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分裂》

《帝国的分裂》 《帝国的分裂》

  • 书名:《帝国的分裂》:美国独立战争的起源
  • 分类:历史
  • 作者:郑非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16-4-1
  • 售价:CNY 45.00
  • 装订:平装
  • 页码:387

《帝国的分裂》 内容介绍:

美国革命是一次奇怪的革命。“在其他的革命中,人们拔剑出鞘是为了捍卫受到侵犯的自由,反抗那正在威胁着社会核心的压迫。”但很难说美国革命是由于这个爆发的。北美的保皇主义者彼得·奥利弗(Peter Oliver)批评说:“这是地球上从未有过的最胡闹和不自然的叛乱。” 对北美在 英国治理下的生活的优劣,可以用几个量化指标来做一个简单的审视。第一个指标是人均税负。以不列颠本土人民在1765年人均税负为100,弗吉尼亚、康涅狄格、纽约、马萨诸塞、马里兰、宾夕法尼亚诸州的税负只在2到4之间(0.1到0.22美元之间)。第二个指标是居民身高。英法七年战争期间美洲殖民地新兵的平均身高大约是1.727米,比同期的英国新兵的身高平均要高上7到8厘米。也就是说,几乎在200年前,殖民地人民的身高就达到了现代水平。根据常识,身高反映营养水平,间接反映生活水平。第三个指标是收入水平,1760年代北美人的人均收入是60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920美元)。第四个指标是经济学家所估算出的英国贸易法规给北美施加的直接间接经济负担——平均每个人损失0.26美元。 无论如何,英国在北美的统治说不上严酷。正相反,可以说是善治的典范。正因为如此,当时的北美人民普遍都有英国认同。 那么,为什么北美还会独立出去,就是一个值得回答的问题。本书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转变两个旧观念:1,不要把北美的独立看作是殖民地对帝国的反抗,而应该看出,美国革命其实是一场英国内战。北美独立不是战争的起因和目的,而只是内战的结果;2,应该从英帝国的整体环境来考虑美国革命问题。 首先,与其说美洲革命是一场反抗暴政的起义,不如说这是一次“跳船”行动。从根源上来看,使北美人离心离德的原因,在于他们对英国统治的不放心。再具体一点,就是英国国内政治的弊陋和腐败导致它统治合法性的丧失。再追根溯源一点,就是十八世纪英国正在经历政治转型和社会转型,在这种转型中,君主立宪制与议会制的争斗、大众社会与大众政治的兴起、政治改革呼声与社会运动都在摧毁殖民地人民对英国政治的信心。直到1775年,殖民地人士都确定自己在处于一场由政治和社会腐败引发的宪法危机之中,这种危机心态极大的影响了他们对英国诸项殖民地政策的判断。 其次,英帝国的政治结构是有严重缺陷的,而这种缺陷反过来激发了北美与英国之间的矛盾。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面,英美双方一直在寻找一条帝国框架下满足彼此需要的合法出路,他们思考了若干种方案,比如让北美向不列颠议会派出代表,或不列颠与北美组成共主体制,或成立帝国总议会,又或建立一个倾斜式双头帝国,但是这些方案都遇到了严重的困难而无法实行。 由于宪法结构上的缺陷,导致北美和不列颠两方的妥协空间减少,敏感性与脆弱性增高。 最后,不列颠人的应对实在不当。尽管从国王到大臣未必存心为恶,但是他们的反应却不好,一是回避真正的政治问题,把美洲问题简单归结为一小撮人野心作祟,把政治冲突庸俗化;二,在冲突显性化之后,却又实施“边缘政策”,又把政治斗争“零和”化。这些行动策略极严重的恶化了局势。 总之,本书的观点可总结为: 1.美国革命其实是一场英国内战,内战的结果是北美独立。 2.美国革命也是第二次英国革命——美国独立运动与英国革命之间存在继承关系。 3.18世纪英国的政治与社会转型制造着一场总危机,北美人士的抗争是英国抗争运动的一部分。 4.大英帝国的政治结构存在根本缺陷,这种结构上的缺陷转化成实际的政治对抗。 5.英国统治者无意镇压,北美抗争者无意决裂,但存在循环刺激,恶性升级。 6.在革命/改良的关键时刻,英式保守主义并不胜任。 最后,本书也提出,对美国独立这个案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突破既有的国家分裂理论的限制(现实冲突视角、情感-心理视角、资源动员视角、政治过程视角等),从变迁、结构、话语、互动等更动态、更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国家分裂问题。

作者郑非介绍:

郑非,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从事比较政治研究。当前研究方向:族群政治、帝国政治、后发展国家政党政治。

《帝国的分裂》 目录大纲:

导言
引子
第一章 帝国政治结构
第二章 帝国危机
第三章 波士顿“大屠杀”始末
第四章 挽救帝国
第五章 帝国的解体
结语
参考书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现代国家的起源

《现代国家的起源》

约瑟夫·R.斯特雷耶(Joseph R.Strayer).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

“《现代国家的起源》为新政治经济学译丛之一。《现代国家的起源》研究国家起源尤其是现代欧洲国家早期历史的学术小册子。《现代国...”

音乐隐喻学

《音乐隐喻学》

王炳社.商务印书馆.2016-6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音乐隐喻的理论著作。其中部分章节已经先期在《人民音乐》、《交响》、《民族艺术研究》等专业核心上发...”

孤城闭

《孤城闭》

米兰Lady.新世界出版社.2008-11

“北宋的太平盛世,春风上国繁华。她是皇帝的爱女,依在父母身边窥帘望去,一时多少人杰:他原本是清俊的少年,穿梭于名臣和高士之...”

历史的本色

《历史的本色》

桑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8

“本书由作者近年陆续写成并发表于各种学术期刊上的文章结集而成,我们选取其中关涉“晚清民国政治、社会与文化”这一主题的文章共...”

中國史新論

《中國史新論》

黃銘崇/編著,梅建軍,陳昭容,陳芳妹,滕銘予.聯經.2016-4-27

“由於考古材料不斷的出現,傳世文獻所楬櫫的中國上古史不斷地受到新材料的挑戰,舊有的理解框架也處於分崩離析的邊緣,一個新的「...”

西南联大行思录

《西南联大行思录》

张曼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6

“本书是作者浸润于“西南联大”的成果。其间,作者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亲身接触、交谈,拍摄出电视纪录片数部,积累案...”

第一声礼炮

《第一声礼炮》

[美]巴巴拉·W·塔奇曼.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2016-8

“·详细,可信,生动,好读的美国独立战争史,一场激动人心的革命,一个新诞生的国家;·两届普利策奖获奖作家——巴巴拉·W·塔...”

见惯而怪之

《见惯而怪之》

李阳泉.上海文化出版社.2016-6

“本书是2005年出版的《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一书修订而成。作者从自己的独特视角出发,把浩瀚的中国古代史划分为九个专题(文...”

岳家军

《岳家军》

君天.中华书局.2016-7

“这是一部参考众多史学前辈研究的岳飞史料,重新组织创作的关于岳飞生平的历史小说。小说用崭新的笔法和视角,以岳飞为首的岳家军...”

麦考莱英国史/史家名著书系

《麦考莱英国史/史家名著书系》

(英)托马斯·麦考莱.Jilin Publishing Group Ltd..2016-6-1

“本卷主要讲述威廉处理两党的争斗,以及爱尔兰和苏格兰之间的争斗问题。非常国会拥立威廉和玛丽为共治君主,但仍然不肯给他们财政...”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肯特·弗兰纳里,乔伊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6

“在《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通往奴隶制、君主制和帝国之路》一书中,作者表明不平等并非仅仅由人口的增长、食物的盈余以及贵重物品...”

光辉岁月

《光辉岁月》

陈国平.东方出版社.2014-7-1

“自美国建国之日起就已留下的种族伤口,是怎么愈合的?不同种族之间纷争冲突的引信,又是如何拔除的?跨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

说天国:洪秀全真相

《说天国:洪秀全真相》

陶短房.中华书局.2016-6-30

“【编辑推荐】 前所未有,一套关于太平天国的百科全书式历史作品; 《说天国》三部曲,历史因清晰而有趣的细节活起来。 这是中...”

星空帝国 中国古代星宿揭秘

《星空帝国 中国古代星宿揭秘》

徐刚 王燕平.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7-1

“”

Beyond the Pass

《Beyond the Pass》

James A. Millwa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6-1

“James A. Millward's study of the Qing dynasty's governance o...”

到芬兰车站

《到芬兰车站》

[美] 埃德蒙·威尔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

“意大利边城那不勒斯,穷学者维柯,正伏案撰写一部引发史学新思维的巨著;革命之都巴黎,密谋颠覆拿破仑皇朝的革命家巴贝夫,慷慨...”

英格兰宪政史

《英格兰宪政史》

[英] F. W. 梅特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12

“这是剑桥大学梅特兰教授向学生讲授英格兰宪政史的课堂讲义的译著。原著作者将英格兰公法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立...”

老子今解

《老子今解》

陈高傭.商务印书馆.2016-6

“《老子今解》根据陈高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研究手稿整理而成。陈先生从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出发,逐章阐释了《老子》全书,具有...”

罗马史研究入门

《罗马史研究入门》

刘津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5

“作为国内第一本罗马史研究指南,本书全面、系统地概览了罗马史研究的各个方面,为罗马历史文化爱好者与有志于从事罗马史研究的学...”

天下的当代性

《天下的当代性》

赵汀阳.中信出版社.2016-5-1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的作者赵汀阳于2005年第 一次提出了“天下体系”的原创理论框架,如今十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