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笺注》

《纳兰词笺注》 《纳兰词笺注》

  • 书名:《纳兰词笺注》
  • 分类:古典文学
  • 作者:张秉戍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出版年:1996-10
  • 售价:31.00
  • 装订:平装
  • 页码:624

《纳兰词笺注》 内容介绍:

爱情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爱情又是文学艺术里永恒的主题,这是人所共识,用不着多说的。但是爱情之于每一个人,却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情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种种不一。

《纳兰词笺注》 目录大纲:

目录
前 言
爱情篇
梦江南(昏鸦尽)
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
又(新寒中酒敲窗雨)
又(萧萧几叶风兼雨)
又(催花未歇花奴鼓)
又(春云吹散湘帘雨)
又(隔花才歇廉纤雨)
又(乌丝画作回纹纸)
又(阑风伏雨催寒食)
又(晶帘一片伤心白)
又(梦回酒醒三通鼓)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又(点滴芭蕉心欲碎)
又(昨夜个人曾有约)
虞美人(绿阴帘外梧桐影)
又(春情只到梨花薄)
又(曲阑深处重相见)
又(彩云易向秋空散)
又(银床淅沥青梧老)
又(愁痕满地无人省)
鬓云松令(枕函香)
醉桃源(斜风细雨正霏霏)
转应曲(明月)
鹊桥仙(乞巧楼空)
又(梦来双倚)
又(倦收缃帙)
青衫湿遍(青衫湿遍)
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
百字令(人生能几)
沁园春(梦冷蘅芜)
又(瞬息浮生)
东风齐著力(电急流光)
于中好(尘满疏帘素带飘)
南乡子(泪咽却无声)
又(烟暖雨初收)
又(飞絮晚悠�)
又(鸳瓦已新霜)
踏莎行(春水鸭头)
又(月华如水)
踏莎美人(拾翠归迟)
红窗月(燕归花谢)
南歌子(翠袖凝寒薄)
天仙子(梦里蘼芜青一剪)
又(好在软绡红泪积)
又(月落城乌啼未了)
金缕曲(此恨何时已)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又(眼底风光留不住)
又(又到绿杨曾折处)
又(萧瑟兰成看老去)
又(露下庭柯蝉响歇)
寻芳草(客夜怎生过)
秋千索(锦帏初卷蝉云绕)
又(药阑携手销魂侣)
又(游丝断续东风弱)
茶瓶儿(杨花糁径樱桃落)
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又(何路向家园)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又(昨夜浓香分外宜)
又(风絮飘残已化萍)
又(欲话心情梦已阑)
又(小立红桥柳半垂)
清平乐(凄凄切切)
又(青陵蝶梦)
又(风鬟雨鬓)
又(画屏无睡)
满宫花(盼天涯)
唐多令(丝雨织红茵)
秋水(谁道破愁须仗酒)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又(黄叶青苔归路)
又(纤月黄昏庭院)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
又(谁翻乐府凄凉曲)
又(冷香萦遍红桥梦)
又(桃花羞作无情死)
又(海天谁放冰轮满)
又(拨灯书尽红笺也)
又(凉生露气湘弦润)
又(土花曾染湘娥黛)
又(白衣裳凭朱阑立)
又(谢家庭院残更立)
又(而今才道当时错)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柳)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河渎神(凉月转雕阑)
又(风紧雁行高)
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
眼儿媚(重见星娥碧海查)
又(手写香台金字经)
又(独倚春寒掩夕扉)
河传(春残)
遐方怨(欹角枕)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
又(雨歇梧桐泪乍收)
又(欲问江梅瘦几分)
又(泪�红笺第几行)
又(睡起惺忪强自支)
又(脂粉塘空遍绿苔)
又(记绾长条欲别难)
又(五字诗中目乍成)
又(谁念西风独自凉)
又(十八年来堕世间)
又(莲漏三声烛半条)
又(凤髻抛残秋草生)
又(肠断班骓去未还)
又(容易香浓近画屏)
又(旋拂轻容写洛神)
又(十二红帘�地深)
又(一半残阳下小楼)
又(锦样年华水样流)
又(肯把离情容易看)
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
又(相逢不语)
又(断魂无据)
又(花丛冷眼)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诉衷情(冷落绣衾谁与伴)
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
谒金门(风丝袅)
浪淘沙(紫玉拨寒灰)
又(夜雨做成秋)
又(红影湿幽窗)
又(眉谱待全删)
又(双燕又飞还)
又(清镜上朝云)
南楼令(金液镇心惊)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又(东风不解愁)
鹧鸪天(背立盈盈故作羞)
玉连环影(何处几叶萧萧雨)
又(才睡。愁压衾花碎)
荷叶杯(帘卷落花如雪)
又(知己一人谁是)
望江南(挑灯坐)
忆江南(心灰尽)
又(春去也)
友情篇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瑞鹤仙(马齿加长矣)
菊花新(愁绝行人天易暮)
菩萨蛮(车尘马迹纷如织)
踏莎行(倚柳题笺)
菩萨蛮(乌丝曲倩红儿谱)
摸鱼儿(问人生)
雨中花(天外孤帆云外树)
虞美人(凭君料理花间课)
又(黄昏又听城头角)
金缕曲(德也狂生耳)
又(洒尽无端泪)
又(木落吴江矣)
又(酒�青衫卷)
又(生怕芳樽满)
又(未得长无谓)
大�(只一炉烟)
满江红(问我何心)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木兰花慢(盼银河迢递)
菩萨蛮(知君此际情萧索)
梦江南(新来好)
清平乐(才听夜雨)
凤皇台上忆吹箫(荔粉初装)
百字令(绿杨飞絮)
点绛唇(一帽征尘)
剪湘云(险韵慵拈)
金缕曲(何事添凄咽)
又(谁复留君住)
潇湘雨(长安一夜雨)
点绛唇(小院新凉)
水龙吟(人生南北真如梦)
临江仙(别后闲情何所寄)
金人捧露盘(藕风轻)
浣溪沙(藕荡桥边埋钓筒)
临江仙(绿叶成阴春去也)
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
蝶恋花(城上清笳城下杵)
忆桃源慢(斜倚熏笼)
蝶恋花(尽日惊风吹木叶)
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浣溪沙(出郭寻春春已阑)
塞上篇
临江仙(六曲阑干三夜雨)
又(独客单衾谁念我)
百字令(无情野火)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
又(身向云山那畔行)
又(杨柳千条送马蹄)
又(燕垒空梁画壁寒)
又(已惯天涯莫浪愁)
又(败叶填溪水已冰)
又(万里阴山万里沙)
又(桦屋鱼衣柳作城)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南歌子(古戍饥乌集)
忆秦娥(山重叠)
浪淘沙(蜃阙半模糊)
又(野宿近荒城)
好事近(马首望青山)
虞美人(峰高独石当头起)
采桑子(严霜拥絮频惊起)
又(深秋绝塞谁相忆)
又(�周声里严关峙)
南楼令(古木向人秋)
点绛唇(五夜光寒)
蝶恋花(今古河山无定据)
长相思(山一程)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又(问君何事轻离别)
又(玉绳斜转疑清晓)
又(荒鸡再咽天难晓)
又(榛荆满眼山城路)
又(黄云紫塞三千里)
又(飘蓬只逐惊飙转)
又(白日惊飙冬已半)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又(野火拂云微绿)
月上海棠(原头野火烧残碣)
清平乐(塞鸿去矣)
又(烟轻雨小)
又(参横月落)
又(角声哀咽)
又(麝烟深漾)
又(泠泠彻夜)
台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
沁园春(试望阴山)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
又(灯影伴鸣梭)
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
又(别绪如丝睡不成)
又(冷露无声夜欲阑)
又(谁道阴山行路难)
卜算子(塞草晚才青)
青玉案(东风卷地飘榆荚)
满庭芳(堠雪翻鸦)
满江红(代北燕南)
又(为问封姨)
生查子(短焰剔残花)
江南篇
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又(五月江南麦已稀)
梦江南(江南好)
又(江南好)
又(江南好)
又(江南好)
又(江南好)
又(江南好)
又(江南好)
又(江南好)
又(江南好)
又(江南好)
忆江南(江南忆)
满江红(籍甚平阳)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咏物篇
点绛唇(别样幽芬)
疏影(湘帘卷处)
眼儿媚(骚屑西风弄晚晴)
又(莫把琼花比澹妆)
海棠月(重檐淡月浑如水)
金缕曲(疏影临书卷)
减字木兰花(从教铁石)
东风第一枝(薄劣东风)
一丛花(阑珊玉�罢霓裳)
洞仙歌(铅华不御)
锦堂春(帘际一痕轻绿)
临江仙(雨打风吹都似此)
卜算子(娇软不胜垂)
雨霖铃(横塘如练)
淡黄柳(三眠未歇)
临江仙(飞絮飞花何处是)
又(夜来带得些儿雪)
又(霜冷离鸿惊失伴)
采桑子(嫩烟分染鹅儿柳)
又(非关癖爱轻模样)
洛阳春(密洒征鞍无数)
减字木兰花(晚妆欲罢)
梅梢雪(星球映彻)
清平乐(瑶华映阙)
望江南(初八月)
鬓云松令(鬓云松)
咏史篇
浣溪沙(海色残阳影断霓)
又(无恙年年汴水流)
台城路(六宫佳丽谁曾见)
江城子(湿云全压数峰低)
于中好(马上吟成促渡江)
望海潮(漠陵风雨)
杂感篇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添字采桑子(闲愁似与斜阳约)
点绛唇(一种蛾眉)
南乡子(红叶满寒溪)
南歌子(暖护樱桃蕊)
眼儿媚(林下闺房世罕俦)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天仙子(水浴凉蟾风入袂)
秋千索(垆边唤酒双鬟亚)
金菊对芙蓉(金鸭消香)
台城路(阑珊火树鱼龙舞)
御带花(晚秋却胜春天好)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又(徽晕娇花湿欲流)
又(伏雨朝寒愁不胜)
又(酒醒香销愁不胜)
又(收取闲心冷处浓)
又(抛却无端恨转长)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冷)
风流子(平原草枯矣)
清平乐(将愁不去)
又(孤花片叶)
琵琶仙(碧海年年)
百字令(片红飞减)
摸鱼儿(涨痕添)
忆秦娥(春深浅)
又(长飘泊)
海棠春(落红片片浑如雾)
菩萨蛮(晓寒瘦著西南月)
又(为春憔悴留春住)
又(雾窗寒对遥天暮)
又(客中愁损催寒夕)
又(砑笺银粉残煤画)
又(惜春春去惊新燠)
太常引(西风乍起峭寒生)
又(晚来风起撼花铃)
青玉案(东风七日蚕芽软)
忆王孙(暗怜双�郁金香)
又(西风一夜剪芭蕉)
又(刺桐花底是儿家)
于中好(独背斜阳上小楼)
又(小构园林寂不哗)
满庭芳(似有猿啼)
卜算子(村静午鸡啼)
水调歌头(空山梵呗静)
又(落日与湖水)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又(散帙坐凝尘)
凤皇台上忆吹箫(锦瑟何年)
剪梧桐(新睡觉)
明月棹孤舟(一片亭亭空凝伫)
昭君怨(暮雨丝丝吹湿)
水龙吟(须知名士倾城)
赤枣子(惊晓漏)
又(风淅淅)
浪淘沙(闷自剔残灯)
又(霜讯下银塘)
雨中花(楼上疏烟楼下路)
临江仙(丝雨如尘云著水)
蝶恋花(准拟春来消寂寞)
酒泉子(谢却荼蘼)
附录
纳兰性德小传
纳兰性德墓志铭
纳兰性德神道碑文
纳兰性德词集各本序跋汇编
纳兰性德哀词・诔词・祭文・挽诗・挽词
纳兰性德词集评
纳兰性德年表
论文索引
后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8

“”

多情却被无情恼

《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缨,毛晓雯.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8-1

““多情却被无情恼”,东坡这一句词若孤立来看,正可用作李商隐一生的总括。多情者本已易于自伤,况欲于无情的世界里寻觅情的归所...”

诗经植物图鉴

《诗经植物图鉴》

潘富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01

“文学珍藏。 古典诗歌中的草木印证人与自然永恒的缠绵。 三千前的《诗经》是中国经典的源头,创造了后世无数的典故与成语。其中...”

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

《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

秦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8

“《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继承前人叶恭绰、唐圭璋、龙榆生的研究成果,考订众本,分长短句、补遗、存疑三部分载录词作,详为校记、...”

鬼谷子详解

《鬼谷子详解》

陈蒲清.岳麓书社.2005-05

“《鬼谷子详解》内容简介:鬼谷子这个人,在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中,是一个真实而又最具有神秘光环的人物。他的著作《鬼谷子》,是一...”

顾随致周汝昌书

《顾随致周汝昌书》

赵林涛,顾之京.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3

“《顾随致周汝昌书》内容简介:面对这一册苦水先生之书信集,思绪万千。要把我所要说的话大略梳整一下,那也得一部专著,此时此刻...”

明清文人的小品世界

《明清文人的小品世界》

(日) 大木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9-1

“明清时代的江南地区,唐寅、陈继儒、冯梦龙等有别于传统士大夫的新型文人纷纷登场而活跃于文坛,本书即选录此一时期这些著名文人...”

屈原与他的时代

《屈原与他的时代》

赵逵夫.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0

“本丛书不强调策划、不刻意编排,虽不成体系而又自成体系。丛书作者不分老中青,不问知名度;入选著作可百方言,短可数万字,举凡...”

师门问学录

《师门问学录》

周勋初,余历雄.凤凰出版社.2011-8

“《师门问学录(增订本)》是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课程的一份教学实录,主要内容包括师门问学录(一)(20...”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

顾希佳 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0

“《中国民间故事长编》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全面的由古文献内辑录而成的民间故事读本...”

诗集传

《诗集传》

(宋)朱熹,王华宝标点.凤凰出版社.2007-1

“《诗集传》最初成书刊刻时为二十卷,末附《诗序辨说》,但《诗序辨说》不知何时被删骈,历代著录及今传宋刊本均未载。至清修《四...”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

曹道衡.中华书局.2002-1

“本书所收论文是作者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三十几年的结晶,其中大部分文章都曾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这些文章主要是对六朝文学史的研...”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入门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入门》

戴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5

“2008年秋天起,《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入门》作者在复旦大学用了一个学期,给中文系的研究生开一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专题...”

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

《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

【美】宇文所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6

“本书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继《初唐诗》、《盛唐诗》文学史研究之后,经十年孕育而成的第一部非系统处理的诗歌理论力作。原书...”

牡丹谱

《牡丹谱》

[宋]欧阳修等 著,杨林坤 编著.中华书局.2011-8

“本书是宋代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周师厚《洛阳牡丹记》,张邦基《陈州牡丹记》,陆游《天彭牡丹谱》四本书的合辑,是中国古代关...”

文賦集釋

《文賦集釋》

陆機 著,張少康 集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9

“文赋集释——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

吴承学.人民出版社.2011-3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稿对中国古代文体学进行了较完整和系统的梳理,是对中国传统文体学的回归性研究,在西方文体学研究的影响...”

唐宋文举要(全三册)

《唐宋文举要(全三册)》

高步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1

“”

楚辞选

《楚辞选》

屈原,马茂元 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08

“《楚辞》的出现,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确实又跨进了一个完全新的阶段。它的光彩像晴空的丽日一样,照耀着从周末到汉初的诗坛。风靡...”

毛詩正義(三卷本)

《毛詩正義(三卷本)》

李学勤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诗经》研究著作简称《孔疏》,40卷。唐贞观十六年 (642)孔颖达(574~648)等奉唐太宗诏命所作《五经正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