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科学》

《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科学》 《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科学》

  • 书名:《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科学》
  • 分类:社会学
  • 作者:李永晶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15-7-1
  • 售价:40.00
  • 装订:平装
  • 页码:228

《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科学》 内容介绍:

本书以改革开放时期现代中国社会科学界认识、接受西方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领域最负盛名的思想家之一马克斯.韦伯及其学说的历史过程为素材,具体分析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建构过程:从中国社会科学界在接受其学说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这一过程是一种“权力/真理/知识”复合体变容的历史。不是作为结论,而是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将这一历史重新呈现出来,正是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建构的必要条件,也正是本书的目标。 由李永晶所著的《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科学》从中国社会科学建构的相关角度出发,实证性地研究了中国学界接受马克斯?韦伯的具体历程。同所有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学者一样,马克斯?韦伯其人及其学术属于世界文明。中国学人对待马克斯?韦伯的态度,彰显着我们与世界文明的距离。

作者李永晶介绍:

李永晶,社会学博士;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1997年)、东京大学文学部(2001年)、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2008年)。现供职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领域为现代社会理论、古典政治思想、近代国际关系史等。

《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科学》 目录大纲:

第一部分 马克斯?韦伯在中国
绪论 马克斯-韦伯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建构
一 问题意识与研究课题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三 研究构成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国韦伯研究史与研究资料概述
一 中国韦伯研究史及其问题意识
二 国外韦伯研究翻译中的“韦伯形象”
三 中国韦伯研究的问题点
第二章 “马克思与韦伯”问题与中国社会科学
一 引言:重新理解中国社会科学
二 中国社会科学的性格与品格
三 “马克思与韦伯”问题研究史概观
四 中国学者的“马克思与韦伯”问题研究
五 结语:“马克思与韦伯”问题再考
[附论]
作为方法的“价值中立”: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一 世界观、方法论与实践的关系再考
二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接受状况
三 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韦伯方法论的批判
四 知性的诚实与学者的成熟
第三章 中国语境中的韦伯政治哲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 引言:韦伯的“社会科学”与“政治哲学”
二 韦伯的政治哲学:施米特与施特劳斯的视角
三 中国韦伯研究中的韦伯“政治哲学”
四 结语:理解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附论1]
重新理解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 施特劳斯学派的韦伯批判与古典政治哲学
二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与古典政治哲学的“对立”
三 中国语境中的社会科学与古典政治哲学
[附论2]
施特劳斯的古典政治哲学与社会科学
一 施特劳斯与中国政治哲学热
二 施特劳斯的自然权观念:自然与道德的回归
三 施特劳斯与中国政治哲学的转型
四 作为哲学的社会科学
第四章 韦伯的政治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的经验研究
一 引言:韦伯的政治社会学与官僚制研究
二 中国“政治成熟”话语的现状与陷阱
三 韦伯的政治观念与“政治成熟”的三重结构
四 韦伯视角下古典中国的政治特征
五 结语:政治社会学与当代中国社会研究
第二部分 比较的视点:马克斯?韦伯在日本
第五章 日本的韦伯研究史与日本社会科学的建构
一 引言:韦伯研究与战后日本的社会科学
二 战前日本的韦伯研究:韦伯、马克思与社会科学
三 战后日本韦伯研究(前期):“韦伯与马克思”问题与现代化理论
四 战后日本韦伯研究(后期):现代化之后的社会科学
五 结语:思考社会科学的存在样式
第六章 知性的诚实:日本韦伯论争与日本的社会科学
一 引言:日本韦伯论争与学者“知性的诚实”
二 日本韦伯论争的经纬与主要当事者
三 日本韦伯论争中关于《伦理》论文的主要观点
四 日本韦伯论争与“知性的诚实”的结构
五 结语:日本韦伯论争与社会科学的根本性格
第三部分 比较的视点:马克斯?韦伯在俄国
第七章 苏联解体的科学分析:韦伯“俄国革命论”的视角
一 问题:何谓“苏联解体”?
二 韦伯的“俄国革命论”:预言未来
三 俄国历史的必由路径:官僚制、民主制与人性
四 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社会科学的视点
五 结语:韦伯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的距离
结论 马克斯?韦伯体验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未来
一 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问题的结构
二 反思中国社会科学的性格与品格
三 再论中国学者的韦伯体验意义
附录[1]
知识社会学方法论
――知识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与话语分析
附录[2]
韦伯研究年谱
参考文献
后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重塑发现

《重塑发现》

[美]迈克尔·尼尔森(Michael Nielsen).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2

“作者迈克尔•尼尔森认为,我们正生活在这样一个阶段的曙光中:在这个阶段未来的三百年间,科学领域将经历它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变动...”

病有所医当问谁

《病有所医当问谁》

周其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本书收录了周其仁教授近一年多来关于医疗改革问题的全部评论文章,内容包括:宿迁医改、天价医药费的讨论、医疗体制的市场化、医...”

经济社会学研究(第一辑)

《经济社会学研究(第一辑)》

沈原 主编,刘玉照,李国武 执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5

“本书以产权研究为主题,集中反映了近年来国内经济社会学界关于产权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的议题涉及产权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分析路径...”

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问题

《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问题》

风笑天.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

“《社会学论丛: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问题》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社会变迁为基本背景,聚焦于当前我国社会中的各种青年现象和青...”

人間社會學

《人間社會學》

陳宗延等.群學.2014-4

“社會學在衝啥?社會學只會亂? 這本書告訴你:社會學不但不是庸人自擾,而且還大有用! 上從青年醫師下到組頭,遠從台幹近到家...”

分离、同化或融合

《分离、同化或融合》

[美]特伦斯·E.库克(Terrence E. Cook).东方出版社.2015-1

“《分离、同化或融合:少数民族政策比较》共八章,第一章到第六章界定了作为种族隔离的分离,通过向外移民或者脱离的分离,通过侵...”

The Many Altars of Modernity

《The Many Altars of Modernity》

Peter L. Berger.De Gruyter Mouton.2014-8-19

“”

导读葛兰西

《导读葛兰西》

(英)斯蒂夫·琼斯.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10

“权力仅仅是一个关于统治与反抗的问题吗?或者,一种统治力量会是易受攻击的吗;从属阶级会发现他们的反抗变得无效吗;文化在其中...”

英国庄园生活

《英国庄园生活》

(英)亨利・斯坦利・贝内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

“本书是研究中世纪庄园农民的经典之作,它以1150-1400年为单位,生动地描绘了中世纪乡村生活的模式,季节的影响,田间劳...”

理解社会研究——批判性思维的利器

《理解社会研究——批判性思维的利器》

劳伦斯·纽曼.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3

“《理解社会研究——批判性思维的利器》是介绍社会科学中所有行为学科研究方法的入门书。纽曼以自己学术生涯所涉及的多个学科领域...”

The Demographic Cliff

《The Demographic Cliff》

Harry S. Dent Jr..Portfolio Hardcover.2014-1-7

“”

流动世界中的文化

《流动世界中的文化》

齐格蒙特·鲍曼.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10-1

“在这本书里,作者追溯文化的概念的巡游,并检查其命运标志是经济全球化,移民和人口的交织的强大新势力的世界。他认为,欧洲可以...”

Food,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ism

《Food,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ism》

Atsuko Ichijo,Ronald Ranta.Palgrave Macmillan.2016-4-19

“”

城市摊贩的社会经济根源与空间政治

《城市摊贩的社会经济根源与空间政治》

黄耿志.商务印书馆.2015-5

“本书基于非正规部门与空间政治理论,以广州为例,系统研究了当前我国城市摊贩的存在根源、特征与管制。首先,从劳动者从事摊贩的...”

新闻风云

《新闻风云》

[美]沃伦·菲利普斯.中信出版社.2014-4

“《华尔街日报》前发行人、道琼斯公司前CEO讲述半个世纪的新闻风云 他如何将《华尔街日报》从不知名小报变为全球顶尖大报 他...”

婚姻价值的变革

《婚姻价值的变革》

陈讯.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10

“本书致力于理解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体制转型与社会变迁加剧背景下农村离婚率是如何上升的?并试图对这一现象作出学理性解释。 ...”

最底层的10亿人

《最底层的10亿人》

保罗•科利尔 (Paul Collier).中信出版社.2008-7

“虽然全球经济空前繁荣,但仍有10亿人口被甩在了发展的行列之外,沦为全球经济社会中最底层的10亿人,而这其中有70%居住在...”

山上有神

《山上有神》

王小峰.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4-11-1

“《山上有神》这是一个充满黑色幽默的故事,却让人感到一丝丝悲凉。 在东北山沟里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子里,人们多年来一直过着...”

理性化及其限制

《理性化及其限制》

苏国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03-01

“国内首部较系统的介绍韦伯理论的著作。”

质性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1期)

《质性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1期)》

石英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7

“本书设有“刊首语”“专题研究”“理论视界”“田野印迹”“影像笔记”“质性圆桌”“札记·书评”等主要栏目,刊登不同文章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