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

  • 书名:《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
  • 分类:中国历史
  • 作者:余蔚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12-5
  • 售价:125.00元
  • 装订:精装
  • 页码:959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 内容介绍: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周振鹤 主编 本书研究自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这一研究不仅是传统的关于历时政区沿革的考证(纵向),而且对同一年代各政区并存的面貌作出复原(横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相关的复原以详细至逐年为尺度。全书在总论外,分为十三卷,依次是先秦卷、秦汉卷、三国两晋南朝卷、十六国北朝卷、隋代卷、唐代卷、五代十国卷、宋西夏卷、辽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及中华民国卷。 在掌握传世与出土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最大可能地反映历史真实。全书以重建政区变迁序列、复原政区变迁面貌为主要内容,而由于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的变化很大,在正式政区以外又有准政区的形式存在,加之政区层级、幅员及边界在不同时期的变迁程度不一,因此各卷又独立成书,其考证过程和编写结构有各自的侧重点。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学术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变迁通史。各卷作者在相关领域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全书的写作也倾注了十余年之功,希望能成为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著作。 本卷主要利用宋、辽、金、元四朝史书,辅以文集、方志及金石等考古材料,系统阐述了辽、金两代的地方行政建置,并对其疆域及行政制度作了全面的梳理。 全卷四编,前两编为辽代行政区划研究,后两编为金代政区研究。 第一编探讨了辽代疆域及政区制度。其中着重对辽代的道—路体制与州制作了全面的分析,指出,辽代的高层区划是五京道与军事路、财政路并行的体制,五京道虽非辽代自始至终最重要的高层政区,但却是实际存在的,并且是后两者的前身。此外,对州的种类划分作了全新的梳理,重点论述了方州形成的过程,并合路、州两级的研究,得出辽代政区是以四级制为主干的多种统辖模式并存的结论。第二编以道及军事路为纲,对辽代州、县建置沿革作了详尽的考述,并列出三个时间断面的政区设置情况,从而使辽代的政区在通代变迁的具体考证之外,更由几个时间上的剖面,配合地图,得到更直观的呈现。 第三编对金代疆域频繁变迁的状况与背景作了细致的分析,并推导出金代行政区划乃路、镇、州、县四级体制,同时对军事路的建置作了全面的探究。第四编以军事路为纲,对金代统县、县级政区作了具体考述,亦给出三个时间断面,使金代各个层级的政区得以展现其全貌。 本卷通过对辽、金两代行政区划沿革与相关政治制度的全面考述,力求给出两代政区制度的完整面貌及建置沿革的政治背景。因体例及研究便利的需要,本卷将辽、金两代分述,但笔者始终关注两个相承接的朝代之间制度、具体政区的延续性,力求体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作者余蔚介绍:

余蔚,1974年出生,浙江宁波人。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政治地理及宋、辽、金政治史的研究。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史》、《中华文史论丛》、《历史地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 目录大纲:

目录

绪言
一、辽代政区之研究状况
二、关于辽代政区沿革史料之评判
三、辽代京府州县沿革考辨的疑难之处与处理手法
四、金代政区之研究状况

第一编 辽代疆域变迁与政区制度考述

第一章 辽代疆域

第二章 辽代政区五京制与高层政区
第一节 辽代的“复式”政区体制
第二节 五京之沿革
第三节 辽疆域的三种分区模式及五京道的意义
一、财政路
二、军事路
1.南京路
2.山北路—西京路
3.西南面
4.西北路
5.乌古敌烈路
6.东北路
7.黄龙府路
8.咸州路
9.东京路
10.南路
11.保州路
12.平州路
13.治安区——以辽西路为例
三、五京道——辽代的行政区和中央监察分区
四、辽诸种高层区划之综述

第三章 辽代州县制度
第一节 州的种类
第二节 隶宫州县
第三节 头下州军
第四节 方州
一、方州之始置
二、统县政区与县级政区的体系化
三、州之等第之完善
四、统县政区与县的遍置——政区分布格局的变迁及其战略意义
五、与方州相关的统辖关系
第五节 边防城
第六节 遥领虚封与辽代州军的虚实之辨
一、辽代遥领使职体系的发展及其与唐五代、宋制的关系
二、辽代遥领使职与州的等第的关系

第二编 辽代政区建置沿革考

凡例

第一章 上京道府州城县沿革

第二章 东京道府州军城县沿革

第三章 中京道府州城县沿革

第四章 南京道府州军县沿革

第五章 西京道府州县沿革

第六章 平州路州县沿革

第七章 西南面州军城沿革

第八章 西北路州城沿革

第九章 乌古敌烈路州城沿革

第十章 头下州
第一节 上京道境内
第二节 东京道境内
第三节 中京道境内
第四节 西京道境内
第五节 不知所在之州

第十一章 未知所属的府州军城县

第十二章 辽前、中、后期的政区
第一节 太宗大同元年(947)辽政区
第二节 圣宗太平十年(1030)辽政区
第三节 天祚天庆三年(1116)辽政区

第三编 金代疆域与制度

第一章 金代疆域变化及政区之出入置废
第一节 金初疆域的确立过程
一、太祖朝取辽境之过程
1.辽天庆四至六年:获取辽之东境
2.天辅元年至四年:经略上京道
3.天辅六年至七年:获辽全境
二、获取北宋北境之过程
1.天会三年至九年:取宋秦岭—淮河以北之地
2.天会九年至皇统二年:对河、淮之间的争夺与金南界的形成
三、金、夏关于西南路、麟府路以及“陕西北鄙”之争夺
第二节 皇统二年之疆域
第三节 金中期边地之得失
第四节 金境陷蒙之漫长过程
一、金蒙对华北之争夺
1.大安二年至贞祐二年:西北、西南路之沦陷
2.至宁元年至贞祐四年:陷西京路大部及中都路北部
3.兴定元年至元光二年:金失中都路南部及河北、河东
4.正大中的反攻及失败
5.兴定至正大间山东两路、大名府路之陷落
6.正大八年至天兴二年:灭金战役中河南、陕西之大部陷落
7.天兴三年之后:陕西陷落—全境陷落
二、大安以后的东北疆
1.贞祐二、三年:失咸平路、北京路、临潢府路、东北路、蒲裕路全境及东京路北部
2.兴定元年:失上京及隆安、曷懒、速频、胡里改、婆速路
3.正大三年:辽阳府以南至辽东半岛的陷落
4.金末东北疆失守次第之总结及原因探析
附 蒲鲜万奴东夏国疆域政区
三、金疆域陷蒙过程之特点及解释
第五节 金末与宋之战争及疆域之出入
第六节 金末西夏之扰边

第二章 金代政区制度:路、镇、州、县四级统辖体制
第一节 高层政区之一:路制概说
第二节 高层政区之二:金代的地方高层军事区划
一、北境路制之草创
1.金初“路”之缘起及性质之辨——关于万户路
2.都统路的生成及推广以及万户、都勃堇、都统、军帅、统军之关系
3.招讨司
二、进据中原时期对宋制与伪齐制度的吸收
三、海陵朝对全国高层军事区划的整饬
四、关于北境“节 度使路”的层级——对于金代“路下有路”说的质疑
五、定制之后军事路的种类与数量
六、大安以后总管府的淡出
第三节 高层政区之三:金各军事路沿革
一、上京路
二、隆州路
三、胡里改路
四、蒲裕路
五、速频路
六、曷懒路
七、咸平路
八、东京路
九、婆速路
十、北京路
十一、临潢府路
十二、东北路
十三、西南路
十四、西北路
十五、中都路
十六、河北东路
十七、河北西路
十八、大名府路
十九、西京路
二十、河东北路
二十一、河东南路
二十二、南京路
二十三、山东东路
二十四、山东西路
二十五、京兆府路
二十六、凤翔路
二十七、鄜延路
二十八、庆原路
二十九、临洮路
三十、(废)耶懒路
三十一、(废)南京路
三十二、(废)麟府路
三十三、(废)乌古迪烈路
三十四、(废)曷苏馆路
第四节 高层政区之四:转运司路
第五节 高层政区之五:提刑司、按察司路与地方监察制度
一、提刑司、按察司的变迁:大定二十九年至贞祐三年
1.建立提刑司的政治需要
2.提刑司之建立、隶属关系与建制
3.提刑司改按察司及两者的主要区别
4.按察司与转运司的合并
5.按察司的撤销及其政治背景
6.提刑司与按察司的职责
二、中央官员的地方监察工作:监察御史与其他特使
三、提刑司及按察司辖区、治所
1.九路提刑司辖区及治所
2.按察司辖区及治所
四、金制与宋制
第六节 金代的京、府、州、县制度
一、京制
二、统县政区
1.金前期的统县政区制度及其阶序的调整
2.统县政区的阶序与等第
3.遥领州、府
三、县及警巡院、录事司、司候司辖区
第七节 跨高层地方军政机构:金初枢密院及行台尚书省
第八节 金后期地方军政机构:行省及其他军政区
一、行尚书省
二、行枢密院、行元帅府、总帅、经略司
三、宣抚司、安抚司、经略司
第九节 由割据而分封——封建九公

第四编 金代京府州县沿革

凡例

第一章 金代京府州县沿革(上)
第一节 上京路州县沿革
第二节 隆州路州县沿革
第三节 胡里改路州县沿革
第四节 蒲裕路州县沿革
第五节 咸平路州县沿革
第六节 东京路州县沿革
第七节 婆速路州县沿革
第八节 北京路州县沿革
第九节 临潢府路州县沿革
第十节 东北路州县沿革
第十一节 西南路州县沿革
第十二节 西北路州县沿革

第二章 金代京府州县沿革(中)
第一节 中都路州县沿革
第二节 河北东路州县沿革
第三节 河北西路州县沿革
第四节 大名府路州县沿革
第五节 西京路州县沿革
第六节 河东北路州县沿革
第七节 河东南路州县沿革

第三章 金代京府州县沿革(下)
第一节 南京路州县沿革
第二节 山东东路州县沿革
第三节 山东西路州县沿革
第四节 京兆府路州县沿革
第五节 凤翔路州县沿革
第六节 鄜延路州县沿革
第七节 庆原路州县沿革
第八节 临洮路州县沿革

第四章 金代政区断代
第一节 皇统三年政区
第二节 大定二十九年政区
第三节 泰和八年政区
第四节 关于全国政区数之变化的简单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清朝其实很有趣儿

《清朝其实很有趣儿》

雾满拦江.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1

“清朝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王朝。其前期入关,扬州七日、嘉定三屠,汉人纷纷抗争,历经三朝方才平息;其后期,外敌入侵、丧权辱国,将...”

第三只眼看中国

《第三只眼看中国》

鸿兵..2010-3

“《第三只眼看中国:一本书读透中国史》内容简介:自古追溯,中国是响当当的文明古国;展望未来,中国在新的世纪里呈现着别开生面...”

国民党特务活动史

《国民党特务活动史》

马振犊..2008-3

“《国民党特务活动史》是作者历时十余年,在广泛搜集了国内外档案馆所保藏的开放档案和资料的基础上,悉心写成的一部关于中统与军...”

南明史

《南明史》

南炳文.故宫出版社.2012-7

“《明清史学术文库:南明史》是明清史学术文库之一。《明清史学术文库:南明史》原为作者与汤纲先生合撰的《明史》(下)的一部分...”

如是这是宋史

《如是这是宋史》

薛蔚..2011-9

“”

衣冠天下

《衣冠天下》

黄能馥,乔巧玲.中华书局.2009-11

“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的中国服装发展简史,以中国服装文化的起源、形成、繁荣、发展、演变全过程的物质性特点和精神性特点为对象,...”

吐谷浑史

《吐谷浑史》

周伟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作者在收集、整理吐谷浑史资料的基础上,吸收中外有关的研究成果,撰写了本书。由于我国史籍中有关吐谷浑的资料十分缺乏,而且现...”

中国近百年史话

《中国近百年史话》

曹聚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1

“本书是曹聚仁先生写的一本小册子。 这本《史话》,开始于19世纪中叶,其时正当李鸿章所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也就是我们...”

魏晋南北朝社会

《魏晋南北朝社会》

庄华峰..2009-12

“《魏晋南北朝社会》是研究魏晋南北朝社会史的专著,全书凡二十章,包括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发展状况、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社...”

涌动的天下

《涌动的天下》

李扬帆.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3

“《涌动的天下:中国世界观变迁史论(1500-1911)》内容简介:任何严肃的著史者都无法避免反历史的倾向,因为历史叙述是...”

曾国藩与晚清大变局

《曾国藩与晚清大变局》

刘绪义.九州出版社.2015-10

“作者于《曾国藩全集》中撷取第一手可信材料,通过思辨及梳理,将读者带回十九世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围绕“权力”与“修养”这两...”

中国禁书简史

《中国禁书简史》

陈正宏,谈蓓芳.学林出版社.2004-01

“中国很早就开始禁书。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我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但战国初期也就是禁书史的开端,幸而那只...”

信不信由你(唐代卷)

《信不信由你(唐代卷)》

杨彦玲..2009-10

“《信不信由你:你可能不知道的1000个历史细节(唐代卷)》内容简介:中国历史,几多兴亡更替,几多是非难辨,种种假说与戏说...”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叶永烈.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2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是收录“叶永烈精品书系”的“红色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领袖是党的旗帜,革命的能手。中国共产党在一九...”

民国知识分子画像

《民国知识分子画像》

《书屋》编辑部 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10

“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面目众多,表情复杂,很难一网打尽。《民国知识分子画像》选取大学校长、新闻宿将和本色名土三个群体进行描摩...”

清宫佳丽三十人

《清宫佳丽三十人》

徐广源.故宫出版社.2013-8

“后妃,是由出类拔萃的女人构成的最特殊的女人群体。由于后妃是从全国女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最漂亮的才貌兼备的美人;又因为她们长...”

星空与帝国

《星空与帝国》

章启群.商务印书馆.2013-2

“作者以为秦汉之际之所以“大一统”观念及儒学占据国家政治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与中国古来有之的占星学密不可分。作者试图超越现...”

当代历史问题札记三集

《当代历史问题札记三集》

罗平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当代历史问题札记三集》,是作者继《当代历史问题札记》和《当代历史问题札记二集》之后,又一研究当代中国史的文集。作者仍将...”

中国那些事儿

《中国那些事儿》

《线装经典》编委会 编.云南教育.2010-1

“《中国那些事儿:春秋战国》内容简介:平王东迂宋襄公学霸烛之武退秦师楚庄王问鼎卧薪尝胆孔子目游列国三家分晋西门豹治邺商鞅变...”

国史通鉴

《国史通鉴》

方志远.中信出版社.2014-9

“《百家讲坛》2014年推出重磅新作《国史通鉴》,邀请著名学者方志远教授讲述从三皇五帝到溥仪退位的中国通史。《国史通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