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民》

《粮民》 《粮民》

  • 书名:《粮民》:中国农村会消失吗?
  • 分类:社会学
  • 作者:爱新觉罗•蔚然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10年8月
  • 售价:48.00元
  • 装订:平装

《粮民》 内容介绍:

该书再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农村金融的混乱,新农村建设的留于“形式”……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的评价是:“蔚然所记录的真实中国农村的贫困,远远超出了我们从一般媒体上所接受的资讯,甚至超出了普通城市居民或富裕地区民众的想象。这本书中的‘故事’,用‘个人史’的方式描述出社会的一个断面,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社会,对中国问题增加几分必要的焦虑感和紧迫感。”

作者爱新觉罗•蔚然介绍:

该书是作者蔚然开始专职帮助农民脱贫、解困、发展的帮扶“万村行”以来骑车数万公里,走访上千户,记下近百万字的考察日记,拍下近万张的记录照片,堪称一部当代中国贫困乡村最深入的社会调查文本和贫困人口的全景生存实录。以近百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对当下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呼唤全社会关注三农问题的一部厚重的经典之作。

《粮民》 目录大纲:

上册
帮扶“万村行”第一步
第一天的第一个村
出乎意料的棘手
死也有条路,没钱却比死还难
宁愿割了鸡巴也不会去犯罪
捡食掉在泥土地上面条的小学生
无意间参加了土族人葬礼
国家忘记我们也是农民了,蜜吃下去心里是苦的
只因一家考了三个大学生
四个月吃了一次我剩的菜,把孩子乐坏了
向藏族同胞学习,建设和谐新农村
是谁算不过来这个账啊?
8岁孩子,成了四口之家的主要依靠
还有多少个民工依然~贫如洗?
农民为何没有退休?谁没有给农民退休权利?
“避孕药”及其他
是什么使农村孩子成了留守儿童?
农民养老再也指望不上儿女了
贷款读大学是奔向前程还是掉进陷阱?
青海湖畔的奇遇
80岁第一次有了存折,唯一的1 0元“存款”还被村干部骗走
乡村医生的肩膀能扛起多少村民的医疗费?
被爱情遗忘的村庄,娶妻生子只能靠梦想
农民为什么不再回避自己的身份?
一次心灵的交流
贷款买种子化肥是“坑农”
扭屁股‘文化’不要下乡来
继水污染之后又有三大危害已威胁到农民的健康与生命
一次绝境逢生的历险
一次意外的经历
可怜的孩子们
一个农民的“习惯”是如此高尚
我是不是“二奶”?
地方行政官员挑不起新农村建设的担子
农村老龄化将提前到来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缺失是农民永远的痛
土地之“死”,警钟为全社会敲响
老妈妈期盼儿女回家过年
农民疾呼新农村建设不要再让县乡(镇)干部乱花国家钱了
不要扶贫要公平
建设和谐社会农民的“性福”不能忽视
责任源于爱
“春运”,是把民工当成发达地区的产业工具造成的后果
衢州,你离“中国碰柑之乡”的美誉还差一步
是命运不好还是制度不公?
是谁剥夺了他与家人团聚的权利7
侗家情歌胜百灵
残疾村民生活依靠谁?
松桃县正大乡官舟村赤贫家庭状况报告
蔚然的帮扶“万村行”之路(代跋)
下册
当农民不信任你,做好事都难
我被信任感动得哭了
不敢让女友去看我那凄惨的‘家’
唧唧复唧唧,只闻织布声
为了帮助乡亲,80多岁回乡“务农”
超生全是农民的错?
谁毁了山里孩子的希望?
即将毕业的农村大学生,被重重困难压得喘不过气来
怎样才能帮助你?
牵手,在大山深处他们找到了生命的支撑
新农村建设上要讲科学啊
农民大娘含着泪水的嘱托
与乌罗镇有缘相遇
谁来为不同生父的六个孩子的抚养买单?
什么让农民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即将破灭?
农民不需要地方政府越俎代庖搞新农村建设
乡村百姓最懂得回馈社会
无钱看病读书的农村孤儿该由谁来管?
农民的出路在哪里?
是什么让留守儿童沦为农业童工?
80多岁了,我手里还没有攥过一百块的票票
农民,不止是民工一条路才是出路
你是毛主席的干部?
蔚然的“智力银行”
农村服刑者的孩子该由谁来抚养?
政策越来越好,日子咋越过越难?
童言无忌,折射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37块钱与10岁的放牛娃
构建和谐社会,要向边贫山区的农民学习
“挣”学费上大学只为能教他们
他未能感动妻子,却感动了中国
穷人就是穷命
需要帮助的人们,请不要把他人的爱心变成冰凉的心
老农,为什么你们只能栖身于土洞、窝棚、陋室?
凭啥农民就得开肠破肚?
疾病与贫穷交困的家庭该如何脱贫?
维璧(刘用用)来信
老奶奶用露水洗脸
孩子吃掉猫啃剩下的面包
农民老人养老靠捡破烂,治病靠烧香拜佛
残疾老人露宿街头无吃无喝过大年
农民眼中的伟大
农村合作医疗咋成了骗农民钱的把戏?
要彻底解救童工就要先解除贫困
一个外来农民省去了午饭
谁为外来农民的意外损失买单?
农民工的10年创业梦
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们就该走上街头卖艺?
与露宿街头老农深夜谈论国是
农民被征用土地补偿金只能走上街头抗议
村官是影响农村良性发展的一个硬坎
“5·1 2”地震灾后重建干部的身影在哪里?
政府都是这样的效率农村发展就大有希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产业转型的社会逻辑

《产业转型的社会逻辑》

陈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8-1

“推动产业转型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本书以皖南首圩——大公圩为研究区域,以河蟹产业转型的社会文化机制和效应为基本线...”

无约束的日本

《无约束的日本》

(美)约翰・内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本书旨在描述当代日本生活,中心论点是:日本民族迫切地需要恢复作为记忆存留在想象力中的本土文化,以免它在现代化进程中被“外...”

包罗万象的社会学(第3版)

《包罗万象的社会学(第3版)》

【美】乔恩•威特(Jon Witt).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9

“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有什么用?我们该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学? 美国社会学家乔恩•威特教所著的《包罗万象的社会学》(第3版)...”

走向统一的社会科学

《走向统一的社会科学》

(美)金迪斯,(美)鲍尔斯 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0

“在自然科学通过量子力学、基本粒子学、固态物理学和宇宙大爆炸模型获得了统一之际,社会科学,或者说人类行为科学却在很长的一段...”

A Sociology of Modern China

《A Sociology of Modern China》

Jean-Louis Rocc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5-5-1

“”

社会研究

《社会研究》

风笑天.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

“”

The Rural Modern

《The Rural Modern》

Kate Merkel-Hes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6-8-17

“Discussions of China’s early twentieth-century modernization...”

城市化的中国道路

《城市化的中国道路》

贺雪峰.东方出版社.2014-7-1

“城市化俨然已成为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关键词,它一头连着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另一头连着经济转型和就业。因此,中国城市化道路的...”

山上有神

《山上有神》

王小峰.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4-11-1

“《山上有神》这是一个充满黑色幽默的故事,却让人感到一丝丝悲凉。 在东北山沟里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子里,人们多年来一直过着...”

罗布人·绿洲文化变迁的人类学研究

《罗布人·绿洲文化变迁的人类学研究》

艾比不拉·卡地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7-1

“本书以新疆尉犁县喀尔曲尕乡为例,将罗布人传统文化和族群认同的演变置于19世纪中期到现今的动态的历史过程,通过结合历史学的...”

Shanghai Nightscapes

《Shanghai Nightscapes》

James Farrer,Andrew David Field.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5-8-3

“The pulsing beat of its nightlife has long drawn travelers t...”

火车头震荡

《火车头震荡》

赵瑜.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4

“宜万线,即湖北宜昌经湖北恩施到重庆万州的铁路线,作为古蜀道最南端的通道,全程337公里,在这里修铁路就像“在吸饱了水的海...”

邁向公民社會?

《邁向公民社會?》

王信賢.五南.2014-7

“在後社會主義與威權轉型研究領域中,公民社會的發展及其與國家的互動一直是引人關注的議題,特別是對中國這個同時擁有這兩種特質...”

超越竞争文化

《超越竞争文化》

(美)迈克尔·克尔伯格.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9

“社会变迁是如何发生的?民主政府能否在没有任何政党的情况下产生?抛弃桀骜不驯、富有侵犯性的竞争文化,我们可以拥有繁荣的经济...”

God Help the Child

《God Help the Child》

Toni Morrison.Knopf.2015-4-21

“Spare and unsparing, God Help the Child is a searing tale ab...”

性学入门

《性学入门》

李银河.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5-1

“此书系李银河主编的对性学主要研究领域和代表人物的介绍性著作。全面翔实地对性学所涵盖的所有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进行详尽的梳理...”

纽约史

《纽约史》

[法] 弗朗索瓦·维耶,François Weil.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7

“传奇的“自由之港”、美国的门户、美洲大陆的银行、文化的拼盘,象征着超级大国的成功,又代表着撕扯她的各方力量——纽约,首先...”

事故共和国

《事故共和国》

[美] 约翰·法比安·维特.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6月

“2001年哈佛大学出版社托马斯·威尔逊奖 2005年美国法律与社会学会詹姆斯·赫斯特奖 2005年美国法律史协会威廉·克...”

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

《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

李培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