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厝一场所,或许与“海丝”有关?!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泉港文体旅游”快速关注文化服务:一机在手——先锋,深刻,沐浴文化新风;原创,猎奇,阅尽人间...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泉港文体旅游”快速关注文化服务:一机在手——

先锋,深刻,沐浴文化新风;

原创,猎奇,阅尽人间春色;

纵深,趣味,熟知泉港新闻。

日前,泉州市政协副主席李冀平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率领市直有关部门到泉港区界山镇槐山村调研“槐山古窑址”。



在“槐山村古窑址”文保组成员林凤文的带领下,调研组一行走近“槐山古窑址”......

调研中,林凤文详细介绍了“槐山村古窑址”的历史。他说:该窑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五代时期。村民们历代相传:唐时槐山村建有99处瓷窑,远近闻名,四邻乡民呼槐山村为“瓷窑”,窑群规模达2万平方米。

昔日的“槐山村古窑址”规模较大,但它出产的瓷器在民间却难寻踪迹。在如今的“槐山村古窑址”剩下一些堆积层和满山的陶瓷碎片,依稀可辨。

对于槐山有99窑的说法,林凤文认为这是有据可考的。在他看来,槐山邻村的岭头村,一处号称“百窑”的废弃古窑就是最好的证明。他说,以前村庄三面环海,一直延伸到岭头村,一万平方米范围内共有99个窑口。而岭头村这处被考古专家推测为明清时期的窑洞,称作“百窑”,槐山窑历史更悠久,99窑的说法自然站得住脚。

槐山村民们推断,当时靠“海运”将瓷器销往海外。之前,槐山村靠近龙马溪流域,有一大片平坦的农田延伸至远处的山边。当地村民称,这片被称为“埭子洋”的农田曾经是海滩,而当年瓷器出口的大码头就建在这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槐山的制瓷工人从两米之深的制瓷原料土层中挖掘出古船板,经专家鉴定,这些船板和泉州港出土的宋船一样古老。而槐山窑址附近不到2公里,就是肖厝港。由此可推想,当时的陶瓷产品或许正是借着“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进行贸易。

因此或许可以推断,槐山古窑址正是泉港作为“海丝”起点的重要证据之一。而这对于下一步研究泉港跟“海丝”关系,带动泉港融入“一带一路”泉州先行区发展意义重大。

泉港区副区长肖惠中、区文体新局陈玉顺局长和区方志办林进辉主任等陪同调研。





欢迎关注泉港文体旅游·泉港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微信公众平台!

【专业运营商】梦腾文化传播

【投稿邮箱】877756170@qq.com

三、扫描关注


    关注 泉港文体旅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