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 书名:《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 分类:台湾
  • 作者:若林正丈
  •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 出版年:2014-3
  • 售价:NT$500
  • 装订:平装
  • 页码:584

《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内容介绍:

若林正丈―― 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術研究院教授、日本學界研究臺灣政治第一人 他在本書將臺灣史的格局放大在近代世界帝國體系變動的脈絡下檢視, 不僅凸顯臺灣歷史的邊緣性質,更對戰後臺灣的政治提出整合性的解釋。 臺灣經歷了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民主化歷程,開啟並帶動了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上的巨變。作者若林正丈是日本學界研究臺灣的重量級學者,本書是他繼《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之後,對臺灣政治最新的研究專著。本書以「中華民國的臺灣化」為線索,統攝戰後臺灣政治史的發展歷程,並分為「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啟動(1945-1987)」與「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展開(1987-2008)」兩大部分展開論述。 本書大量應用既有的研究成果,統合目前為止中、日、英文學界對戰後臺灣史的研究,橫跨政治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學、區域研究、認同政治等學術領域,是一本具科際整合特色的戰後臺灣政治史,並且在先行者研究的基礎上,對戰後臺灣政治發展的脈絡,提出獨特的「分析式架構」與整合性的詮釋觀點。 作者若林正丈經常訪臺考察政治現勢與進行學術研究,本書相當程度地能夠忠實反映日本學術界對臺灣政局的理解與看法,是對戰後臺灣政治研究兼具開創性與全面性的著作。

作者若林正丈介绍:

若林正丈 1949年出生,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東京大學教授,現任教於早稻田大學,研究領域為臺灣政治史與臺灣近代史。著有:《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蔣經國與李登輝》、《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譯者簡介】 李承機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林果顯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琪禎 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言語社會研究科特別研究員 岩口敬子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 洪郁如 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社會學部教授 周俊宇 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生 陳文松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陳桂蘭 日本筑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了 陳培豐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顏杏如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審訂者簡介】 薛化元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曾任政大歷史學系教授兼主任,研究領域為臺灣史、中國近代思想史、憲政史。近期編有:《近代化與殖民──日治臺灣社會史研究文集》、《發展與帝國邊陲──日治臺灣經濟史研究文集》等書。

《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目录大纲:

中文版序╱若林正丈
前言
序章 觀察現代臺灣政治的角度
一、民主化、認同政治、臺灣海峽的和平
二、為什麼中華民國臺灣化?
三、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展開
第壹部 前期.初期條件.啟動 1945-1987年
第一章 多重族群社會的臺灣―歷史前提
一、滿清帝國、日本殖民帝國、多重族群社會
二、中場的悲劇―二二八事件與「省籍矛盾」、臺灣民族主義的歷史起源―國家機構的統合
三、國民黨政權的撤遷臺灣
第二章 戰後臺灣國家與多重族群社會之重組―初期條件
一、作為東西冷戰「前哨站」的戰後臺灣國家
二、作為另一個「正統中國國家」的戰後臺灣國家
三、作為遷占者國家的戰後臺灣國家
四、多重族群社會的戰後重組
第三章 不合理體制的惡化與調整―啟動過程
一、外部過程―從冷戰前哨基地到曖昧的周緣
二、內部過程―從體制調整到體制轉型
第貳部 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展開 1988-2008 年
第四章 民主體制的設置―「憲政改革」的第一階段
一、「憲政改革」的啟動與其政治藍圖
二、「憲政改革」的展開―「最小綱領民主體制」的設置與政府代表制問題的解決
第五章 朝向主權國家與民主體制的苦惱―「憲政改革」的第二階段
一、「凍省」與「臺灣式半總統制」之形成―第四次修憲
二、「兩國論」修憲的夭折與「憲政怪獸」的終結―第五次修憲的糾紛與第六次急就章式修憲
三、政權交替的衝擊與第七次修憲―國家性與政治體制的新典範?
第六章 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形成及其展開
一、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形成與政治動員之族群=民族的(ethnic-cum-national)脈絡
二、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展開
第七章 多元文化主義的浮現
一、「過去的克服」與「族群和解」
二、從同化主義到多元文化主義
三、變貌躊躇的認同
第八章 七二年體制的傾軋
一、中華民國臺灣化與「七二年體制」
二、「一個中國」原則在臺灣的衰退
終章 中華民國臺灣化與臺灣海峽的和平
一、中華民國臺灣化之未來
二、中華民國臺灣化與臺灣海峽的和平
後記
中文版後記╱薛化元
參考文献
索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双响炮(4)

《双响炮(4)》

朱德庸.现代出版社.1999-3-1

“相同ISBN的还有朱德庸《再见双响炮. 2》《幸运双响炮》(第3版)。”

鬼狐仙怪--变虎.怪马

《鬼狐仙怪--变虎.怪马》

蔡志忠.三联书店.1993-09

“”

桂花巷

《桂花巷》

蕭麗紅.聯經.1977年01月15日

“桂花巷這個名字,是古早古早的前人留下,只不知伊們因的何端,要取這麼好聽的巷名來騙人? 故事的主角剔紅,從小生長在一個窮苦...”

Happy Birth Day

《Happy Birth Day》

阿信.新星出版社.2006-7

“五月天阿信除了动人的歌声及舞台魅力之外,五月天的众多招牌歌曲都是由阿信作词,唱片界也有許多当紅歌手特別向阿信邀歌,他的文...”

中國古代的醫學、醫史與政治

《中國古代的醫學、醫史與政治》

金仕起.政大出版社.2010年9月

“本書從中國古代醫學論述、醫制政典和醫史事語等資料的形成脈絡出發,分析其體裁、編次、敘事、論斷、寓意,及論述動向,藉以探討...”

「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書畫卷

《「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書畫卷》

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故宮博物院.2010

“”

其後

《其後》

賴香吟.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2-5-1

“所以,這並不是一本關於五月的書,而是關於我自己,其後與倖存之書。 如今,我航過那個鬱悶的赤道無風帶了嗎?我即將出發去哪裡...”

面對大海的時候

《面對大海的時候》

龙应台.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12

“向来有台湾文化界重炮之称的龙应台,辞去台北市文化局长官职后,在人间副刊和《中国时报》上陆续发表其对台湾的文化忧心及观察:...”

楊牧詩集1

《楊牧詩集1》

楊牧.洪範書店.1978-9

“記取噴迫剎那的撒落,而且泛起笑意,不會有萎謝的戀情,不會有愁。說我殘缺的星移,哎!我從霧中歸來…… 歸來 此書彙集楊牧十...”

走出白色恐怖

《走出白色恐怖》

孙康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4-1

“这本书是孙康宜一家走出苦难、超越困厄的回忆。作者的父亲是天津人,母亲是台湾高雄人,国共内战期间,一家辗转到台湾,不想却是...”

隐居·在旅馆

《隐居·在旅馆》

叶怡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

“走进全球27处个性旅馆,在世界的角落完美隐居 《隐居·在旅馆》延续叶怡兰对极致旅馆的追寻,全面报道了27间别具魅力的个性...”

阿宅的奇幻事务所

《阿宅的奇幻事务所》

朱学恒.凤凰出版社.2012-12

“《阿宅的奇幻事务所》为中文界《魔戒》第一推手朱学恒笔下的奇幻世界。那些就发生在身边的恐怖传说和恶魔故事,它的真相是什么?...”

殺手:風華絕代的正義

《殺手:風華絕代的正義》

九把刀.春天出版社.2005-9-30

“繼《殺手,登峰造極的畫》成功塑造四位風格獨具的殺手後,九把刀最新的《殺手,風華絕代的正義》延續九把刀最擅長如電影運境般的...”

龙应台评小说

《龙应台评小说》

龙应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3-1

“”

嗨!台北

《嗨!台北》

环玥.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

“台北有什么?台北有阳明山、故宫、眷村、101大厦、西门町;台北有林青霞、周杰伦、蔡依琳、桂伦美;有卤肉饭、鸭肉扁、玉米冰...”

白蛇传――雷峰塔下的传奇

《白蛇传――雷峰塔下的传奇》

蔡志忠.三联书店.1998-04

“”

不爱会死

《不爱会死》

路嘉怡.中信出版社.2013-11-15

“【如果早点看到这本书,或许你和他就不会分手。】 登顶诚品书店畅销榜七个月; 金石堂、博客来榜首100天。 看完书后真想也...”

这些年,二哥哥很想你

《这些年,二哥哥很想你》

九把刀.接力出版社.2010年1月

“本书是台湾青春文学领军作家九把刀的最新长篇爱情小说。作品沿袭《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清新校园小说风格,呈现真挚动人...”

梦游书

《梦游书》

简媜.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3

“《简媜作品:梦游书》是简媜创作过程中第八本散文集,收录其五年间百余长短作之精品三十九篇,记录当年台北郊区的生活情趣,捕捉...”

土耳其手绘旅行

《土耳其手绘旅行》

张佩瑜 图文.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4

“这本书是作者土耳其两个月自助旅行的手绘图本。其足迹遍及伊斯坦布尔的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教堂、安卡拉的古老碉堡、马尔马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