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道闲谭》之宁父书论(十六)

 

小别两周的书道闲谭终于与大家见面了,今天讲的是竹纸,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竹纸,起源于唐代的浙江,北宋见用于世。故宫博物院藏二王法帖,《中秋帖》、《雨后帖》,经潘吉星先生等专家检验,确认是竹纸。但徐邦达先生注意到钩摹痕迹,一般认为是宋人摹本。

竹纸上品有三:一曰姚黄,二曰学士,三曰卲公。三等皆佳。(施宿)

苏东坡、王安石,米芾,都喜欢以竹纸写字。而且制成小幅,写诗及信件。

苏易简(九五八至九九六)《文房四谱》讲到竹纸时说:今江浙间有以嫩竹为纸。如作密书,无人敢拆发之,盖随手便裂,不复粘也。

苏轼(一〇三六至一一〇一)。《东坡志林》卷九云:昔人以海苔为纸,今无复有;今人以竹为纸,亦古所无有也。

施宿《会稽志》(一二〇二)卷十七谈到当地所产竹纸时,指出五大优点:惟工书者独喜之。滑,一也。发墨色,二也。宜笔锋,三也。卷舒虽久,墨终不渝,四也。惟不蠹,五也。

米芾(一〇五〇至一一〇七)认为竹纸米藤纸好,《评纸帖》云:越筠(竹)万杵,在油掌上,紧薄可爱。余年五十,始作此纸,谓之“金版”也。

《越洲竹纸诗》

越筠万杵如金版,安用杭由与池茧。

高压巴郡乌丝栏,平欺泽国清华练。

老无长物适心目,天使残年司笔砚。


王羲之

《雨后帖》


米芾

《晋纸帖》



竹子用于造纸,与皮、麻有别,削去竹子表皮,只用竹肉。谷雨前后的成笋嫩竹,含水量大,纤维短细,制浆时流失较大。伐下后搬运下山也比成竹繁难,一是笋重,二是只能一支一支肩扛,成竹可以捆扎竹梢一次拖几根。



米颠拜石图

溥儒



中秋帖

王献之



晋唐式竹纸只有一尺见方,主要受制于嫩竹纤维的长度,虽然光洁细密,宜笔发墨,强度与大麻苧麻、树皮纤维相较毕竟有差距。后世竹纤维与麻、桑皮、山桠皮、檀皮混用,纸幅自然得以拓大。以适用于刷印雕版典藉,以及书法、绘画。


白香山诗集

竹纸古籍

       书法兵器——竹纸之二

竹笋嫩纤维为原料,积十数年时间,利用古法加现代科技成果,创造出六尺八尺书画作品专业用纸,与徽宣成两美,因作俚句呈国家级非遗传人。

《富阳竹纸歌》:

非草亦非木,富阳山上竹。

蔡伦始创造,李氏九代续。

七十二道功,斯为文士福。

色若象牙白,质地润如玉。

宜画也宜书,粉彩与墨拓。

老竹本虚心,不慕黄金屋。

气节千秋赞,风雨霜雪塑。

人生求直道,文心贵九曲。

一纸寿千載,天佑当知足。

古灶

蒸煮竹料所用


    关注 北大耕读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