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说,我其实是个硬汉

 

你以为李叔同只有冲淡平和?我今天是来翻案的。...





画事君说
如果用四个字形容弘一法师,估计最多得票的应该是“得道高僧”、“超然物外”、“冲淡中和”、这几个词。而想起他的形象,大概都是一个安静的,慈祥的法师高僧,就像他那些老照片上,眼观鼻,鼻观心,温和地讲经说法。

然而,且慢,今天我是来翻案的。



1919年在杭州玉泉寺挂单的弘一法师


先看下面这首词。


《满江红》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第,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河山,英雄造!
没错,这首词的作者是李叔同。那是1912年,帝制终结。李叔同的心里也充满了自由和重建的激情,虽然虚幻短暂,却是他男儿心性的写照。

看早年的李叔同传记,越看越觉得,他绝不是一个被当今简单诠释的“文艺范”“小清新”“冲淡”的人。这个天蝎座的男人,有着非一般的坚定心性。

叔同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他的父亲的生活方式,一切都向《论语》中的孔子看齐,母亲也赞成这种方式,并用来教育叔同。一次吃饭,桌子有点偏,母亲说,“席不正不坐!”每餐饭都要放一碟姜,因为孔子说“不撤姜食。”

小时候的叔同,读了《昭明文选》、《诗经》、《古文观止》、《四书集注》、《左传》、《史记》、《汉书》、还读《尔雅》和《说文解字》,多识(zhi4)鸟兽草木之名。

然而叔同爱的,除了读书,就是书法。他11岁写的柳公权《玄秘塔碑》,被李骆公称为,“英气怒发,骨健势稳”。12岁,叔同开始临摹篆书拓片,最爱的是石鼓文《宣王猎碣》,三年不辍。
 

宣王猎碣
除了学习和写字,他还爱看和尚们放焰口,做法事,最喜欢的是指挥邻居小孩们一起假扮和尚做法事。

弘一在书法上的选择,以及在人生道路上的选择,从李叔同的幼年,就定了。

弘一出家之初与在家好友合影
性格


叔同33岁起,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书。


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旧址
虽然他温和客气,但师生对他总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李叔同的学生李鸿梁这样写他,“你说他严厉吧,可他是很客气的,你说他客气吧,可他又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好说话。”这一点儿“不大好说话”,也许就是他坚定的心性。


李鸿梁,被李叔同称为“最像我的学生”
叔同这种坚定甚至决绝的性格陪伴了他的一生,也成为了凡人心性不得到达之处。他风流公子,潇洒倜傥,红尘种种,忽然一概不要,遁入空门;他多才多艺,进入佛门,亦一概抛弃;在家时,他不嗜烟酒,每晨冷水擦身,从不间断;出家后,他持戒甚严,过午不食,衣衫不超过7件。

都说人如其字,叔同的书法,也有这样的坚定。
学碑
在浙江第一师范教学的课余时间,叔同天天在房间里练字。

在此之前,17岁的已经受过天津名家唐育厚的教导,在《张猛龙碑》上用功最多,苦学苦练。当然《张黑女》、《爨宝子碑》、《龙门十二品》等名碑也是写一家像一家。此外他还喜欢篆刻,没事就刻个十块八块的,很多书信里,都是请人帮他买石头。

到了浙江第一师范,他课余时间天天躲在房里练的,还是各体古碑,《张迁碑》、《张黑女》、《爨龙颜》、《石鼓文》。治印也是非常勤奋,“乘兴奏刀,连治七印”。

《张猛龙碑》和叔同早期的书法关系之密不可分。只要两个字放在一起,立即就能看出叔同在《张猛龙碑》上的用功至深。
张猛龙碑 


乙卯(1915)五月李叔同赠夏丏尊以为祝嘏
可以看出,北魏《张猛龙》的书法,在当时的主要碑体中,更加刚健一些,多以方笔为主,体势也是以纵势为主,比横向结体多出一种凌厉的气势。

喜欢《张猛龙碑》的叔同,在1915年7月偕夫人回日本探亲前,为学生李鸿梁写了条幅——“豪放”,又写一联,“拔剑砍地,投石冲天。”甚为壮观。

因此,早年叔同的书法,更多的是碑体的刚健,如今年厦门保利春拍的这幅“但观诸法空无我”。


LOT809 弘一 1880-1942 但觀諸法空無我 鏡心 水墨紙本

題識:但观诸法空无我。华严经,玄入。

出版:1.《弘一法师》,图版一七,文物出版社,1984年。

2.《弘一大量遗墨》,第116页,华夏出版社,1987年。

3.《弘一法师在漳州》,第144页,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2014年。

尺寸:17×87.5 cm. 6 3 /4×34 1 /2 in. 約 1.3 平尺

估价: 2,800,000 - 3,800,000(RMB)

拍卖会:保利(厦门)国际拍卖公司2016春季拍卖会玄览夜场

这幅书法,就是叔同早年的典型书体,和我们常见的那种火气全消的书法完全不一样。有张猛龙的方笔风格,但又气韵内敛,多了一份中和。结体开合互用,筋骨纵横。整幅书法庄严肃穆,但一点也不板滞。

这幅作品里,落款不是常用的弘一,而是“玄入”,这是弘一法师的别号之一。柯文辉在《旷世凡夫——弘一大师传》一书中收录了弘一法师别号,多达235个。

小小名号,也可了解弘一法师在各个时期不同的心态和性情——“玄”、“智”、“镫”、“善”、“无”、“胜”、“慈”、“为”、“大”、“音”等字是经常出现的,这也是佛教经典当中常用的概念。弘一法师诸多别号当中,“玄”字别号又如玄会、玄明、 玄门、玄策、玄荣等。

这幅作品虽无年款,但参照弘一法师传世作品,可以判断出大概是庚午(1930,50岁)和辛未 (1931,51岁)年间作品。

如何判断呢,无非是图像对比。比如庚午年书“佛光”二字。
大家可以注意这个“佛”字的 “亻”,逆锋起笔,转锋再向左下行笔,然后以侧锋出。竖画则以内敛之势写就,露锋收笔。

再看厦门保利这件“但观诸法空无我”的但字的“亻”,和佛光这件的“亻”行笔方式几乎是一模一样。

“亻”部对比
再如“我”字,左半边的三个横画及“戈”法。与佛字和光字的横画都有很强烈的一致性。


再比如竖画,都写的非常的雄壮扎实,侧锋用笔,笔力外拓,侧锋收笔,笔的用力方法取自泰山刻石。



再来几幅叔同碑体风格的作品,大家随意感受一下。

乙卯(1915)五月李叔同赠夏丏尊以为祝嘏
 

李叔同为城东女学所书字幅
 

1920年夏 弘一法师将赴浙江新城掩关时书赠夏丏尊之字幅


1922年 弘一法师于浙江温州庆福寺之字幅
 

李叔同为城东女学校办工厂设计的广告
学佛
这样性格中刚健雄强的一个人,却忽然间由断食而生遁入空门之念,世人百劝无果。

有人曾问他,叔同出家何所为?

答曰:无所为。

君固多情者,忍抛骨肉耶?

人世无常,譬患虎疫死焉,欲不抛又安可得?

佛教认为世间皆苦,只有脱离,才能得大欢喜。叔同出家,是对人生的清醒认识。


弘师道影
丰子恺说,人生有三层境界,好比三层楼,一层是物质生活,二层是精神生活,三层是灵魂生活,有人终其一生为衣食丰足,有人为文化艺术醉心,而只有极少人,探求人生究竟、灵魂来源、宇宙根本。弘一法师,就是这第三层楼上的人。

正是这样的心念,让他洗脱红尘,褪去火气,写出下面这样的一幅书法。

808 弘一 1880-1942 楷書“憨山大師語” 鏡心 水墨绢本 1941年作

題識:经云: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由是观之,众生与佛,本来无二,所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但心净是佛,心垢即众生,生佛之辨不远,只在心垢灭与不灭耳。以此心本来清净,但以贪嗔痴慢,五欲烦恼,种种业幻,垢浊障蔽,故名众生;此垢若净,即名为佛,岂假他力哉。无奈一切众生,无始业障深厚,烦恼坚固,难得清净,必假磨炼之功,故参禅念佛,种种方便,皆治心之药耳。众生心垢难离,必须工夫精勤调治,垢去心明,故说众生本来是佛;非一向左烦恼 垢浊之中,妄自称为佛也。参禅看话一路。最为明心切要,但近世下手者稀,一以根钝,又无古人死心;一以无真善知识决择, 多落邪见。是故独于念佛参禅,兼修之行,极为稳当法门。若以 念佛话头,蕴在胸中,念念追求,审实起处落处,定要见个的当下落,久久忽然垢尽明现,心地开通,此与看公案话头无异,是 须著力挨排。若以妄想浮沉,悠悠度日,把作不吃紧勾当,此到 穷年,亦不得受用。此则自误,不但一生,即从今已去,乃至穷 劫,无有不误之时也。子试著实审究,果在烦恼垢浊之中,如水清珠,以此受用,但非彻底穷源耳。子只默默自验,万无一失, 若到真离垢处,如经云:明相精纯,不为客尘烦恼留碍,如此不唯弥陀接引,即十方诸佛,亦皆同声称赞矣。 右憨山大师示刘存赤之净宗法要。

憨山大师,法名德清,明四大 高僧之一。大师十九岁出家,到栖霞寺学习禅法,后又习净土宗。大师云游各地,弘扬禅宗,主张禅宗与华严宗融合,佛道儒三教合一,著有《法华经通义》、《庄子内篇注》等十馀种经 书,名满大江南北,沙门一音敬录。时辛巳夏月居茀林寺。

钤印:弘一

这是弘一1941年居住在茀林寺时,所书写的明代憨山大师阐释佛教的文章。他在福建晋江的茀林寺住了接近11个月,年届耳顺,书法面貌已经褪去了《张猛龙碑》表面的刚健雄强,显得恬静、冲逸、平淡而内敛。
 

弘一法师1941年在福林寺
这幅作品六百余字,用笔圆润,结体瘦长,章法疏阔,毫无纵横奇崛之气。字句之间朱砂批点,非常郑重。而用绢本书写,更是极为少见。



“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

由是观之,众生与佛,本来无二,所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但心净是佛,心垢即众生,生佛之辨不远,只在心垢灭与不灭耳。”

你要不要洗去心灵上的灰尘,那就是成佛的关键。这个概念看起来好像一碗心灵鸡汤,但却蕴含着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佛对红尘俗世的看法,以及修佛的主要环节——心灵上的皈依。

茀林寺寺右侧为功德堂,乃纪念往生圣僧之地。弘一法师为功德堂拟就的牌匾是“离垢地”,意为解脱烦恼之佛国净地。
 

茀林寺离垢地


然而,即便是冲淡中和的晚年书体,你仍然可以在细节中看到那些坚定的笔画。结结实实的竖,撇,点。



字如其人。就像即便在念佛的他,也有一颗坚定的心,不论是念佛,还是爱国。
爱国和念佛
晚年的弘一淡泊名利。东北海军代总司令沈鸿烈想要求见他,他写了一首偈语回复:
 
昨日曾将今日期,
出门倚仗又思维。
为僧只合居山谷,
国士筵中甚不宜!
但他并非毫不关心国事。1937年夏,他应邀做了《厦门第一届运动会会歌》,词曰:
禾山苍苍,鹭水荡荡,国旗遍飘扬。
健儿身手,各献所长,大家图自强。
你看那,外来敌,多么狓猖!
请大家想想,请大家想想,切莫再彷徨
……
也是1937年,弘一来到青岛湛山寺讲律弘法,正遇上七七事变,弘一在回答青年学生关于日寇入侵的问题时说:

“佛门忌杀生,但为抗日救国,应该不惜死。抵抗日寇为救同胞,是大仁大勇。杀日寇是灭魔,与佛法不违背。”

青岛接近北平,战事随时可能蔓延,富户纷纷南逃至上海。蔡丏因请弘一去上海躲避,但弘一说:

“今若因难离去,将受极大之讥嫌,故虽青岛有大战争,仍不愿退避也”。

不久,上海八一三事变,炸弹乱飞,炮火不止。弘一从青岛回厦门,却中途赶去上海,探望老友夏丏尊的安危。在小小的斗室外面,飞机狂轰乱炸,窗上玻璃乱响,弘一镇定地暗诵佛号。
 

夏丏尊像
夏丏尊愁苦地说,我们都老了!

“阿弥陀佛,老了!”弘一笑道,“世间一切本来都是假的,不可认真,前回我不是替你写过一回《金刚经》的四句偈么?”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复如电,
应作如是观。

810 弘一 1880-1942 楷書五言聯 鏡心 水墨紙本

題識:了世皆如梦,见心无所生。大方广佛华严经集句,济生

居士慧鉴,沙门一音。

鈐印:龙音

69.5×14 cm.×2 27 3/8×5 1/2 in.×2 約0.9平尺(每幅)

RMB: 1,500,000 - 2,000,000

这幅华严经集句的对联,也是一样的意思。

回到厦门后,福建也并不安生,弘一看到时局,写下一幅书法,“殉教“两个大字,坚韧决绝。



厦门即将沦陷前的1938年4月,一天日本某舰队司令久闻弘一大师盛名,登岸寻访,并要求大师用日语对话。弘一大师拒绝。司令又请弘一大师到日本弘扬佛法,欲以国师之礼接待。大师说:

出家人荣辱俱忘,敝国虽穷,爱之弥笃!尤不愿在动荡时离去,纵以身殉,在所不惜。

在泉州,大师则在勉励佛门弟子共赴国难时潸然泪下:

吾人吃的是中华之粟,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若不能共纾国难,为释迦如来长些门面,自揣不如一只狗子!

811 弘一 1880-1942七言對聯立軸 水墨紙本 1942年作

題識:度脱一切众生海,得成最胜世间灯。广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偈集

句,胜牧居士供养,壬午秋,演音。

鈐印:龙音

說明:上款人“胜牧”为陈士牧(1890-1980),福建福州人,为陈

宝琛族人,清末民初我国铁路工程师。1942年夏,请求弘一法

师增上授三皈,法师为起法号胜牧。后于福州林阳寺出家,法名

瑞照。

78×14.5 cm.×2 30 3/4×5 3/4 in.×2 約 1.0 平尺(每幅)

RMB: 1,500,000 - 2,000,000

念佛和爱国,一个出世,一个入世,在他身上不停交织,却不矛盾,因为那都是对世人的慈悲。

又忆起弘一在青岛湛山寺,一次讲经结束,他对诸弟子恳切地说;“这次我去了,恐怕再也不能来了。现在我给诸位说句最恳切最能了生死的话,——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救世人的肉体,救世人的灵魂,就像他写的这副集联,“度脱一切众生海,得成最胜世间灯,”弘一这位晚晴老人,仿佛是一盏温暖的灯。


民国画事更多精彩内容










评论区留言 和画事君聊天


    关注 民国画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