罪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柔情似水”的处世哲学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真聪明与假糊涂 第二讲 行走在“治世”与“乱世”的官场 当官的“料” 政治家的万世师表 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让人惧不若让人敬 君使臣以礼 对下属不要吹毛求疵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要学会中和 烧好当官三把火 怎么做官才算合格 慎对下属的忠告 腾出一只手 第三讲 “犯上”的关键是把握火候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官场“护身符” 功成身退数风流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身后有余忘缩手 知人论事 当仁不让于师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下属 学会把握火候 第四讲 潇洒行走于人世间 真善无迹 不迁怒 要有一颗谦虚的心 别碰他人的“禁区” 防人之心不可无 有些谎言不必拆穿 宽容并不是纵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老好人并不受欢迎 得理也饶人 不念旧恶 最难揣摩是人心 第五讲 抱怨不如争气 “怀才不遇”与“怀才晚遇” 做好“前因”,不惧“后果”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画地为限是一道看不见的陷阱 求人不如求己 学会推销自己 匹夫不可夺志 用好你的“两张照片” 兼听则明 第六讲 最高的知是无知 眼见未必是真 不怕你不懂,就怕你装懂 谦虚是最高深的学问 只有成熟的稻穗才会弯腰 最高的知是无知 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七讲 知道“不善”方能“行善” “小我”与“大我”的碰撞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君子取义,小人得利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君子德风,小人德草 假仁假义的脸谱 第八讲 谁都想要的富贵 莫让虚名累坏己身 有礼让才有良性竞争 谁都想要的富贵 宠辱不惊,淡泊明志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留名青史不容易 第九讲 交际中的“刺猬哲学” 友谊应保持安全的距离 疾风知劲草 四海之内皆兄弟 适可而止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道不同,不相为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第十讲 舌头不要跑得比大脑快 言多必失 话说三分 守住嘴巴的关,用好舌头的箭 失言与失人 道听途说不可靠 谣言止于智者 不必三思而后行 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第十一讲 不做悲哀的“墙头草” 你的身份由你自己决定 不为他人言语所动 你的主见在哪里 不畏浮云遮望眼 真正的错误是“过而不改” 第十二讲 失意更不能忘形 不是谁都能做“穷人” 贫不怨,富无骄 安贫乐道真君子 贫穷的益处 看得破,忍不过 第十三讲 孔子是高明的相面大师 察人有术 欲速则不达 做好人,但不做滥好人 是金子,总会发光 太自信容易生事端 性格急躁多坏事 耿直的人未必好 爱耍嘴皮子的人绝不会仁厚 第十四讲 人生来就天差地别 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人才有高下 为谁读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第十五讲 真正的智者与仁者 人生写照 用反省清洗心灵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无关山水情 时间如白驹过隙 红颜不是祸水 人生三宝 人生三戒 为什么女子与小人难养 第十六讲 能养不算孝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兽也 事父母竭其力 久病床前无孝子 能养不算孝 发自内心的孝 父母也有错 父母生日的两重含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窈窕淑女的标准

《窈窕淑女的标准》

钟茂森.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1

“《窈窕淑女的标准: 研习报告》是《诗经》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之一,然而,到底什么样的女人才算是淑女呢?学习了钟博士的这一部...”

孔子回家

《孔子回家》

周炽成.东方出版社.2010-3

“《孔子回家:海归读 》内容简介:《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书”经典之,在当今国学热的回归传统声中,既受到学界与大众的...”

熊继柏讲《内经》

《熊继柏讲《内经》》

熊继柏.湖南科技.2010-11

“《熊继柏讲 》内容简介:《黄帝内经》,为中医理论之基础,居四大经典之首。篇帙浩繁,文理深奥。欲求精通经旨,必须刻苦勤求。...”

学略

《学略》

刘咸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70-1

“《学略》以评论之体,寓目录之用,俾学者入一门则知一门之疆略概略,对于中国传统学术之各方面,均有简明亲切之指点。先生撰时年...”

删论语

《删论语》

李耕..2010-4

“《删论语》内容简介:删,是精简瘦身,是去芜存菁。“四书”“五经”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论语》则为“四书”之首。《删论语》之...”

章太炎谈诸子

《章太炎谈诸子》

章太炎.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章太炎谈诸子》内容简介:章太炎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学说为基础,用外来的佛学补充说明先秦的诸子学,并通过条理各家各派的思...”

母慈子孝

《母慈子孝》

赵良玉,钟茂森.九州出版社.2010-7

“《母慈子孝(彩色珍藏版)》赵女士以及钟博士给长辈们的献词书稿。以及母子几十年来的卡片信函,几乎记录了钟博士走过的每一个人...”

生无忧而死无惧

《生无忧而死无惧》

曾仕强..2011-1

“《生无忧而死无惧》内容简介:研读《易经》的最终目的在于“心易”——用自己的心,来改变自己。心易的近程目标,是调整自己的言...”

儒家哲学研究

《儒家哲学研究》

刘述先 著,东方朔 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9

“刘述先为当代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儒家学者,《儒家哲学研究:问题、方法及未来开展》一书共收录了其近期发表及历史上有代表性的...”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张笑恒..2011-1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立足于南怀瑾先生对国学经典的讲解,从现实需要出发,截取他的著作中关乎人生与生命的智慧的部分,...”

漫画中国思想

《漫画中国思想》

蔡志忠.现代出版社.2008-4

“《漫画中国思想》主要内容包括:论语、讲孟子、讲老子、讲庄子、讲列子、经孙子兵法、讲韩非子、史记、世说新语、李白、杜甫、禅...”

三字经

《三字经》

顾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07月

“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起头的《三字经》,作为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社会的蒙学读物中最为典型的一种,早巳...”

經史答問校證

《經史答問校證》

朱駿聲 著,樊波成 校證.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12

“《经史答问校证(国学初阶)(繁体版)》内容简介:子言“《易》之兴,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言“当文王与纣...”

国学问题争鸣集 1990-2010

《国学问题争鸣集 1990-2010》

梁涛 顾家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国学问题争鸣集(1990-2010)》以“国学争鸣”与“理论纵深”为两大板块,在时间上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2005年...”

经与经学

《经与经学》

蒋伯潜.九州出版社.2011-1

“《经与经学》内容简介:“五四”以来,朱自清、蒋伯潜等著名学者在国学的普及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其著作也成为国学入门的经...”

诗道与文心

《诗道与文心》

严寿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詩道與文心》自序: 澂幼入家塾,受教於華亭封耐公夫子。稍長,從同里鄭質庵先生習吟詠。先君子雅善辭章,趨庭之際,略聞緒論...”

朱自清.国学精典入门

《朱自清.国学精典入门》

..2013-1

“《朱自清:国学精典入门(民国时期最有价值的国学大师讲稿)》是在朱自清诸多文章中精选的关于国学的论述文章,这里有关于唐诗、...”

道学导论

《道学导论》

柯小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7

““道学导论”这个题目中的“道”和“导(導)”原本就是一个字。所以,“道学导论”要做的事情,就是顺应道之自导而来开辟一条道...”

跨学科视野下的诗经研究

《跨学科视野下的诗经研究》

陈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03

“《诗经》一直是跨学科专业人员的研究重点。过去二十年来与先秦相关各领域的新的考古资料和学术发现,给《诗经》带来了新的亮点,...”

丹道十讲

《丹道十讲》

戈国龙..2010-7

“《丹道十讲》主要内容简介:大家晚上好,现在我们开始这一次的讲座。首先要对这一次的讲座做一个简单的序言,也就是开场白。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