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巡禮》

《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巡禮》 《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巡禮》

  • 书名:《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巡禮》
  • 分类:建筑
  • 作者:磯達雄
  • 出版社:楓樹林出版社
  • 出版年:2013-11-25
  • 售价:TWD 380.00
  • 装订:平装
  • 页码:232

《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巡禮》 内容介绍:

如果不了解後現代主義誕生的契機,就無法了解現代主義的問題; 倘若不明白後現代主義為何殞落,便無從得知今後的建築該朝哪個方向前進。 特別收錄:【隈研吾x磯達雄】對談── 「與社會搏鬥所產生的緊張感,沒有什麼比這個時代更有趣了。」 1950年代美國建築師們開始思考與反省,現代建築為城市與居住環境所帶來的問題與影響,並提出反省的聲浪,「後現代主義」思潮的種子開始發芽;到了1960年代,後現代主義文化興起,影響了包括哲學、音樂、建築等,建築師們開始探索建築除了「機能」之外的其他方向,後現代建築的論述於焉而生。這樣的風潮在1970年代襲捲亞洲,開啟了一波全新的建築變革。 本書由日本知名建築作家磯達雄所撰寫,以連載形式刊登在《日經建築學》的26棟建築報導,再加上24則作者順道造訪、並請插畫家宮澤洋以手繪方式介紹的建築隨筆,一共網羅32位日本設計名師、50棟最具代表性的後現代建築。 磯達雄開後現代之鋒,將日本此時期的建築拆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摸索期(1975-1982)、興盛期(1983-1989)、爛熟期(1990-1995),以建築完工年份依序介紹,除了能了解不同時期日本社會概況、以及全球建築潮流趨勢對於當代的影響,更讓讀者對於後現代主義時期的興衰轉變有通盤的了解。 然而,有別於一般艱澀深奧的建築論述,磯達雄秉持著「其實是私心希望能到處遊覽其他人不常欣賞的建築」的想法,以幽默詼諧的筆調、貼近大眾思考的角度和語氣,搭配宮澤洋活潑生動的插畫,使生硬的理論變得輕鬆、容易瞭解,也讓生活周遭的建築與一般人的生活產生連結。 不只是日本,也不只後現代主義,下次在某處見到有趣的建築時,大家不妨可以研究一下,每棟建築背後都有屬於它的一段故事喔! 本書特色 § 磯達雄詼諧雋永的建築囈語x宮澤洋逗趣可愛的插畫隨筆,輕鬆瞭解的文化脈絡。 § 網羅全日本32位建築名師、50棟最具代表性的後現代建築,探討後現代建築的歷史意涵。 § 特別收錄日本「負建築」大師──隈研吾,與磯達雄風趣又深具哲思的精彩對談!

作者磯達雄介绍:

磯達雄 1963年 埼玉縣出生,88年名古屋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系畢業。 1988-99年 任職於《日經建築學》編輯部。 2000年獨立創業,02年開始擔任編輯事務所Flick Studio的共同負責人。 桑澤設計研究所兼任講師、武藏野美術大學兼任講師,共同著作有《高山建築學校傳說》、《從數位影像看日本建築的30年歷程》、《99位現代建築師》、《我們夢想的未來都市》等。 Flick Studio的官方網站是HYPERLINK:www.flickstudio.jp/ 宮澤洋 1967年東京出生,在千葉縣長大。 1990年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政治學系畢業,進入日經BP社。 明明是文組,卻不知為何被分派到《日經建築學》編輯部,而且直到現在依然熱愛建築。 2005年1月~2008年3月連載《昭和現代主義建築巡禮》; 2008年9月~2011年7月連載《日本建築巡禮後現代主義篇》。 現正籌備自2008年8月開始的《建築巡禮/古建築篇》。 購閱日經建築學,請上HYPERLINK(kenplatz.nikkeibp.co.jp/NA/)

《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巡禮》 目录大纲:

002 前言
008 巡禮MAP
012 摸索期 1975 −1982
014 懷霄館[ 親和銀行總公司第3次增改建電腦大樓] ︱1975︱ 白井晟一研究所 ─ 01
在末日浪潮下蔚然佇立的高塔
020 別子銅山紀念館 ︱1975︱ 日建設計 ─ 02︱順道造訪
不只是背景
022 今歸仁村中央公民館 ︱1975︱ 象設計集團 ─ 03︱順道造訪
單純而豐潤
024 千葉縣立美術館 ︱1976︱ 大高建築設計事務所 ─ 04
回家吧!
030 筑波新都市紀念館 ︱1976︱ 洞峰公園體育館 ︱1980︱ 大高建築設計事務所─ 05,06︱順道造訪
脫離平屋頂吧!
034 小牧市立圖書館 ︱1977︱ 象設計集團 ─ 07︱順道造訪
不規則碎形感
040 角館町傳承館 ︱1978︱ 大江宏建築事務所 ─ 08
時代錯亂的魔法
046 金澤市立圖書館 ︱1978︱ 谷口、五井設計共同體 ─ 09
光滑與粗糙
048 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 ︱1980︱ 白井晟一研究所 ─ 10︱順道造訪
澀谷的黑色建築
056 名護市廳舍 ︱1981︱ Team ZOO [ 象設計集團+ Atelier Mobile] ─ 11
可以盡情品嚐章魚飯
弟子屈町屈斜路愛奴聚落民俗資料館 ︱1982︱─ 12︱順道造訪
釧路漁人碼頭MOOK ︱1989︱ 毛綱毅曠建築事務所─ 13︱順道造訪
從神祕到科幻
058 新宿NS大樓 ︱1982︱ 日建設計─ 14︱順道造訪
意想不到的A 級娛樂建築
060 赤坂王子飯店新館 ︱1982︱ 丹下健三、都市、建築設計研究所─ 15︱順道造訪
迷人的「蝴蝶」大樓
062 摩天樓 兵庫縣立歷史博物館 ︱1982︱ 丹下健三、都市、建築設計研究所─ 16︱順道造訪
引用真的姬路城
064 興盛期 1983 −1989
066 筑波中心大樓 ︱1983︱ 磯崎新工作室 ─ 17
順勢吐槽的真義
072 直島町役場 ︱1983︱ 石井和紘建築研究所 ─ 18
馬賽克、日本
078伊豆長八美術館 ︱1984︱ 石山修武+Dam Dan 空間工作所 ─ 19
偉大的業餘人士
084 釧路市立博物館 ︱1984︱ 釧路市濕原展望資料館 ︱1984 ︱毛綱毅曠建築事務所 ─ 20,21
形同小宇宙的建築
090 球泉洞森林館 ︱1984︱ 木島安史+YAS都市研究所 ─ 22︱ 順道造訪
從森林湧出的巨大泡泡
092 東京都葛西臨海水族園 ︱1989︱ 谷口建築設計研究所 ─ 23︱順道造訪
連工作區都井然有序
094 世田谷美術館 ︱1985︱ 內井昭藏建築設計事務所 ─ 24
關於「健康」的隱喻
100 盈進學園東野高等學校 ︱1985︱ 環境構造中心[C. Alexander] ─ 25
可愛的建築不好嗎?
106 織陣 ︱1986︱ 高松伸建築設計事務所 ─ 26
派不上用場的機械
112 YAMATO INTERNATIONAL ︱1986︱ 原廣司+AtelierΦ 建築研究所 ─ 27
台基上的雲
118 石垣市民會館 ︱1986︱ MIDO同人+前川國男建築設計事務所 ─ 28︱順道造訪
現代主義派的龍宮城
120 東京都多摩動物公園昆蟲生態館 ︱1987︱ 日本設計 ─ 29︱順道造訪
宛若蝶翼般的蝴蝶天堂
122 龍神村民體育館 ︱1987︱ 渡邊豐和建築工房 ─ 30︱順道造訪
「混合」的衝突感引人注目
124 東京工業大學百年紀念館 ︱1987︱ 篠原一男 ─ 31︱順道造訪
意外好畫的複雜系
126 Fish Dance ︱1987︱ Frank O. Gehry ─ 32︱順道造訪
明明是灣岸卻出現淡水魚
128 兵庫縣立兒童館 ︱1987︱ 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 33
讓建築自己說話
134 朝日啤酒吾妻橋大樓+吾妻橋會堂 ︱1989︱ 日建設計+菲利浦史塔克 ─ 34
火焰符號
140 湘南台文化中心 ︱1989︱ 長谷川逸子、建築計畫工房 ─ 35
鋁上無數的洞、洞、洞
146 爛熟期1990 −1995
148 青山製圖專門學校1號館 ︱1990︱ 渡邊誠/Architects Office ─ 36
矗立在澀谷的鋼彈
154 Joule A ︱1990︱ 鈴木愛德華建築設計事務所 ─ 37︱順道造訪
少看不起「一招半式」
156 東京都廳舍 ︱1991︱ 丹下健三、都市、建築設計研究所 ─ 38
增殖且巨大化的樣式
162 八代市立博物館 未來之森博物館 ︱1991︱ 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 ─ 39
然後⋯ 大家都變輕了
168 M2 ︱1991︱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 40
Meme n t o mo r i—記住, 你終將一死
174 川久飯店 ︱1991︱ 永田、北野建築研究所 ─ 41
浮在泡沫中的黃金城
180 高知縣立坂本龍馬紀念館 ︱1991︱ Workstation ─ 42
解構日本
186 姬路文學館 ︱1991︱ 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 43︱順道造訪
T h i s i s 安藤!
188 石川縣能登島玻璃美術館 ︱1991︱ 毛綱毅曠建築事務所 ─ 44︱順道造訪
感覺好比太空人
190 Amusement Complex H ︱1992︱ 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 ─ 45︱順道造訪
20年後的異卵雙胞胎
192 梅田天空大樓 ︱1993︱ 原廣司+ AtelierΦ 建築研究所 ─ 46︱順道造訪
進化的空中呈現
194 愛媛縣綜合科學博物館 ︱1994︱ 黑川紀章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 47
任誰都懂的現代建築
200 秋田市立體育館 ︱1994︱ 渡邊豐和建築工房 ─ 48
無所不在的世界中心
206 西海珍珠海洋中心 ︱1995︱ 古市徹雄、都市建築研究所 ─ 49︱順道造訪
最先進的拼布藝術
208 輝北天球館 ︱1995︱ 高崎正治都市建築設計事務所 ─ 50
後現代主義的孤獨
214 對談|Dialogue
隈研吾[建築師、東京大學教授]× 磯達雄[建築作家]
「與社會搏鬥所逬生的緊張感─沒有什麼比這個時代更有趣了」
226後記
230文章刊登/採訪時間
231作者檔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一次讀懂西洋建築

《一次讀懂西洋建築》

羅慶鴻,張倩儀.大塊文化.2013-10-1

“資深建築師教你用最簡單的方式,一眼看懂西洋建築之美。 歷史記載了人類生活的過程,建築是生活文化的載體,現代人的生活無不受...”

文明奇迹

《文明奇迹》

亚历山大.卡坡蒂菲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7

“”

建築が生まれるとき

《建築が生まれるとき》

.王国社 (2010/08).2010-8

“作品の良し悪しは好みの問題も大きいが、作品に込められたコンセプトと建築に対する考え方については、最も共感できる建築家のひ...”

桥/万物简史译丛

《桥/万物简史译丛》

小山田了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7-1

“本书是“万物简史译丛”之一。以在人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现代桥梁的原型为例, 解读了寄托在桥上的古人的思想,并追溯了桥所展示...”

Building Seagram

《Building Seagram》

Phyllis Lambert.Yale University Press.2013-4-16

“The Seagram building rises over New York’s Park Avenue, seem...”

建筑与都市057(a+u中文版)郑联成/新加坡缔博建筑师事务所——创造可持续的公民社会

《建筑与都市057(a+u中文版)郑联成/新加坡缔博建筑师事务所——创造可持续的公民社会》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11

“2015年将迎来新加坡建国50周年。建国以来,新加坡不但获得了非凡的经济增长,而且作为成功的城市开发典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江南园林建筑设计

《江南园林建筑设计》

何建中.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7-12

“园林名闻天下,有关的著述甚丰,涉及园林建筑设计方面的却是寥若晨星。而本书是一本完整论述江南园林建筑设计的专著。沿承《营造...”

Elements of Venice

《Elements of Venice》

Giulia Foscari.LARS MULLER.2014-10-15

“The metamorphic nature of Venice, a city in which most build...”

看不见的景框

《看不见的景框》

冯路.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

“《看不见的景框》收录了作者在过去十年间写的有关建筑领域和城市的各种文章,既是一部个人写作的历史档案,也是作者观察和了解当...”

国际住宅设计

《国际住宅设计》

..2011-2

“《国际住宅设计:建筑未来》精心编辑了30套精美的住宅建筑及室内设计的最新案例。案例包含了亚洲、美洲、欧洲等诸多地区。极具...”

水平的摩天楼

《水平的摩天楼》

于冰与Domus国际中文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2

“斯蒂文·霍尔事务所(Steven Holl Architects)设计的深圳万科中心是一个造型复杂独特的建筑,有人说它像...”

百姓的祠堂

《百姓的祠堂》

刘华.商务印书馆.2014-1

“宗祠建筑承载着一个宗族全部的历史情感、生活理想,以及维系情感、支撑理想的宗法关系,而宗祠建筑本身也就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文...”

Henri Labrouste

《Henri Labrouste》

Bergdoll, Barry; Le Coeur, Marc; Belier, Corinne..2013-3

“”

冰屋考

《冰屋考》

[西]阿雷漢德羅.巴蒙.積木出版社.2013-6-4

“冰屋建築極富特殊魅力,使其成為數百年來人們研究分析的標的。 在分佈全球的各種風土建築之中,冰屋可能是最能勾起人們好奇心與...”

2013全国二级建造师考试教材-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2013全国二级建造师考试教材-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2A300000 第三版 含光盘),ISBN:9787112129164,作者: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

教你搭建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统

《教你搭建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统》

杭州晶控电子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9

“本书以目前最为流行的物联网概念为主线,介绍了智能家居知识及搭建整个智能家居系统的全过程,也是目前国内第一本手把手教你搭建...”

Concrete

《Concrete》

Leonard Koren,William Hall.Phaidon Press.2012-9-3

“Concrete takes a fresh look at the world's most versatile an...”

从汽车到建筑

《从汽车到建筑》

David Gartman.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8-1

“为何现代建筑崛起于饱受战争蹂躏的中部欧洲,而非美国呢?毕竟美国的量化生产和机器制造技术给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

建筑“时装”定制——木材

《建筑“时装”定制——木材》

凤凰空间•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1

“这本书围绕建筑立面材质——木材,从材质历史、代表案例两方面,介绍了材质的理论和实践。大量精美的手绘稿和细节图片,以及详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