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衣夜行紀》
《短衣夜行紀》 内容介绍:
《短衣夜行紀》是李維怡繼2009年《行路難》後於本地出版的文字耕作結集。集子中,維怡繼續以文字錘煉各種社會參與的思考和感受,並逐步走向一種詩歌、散文、紀錄片、小說共融的筆耕方式。集子以真實世界的緩慢、細緻,紀錄下各種被輾過的裂痕,以圖在這高速消費化、廣告化、偶像化的都市 中,持續拷問「人」的立足點。 2014年六月,《短衣夜行紀》被選為第七屆「香港書獎」獲獎書籍之一。 雄仔叔叔在序中寫道: 「歷史和瑣事,會被遺忘,至記不清楚。從1966年的反天星加價事件到2005年的反領滙收購,途經1995年的金輪大厦天台屋抗拆再到2010年的反高鐵,我們記得什麼呢?除了『歷史的算術』,我們記得那些人嗎? • • • 在社運、抗爭的呼喊、激昂中,理論、認知只是抗爭堡壘部份的基石,這部份的基石可在權力運作下朽壞,只有人與人之間的愛和尊重,才是抗爭的人間正道 • • • 」
作者李維怡介绍:
李維怡 • 文字耕作者 北京出生,香港長大。這十年主要在香港從事紀錄片創作、藝術及媒體教育及參與各種基層平權運動,現為影像藝術團體〔影行者〕的藝術總監,認為藝術創作應該屬於所有人,一直努力學習如何將藝術從殿堂想像拉回人民生活的空間。 2000年意外獲得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首獎。散文、小說與詩歌散見於《字花》、《香港文學》、《文學世紀》、《明報》、《捌a報》。 文字耕作結集現有2009年的 《行路難》、2010年與友人結集的《走著瞧》及 2011年的《沉香》。 這幾年與不同的市民一起共同創作一系列人文關懷的紀錄片,包括有關灣仔利東街人民規劃運動的《黃幡翻飛處》、有關2005年反世貿抗爭的《沉重而絢爛的十二月》、有關紥鐵工人罷工的 《紥草根 • 鐵生花》、有關貨櫃車司機生活的 《Dog and Butterfly》、有關行將消失的嘉咸街市集的《嘉咸 • 女情》、有關保衛天星、皇后碼頭運動的《碼頭與彼岸》、有關都市貧民反迫遷抗爭的 《順寧道 • 走下去》。 最新的錄像作品包括,2012年紀錄十年關注舊區重建與人文關懷反思的 《街 • 道 —— 給「我們」的情書》及 2013年開始的一系列探討邊境與基層的關係的 《未存在的故鄉》。
《短衣夜行紀》 目录大纲:
代自序﹣所有
代自序﹣召魂
序: 回歸人性,就是力量(雄仔叔叔)
遊園
城市速寫
燈籠
送行
聖誕快樂
等式 —— 悼工殤的巴籍少女
沉香
無題 —— 悼... (註: 一個在內地被消失的名字)
平常的一天
復活 —— 悼被警察槍殺的尼泊爾朋友
這,不是一個鬼故事
無題
某年七月二日清晨的一些瑣事
悼亡
跋一:擠
跋二:那些被遺忘至記不清楚的… 歴史和瑣事

0 个评论
你也许想看:
《拆村》
張瑞威.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3-6-14“本書以九龍地區村落為描述對象,從清初的「遷海令」以至戰後因應香港政府的城市規劃而村落逐漸被清拆為止。講述了九龍村落及其氏...”
《窮滋味 ---《窮富翁大作戰》騷前戰後》
香港電台電視部 公共事務組.天窗出版社.2011-7“香港貧窮人口屢創新高,2010年已達126萬﹗窮,不只是穿不暖、食不飽,更是精神的折磨,令人難以喘息,令人無奈絕望。 你...”
《金錢師卷四 真理大國》
黃洋達.天行者出版.2011-7-18“「把一個家族騙到手,就等同把世界的未來騙到手。世上還有比這更划算的局嗎?」 金錢師踏足新德里,投身究竟真實的詐欺戰場! ...”
《雜文·西》
向西村上春樹.有種文化@Sun Effort.2012-7-1“”
《香港的命運》
蕭若元.Hong Kong New Media Limited.2012-2“”
《日月當空 卷八》
黃易.時報出版.2013-6-1“法明覬覦仙胎,武曌想得魔種, 僧王女帝各有盤算,仙子有禍了。 龍鷹往見武曌後,來到大宮監府找胖公公。胖公公對龍鷹說:「你...”
《一号排练室Rehearsal Room One (第一幕)》
龍文康,伍潔茵.同窗文化工房.2012-3“被訪者陣容包括︰ 第一幕 Act I - 共13篇訪問 陳麗珠、張達明、黃秋生、謝君豪、黃真真、 劉雅麗、梁榮忠、麥兆輝...”
《短衣夜行紀》
李維怡.kubrick.2013-7“《短衣夜行紀》是李維怡繼2009年《行路難》後於本地出版的文字耕作結集。集子中,維怡繼續以文字錘煉各種社會參與的思考和感...”
《我是我,王迪詩4》
王迪詩.王迪詩創作室.2013-6“縱沒有掌聲 快樂我決定 “女人最受不了的事有兩件: 第一,親眼看著自己的男人抱著另一個女人。第二,親眼看著另一個女人拿著...”
《留德隨想錄》
陳雲.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2012“”
《2011香港電影回顧》
鄭政恆主編.香港電影評論學會.2012-6-30“今時今日,中港電影產業的融合成為趨勢,但2011年也有一些電影堅持立足香港,反映現實,充滿本土色彩,更有不少獨立電影,發...”
《拾年記--香港流行年代誌(2000-2010)》
梁俊勤.策馬文創有限公司.2011-10“集體回憶,是近年香港人時常掛在口邊的詞語,由天星鐘樓、囍帖街,到永利街……我們口中的集體回憶,似乎都是實質存在的建築。難...”
《ROCK ME DEMO》
盧凱彤.日閱堂.2011-7“盧凱彤(Ellen Loo),香港二人歌唱創作女子組合at17成員之一,二○一○年跟拍檔林二汶暫時分開發展後,活躍於各大...”
《靜人活物》
潘國靈.聯經.2013-6-28“駱以軍(知名作家): 如果董啟章建築了一座看不見的城市,天工開物之香港; 那千萬別錯過潘國靈那鬼魅,如巨人腳底癬菌落,疾...”
《安裕周記》
安裕.明報出版社.2013-7“過去二十年,香港經歷了什麼? 你,又記下了什麼? 九十年代初的輝煌日子, 回歸帶來的企盼和恐懼, 移民潮迭起告別港英政府...”
《體育時期(劇場版). 下學期》
董啟章.聯合文學.2013-9“香港當代小說家董啟章以日本音樂家椎名林檎為原型,在《體育時期(劇場版)》創造了不是蘋果這個人物,加上另一個同樣是二十來歲...”
《北京香港》
杨远婴 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3“《北京影视艺术研究报告2010:北京香港 电影合拍十年回顾》认为:纵观时下中国电影,合拍早已占据半壁江山,值此对内地和香...”
《甜品書》
王貽興,周潔.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7“這個城市,甜品店越來越多, 然而這個城市的愛情, 卻到了越來越貧乏的地步 愛自製甜品放上網的女生越來越多, 然而全心為另...”
《交接香港》
陈佐洱.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10-1“交接香港,ISBN:9787540457563,作者:陈佐洱 著”
《食之道(壹):講食集》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1-10-1“* 本書是特級校對老年移居美國後又一部有影響的食文化著作。上世紀70年代中初版。當中數篇是為廚師訓練班撰的講稿,介紹中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