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情书》,东北腹地的风光,看到生活最朴实无华的一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过什么样生活的权利,无论他们的职业是什么,因为所有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生活尊重...

文|张本人嘞
一直以来,贫穷、落后、伧俗是大众对农村难以消除的刻板印象,而近期在优酷上线的纪录片《大地情书》,则试图打破这些刻板印象,将带着“土”气的、原生态的东北农村生活拍出了“高级感”。



该片以精巧的脚本、精心的摄影完成了一次美学意义上的创作,成功书写了一部颇具地域特色的乡土中国影像志。



在扑面而来、热气腾腾的生产生活场景中,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东北农村的自然美和人性美。



大多数的东北人是勤劳的也是质朴的,他们是最普通的人,朴实,本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无需了解什么形而上学,意识形态的纷争,也不用在意那些宏大的叙事,那些东西与他们无关。



他们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吃饱穿暖,家人生活幸福。

如副标题“黑土地和她的朋友们”所暗示的那样,该片讲述的是一群生活在东北黑土地上的农民的故事。



而以黑土地为主语则在有意凸显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敬畏和谦卑,昭示着一种农村地区特殊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态度。

《大地情书》的拍摄地是一片典型的农村大地——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绥化市。



每期内容细分到该市的每一个县,以各县的特色生产活动或民间艺术为索引,挖掘一群平凡世界里的生活英雄,讲述十段令人百感交集的生活故事。



虽然素材全然集中于一市之内,但该片并没有降格为掠影式的地区宣传片,而是兼顾了地域性与普遍性:以奇观式的表达展示地域特色生产活动,以描摹全人类共通的情感达到观众共鸣。

这使作品达到了猎奇性与人文性的平衡,增加了文本的深度。



可以说,在保证了题材平民性的基础上,该片在审美方面并不“平民”,而是与《舌尖上的中国》类似,投向了一种更为“高级”的电影美学,一种“精致”的中产阶级审美范式。
一般而言,农村题材作品中的平民性,既意味着画风亲民、接地气,也可能是廉价、粗粝和不够“精致”的代名词。
而“精致”已经伴随我国剧烈的城市化进程而成为大众趋之若鹜的审美关键词,是与“小镇青年”审美相区隔、构成都市中产阶级优越感的审美标签。
这造成了该题材在迎合市场需求方面的一个先天劣势,直接限制了它在资金和人才调度上的空间。这一现象在多以市场需求、“用户思维”为导向的网络原创作品中尤为突出。



在近年来该题材的网络纪录片中,以完成“政治任务”为指向、平淡无味的宣教和生硬“摆拍”式的制作并不鲜见,它们不仅“作品”属性不足,网络关注度也一向低迷。

而《大地情书》一片在满足内容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之外,更具备深层次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颇具“高级感”的电影美学的借鉴使其拥有了较高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尊重了观众对于纪录片审美与文化的需求,成为了一部真正好看的“作品”。

在一片东北衰落的声音中,还有很多人留住这一片黑土地上,他们辛勤劳动,日复一日,常年大部分时间在冰天雪地里的东北人并不容易,只是他们天生乐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过什么样生活的权利,无论他们的职业是什么,因为所有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生活尊重。

商务联系-
郭明燕|13913037482
微信|njyingxianggmy


    关注 南京印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