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生死课》

《影像中的生死课》 《影像中的生死课》

  • 书名:《影像中的生死课》
  • 分类:心理学
  • 作者:陆晓娅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16-8
  • 售价:57.00元
  • 装订:平装
  • 页码:421

《影像中的生死课》 内容介绍:

【推荐语】 死亡往往是我们生活中的禁忌话题。陆晓娅老师的这本书,却将一束强光打到了死亡身上。通过一门课,数十部电影,陆老师将死亡雕刻得惊心动魄。但是,与其说她是引领我们坦然直视“死”,不如说是邀请我们纵身跃入“生”。因为死亡只能是“自己的”死亡,所以生命也必须是“自己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死亡是关于自由永不熄灭的启蒙。——学者刘瑜 陆晓娅在暌违出书20年后,推出此力作,涵盖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艺美学等多个领域,记录了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开生死学讲堂的过程。她将这一深邃严峻的终极命题,以精挑细选的国内外影像学资料为向导,旁征博引,作了深入浅出精辟入理的阐释。——作家毕淑敏 陆晓娅的《影像中的生死课》就是一道穿透现代性困顿的灵光,它不是胡克大夫的《周一清晨》,也不是莫里教授的《相约星期二》,自成一格,别有一番风景。她不追逐体系感,只追求思想的光辉;不在乎成绩,只在乎学生抵达神圣的生命状态;伴随一幕幕跌宕起伏的人生悲喜剧,引领一群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影视剧的长镜头中探寻生死的本相,体察生命的雄浑与厚重,责任与担当;开始从人生知识到生命信仰,从知识积淀到精神发育的蜕变。——医学人文学者王一方 【内容简介】 《影像中的生死课》是陆晓娅老师自2012年起在北师大开设的同名公共选修课的授课笔记实录。全书以“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为核心关切点,选取中外优秀电影,搭建与“生死”相关重大议题的思考平台,跨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在观影、阅读和讨论的多重对话中,协助学生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建构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本书以纪实性的手法,逐一呈现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展现生动的课堂教学过程,在解析相关生死议题的同时,亦分享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法。

作者陆晓娅介绍:

【陆晓娅】 “斜杠老年”(心理人/教育人/读书人/写作人/公益人) 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青春热线创办者,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首届邹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全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退休后和朋友创办公益机构歌路营,服务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近年来关注衰老与死亡,为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养老院志愿者。于2012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影像中的生死学”公共选修课。

《影像中的生死课》 目录大纲:

目录
引言:一场未知的教育探险/
我不想把这门课上成一门教授“知识”的课,不想把这门课上成一门我唱主角的课,不想以一种我拥有标准答案的姿态来上课。我知道,当我以上面三个“不想”作为基线来设计课程的时候,我就开始了一次未知的教育探险。
起始课:通过电影直视骄阳/
《时间规划局》用绿色的倒计时和脉搏跳动的声音,将生命的过程外化,将不知不觉的流逝变得可见可感——在一秒一秒减少的数字中,在有节奏感的轰鸣声中,生命的有限性变成一种焦虑。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看,或许生死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减轻死亡焦虑,恰恰相反,是适度引发死亡焦虑,让死亡焦虑成为引导人去思考生命意义的起点。
教育课:生命能否承受之重/
《小猪教室》展示了我理想中的生命教育过程:孩子们不仅在养猪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体验,理解了什么是生命,如何对生命负责,更重要的是,老师把选择权给了孩子。一次次的讨论不断启发着孩子们的思考,让孩子们倾听不同的声音,逼着他们面对艰难的选择。正是思考、讨论与选择,让这些孩子对生命、生命的责任和权利有了深刻的体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的不是“知识”,而是精神上的成长。
家庭课:危机中的成长契机/
通常,人们会觉得死亡对于每个家庭、每个经历它的人而言,是悲伤、痛苦和无法挽回的丧失,但在《阳光小美女》中,每个角色都似乎因为爷爷的死亡而有了不同。死亡带来的痛感,或许是一剂成长的催化剂,它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意识到爱的重要,意识到存在的有限,从而努力去活出自己。
自我课:激情与绝望的对决/
在《死亡诗社》中,尼尔自杀了,基丁老师也被开除了。这场因死亡而突然中断的教育实验,带来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选择死亡,是勇敢还是懦弱?以生命为代价做抗争是否有意义?面对理想的破灭和现实的冲击,死亡是唯一的选择吗?影片的结束,是思考的开始。
团体课:归属与宰制的吊诡/
人们面对死亡焦虑时,有两种主要的防御方法:“凸显”与“嵌入”。“凸显”即相信个人的独特性,努力活出自我;“嵌入”即相信终极拯救者,努力将自己融合或嵌入到自身之外更大的力量中。《浪潮》中的学生们,在文格尔的操纵下放弃了自我,让自己嵌入、消融在“巨大的事物”中,臣服于“终极拯救者”。表面上,他们似乎找到了归属感和方向感,但最终他们却发现“浪潮”是如此可怕。
历史课:荒诞岁月的死与生/
这个死亡谱系,曾引起我长时间的思考,因为我发现,有些死亡是非常复杂的,将其归入这个谱系中的某个类型,可能会模糊了真实的死亡原因。是否该将电影《活着》中有庆的死亡归入“意外死”,将凤霞的死亡归入“疾病死”?这样归类,是不是改变了什么?
逆境课:绝望中的希望之光/
能拍出《美丽人生》的人,一定相信在令人绝望的黑暗中仍然有光明存在,他们让想象力在这份“相信”之上驰骋,因此才能够表现黑暗中的光明,展示绝望中的希望,发掘人的可能性和力量。“力量”,与生命中的逆境相对抗的力量,就是我们要在教学中寻找的。
伦理课:每个人的生死权利/
假如你是《姐姐的守护者》中的一个角色:决心挽救女儿凯特生命的妈妈莎拉、担心家庭随时可能崩溃的爸爸布莱恩、身染沉疴的姐姐凯特、有诵读困难但不在父母“优先名单”中的哥哥杰西、被“制造出来”挽救姐姐生命的安娜——当安娜如果不将自己的一个肾移植给姐姐,姐姐就会死去的残酷现实被摆在面前时,你会怎样做?
医学课:临终的选择与尊严/
《心灵病房》描述了一个成年人的死亡——死于癌症,死在医院的病床上。这样的景象似乎没什么新奇,但问题就在于“没什么新奇”:我们以为医学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人们摆脱病痛和死亡,却很难接受医学的有限性。当死亡绑定医疗技术,当人们视死亡为医疗的失败时,死亡的景象就被深刻地改变了。让我们跟着女主角的独白,去到临终者的床头,思考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
礼仪课:葬俗的慰藉与联结/
入殓是动作,是程序,是过程,是仪式,然而当这一切都包含着庄重的情感时,它就变成了美,变成了心灵的安慰,变成了家族历史的传承。仪式,原来充满着心理、文化的内涵。《入殓师》展现了“仪式”这种高度程式化的东西与人性的联结,与人类生命传承的联结。
哲学课:死亡是最棒的发明/
死亡焦虑,是一种原始的焦虑,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类都会存在这样的焦虑。但一些临床心理学家发现,死亡焦虑会因生活失败而大量增加,欧文•亚隆将其总结为一个公式:死亡焦虑与生活满足成反比。在黑泽明的《生之欲》中,那个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一句废话”的公务员,要用什么去战胜自己的死亡恐惧呢?
结束课:困惑是思考的起点/
导演卡梅隆离开罗丝和杰克的爱情主线,不惜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调动各种视听手段,去展现在海水涌入、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之际,各色人等的不同反应和选择,演绎出生死关头惊心动魄的人生大戏。这是一段被压缩在有限时间中的无限思想空间,阶层、性别、年龄、职业角色、宗教信仰、人生经历、个性特质,人与人的关系,都在被“死亡”拷问。
附录
后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摆脱焦虑的纠缠

《摆脱焦虑的纠缠》

[英] 杰西米.希伯德 Jessamy Hibberd,[英] 乔.乌斯马 Jo Usmar.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8

“内容提要 压力、焦虑和担忧就好像是三胞胎兄弟一样,经常相伴而来。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需要找到方法,来获得心灵的...”

青春期大脑风暴

《青春期大脑风暴》

[美]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J.Siegel).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6-1

“青春期既是人生中一段令人困惑的时期,也是一段不可思议的时期,它大约从12岁持续到24岁。在各种文化中,青春期都被视为一个...”

心理学家的倾听术

《心理学家的倾听术》

[美]马克· 郭士顿 (Mark Goulston).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7-1

“把握暗含玄机的心理世界,只需倾听 与所有人都能沟通其实并不难。作为一名心理学家,马克·郭士顿把他30 余年的临床经验与商...”

青春期

《青春期》

【美】斯坦利·霍尔(G. Stanley Hall).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5

“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的情绪不稳定是一种必然现象吗?我们该如何理解青春期少男少女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和心理? 《青春期:青少...”

当我遇见一个人

《当我遇见一个人》

[美国]维吉尼亚·萨提亚,[加拿大]约翰·贝曼.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6-7

“本书收集整理了维吉尼亚•萨提亚1963~1983的演讲内容,共十一篇。所有的篇章都包含了生动的介绍、未发表的资料和早期已...”

幸福资本论

《幸福资本论》

山口扬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3-1

“《幸福资本论:为什么梵高受穷,毕加索却很富有》不是一本知道你如何成为有钱人的书,而是一本帮你揭穿金钱的真相,学会创造价值...”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法)古斯塔夫·勒庞.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9

“《乌合之众》首次出版于1895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大众心理学的开山之作。作者经验性地探讨了大众心理的产生与...”

第九区·避难所

《第九区·避难所》

腾云智库,译言.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4

“前言——必须为游戏正名 (节选) 文/刘晋锋 去年的冬天,在三里屯一家咖啡馆见到了白广大,胖胖地携着一股寒气从外面走进来...”

一种幻想的未来 文明及其不满

《一种幻想的未来 文明及其不满》

弗洛伊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0

“《一种幻想的未来》探讨了宗教的实质及其发展,指出宗教是一种幻想,是人类必须摆脱的一种强迫性神经病阶段。《文明及其不满》是...”

注意力

《注意力》

让-菲利普·拉夏 (Jean-Philippe Lachaux).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5-1

“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对周遭环境的感知以及对自己的认知,都来自一扇独特的窗口——注意。注意是记忆与思考的必经之路。然而,人们...”

隐秘心理学

《隐秘心理学》

袁飞.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3-1

“去趟巴黎就抑郁,看个艺术品就头晕,连仰望星空都能精神崩溃。日子那么长,可我只能记住今天的事情;世界那么大,我却走到哪里都...”

喵懂心理学

《喵懂心理学》

[韩] 张根英 (장근영).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9

“人驯养猫,其实是猫训练人?独家披露(没什么用的)心理学派养猫秘籍! 值得信赖的心理学平台“壹心理” 专业心灵成长自助平台...”

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与你的生活(原书第5版)

《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与你的生活(原书第5版)》

乔希·考夫曼(Josh Kaufman).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2

“本书涵盖了了解人类心智的所有基本问题,例如我们如何感知他人、事件及各种事物,我们如何记忆以及我们究竟记住了些什么,我们如...”

冯小青性心理变态揭秘

《冯小青性心理变态揭秘》

潘光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2

“书名实在太冷了。。。”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阿什福德.中国人大.2005-4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第2版)内容简介:撰写一本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教材,其最富挑战性...”

寻找做老师的感觉

《寻找做老师的感觉》

金佩庆.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6

“义乌市教育研修院金佩庆老师历时5年、5易其稿创作的教育专著《寻找做老师的感觉》日前已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0万字...”

心理学玩的小技巧

《心理学玩的小技巧》

[日]日本木瓜制造.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12-1

“这是一本超级实用有趣的心理学,内容涉及多个心理学的领域。认为排队等于吸引力的“同调行为”,导致英雄多是孤胆英雄的“林格曼...”

意识的转化

《意识的转化》

[美]肯恩·威尔伯,杰克·安格勒,丹尼尔·布朗.东方出版中心.2015-1

“本书依据现代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以及世界性的重要禅修传统,介绍一种首创的“全景”式人类发展模型--它涵盖传统意义上的心理成长...”

方法对了,父母就省心了

《方法对了,父母就省心了》

孙云晓.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9

“著名家教专家孙云晓几十年教育实践精华之作,作者不仅是多年研究教育的权威专家,而且是成功培养了一个好女儿的好父亲,是真正把...”

行为生理学(第8版)

《行为生理学(第8版)》

[美]尼尔·R.卡尔森 著 潘晓红 张卫东.上海人民出版社,R_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