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之一 :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1932-1941)》

《光荣与梦想之一 :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1932-1941)》 《光荣与梦想之一 :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1932-1941)》

  • 书名:《光荣与梦想之一 :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1932-1941)》
  • 分类: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作者:(美) 威廉·曼彻斯特著
  •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 出版年:2009
  • 售价:32.00元
  • 装订:平装

《光荣与梦想之一 :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1932-1941)》 内容介绍: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1932-1941)(插图本)》主要内容:20世纪30年代,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新兴的资本主义美国进入了空前的大萧条时期。企业纷纷倒闭,工人大规模失业,甚至连农民都陷入破产的境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没有一个人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当时的胡佛政府甚至都不承认大萧条的来临,虽然社会矛盾日益增多,但政府却仍然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危机意味着毁灭,同时也蕴涵着新生,美国社会到了痛定思痛,面临抉择的时刻。罗斯福,这一注定要载入美国辉煌史册的人物走到了前台。当时,美国社会形势之混乱,超出想象,各种政治力量蠢蠢欲动,各种社会思潮泛滥成灾,更有成千上万失去生活保障的下层民众在街头聚集,整个美国命悬一线,正如书中所描绘的那样,仅仅需要一个火星,美国社会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罗斯福力挽狂澜,赌博似的出台了…·系列法案,开始了他的百日新政。百日新政,万般激荡,但罗斯福政府终于顶住压力,稳定了大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美国国内矛盾缓和下来,也由此把美国带入了战时经济,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不但促使了美国经济的复苏,更让美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作者(美) 威廉·曼彻斯特著介绍:

威廉·曼彻斯特(1922—2004)。1932年,当《光荣与梦想》记录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威廉・曼彻斯特年仅十岁,但他已是“贪婪”的报纸读者。作为一个马萨诸塞州工人的儿子,他切身体会到了经济大萧条带给美国人的痛苦。1936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这一年,曼彻斯特14岁,成为了马萨诸塞州斯普林弗尔德民主党总部的一位志愿者。珍珠港事件后,他在海军陆战队服役,后在日本冲绳岛身负重伤,疗伤期间因缘际会与约翰·肯尼迪结下了深厚友谊。战后,曼彻斯特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并在《俄克拉荷马日报》和《巴尔的摩太阳报》担任记者。1955年,他离开报界去卫斯里安大学任职。1961年,约翰·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后,曼彻斯特多次为肯尼迪撰稿,日后利用这段经历写出了有关肯尼迪的三部极具影响力的作品——《总统肖像》、《总统之死》和《一个短暂的辉煌时刻》。曼彻斯特一生著有18部作品,包括两部小说。他辞世后,以CNN为代表的美国媒体最为关注的是其人物传记类作品,除前述肯尼迪系列外,描写麦克阿瑟的《美国恺撒》、描写丘吉尔的《最后的雄狮》三部曲亦是他的代表作。至于曼彻斯特描绘美国从1932年到1972年长达40年社会实录的鸿篇巨著《光荣与梦想》(1974年出版),仅被蜻蜓点水般地一笔带过。然而,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却无法忘怀《光荣与梦想》当日带给他们的震撼与启迪。上世纪70年代末,刚刚从一场文化浩劫中幸存下来的中国人向国门外的世界睁开了双眼。以《第三帝国的兴亡》、《光荣与梦想》为代表的西方现当代写实类作品就这样闯入了一代人的眼帘。那时的中国,正处在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重要历史转折点。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后依循旧路,还是勇敢地开辟一条新路?举国上下在思考,也在争论。此时此刻,《第三帝国的兴亡》来了,上至高级干部,下到普通知识分子,读者们都从中看到了令人十分熟悉的场景:大规模的群众集会,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光荣与梦想》也来了,虽然第一版的中文出版说明强调,“书中通过大量事实暴露了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军事的矛盾和弱点及其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窘境,以及美国社会的离心离德、精神空虚和浮游无根的丑恶面貌”,但读者们却从书中所呈现的40年间美国民众的精神风貌、美国社会风尚以及各阶层生活,触摸到了美国之所以成长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种种细节,也感受到了美国社会生生不息的特有气质。一个大半辈子只觉得自家小马车好使的山里人,突然间来到大城市的十字路口,听到周围的一片片轰鸣声,再看到各式交通工具来回穿梭,自然会头晕目眩,思维混乱。然则定下心来,他自然会明白往日生活的贫乏和自己“无知无畏”的荒唐。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对于中国读者的思想启蒙作用,恰在于此。曼彻斯特原是记者出身,在创作《光荣与梦想》时,他根据大量的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充分运用新闻报道的特写手法,勾画出了整整40年间的美国历史。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巨大变化都被他描画得绘形绘色,原书近150万字阅读下来令人竟无半点厌倦之感:“世界头号帝国主义国家”由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一个民族从危机走向强盛再陷入危机的奋斗史。虽然此书成于越南战争刚刚结束、水门事件甚嚣尘上的年代,作者难免对美国的前途存在一些把握不住的迷茫,但事实上美国已开始逐渐修正此前的错误,在新国际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向着有利的地位扎实迈进。日后,不管苏联如何挑衅,美国都能予以反击。如今获得极高声誉的罗纳德·里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台亮相的。《光荣与梦想》中文版的面世,对中国人在历史领域的写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中国人写史,往往是笼统概括巨多,具体细节鲜有。即使有个把细节,也是精心择出来为结论服务。反观《光荣与梦想》,通篇以细节描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真实而又生动的美国变迁图景,读者与书本的“距离”在阅读过程中不经意间被缩小到了极致。从1979年算起,《光荣与梦想》来到中国已整整30年了,恰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其间隐含的互动作用,值得新老读者共同回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集群效应与企业进驻科技园区的决策

《集群效应与企业进驻科技园区的决策》

周勇著..2010

“《集群效应与企业进驻科技园区的决策》从企业投资分析的微观视角.提炼总结了影响企业进驻科技园区的四大园区集群效应,并在此基...”

区域创新与生态效率革命

《区域创新与生态效率革命》

姜照华等著..2012

“《区域创新与生态效率革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德老工业基地‘技术进步资源效率’创新模式比较研究”的成果。《区域创新...”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美) 史蒂芬·赫斯特德, 迈克尔·梅尔文著..2011

“《国际经济学(原书第8版)》涵盖了国际经济学领域所涉及的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全部知识,并对该领域内的核心理论、政策分...”

再见吧, 美国 : 后金融危机的全球趋势

《再见吧, 美国 : 后金融危机的全球趋势》

(日) 大前研一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

“《再见吧,美国:后金融危机的全球趋势》次贷危机只是美国问题的一个引爆点,却造成破坏力强大的全球金融海啸,足见美国问题已经...”

绅士与无赖

《绅士与无赖》

(美) 乔·诺塞拉著.华夏出版社.2011

“乔·诺塞拉编著的这本《绅士与无赖》是《纽约时报》强力推荐的商业必读书之一。 通过阅读《绅士与无赖》,你可以知道: ...”

改革: 中国关键十年 : 实现中国梦的机遇和挑战

《改革: 中国关键十年 : 实现中国梦的机遇和挑战》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编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3

“未来十年即2013年至2023年,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最宝贵、最关键的十年。面对全球经济政治变局以及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如何...”

变革中国

《变革中国》

(英)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中信出版社.2013-1-1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是新制度经济学鼻祖、产权理论的创始人、102岁的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科斯讲述的一个有着中国...”

福布斯说资本主义真相

《福布斯说资本主义真相》

(美) 史蒂夫·福布斯, 伊丽莎白·艾姆斯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1

“资本主义曾是世界上为成功的经济范式。然而,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饱受诟病,随着奥巴马政府对经济的大力干预,各界对资本主...”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

林汶奎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共分为:中国经济还需要多久超越美国、美国为什么要遏制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人比美国人还有钱吗、美国...”

国际经济学 : 理论与政策. 上册, 国际贸易部分 : theory and policy

《国际经济学 : 理论与政策. 上册, 国际贸易部分 : theory and policy》

保罗·R·克鲁格曼, 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8版)(上册)(国际贸易部分)》是一本经典的国际经济学教科书,它深刻洞悉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思考印度 : 全球下一个超级大国的兴起对每个美国人意味着什么 : th

《思考印度 : 全球下一个超级大国的兴起对每个美国人意味着什么 : th》

(印) 威奈·莱, (美) 威廉 · L· 西蒙著.上海大学.2010

“《思考印度》内容简介:如果你向任何一个美国人间起印度及其机遇,他会用以下三种形式回答:他会说这块大陆有很多穷人,睡在路边...”

对接京津与都市区经济一体化 : 构建环首都经济圈与京津走廊的崛

《对接京津与都市区经济一体化 : 构建环首都经济圈与京津走廊的崛》

李景元著..2011

“《对接京津与都市区经济一体化:构建环首都经济圈与京津走廊的崛起》从廊坊市与京津同城对接来实现京津廊都市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失去的二十年

《失去的二十年》

池田信夫.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5

“《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真正原因》在日本一经面世,就引起巨大反响。相信中国政府、经济学家以及对经济趋势感兴趣的...”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

苗长虹, 魏也华, 吕拉昌著..2011

“新经济地理学是由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开启的一个新领域。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重新发现了国际贸易与...”

萨缪尔森谈金融、贸易与开放经济

《萨缪尔森谈金融、贸易与开放经济》

(美) 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著.商务印书馆.2012

“本书以金融、贸易与开放经济为主题,包括现代金融系统、国际贸易的实质、国家间的比较优势、国际联系与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的决定...”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王巾英, 崔新健主编..2010

“《国际经济学》系统地介绍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收支、外汇市场、汇率及汇率制度、国际货币体...”

令人惊艳的十年

《令人惊艳的十年》

[美]珍妮特•耶伦(Janet L.Yellen ),[美]艾伦•布林德(Alan S. Blinder).法律出版社.2014-8-1

“耶伦,美联储历史上首位女主席! 本书是耶伦的唯一著作! 揭示“令人惊艳的1990年代”的美国何以实现高增长、低通胀、低失...”

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

《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

阮建平著..2009

“《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以美国对外经济制裁为主题研究项目,选取了5个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国内政治因素,...”

区域协调发展 : 目标·路径·评价

《区域协调发展 : 目标·路径·评价》

陈秀山主编.商务印书馆.2013

“本书分为上下两个篇。上篇是总论的部分,从区域发展的意义入手,讨论了区域发展的目标、实施障碍、实现路径、发展的动态评价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