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巧:让会议照片出点彩

 

很多人不太愿意拍会议照,因为难出画面。如遇重要会议,拍摄者既要考虑整个画面的布局,还要留心人物先后主次,在小小的取景器中捕捉神态的同时,还要环顾主要人物是否都在画面中,让受命的摄影记者高度紧张。...





很多人不太愿意拍会议照,因为难出画面。如遇重要会议,拍摄者既要考虑整个画面的布局,还要留心人物先后主次,在小小的取景器中捕捉神态的同时,还要环顾主要人物是否都在画面中,让受命的摄影记者高度紧张。

其实,不是所有的会议都枯燥无味,很多会议跟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如果用心拍摄,掌控好一定的方式方法,就会捕捉到许多富有戏剧性和故事性的影像,还原出来很有价值和意义。



以前,会议报道不派摄影。都觉得干巴巴的会场,不如走在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群,以及人群中发生的故事来得生动、精彩。其实,一幅好的会议照片传递的信息比文字更生动直观。那么,如何去发现和捕捉呢?在日常拍摄中发现,会前和会后很容易出彩。这时候,场上的人物表情丰富和自然,有的与会者想通过会议和领导近距离见面交谈;有的多日不见千言万语说不完,无拘无束,轻松自如。等会议开始,整个会场气氛就会严肃起来。台上讲,台下听,画面容易呆板。尝试了提前到会,最后离会,收获颇丰。

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浙江代表团的一次全体会议上,代表章凤仙在会议即将结束那一刻间突然举手,要求给她一分钟时间发言。在短短一分钟时间里,她提出的“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建议”博得大会的热烈掌声,被与会者认为是最精彩的发言。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出彩的新闻到最后一分钟都可能出现。因此,提前到会和最后离会不仅是一个拍摄会议照片的摄影记者的基本素质,也是会议照片成功的一个基本保证。



带想法拍  凭功力抓

拍摄会议照片不像拍其它照片那样有随意性,重要会议,使用的镜头都有讲究,绝不可能让记者来导演和摆拍。有时还不能用闪光灯。这就需要记者有自己的拍摄思路,凭技能来把握。在不打扰被摄对象前提下,用焦距和视角来调度画面的构成,把有效信息纳入到镜头中。

1997年8月18日,11号台风正面袭击浙江温岭,在浙江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召开抗洪抢险紧急会议。在现场的我一边检测相机,一边设想可能出现的种种画面。当气象部门的负责人向省领导报告台风正面袭击浙江温岭时,省领导们不约而同地看起了手表,并神情严肃地注视卫星云图。由于前期有准备,这些瞬间被一一拍下,照片获得当年的浙江省好新闻奖。这次拍摄的体会是,拍摄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还要善于现场抓拍。



融入其中  捕捉亮点

拍会议主要就是拍与会人物,拍“活”了就是一幅好的会议照片。如果遇到大众关注的会议,从开始到结束拍摄者都不能坐下来,眼睛要一刻不停地“扫描”每一个人可能出现的举动,而且,还要竖起耳朵倾听发言内容,让自己融入到会议当中,使自己对会议的进程和将要发生的事有预见性,并分析和判断。

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浙江代表团的一次会议上。一代表发言道:“APEC会议使浙江丝绸企业产品供不应求。”她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件丝绸唐装样本在代表中传递。当唐装传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这里时,有代表说:“张书记你穿一下。”张德江笑着快速将唐装传给身边的代表,全场的人都笑了。因为之前有预感,这一过程尽管只有几秒钟时间,但均被抓拍到了。第二天,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在头版报眼刊登了这幅照片。该照片获得了当年的浙江省好新闻奖和省人大好新闻奖。



一个长时间的会议,精彩瞬间可能只有几秒钟,记者的镜头必须跟着会议进程和思维不停转动,只有融入到会议中,有预见,就能及时捕捉到会议中的“亮点”。以前会议报道,报社只派文字不派摄影的做法早已改变,如今,不少会议摄影采访一证难求,这是社会发展和认知进步带来的变化。

小贴士:

对于宣传人员,很多时候需要拍摄各种各样的专题会议。而在会议中,除了要把会议的场景,如大景,中景拍摄好外,最重要还要把会议的主要参会者和领导拍摄好,如果把主要领导的拍摄搞砸了,整个会议的拍摄也会变得黯然失色。 单个主要领导拍摄。首先应充分运用各种动态构图法,更加突出的表现主体形象,不能呆板、没有活力。例如,可以首先选好几条推拉路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搭配,然后在拍摄过程中把不同的构图有机地串联起来。给每一个领导足够时间的特写,尽量时间长点,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可以有选择性地把好的镜头剪接出来。

多个主要领导拍摄。在大多数情况下,拍摄要以平摄为主,但是开会的主要领导很多时候都有多个,这个时候就更加要注意拍摄要领。如果一部新闻全部一律地使用单独平摄,就会使观众感到平淡乏味。偶尔变换一下拍摄的角度,就会使影片增色不少,最适合用左右平移的方法。首先,在给一个领导足够的特写后不要关机,用平移的方法,保持平均的速度把镜头移向另一个领导,再给他足够时间的特写,如此类推;但镜头的平移不能过快或者过慢,否则会破坏节奏的连贯性。

有时候,对人物拍摄时为了突出拍摄的高大形象,可以用仰摄来拍摄,同一个人物,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仰望一个目标,观众会觉得这个目标好像显得特别高大。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大。

1.在拍摄时尽可能接近会议的主要领导,这样才会保证不会有不相关的人或者由于拉动镜头过远而导致手颤动,所出现画面的走样和摇晃。能够在领导面前拍摄,就尽量靠前,要抓紧时间,选择好时机。

2.进行拍摄领导时,构图还要注意不要去犯一些低级的构图错误。譬如:发言时麦克风遮住了领导的半个脸、桌面的水平面与领导的脖子等高、领导抽烟或者手拿着烟、会场烟雾弥漫、把隔壁领导的半个头或半只手也拍摄进去等等。

3.拍摄主要领导时,不要给所拍的人物头顶留太多的空间,否则就会造成构图不平衡缺乏美感,很容易把领导拍摄成中年“地中海”。对领导一定要少用俯拍镜头,特别是对于高个子的记者。因为从高角度拍摄人物特写,会削弱人物的气势,使观众对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画面中的人物看起来会显得矮一点,也会看起来比实际更胖。

4.此外,会议中,一些抢眼的背板色彩也要注意,特别是红色、鲜黄色和深蓝色尤其会吸引眼睛的注意,画面中要避免出现跟会议主要领导没有关系但却会抢眼的色彩。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关注 汕头市悦境摄影文化艺术交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