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疗法:探索性案例集锦》

《催眠疗法:探索性案例集锦》 《催眠疗法:探索性案例集锦》

  • 书名:《催眠疗法:探索性案例集锦》: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II
  • 分类:心理学
  • 作者:[美] Milton H. Erickson,[美] Ernest L. Rossi
  • 出版年:2015-9-1
  • 售价:88
  • 装订:平装
  • 页码:514

《催眠疗法:探索性案例集锦》 内容介绍:

本套书是弥尔顿艾瑞克森**亲自撰写的著作,由艾瑞克森基金会授权,由有二十年催眠研究及实践经验的于收先生五年精心研读翻译,精神分析师曾奇峰、苏晓波倾力推荐。 徐峥主演的电影《催眠大师》中的催眠真的可能发生吗?催眠为什么有改变人行为的神奇魔力?要了解以上问题的答案*可靠的方式便是认识催眠之父弥尔顿·艾瑞克森。这套《艾瑞克森催眠教学实录》就像是魔术解密表演一样让人惊叹又佩服,它拨开催眠的玄幻与神秘,详细地展示了它的原理、技术和艺术性。 本书记录了近20例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疗案例,以及他对案例的分析讲解。

作者[美] Milton H. Erickson,[美] Ernest L. Rossi介绍:

弥尔顿·艾瑞克森被称为现代催眠之父,他的贡献可与弗洛伊德比肩。是他把催眠术从一种控制他人的古老方法演变为现代化的心理疗法。学者们从质疑他的方法转向对他顶礼膜拜,称他为泰斗。本套书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以直接地了解艾瑞克森这位伟大的天才是如何工作的。那些来访者经过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疗发生了神奇的改变,看上去十分玄妙,而艾瑞克森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向学习者详细讲解他的催眠工作的原理和方法,使他们了解催眠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如今风靡全球的NLP教练技术也来源于对艾瑞克森行为模式的分析。

《催眠疗法:探索性案例集锦》 目录大纲:

译者序 I

1979年第一版前言
2012年修订版前言
致谢
第一章 催眠治疗的“利用方式”
1.准备
2.治疗性催眠
3.治疗性变化的确认
总结
练习
第二章 间接暗示形式
1.直接和间接暗示
2.散布其间方式
3.利用意念动力过程的事实陈述
4.利用时间的事实陈述
5.不知道,不做
6.开放式暗示
7.涵盖一类反应的所有可能性
8.可以助长新反应可能性的问题
9.复合暗示
10.隐含式暗示和隐含式指令
11.制约和双重制约
12.多层含义和沟通:笑话、双关、隐喻和象征中的意识演变
练习
第三章 利用方式:催眠诱导和暗示
1.接纳和利用患者的显在反应
2.利用紧急状态
3.利用患者的内部现实
4.利用患者的阻抗
5.利用患者的消极情绪和困惑
6.利用患者的症状
练习
第四章 后催眠暗示
1.把后催眠暗示与必然的反应联结起来
2.串联式后催眠暗示
3.作为后催眠暗示的无意识条件反射
4.后催眠性地开启问题解决的期待
5.作为后催眠暗示的惊讶
练习
第五章 改变感知觉功能:疼痛和舒适的问题
简介
关于疼痛的思考
总结
案例1 一种改变感知觉功能的对话方式:幻肢疼痛和耳鸣
案例2 震惊和惊讶改变感知觉功能:顽固性背部疼痛
案例3 转换参考框架实现麻醉和痛觉缺失
案例4 利用患者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缓解疼痛
精选简短案例:案例分析练习
第六章 症状解决
案例5 处理症状反应的一般方式
案例6 用震惊促进症状解决和领悟的心因性哮喘治疗演示
案例7 用宣泄实现症状解决助长人格完善:一种权威方式
案例8 性功能障碍:快速催眠治疗方式中的梦行训练
案例9 神经性厌食症的悖论和双重制约
精选简短案例:练习分析生活中的瘙痒
自我内部的症状解决
第七章 记忆的重新检视
案例10 解析创伤体验
第八章 情绪处理
案例11 用新参考框架解决情感问题和恐惧
精选的简短案例:案例分析练习
第九章 助长潜能:转换身份
案例12 利用自发催眠:探索整合左右脑半球的活动
案例13 器质性脊髓损伤的催眠治疗:新身份解决自杀性抑郁
案例14 心理震惊和惊喜促成身份转换
案例15 身份转变中的体验性生命回顾
第十章 创造新的身份:超越利用治疗?
案例16 二月人
参考文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猎鲨游戏之十重人格女孩

《猎鲨游戏之十重人格女孩》

王健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6-7

“患有性成瘾的女病人黄芪来到心理诊所,医生齐宣治病不成反被勾引,无奈之下求助于资深医生谈心。谈心使用极端手法逼出了黄芪的另...”

ACT,就这么简单!接纳承诺疗法简明实操手册

《ACT,就这么简单!接纳承诺疗法简明实操手册》

[澳]罗斯·哈里斯(Russ Harris).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8

“幸福这么难,生活这么难,痛苦这么多,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

第九区·避难所

《第九区·避难所》

腾云智库,译言.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4

“前言——必须为游戏正名 (节选) 文/刘晋锋 去年的冬天,在三里屯一家咖啡馆见到了白广大,胖胖地携着一股寒气从外面走进来...”

APP一代

《APP一代》

霍华德•加德纳凯蒂•戴维斯.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7-1

“现今一代年轻人是数字媒体的一代,没有人能否认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深深地被卷入数字媒体的漩涡。著名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和凯蒂·...”

二孩时代

《二孩时代》

冯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8-1

“自从怀上第二个宝宝开始,我就一直对两个孩子的生活充满好奇:“爸爸妈妈该如何分配现在倾注于哥哥一人身上的爱?”“哥哥能不能...”

冷暴力

《冷暴力》

[法]瑪麗法蘭絲·伊里戈揚(Marie-France Hirigoyen).商周出版.2015-5

“精神虐待研究與防治權威著作 全球百萬暢銷書,德法心理諮商經典 教你把冷暴力趕出生活! 冷嘲熱諷、視而不見、網路霸凌,都是...”

青少年心理学手册(第3版)

《青少年心理学手册(第3版)》

[美]理查德•勒纳(Richard M. Lerner),[美]劳伦斯•斯坦伯格(Laurence Steinber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

“《青少年心理学手册》(第三版) 由美国顶尖发展心理学学者理查德•勒纳、劳伦斯•斯坦伯格领衔主编,全卷共六册36章,系统阐...”

你将成为自己的光

《你将成为自己的光》

克里希那穆提..2015-5

“克里希那穆提告诉我们,当人们没有了自我,就会有美、寂静和空间。那时,那种来自于慈悲的智慧就会透过大脑而运作了。智慧就是去...”

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

《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

[美] 罗伯特·内米耶尔 (Robert A. Neimeyer).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3

“理念的颠覆与蜕变 人之所以快乐,并非刻意忘记失落,而是学会了疗愈。 面对过去的哀伤,我们如何重拾快乐? 面对亲人、朋友的...”

中国历史名人的个性解读

《中国历史名人的个性解读》

朱建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1

“《中国历史名人的个性解读》通过对一些中国历史上有代表性人物的心理研究,分析了重要人物与时势之间的交互作用。书中对一些文化...”

自我本我与集体心理学

《自我本我与集体心理学》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4

“”

魔力四射:如何打动、亲近和影响他人

《魔力四射:如何打动、亲近和影响他人》

帕特里克·金.Fiberead·浙版数媒.2015-7-13

“你是一个在社交场合害羞和胆怯的人吗?要不,你只是想知道怎么才能搞定一屋子的人,让众生为你倾倒?你是否能很快就交上新朋友,...”

儿童纪律教育

《儿童纪律教育》

费尔兹.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

“《万千教育: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第4版)的第一作者费尔兹博士总结了其三十佘年的幼儿教育经验,向我们展示了全...”

认知心理学(第六版)(万千心理)

《认知心理学(第六版)(万千心理)》

斯腾伯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1

“本书从认知神经科学、视知觉、注意与意识、记忆模型、记忆过程、心理表象与命题、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语言与语境、问题解决...”

变态心理学2

《变态心理学2》

隋岩.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12-1

“《变态心理学2》是《变态心理学》的系列读本,并非增订,而是一个全新的变态心理学世界。和《变态心理学》相比,这本书在内容上...”

社会心理学之旅

《社会心理学之旅》

罗伯特·莱文 (Robert Levine),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1

“罗伯特·莱文编著的《社会心理学之旅(精)》收录了13位当代顶尖社会心理学家的学术自述,按时间顺序呈现了当代社会心理学家的...”

洞见孩子的灵魂

《洞见孩子的灵魂》

伯特·海宁格.世茂.2015-6

“序 这本书为你讲述一些故事,一些真实的故事。透过阅读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见我们的灵魂,我们自己内在小孩的灵魂,以及我们孩...”

销售就是要会提问

《销售就是要会提问》

蔡怀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3

“在复杂多变的销售过程中,你是否遇到以下常见困惑: 如何通过提问来成功销售产品? 如何通过客户的问题创造销售机会? 如何打...”

行为生理学(第8版)

《行为生理学(第8版)》

[美]尼尔·R.卡尔森 著 潘晓红 张卫东.上海人民出版社,R_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2-1

“”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武汉出版社.2016-9

“《梦的解析》是由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Sigmund Freud)所著,该书已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