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物候与文学》

《气候、物候与文学》 《气候、物候与文学》

  • 书名:《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
  • 分类:古典文学
  • 作者:曾大兴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2016-5
  • 售价:36.00元
  • 装订:平装
  • 页码:283

《气候、物候与文学》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气候、物候与文学 ——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一书主要解答了两个问题:一是气候、物候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文学?二是气候、物候主要影响文学的哪些方面?根据这一思路,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讨论气候、物候对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地理分布、气质与风格以及灵感触发机制的影响。下篇则讨论气候、物候对文学作品的主题、作品中人物的心情、性格与命运以及作品的内部景观的影响。 此外,为了使全书论证更为充分,作者绘制了诸如《中国历代文学家之气候带分布图》《气候、物候、气质、文学家生命意识与文学作品风格之关系示意图》等多达22张图表。并且引用了古今诗词歌赋多首。 -------------------------- 编辑推荐: ★曾大兴教授作为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三十多年,出版文学地理学研究专著多部,如:《文学地理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商务印书馆2013年出版)等。 ★201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是他又一部专门研究文学地理学的力作。作者从文化地理视角入手,力图解开中国文学的地域差异之谜,重建文学与自然的联系。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项目,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深入剖析了地理因素对文学家影响的内在奥秘,重新发现了气候、物候对生命意识的激发等“感时”现象。 ----------------------------- 名家推荐: 文学地理学是当下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领域,在这个跨学科领域,人们已将视线从传统的文本研究,转移到了对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一转移无疑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阈。地理环境大致包括水文、气候、生物、灾害以及地貌等多个方面。在这诸多方面,气候与文学的关系,似乎更为重要。可以这样认为,气候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是文学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从这个层面审视,《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当是一部系统、全面破解这一基本问题的著作,而从目前学术界来看,这也是第一部专门研究气候、物候与文学之关系的著作。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夏汉宁 本书作者有强烈的理论建构目的,他努力想使“气候影响文学”这个问题由一个或然性的问题变成为一个必然性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可持续研究的重要命题。《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文学地理学的基础研究。同时,作者试图提出和阐释气候、物候影响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六个方面,无疑丰富了“气候影响文学”这一学术命题的内涵,并拓展了它的外延。另外,附录中有关岭南文学与气候、物候之关系的研究具有独特个案研究的学术价值。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三夕

作者曾大兴介绍:

曾大兴,1958年生,湖北赤壁人,文学博士。现为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文学地理学、词学与广府文化研究,先后主持并独立完成三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要著作有《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柳永和他的词》、《词学的星空》、《20世纪词学名家研究》、《古今流行歌曲研究》、《优婚与天才》等。

《气候、物候与文学》 目录大纲:

目 录
绪论
一、本书的性质 …… 001
二、前人有关言论之综述 …… 002
三、本书所要解答的问题 …… 017
四、主要步骤与研究方法 …… 018
五、本书的结构 …… 020
上篇 气候、物候对文学家之影响
第一章 气候、物候对文学家的生命意识之影响 …… 023
第一节 文学家的生命意识 …… 024
第二节 物候对文学家的生命意识之触发 …… 029
第三节 人文气候对文学家的生命意识之培育 …… 036
第二章 气候的差异性对文学家的分布与迁徙之影响 …… 046
第一节 生命意识支配下的环境选择 …… 046
第二节 环境选择中的气候因素 …… 047
第三节 气候对文学家的写作之影响 …… 053
第四节 气候的地域差异影响到文学家的分布格局之差异 …… 057
第五节 气候的时段差异影响到文学家的分布格局之变迁 …… 060
第三章 气候对文学家气质与作品风格之影响 …… 069
第一节 气、气象与气候之关联性 …… 070
第二节 自然气候、人文气候、文学家气质与文学作品风格之关
联性 …… 074
第三节 气候对人的气质之影响 …… 083
第四节 气候作用下的文学家气质对文学作品风格之影响 …… 95
第五节 气质、风格与文学家的生命意识之关系 …… 104
第四章 “应物斯感”:气候、物候与文学家的灵感触发机制 …… 111
第一节 灵感的触发、捕捉和表现是生命的一种高峰体验 …… 111
第二节 文学家的灵感触发机制…… 119
第三节 “应物斯感”中的“物”与气候之关系 …… 130
第四节 “应物斯感”中的“感”与物候之关系 …… 135
第五节 “应物斯感”这个重要命题被忽视的原因 …… 140
下篇 气候、物候对文学作品之影响
第五章 气候、物候对文学作品主题之影响 …… 145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基本主题 …… 145
第二节 中国文学十大主题中的生命意识与物候元素 …… 146
第三节 悲秋主题所体现的生命意识 …… 152
第四节 伤春主题所体现的生命意识 …… 161
第六章 气候、物候变化与文学人物心情、性格及命运之变化 …… 168
第一节 文学人物是文学家生命意识的代言人 …… 168
第二节 文学人物与气候、物候之关系 …… 171
第三节 气候、物候变化与文学人物的心情之变化 …… 174
第四节 气候、物候变化与文学人物的性格及命运之变化 …… 179
第七章 气候、物候的差异性与文学内部景观的差异性 …… 193
第一节 文学景观的定义与类型 …… 193
第二节 文学内部景观是文学家生命感知的结果 …… 196
第三节 文学内部景观与气候、物候之关系 …… 199
第四节 气候、物候的南北差异与文学内部景观的南北差异 …… 202
第五节 气候、物候的东西差异与文学内部景观的东西差异 …… 208
第六节 气候、物候的高下差异与文学内部景观的高下差异 …… 211
第七节 气候的时段差异与文学内部景观的时段差异 …… 215
结束语 …… 218
一、本书的结论 …… 218
二、研究中的局限 …… 220
三、研究展望 …… 221
主要参考文献 …… 226
附录一:岭南文学与气候、物候之关系 …… 233
第一节 岭南文学的定义 …… 234
第二节 岭南的气候特点 …… 237
第三节 岭南文学家和外地文学家对岭南气候、物候的反应 …… 241
第四节 岭南文学作品对岭南气候、物候的反映 …… 244
第五节 也不伤春,也不悲秋—岭南气候、物候对岭南文学家生命
意识之影响 …… 264
余论 …… 277
附录二:《气候与文学之关系研究》审读意见…… 279
附录三:《气候与文学之关系研究》鉴定意见…… 282
图表清单
彩插图一 中国历代文学家之气候带分布图
彩插图二 第二个温暖期(春秋、战国、秦及西汉)文学家之气
候带分布图
彩插图三 第二个寒冷期(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家之
气候带分布图
彩插图四 第三个温暖期(隋、唐、五代、北宋/ 辽)文学家之气
候带分布图
彩插图五 第三个寒冷期(南宋/ 金)文学家之气候带分布图
彩插图六 第四个温暖期(元代)文学家之气候带分布图
彩插图七 第四个寒冷期(明代、清代)文学家之气候带分布图
图一 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示意图 …… 036
图二 自然气候对人文气候之影响示意图 …… 045
图三 中国近5000 年来气候变迁图 …… 060
图四 气候、物候、气质、文学家生命意识与文学作品风格之关
系示意图 …… 110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读杜札记

《读杜札记》

[日] 吉川幸次郎.凤凰出版社.2011-2

“《读杜札记》是日本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研究杜诗的成果,作者研读了杜甫的1400余首诗歌,以一个日本人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写成...”

李煜集

《李煜集》

王晓枫.第2版 (2006年6月1日).2006年6月1日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漫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

中华帝国晚期的欲望与小说叙述

《中华帝国晚期的欲望与小说叙述》

[美] 黄卫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2

“《中华帝国晚期的欲望与小说叙述》将这一重要文体的成熟和发展与那一时期有关欲望日益复杂的话语紧密联系在一起加以研究。书的前...”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全二册)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全二册)》

俞陛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编著于俞陛云晚年,曾以《唐词选释》、《五代词选释》、《南唐二主词辑述》与《宋词选释》为题,陆续发表。...”

稼轩长短句

《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

“辛弃疾字稼轩,是宋代最杰出的爱国词人。其词题材广泛,而以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豪放风格为特色。其词不仅代表了宋代词人达到的...”

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

《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

朱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3

“朱刚从博士学位论文《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开始,就密切关注唐宋“古文运动”,陆续撰作了十余篇相关论文,在学界产生一定的...”

昨夜闲潭梦落花

《昨夜闲潭梦落花》

江湖夜雨.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6

“《全唐诗》是一个美不胜收的诗歌宝库,其中充满浩如繁星的传世瑰宝。然而,每个时代都出于各自的需要编选诗集,比如科考时要用律...”

千字文

《千字文》

(南梁)周兴嗣.岳麓书社.2002-6

“一、千字文释义 二、续千字文 三、再续千字文 四、别本千字文 五、叙古千文”

东坡词注

《东坡词注》

(宋)苏轼 著,吕冠仁 注.岳麓书社.2005-01

“苏轼是北宋时期卓有贡献的词人,他不但力倡以诗为词,改革唐五代以来弥漫词坛的淫靡之风,而且在创作实践中,全面继承了前人词作...”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宋] 周密,钱之江 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2

“《武林旧事》翔实记录了南宋临安城的四时风俗,上至皇家仪轨,下至百姓生活无所不包。卷一卷二详细记载了皇家各个重要的朝会典礼...”

诗经学史(上下)

《诗经学史(上下)》

洪湛侯.中华书局.2002-05

“本书是作者根据“诗”学研究史实,分门别类,推寻特点,加以评介。全书共五编,每编十章,涉及了诗学研究的分期问题。《诗经》的...”

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

喻岳衡.岳麓书社.2007-5

“《新版传统蒙学丛书·声律启蒙》不仅是一本蒙学书,有位诗人曾经说过,他读这《新版传统蒙学丛书·声律启蒙》,“低吟缓诵之际,...”

散原精舍詩文集(全二冊)

《散原精舍詩文集(全二冊)》

散原老人,陈三立.上海古籍.2003

“本书包括诗、集外诗、文、集外文、另有附录三部分。。”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

蒋寅.中华书局.2003

“本书是对中国古典诗学若干基本概念和命题的研究,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资料的运用都基于作者多年研究诗歌史和诗学文献的积累。其...”

中国的自传文学

《中国的自传文学》

川合康三(日).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06

“本书是日本学者川合康三研究中国自传文学的一部专著,作者对从司马迁的《太史公序》到唐朝中后期的自传作了微观的剖析,又将中国...”

毛詩正義(三卷本)

《毛詩正義(三卷本)》

李学勤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诗经》研究著作简称《孔疏》,40卷。唐贞观十六年 (642)孔颖达(574~648)等奉唐太宗诏命所作《五经正义》之一...”

元本琵琶记校注 南柯梦记校注

《元本琵琶记校注 南柯梦记校注》

元]高明 [明]汤显祖著,钱南扬校注.中华书局.2009

“《元本琵琶记校注》,南戏剧本,系根据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成,是南戏的代表作。《南柯梦记校注》系根据唐朝李公佐的...”

中国诗史

《中国诗史》

[日] 吉川幸次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2

“吉川幸次郎氏是日本研究中国文学的泰斗,在国际汉学界亦负盛名。不仅著作等身,且多独到之见。就这部书来看,无论是他对诗人、诗...”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唐)李白,(唐)杜甫,张式铭 标点.岳麓书社.1987.5

“目录: 卷第一 集序 墓志 草堂集序 李阳冰 牵翰林集序 魏颢 李翰林别集序 乐史 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 李华 唐棱翰林学...”

引譬連類

《引譬連類》

鄭毓瑜.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9

“本書以上古以來極為重要的「引譬連類」這個概念為核心, 透過詩經、楚辭、漢賦乃至於晚清仍創作不斷的舊體詩, 體現一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