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谈疯话》

《妄谈疯话》 《妄谈疯话》

  • 书名:《妄谈疯话》:民国三大奇书之三
  • 分类:杂文
  • 作者:宣永光
  • 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2003-1
  • 售价:38.80元
  • 页码:413

《妄谈疯话》 内容介绍:

民国时期有三部奇书引起轩然大波,即《妄谈疯话》、《百弊放言》、《宗吾臆谈》。部部行销数十万册,国人争相传阅,以读此三部奇书为时尚。本书是《妄谈疯话》内容包括题词、写在前面、序、写在前面的后面、老宣供词、跳加官、第一部妄谈、论男女、论情爱、论婚姻家庭、论性爱;第二部疯话、、论民国社会、论民国官场、论人性、论民国文化。

作者宣永光介绍:

宣永光(1886-1960)河北省滦县城内南街人。乳名和尚,学名金寿。世人常呼为“老宣”。   1886年生于河北滦县。   笔名“疯话老宣”;北京人。著名现代文学家。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川的李宗吾与北京的疯话老宣,可谓中国文坛的两位奇人怪杰,是中国现代文坛的春秋魔笔,现代史上的疯妄鬼才。   当年宣永光的一部《妄谈》,曾令读者哗然,掀起轩然大波;紧接《疯话》又出,半月内一连四版,售出万册,一时洛阳纸贵。民国时期有三部奇书引起轩然大波,即《妄谈疯话》、《百弊放言》、《宗吾臆谈》,部部行销数十万册,国人争相传阅,以读此三部奇书为时尚。   宣永光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最著名的杂文作家之一,1960年在北京去世。 个人履历自述 自拙作疯话问世以来,承读者不弃,屡以不佞之真实姓名年龄籍贯及现状见问。不佞愈不答复,问者愈催促不已。几有法吏讯盗"若不从实招来,难免老爷生气"之势。不佞狡展无术,只好自将丑史,全盘托出于左:   不佞氏宣、名永光。今河北省滦县城内南街人。乳名和尚,学名金寿。民元十月投考陆军预备学校时,始改今名。朋辈屡以老宣呼之,因以为号。祖籍鲁之青州。迁于浙之馀姚。明末,在浙之一支已传至八世。八世中有洞出公者,宦游北上,入籍滦州(今改县)。及不佞之身,已十一世矣,故不佞为绍兴师爷之后。先父字若眉,居名笃斋,人称笃斋先生。系廪贡生,候选州同,曾佐张腾蛟军门戎幕。以耽于理学,不台时尚,穷老授徒以终。先母氏吴,同籍滦州。生先长次两姊及不佞三人。不佞九龄入塾,受业于家庭专馆教员石杏村先生。前清光绪二十四年,入本县教会学校成美学馆,习英语与科学。   二十七年,入北京汇文书院为"洋学生"。在校时,以读书为桎梏,以欺骗师长为能事。屡屡攀墙越屋私出游玩。永不与诸同学合群为伍。入礼拜堂即暗读小说。有时亦喃喃颂祷,假冒信徒。进自习室即滥写情书,兼习绘事。尤精于某种图画。幸天相"恶"人,不佞虽不务正,而各科除算术外,无不及格。算学虽为不佞所深恶痛绝,然以巧弄计谋之故,亦可勉强够分。   三十二年冬,即步入社会与书本绝缘。且以父殁乏资,未能出洋"镀金"。彼时人材缺乏,事浮于人。不佞遂自命为先知先觉,目空一切。朝辞一职,夕即有人约聘。五年之中,所改职业至七种之多。仅以邮政一事而言,不佞若肯耐守至今,位置已可超出邮政务官以上。入民国后,历充第一第二陆军预备学校,汇文学校,民大,华大,朝大,北大,铁大,平大农学院等校之教员讲师,以历史地理英文三项,误人子弟。就中以A、B、C、D骗人之时最多。且又滥竽于政军二界,为中下两级官佐。   现年五九加四。身高四尺八寸。体重百十八磅。面黄瘦无发,状如鸦片烟鬼。天性刚愎顽劣,易喜易怒。贪食而无量。好色而无欲。三餐无肉则哭。半日无妻则弗。元配本县龚氏。继娶北平赵氏。均旗籍人。此即不佞幼年好谈排满之果报也。不佞因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子嗣。龚氏仅遗一女,嫁已三年。去冬,赵氏流产一男,形体未全,即赴修文。今仍奉祀于某大医院中,可谓典型犹在。龚氏于民廿一,驾返瑶池,享年七七有二。生时暴烈善怒,不佞畏之如虎。赵氏系民廿二,迎娶过门。芳龄四八又四。天性刚猛多疑,不佞怕之如神。   不佞奔驰南北东西二十余年。既未从事革命运动,又未为国为民谋求幸福。蹉跎至今,不但将祖产变作挥霍之资。至此时衰力竭之年,一旦失业,即有断炊之虑。不佞现居东城某巷,赁舍八间。日以吃饭睡觉浇花养鱼弄猫戏狗为事。每日食米饭二小碗,用菜二大盘,吸纸烟两盒,饮浓茶六壶。大便二次,小便二十余次。饭饱水足,即倒身一睡。日夜共睡十二小时。且好洁成癖,将大好光阴,多耗于洒扫盥浴刷牙濯足之间。虽有藏书之癖,苦无读书之心。喜集碑帖,而无观摩之志。   近三年来,学校中 若有校长,肯为保镳,不佞即"倒"执教鞭,对付些时。否则即勉强撰稿,售之报社。造谣惑世,骗取金钱。合计平津两处稿费,月入百元左右,足敷生活购书浪费与还债之需。决不为未来之少爷小组,遗下分文资产。至愚夫妇养老之资,惟托诸于上帝老天爷而已。所供是实。再有问者,恕不答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读库0605

《读库0605》

张立宪(编).新星出版社.2006-11

“话剧《暗恋桃花源》刚刚在大陆上演,本辑《读库》也推出了该剧的一个专题,详细描摹了《暗恋桃花源》二十年间的传奇历程,钩沉出...”

法心如秤

《法心如秤》

许身健..2009-6

“《法心如秤:法律人的基本立场》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文集,书中具体包括了:《对待残疾人,重要的是平等相待》、《“马背上的法庭...”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王必胜.作家出版社.2010-10

“文学,不是正襟危坐的,不是高头讲章,应当有机趣、见性情。 文学人,也多是率性且有情趣的。我品写它们或他们,力图寻找这些元...”

新城对

《新城对》

柏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1

“《新城对》主要内容:二十多年前提出的问题,痛揭中国人的“丑陋”,二十年后给出答案。柏杨的创作大休可分为小说、杂文、历史三...”

又厚又黑红楼梦

《又厚又黑红楼梦》

王小山.东方出版社.2008-10

“厚黑学有三境界:一、厚如城墙,黑如煤炭。贾赦、贾蓉是也;二、厚而硬,黑而亮。贾雨村当仁不让;最高境界——厚而无形,黑而无...”

我就喜欢你缺德的样子

《我就喜欢你缺德的样子》

嘿嘿 编..2011-3

“《我就喜欢你缺德的样子》内容简介:快速的社会节奏,使我们有些透不过气来,来缓解一下吧,不论是地铁、公交、走路,还是饭后、...”

吟詠風歌(上冊)

《吟詠風歌(上冊)》

陌上梨花.藍襪子出版社.2011-4-21

“有生之年,狹路相逢終不能倖免,穿越時間與空間, 她來到他身邊,在這崇拜風神的國度,上演一幕女帝與攝政王的傳奇。 她,蘇再...”

零陵飘香(上下)

《零陵飘香(上下)》

灯火阑珊..2009-5

“《零陵飘香(套装全2册)》从宫廷到江湖,从江湖重归宫廷;从皇后到丫环,从丫环回宫廷,且看叶薰充满波折的穿越人生。“入宫当...”

怀旧课

《怀旧课》

戴萍..2011-1

“《怀旧课》讲述了:将自己放到历史中去想是有趣的。不过是历史的偶然性造成了你,而不是别人。房子,很快变成你自己的,它盛载着...”

一个世纪的人与事/思想者4

《一个世纪的人与事/思想者4》

邵建 编.青岛出版社.2008.5

“目录 扰攘不安的岁月(蒋梦麟) 清华大学学运史料的几点考证(何炳棣) 在西南联大的日子(何兆武) 欧游漫录(徐志摩) 从...”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 第2季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 第2季》

安坤 编..2010-1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2季)》央视新闻频道、北京卫视、安徽卫视、江苏卫视、天津卫视、吉林卫视、山东卫视等二十多家电...”

月亮的寒光

《月亮的寒光》

鲁迅 著 摩罗 杨帆 编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

“《月亮的寒光:鲁迅国民性批判文选》内容简介:鲁迅出道于民国前期,完整地体验与表现了那种由热烈而堕入绝望,由绝望而堕入怨愤...”

新私想

《新私想》

刘春杰.黄山书社.2010.5

“目录(节选) 到底是谁毁了他 先弄点窝边草吃吃 吃奶粉奔黄泉路 回到原始社会 潜规则遭遇陷阱 感情上过不去 补金牙是我唯...”

当代杂文二百家-上.下卷

《当代杂文二百家-上.下卷》

..2009-10

“《中国当代杂文二百家(1949-2009)(上下册套书)》所选四百余篇杂文,均系1949—2009年各时段的上乘之作。六...”

爱情有时徒有虚名

《爱情有时徒有虚名》

童仝.重庆出版社.2008-5

“《爱情有时徒有虚名》是童仝的最新力作,短小精干的每一篇文字,话题现实,语言理性、犀利、睿智,字字透露着作者多年来对爱情、...”

梁启超集

《梁启超集》

梁启超 校注:郑大华//王毅.花城出版社.2010-10

“《大家小集:梁启超集》内容简介: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启蒙思想家和学者。其学术研究广涉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

芳菲花田

《芳菲花田》

陶傑.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2007-12

“讀一本好散文,往往令人掩卷嘆息。起來沖一壺茶,再讀下去,心靈與作家交融,化在窗台的陽光和清茶的氤氳之中。 在一個言論和出...”

白纸黑字3

《白纸黑字3》

鄢烈山.敦煌文艺出版社.2012-4

“《白纸黑字》第三期,继续秉承“非虚构”和“私人记忆”两大志向,管窥中国现实,溯源历史风烟,更精益求精,更海纳百川。主编鄢...”

忽南忽北

《忽南忽北》

颜长江主编.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3

“忽南忽北》艺文志创刊号于2012年3月出版上市。创刊号文集主要分成写实、小说、杂谈三个部分。写作者中既有当代文化名家、著...”

鲁迅杂文精选

《鲁迅杂文精选》

鲁迅.光明日报.2009-5

“《鲁迅杂文精选》收入了鲁迅写于不同年代、风格各异的代表性杂文百篇,文章分别选自鲁迅所著的《热风》、《华盖集》等十多部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