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uation KCAP :封面图片

《Situation KCAP :》

Christiaanse, Kees...2005

“”

Beijing :封面图片

《Beijing :》

Vranckx, Bridget...2008

“Apart from being one of Asia's largest metropolises, Beijing...”

功能主义建筑封面图片

《功能主义建筑》

高峰著..2009

“《功能主义建筑》是现代建筑思潮研究丛书第二辑之一。这套丛书总体定位的现代建筑,意指20世纪以来,直至今日建筑主流的发展方...”

西方古建筑之旅封面图片

《西方古建筑之旅》

宇文鸿吟, 何崴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

“《西方古建筑之旅》内容简介:在当今中国这个大兴土木推倒重建的火热时代中,城市天际线中纷然矗立起的那些地标性宏大建筑里面,...”

桢文彦封面图片

《桢文彦》

《大师》编辑部编著.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7

“《桢文彦》主要内容包括:走进桢文彦,桢文彦的建筑思想,桢文彦经典建筑作品,桢文彦的其他经典作品4部分内容。桢文彦对建筑和...”

不只中国木建筑封面图片

《不只中国木建筑》

赵广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中国人用木头造出纸张,用木头刻字制版,然后在木头搭建的空间里,一并写下整个建筑和工艺发展史。对这个民族来说,房屋可以是任...”

黑川纪章封面图片

《黑川纪章》

《大师》编辑部编著.华中科技.2007

“《黑川纪章》包括走进黑川纪章,黑川纪章的建筑思想,黑川纪章经典建筑作品,黑川纪章的其他经典作品4部分内容。黑川纪章,是二...”

冯·格康+玛格封面图片

《冯·格康+玛格》

《大师》编辑部编著..2007

“”

安藤忠雄封面图片

《安藤忠雄》

刘小波[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

中国建筑 你离世界有多远封面图片

《中国建筑 你离世界有多远》

王博.江苏人民.2011-7

“当中国站上国际舞台,世界就在眼前,我们在哪里?也许当前停滞的 世界,需从建筑界撬开。 王博编著的《中国建筑你离世界有多远...”

从贝尔拉赫到库哈斯封面图片

《从贝尔拉赫到库哈斯》

[荷兰]林·凡·杜因 Leen van Duin,[荷兰]S·翁贝托·巴尔别里S Umberto Barbieri..2009-5

“《从贝尔拉赫到库哈斯:荷兰建筑百年 1901-2000》重点介绍了较有影响力的几种设计倾向:传统主义、表现主义、功能主义...”

杨经文封面图片

《杨经文》

吴向阳编著..2007

“”

世界建筑艺术封面图片

《世界建筑艺术》

萧默著..2009

“《世界建筑艺术》为美育普及性读物,是《文化纪念碑的风采——建筑艺术历史与审美》(列为大学美育教材,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现代建筑设计案例封面图片

《现代建筑设计案例》

彼得·布伦德尔·琼斯.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

“本书是对现代运动的一次敏锐而富于教益的重估,写作思路清晰而充满活力,适合于学生与建筑学从业人员阅读。它着眼于特定的建成作...”

现代主义建筑20讲封面图片

《现代主义建筑20讲》

吴焕加.沪社科院.2006-3

“本书收录了现代主义建筑研究专家执笔撰写的20篇现代主义建筑专业小品论述,从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现代建...”

嬉游城市光影间封面图片

《嬉游城市光影间》

谢国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1

“《嬉游城市光影间》记录了一趟四十二天的欧洲六国七城的建筑之旅。爱好文学与旅行的建筑人谢国钟,终于一偿夙愿,搭乘火车及渡轮...”

建筑大师经典作品解读封面图片

《建筑大师经典作品解读》

理查德·威斯顿.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4

“《建筑大师经典作品解读:平面立面剖面》以20世纪的典型建筑为描述对象,并同时给出了于关选择这些经典建筑的两个基本原则。其...”

意中的建筑•空间品味卷封面图片

《意中的建筑•空间品味卷》

[日]中村好文 著.湛庐文化.2008-10

“建筑是知性和理性的产物,完全承受着人们经年累月活动在其中,所以对于房间的布局必须仔细考虑,任何细节也不能放过。 建筑是感...”

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封面图片

《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

薛恩伦,李道增.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6-1

“1977年,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在这本书中,詹克斯说:“现代建筑于1972年...”

安藤忠雄建筑之旅封面图片

《安藤忠雄建筑之旅》

马卫东(主编).宁波出版社.2005

“建筑之旅是愉快的,建筑之旅是重要的。 安藤忠雄曾说过:“要用自己身体的五官去感觉建筑”用视觉去看,用听觉去听,用触觉去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