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辩无双丨演讲:蓝天上的圣鸟

 

我多么希望,那只蓝天上的圣鸟能永远盘旋在家乡的天空,能高傲的飞遍中国,飞向世界的各个角落,直到某年春天,在国外漂泊的中华儿女抬起头来,可以指着空中对同伴说:“看,中国风筝!”...

蓝天上的圣鸟


尊敬的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

很荣幸今天能站在这个讲台,讲述一件在我脑海里深深刻印的我与一项传统文化的故事。我演讲的题目是“蓝天上的圣鸟”。这个题目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您会想到什么?没错,我想讲述的,是童年记忆里蓝天上飞扬的风筝。



我的家乡在山东。山东是一个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大省,而山东潍坊又以风筝之都闻名于世。虽然我并不是潍坊人,但仍能够受到那里辐射出来的风筝文化的影响。小时候我住在姥姥家,房子后面有一片不大的小花园,每逢春天风起的时候,我都会兴高采烈地翻出一只大大的风筝,笨拙地解开绳结,与小伙伴在花园中尽情奔跑,看那只巨大的彩燕在太阳的照耀下飞舞。还记得,那只风筝是姥姥给我买的,是那个时候做工最精美的风筝,油布做面,铁架做骨,细而结实的线长得难以目测,塑料把手也不像易拉罐铁皮那样硌手。当时的我那样小,以至于风筝凌空五六米就高兴地欢呼雀跃,飞不起来就哭鼻子打滚。在我最无忧无虑的年月里,那只风筝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后来啊,身体越长越高,童心却日渐消散,伴随我成长的那只风筝早已不知道丢到了哪里,甚至那个小花园也给铲平了,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水泥地面和与灰色调极不相称的几个蓝色健身器材。当春风又吹回小城的时候,天空中再也没有风筝,地面上也鲜见孩子们的奔跑了。



没有放风筝的了吗?那么春风吹向大地的目的又何在呢?小时候陪我一起放风筝的,除了一起戏耍的伙伴,还有一些退休的老人,他们的风筝都能放得很高很高,高过我们的尖叫声。“风筝有四艺,扎、糊、绘、放。晒干了的细竹条适合做骨架,又轻又结实。家里的挂历纸最适合糊风筝了。”老人们如是讲给我听,他们放的风筝也大多是自己扎的。而现在,莫说扎风筝,连放风筝的都不见了。这些老人们的活动越来越不便,早已放下了那颗爱玩的心,即使仍怀念,也怕是没有了精力。我开始害怕,我的家乡,难道再也见不到风筝了?

我们都来自于历史学院,也许正因如此,我们对传统的东西总怀有执念。

今年清明节的时候,我去北陵公园游玩,还没进大门呢,就发现公园的上空飘着好多好多的大风筝。惊叹过后,我心里又一次感动起来,原来春风不仅吹来了沙尘,还吹来了人们心中对传统风筝文化的一种继承。北陵上空的风筝都很大,比我儿时见到的大得多,也多得多。在这里不仅有耍风筝耍的虎虎生风的老人,还有放下了手机走向自然的青年,还有像我小时候那样,尖叫着欢呼着的孩童。我心里一片明亮,原来人们从来就没有忘记过风筝,在生活压力如此大的今天,他们还能够翻出压在箱底的风筝,在自然的怀抱中奔跑一个下午,也许只是出于玩儿的心态,但毕竟在这个时刻,风筝战胜了手机,人们回归了单纯。这项老祖宗的技艺终究没有毁灭在我们的手上,风筝乘着春风注视着盛京大地:它与它守护的这片土地一样,都历尽了沧桑。



我忽然有一种强烈的想法,等我放假回家的时候,我要在家乡洁净宽阔的海滩上,再放起一只风筝,让湿润的海风把它吹拂上天。我要放得很高很高,要吸引过路人驻足观看,直到有人加入我的行列。天空中那一丝银线模糊得肉眼难以看清,但它的两头连接的是现代和传统。今天,传统立足在现代的土壤上再次腾空,一种我们缺失了很久的文化又一次回归,它不仅仅是孩子们的玩具,还是从老祖先墨翟手里代代传下来、影响中华与世界千年的一笔财富。我多么希望,那只蓝天上的圣鸟能永远盘旋在家乡的天空,能高傲的飞遍中国,飞向世界的各个角落,直到某年春天,在国外漂泊的中华儿女抬起头来,可以指着空中对同伴说:“看,中国风筝!”





可是,我又想说,当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即使我们可以从储物间翻出童年时玩过的风筝,拭去灰尘,拿着它,牵着孩子的小手,走出屋子,我们是否还可以看得到,像十年前那样蔚蓝的天空?


    关注 三城随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