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刑事诉讼法》

《比较刑事诉讼法》 《比较刑事诉讼法》

  • 书名:《比较刑事诉讼法》
  • 分类:刑事诉讼法
  • 作者:陈瑞华著
  • 出版年:2010
  • 售价:48.00元

《比较刑事诉讼法》 内容介绍:

《比较刑事诉讼法》以专题的形式,对西方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基本理论和制度层蕊上,对西方国家法院制度、法官制度,律师制度、陪审制度,权利救济制度,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都作出了简要但尽量系统的比较分析;运用比较法学的方法,对诉讼行为无效,诉讼终止,未决羁押,侦查构造、证据展示。变更起诉,审判模式,定罪与量刑关系。简易程序、程序性上诉,刑事再审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考察;在法律移植的角度上,还对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的司法改革作出了比较法层面的分析和评价。《比较刑事诉讼法》适合那些对西方国家法律制度已有初步了解的读者阅读,可用作法学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研究西方国家司法制度的教学参考书。目录第一部分 基础1.英国刑事司法制度1.1 治安法院及其审判程序1.2 刑事法院及其审判程序1.3 英国律师的分类1.4 近年来的刑事司法改革2.英美法和大陆法中的证据概念2.1 英美法中的可采性与相关性2.2 大陆法中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2.3 两大法系证据概念的简要比较3.英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3.1 排除证据的一般原则3.2 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3.3 被告人供述的排除3.4 派生证据的效力3.5 排除规则的适用程序4.美国刑事诉讼中的权利救济4.1 排除规则4.2 撤销起诉4.3 推翻有罪判决4.4 民事侵权诉讼4.5 内部纪律惩戒4.6 刑事追诉5.美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5.1 引言5.2 第四修正案与排除规则:历史的考察5.3 排除规则与第五、六和十四修正案5.4 “毒树之果”规则5.5 排除规则的例外5.6 审前动议与证据禁止之听证5.7 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5.8 证据禁止的再救济程序6.加拿大的刑事证据制度6.1 加拿大的宪法性救济制度6.2 证明责任6.3 证明标准6.4 证据展示6.5 拒绝自证其罪的特权6.6 沉默权规则6.7 口供规则6.8 证据排除规则7.德国的证据禁止制度7.1 证据禁止的概念和分类7.2 自主性证据使用禁止7.3 非自主性证据使用禁止7.4 证据禁止与宪法救济8.大陆法中的诉讼行为无效制度8.1 引言8.2 法国:法定无效与实质无效8.3 澳门一葡萄牙:不可补正之无效与取决于抗辩之无效8.4 意大利:一般无效与相对无效8.5 诉讼行为无效的实施程序9.英美法中的诉讼终止制度9.1 英国的诉讼终止制度9.2 美国的撤销起诉制度9.3 加拿大的诉讼终止制度10.公正审判的国际标准10.1 国际人权公约中的公正审判权10.2 公开审判10.3 独立审判10.4 法庭中立10.5 无罪推定10.6 及时获知被控罪名和理由10.7 辩护权的保障10.8 法庭上的公平质证10.9 避免不合理的拖延10.10 免费获得翻译的帮助10.11 不被强迫自证其罪10.12 获得向上一级法院上诉的机会10.13 获得刑事错案赔偿10.14 免受双重危险第二部分 比较11.侦查模式之比较研究11.1 引言11.2 英国的侦查模式11.3 美国的侦查模式11.4 德国的侦查模式11.5 意大利的侦查模式11.6 比较分析12.未决羁押制度的比较研究12.1 引言12.2 未决羁押与逮捕的分离12.3 未决羁押的法定理由12.4 对羁押的其他实体限制12.5 羁押期限及其延长12.6 羁押的场所12.7 对未决羁押的司法救济12.8 程序性辩护13.变更起诉制度之比较考察13.1 英美法的经验13.2 德国的诉讼客体理论13.3 日本的诉因理论13.4 比较分析14.刑事审判的两个模式14.1 刑事审判模式的划分标准14.2 对抗式审判模式14.3 审问式审判模式14.4 刑事审判模式的融合14.5 评价15.定罪与量刑的程序关系模式15.1 大陆法中的一体化模式15.2 英美法中的分离模式15.3 两大程序模式优劣得失之评估16.英美证据展示制度之比较16.1 英国的证据展示制度16.2 美国的证据展示制度……参考文献索引……

作者陈瑞华著介绍:

陈端华,男,1967年生于山东。199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7年,在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至今,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和程序法基础理论。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政法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主要代表作有:《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004);《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005);《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08);《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法律出版社,2008,2010);《论法学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曾获得多项学术奖励。2004年,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司法口才

《司法口才》

杨四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从总体上看,本套系列教材的鲜明特点是“原理+能力”、“原理+训练”。具体如下: 1.系统性。本套教材注重对相应学科...”

高盛时代 : 资本劫持法律

《高盛时代 : 资本劫持法律》

朱伟一著.法律出版社.2010

“《高盛时代:资本劫持法律》内容简介:资本市场的故事比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引人人胜。较华尔街高管的狡诈,《三...”

经济法概论

《经济法概论》

马洪主编..2010

“《经济法概论(第5版)》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发,致力于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

外国刑事诉讼法

《外国刑事诉讼法》

主编卞建林, 刘玫..2008

“《外国刑事诉讼法》面向法学专业本科学生、诉讼法专业研究生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供其学习、研究外国刑事诉讼法之用。“他山之石...”

民法总论

《民法总论》

梁慧星著..2011

“”

宪法权利解读

《宪法权利解读》

马岭著..2010

“”

信息法原论 : 信息法的产生与体系化

《信息法原论 : 信息法的产生与体系化》

齐爱民著..2010

“《信息法原论:信息法的产生与体系化》内容简介:事实上,从信息法最终登上法学的舞台来看,这段并不长的历史可以称为传统法学的...”

宽恕的理性 : 免责一般理论研究

《宽恕的理性 : 免责一般理论研究》

周折著..2011

“《宽恕的理性:免责一般理论研究》内容简介:免责是刑法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然而,就目前看来,囿于学术传统与体系特点,我国学...”

大规模侵权损害责任法的改革

《大规模侵权损害责任法的改革》

(德) 克里斯蒂安·冯·巴尔著..2010

“《大规模侵权损害责任法的改革》是作者于10年前提交给德国第62届法律人大会的鉴定意见。在文中,提出了大规模侵权民事诉讼程...”

犯罪被害人学导论

《犯罪被害人学导论》

(美) 安德鲁·卡曼著..2010

“《犯罪被害人学导论(第6版)》是美国乃至西方刑事法学界的著名作品,影响非常广泛。犯罪被害人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迄今只有五十...”

基因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基因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罗胜华著..2010

“”

私募股权基金的募集与运作 : 法律实务与案例

《私募股权基金的募集与运作 : 法律实务与案例》

邹菁著.法律.2012

“《私募股权基金的募集与运作:法律实务与案例(第3版)》的主要目的是为投资经理和私募律师在私募股权基金的募集设立过程中的一...”

刑事法热点问题的国际视野

《刑事法热点问题的国际视野》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编..2010

“”

刑法学

《刑法学》

主编高铭暄, 马克昌..2010

“本教材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为教育部组织的面向21世纪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之一,供高等学校法学本科...”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 民事时效制度专论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 民事时效制度专论》

李群星著..2011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民事时效制度专论》从法制史的角度考察,民事时效制度对我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因为直至清朝末年,清政府才...”

上市公司法律规范体系建构

《上市公司法律规范体系建构》

张辉著.社科文献.2010

“《上市公司法律规范体系建构》内容简介:上市公司法律规范既源于公司法,又相对独立于公司法。实际上,以上市公司治理为中心已经...”

惩罚性赔偿金 : 普通法与大陆法的视角

《惩罚性赔偿金 : 普通法与大陆法的视角》

本书主编 (奥) 赫尔穆特·考茨欧, 瓦内萨·威尔科克斯..2012

“在侵权法的历史上,惩罚性赔偿金是最具有争议的领域之一,至今仍然如此。随着在此问题上不断增多的论著,人们逐渐达成的共识是:...”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主编金国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关系第三节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与现状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