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闺》:第二十二章 第一次交锋(二)

 

------第二十二章 第一次交锋(二)------



被柳若姒训斥,柳大/奶奶的脸上也忽红忽白的。

“三妹妹,冤屈死我啦。”柳大/奶奶忙就叫屈,跟柳若姒解释说她根本没在柳老太太跟前说什么。

柳老太太当时的话,也确实只说了柳若媛,没提起其他人。然而,柳大/奶奶这个时候却不能提醒柳若姒这一点。

柳若姒却偏只说柳大/奶奶,看似迁怒,其实却大有文章。她不能直接去说柳大太太,而指责柳若媛,那边很可能会厚起脸皮说柳若媛还小,不懂事之类的。柳大/奶奶却是没有任何借口,而且,柳大/奶奶就代表了长房这一家子。

柳若姒这一巴掌,看似是只打柳大/奶奶,那也和扇在柳大太太、柳若媛脸上没有两样,还让这两人说不出话来。

柳若姒说完了柳大/奶奶,也不听柳大/奶奶解释,假作生气,转身走了。

“哎呦,这小姑奶奶……”

柳大/奶奶一边叫苦,一边要跟过去。她得跟柳若姒好好解释解释,不能让柳若姒厌恶了她。柳若姒若厌恶了她,那跟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厌恶了她也没什么区别。柳大/奶奶要往前走,却被人一把拉住了。

柳大/奶奶回头,吃惊地发现,拉住她的是一直一声不响的柳若娟。

“回去吧。”柳大太太在冷风里站了一会,黑着脸说了一句,率先往自己的院子里去了。

比起她们这边垂头丧气,满腹心事,柳若姒跟着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回到屋子,三口人虽欢喜,却也不是没有心事的。柳二老爷坐下喝茶,没有立刻说话,柳二太太瞧着柳二老爷的脸色,也没说话。柳若姒就故意站到柳二老爷面前去,做邀功状。

柳二老爷被她这样子哄的就笑了。

“今天多亏了咱们姒儿。”柳二老爷开口道。

“可不是。”柳二太太道,“咱们的姒儿越来越聪明了。”

“差点没命,再不长点脑子、长点心,可怎么行。”柳若姒就道。

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都沉/吟起来,看来他们还是觉得柳若姒这句话说重了。然而,只有柳若姒知道,她的话还说的轻了。真要说,不是差点没命,而是丢了一回性命,还不只是她自己,是她们这一家子啊。

“姒儿,别那么说。”柳二老爷还是道。

“爹,我知道。我就是在爹娘跟前这么说说,抱怨抱怨,出去了,当着别人,我只有说好的。”柳若姒就道。

“哎,姒儿更加懂事了。”柳二老爷就道。

“爹,今天的事,你没什么要说的吗?”柳若姒就问柳二老爷。

柳二老爷喝了口茶,他现在也有满腹的心事。一件本就不算大的事,还是于人于己都有好处,并不用家里的什么,他自己做主了,跟柳老太太、柳大老爷也是可说可不说的。他去说了,是对母亲和兄长的敬重。他是真的没想到,会受到这样的反对。

柳二老爷纵览群书,又是这样的年纪,虽不耐烦庶务,为人耿直纯粹,但不代表有些事情他不明白。比如今天这件事,显然是有人在柳老太太和柳大老爷面前说了什么,这两人才会是那样的态度。

能是谁去说的,想想这两天来的事情,柳二老爷心里已经有了数。

何至于那,柳二老爷想。这个时候,他难免就想起女儿柳若姒说的,寸步难行的话来了。

或许女儿并不是平白抱怨的,也并不是夸张。他每天早出晚归,在家里的时候极少,柳二太太和柳若姒却大部分时候都在家里。他今天提出这样一件小事,就是如此的阵仗。那么平时柳二太太和柳若姒的日子是怎样过的那。

只有比他更不如的。

柳二老爷觉得他对妻女的疏忽,有些内疚起来。

“难为你们了,以后若有什么事,不好跟老太太那边说,就告诉我。我去说,总好些。”柳二老爷就道。

“那以后我和我娘,就都靠爹给做主啦。”柳若姒立刻道。

“这个当然。我不给你们做主,还能有谁。”柳二老爷就道。

柳若姒为了柳二老爷这句话高兴,以后有什么事,一家人齐心,就好办了。今天的事情,她验证了应付柳老太太的秘诀。然而,这个秘诀,得用柳二老爷的名义才更好使用。如果柳二老爷亲自出面,那更将无往不利。

争取到了柳二老爷这样的表态,对她来说,实在是至关重要。一些事情,注定要因此改变。

柳二太太见柳二老爷这样,却是感动了,她也没想以后会怎样,只觉得过去顾全大局的隐忍,都是值得的,只要柳二老爷这句话!

“老爷,你在外头,一天到晚,编书是费心的差事。家里能有什么事,还用老爷来烦心。”柳二太太就笑着对柳二老爷道。

“娘,你说的不对。”柳若姒忙道,“爹要编书,难道就不要咱们娘儿俩了?你问爹,是那些书重要,还是咱们重要。”

“胡闹。”柳二太太就嗔着柳若姒,“你爹编书是正事。”

虽是这么说,柳二太太偷瞄向柳二老爷的眼神却有些期待。

“书当然重要。”柳二老爷正色道。

柳若姒就看见柳二太太眼中的光彩暗淡了下来,她心中大叫不好,她这个爹,不是真的读书读呆了吧。

谁知,柳二老爷还有下文。

“你们娘儿俩更重要!”

一句话,说的柳二太太展颜而笑。

看着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欢喜的样子,柳若姒微微扭开头。所以说,这夫妻俩感情好,也是大有缘故的。她这个爹,还是很会哄媳妇的。

“爹,娘,这么一件小事,大伯、大伯娘还有大哥哥那边,为什么要这么大动真章的?”柳若姒自己吃了块点心,打断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之间旖/旎的氛围,状似无意地问道。

“此事已经说妥了,就此揭过吧。”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交换了一个眼色,对柳若姒道。

这是又要息事宁人,然而这次的息事宁人却和以往有些不同,柳若姒敏/感地觉察到了。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心中,已经有了警觉。只是,在他们眼中,柳若姒还是小孩子,有些事情,不会在柳若姒跟前说。

这也是他们做父母的对女儿的一种爱护,只让女儿感受到好的、善的、美的。所有小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也都是父母的保护搭建起来的。

柳若姒也就没再说什么了。通过这件小事,能够让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认识到一些事情,一些人,目前来说,也就够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她心中的谋划,也要一步步的实施,才能水到渠成。

而以后的事情证明,这件事的结果比柳若姒期待的还要好。柳二老爷从此更加关注柳二太太和她在家里的情形,对柳玉江也渐渐疏远了起来。

这让柳若姒喜出望外,也让另外一些人始料未及,后悔不迭。

次日,柳二老爷就打发了人接了柳玉汶进府。柳二太太和柳若姒拿出给柳玉汶赶制的新衣,将柳玉汶从里到外的衣裳都换下了。

柳若姒又拿出一个荷包,一块玉佩,并一个平安符来。

“荷包是姐姐亲手绣的,别嫌难看。”柳若姒告诉柳玉汶道。

“姑娘的针线可是难得。”一边帮着给柳玉汶打扮的腊月就笑道,“汶二爷,你不知道,姑娘一年到头,总共做不了几件的。这件,婢子知道,是最好的。”

“就你话多。”柳若姒瞪了腊月一眼。

腊月和六月两个丫头,腊月性格更加泼辣,六月则比较稳重。

“玉佩是你叔叔给的,他以前带过的。这平安符,是你婶子去庙里求来的,我也陪着去了的。”柳若姒又道。

柳玉汶忙珍而重之地将东西收下,小心地戴在身上。戴荷包的时候,他才发觉荷包有点重,就抬头看着柳若姒。

“一点香饼子,你用的着的。”柳若姒就道。

柳玉汶将荷包装了,当下并没有看。等他空闲下来,才发现那荷包里果然有几块香饼子,而除了香饼子之外,还有几块碎银子。这是柳若姒怕他有急用,给他的零花钱。

至于笔墨纸砚、手炉新炭、书包等一应物件,更是准备的齐齐整整。

这份体贴、周到,在柳玉汶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终其一生,都没有忘记。在丧母之后,他终于在柳二太太和柳若姒这里,再次感受到了母爱和温情。柳玉汶并没有口口声声说要报恩,他更多的,将这些好,都记在了心里。

将柳玉汶打扮好了,柳二老爷、柳二太太和柳若姒就将他带到了柳老太太跟前。

柳玉汶给柳老太太磕头,按着辈分,他要称呼柳老太太为伯祖母。

柳玉汶虽因家境困苦,瘦弱了些,但是五官清秀,举止有礼,柳老太太年老的人,见了这样的小孩子没有不喜欢的道理。柳老太太就忙让柳玉汶起来,问了两句话,让丫头取出两个尺头来,给柳玉汶做了见面礼。

“回去做件衣裳吧。好好念书,以后有空,就往府里来。”柳老太太道。

柳玉汶没有立刻接那尺头,而是看向柳二老爷,柳二老爷微微点头,柳玉汶才接了,向柳老太太道谢。

柳玉汶又见了柳大老爷等人,柳大老爷、柳玉江都给了见面礼。

大家都斯见过了,柳二老爷亲自送柳玉汶和柳玉海去宗学。柳大老爷也出门,去礼部衙门,柳玉江则自动随了柳二老爷,说也要送两个兄弟去宗学。

屋中只剩下女眷,大家陪着柳老太太说了两句话,外面就有人送了一封书信进来。

柳三老爷一家不日即将入京。

这一下,家里可要热闹了,柳若姒一面四下看了一眼,一面含笑心中想到。

**

求推荐,求收藏。

推荐弱颜完本书

[bookid=1771214,bookname=《锦屏记》]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87050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二十三章 机会------

听说柳三老爷一家即将到京,柳老太太立刻喜的眉开眼笑。她一面让人将信再念一遍,一面又吩咐让送信的人来,她有话问。众人自然依从。直到接近晌午,柳老太太这才打发了那送信的人下去。

“……赶紧安排了人去接,”柳老太太又吩咐柳大太太,“老三那院子,可给他收拾出来了?”

“这就安排人去。”柳大太太忙笑着答道,“三老爷的院子,早就收拾了。这几天,每天都有人打扫。诸样妥帖。”

柳大/奶奶和柳若媛也在旁边帮腔,说柳大太太如何辛劳,很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你办的事,我放心。”柳老太太就道,“这会也闲着,我坐的乏了,出去走走。就去老三的院子里看看吧。”

柳老太太嘴上说着放心,却要亲自去看一眼。

屋子里有些人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其实,要说柳老太太不信任柳大太太,这也不是。只是,柳老太太太看重、心疼柳三老爷了,所以才要亲眼去瞧瞧。

“老太太,该吃晌午饭了。要不,老太太先吃了饭再去?那时候,外头暖和点,再把三老爷屋子里也烧的暖和些,免得冻着了老太太。”柳大太太就陪笑劝道。

“是啊,老太太,忙了一上午了,老太太还什么都没吃,饿坏了身子可怎么好?不瞒老太太,我也饿啦。”柳若媛就跟柳老太太撒娇道,一边又示威地瞥了柳若姒一眼。

柳若姒假作没看见,她心里在想着别的事情,才没这功夫跟柳若媛做这样无聊的争斗。

“那也好。还是大丫头留下,陪着我吃。”柳老太太笑着道,一边就瞧见了柳若姒。

今天柳若姒的一些话,很让柳老太太高兴,再加上老儿子一家就要回来了,柳老太太瞧见柳若姒,脸色更加温和。

“三丫头我就不留了,你陪着你/娘回去吃,免得只你/娘一个人。”柳老太太就道,“你那伤才好了没几天,我这一道奶/子汤就给了你吧,那还有茯苓饼,你也拿去些。”

柳若姒忙笑着谢了,跟着柳二太太从柳老太太的屋子里出来。

柳二太太满心欢心,柳老太太对柳若姒好,那就是对她好。东西是小事,她们并不缺,贵重的是这份体面。从前柳老太太可是从不给她这样的体面的。

“以前,咱们委委屈屈的,又退又让,老太太也没有这样对咱们。今天,本来老太太要驳回的事情,咱们办成了,还得了老太太的欢喜……哎……”柳二太太颇有些感慨。

柳若姒只是笑。

“这算什么那。”柳若姒跟柳二太太说道,“娘,趁着老太太高兴,咱们还得办几件事。”

“还有什么事情?”柳二太太问。

“娘,你难道忘了?”柳若姒就道。

柳二太太这会也明白过来,就笑着点头。

“怎么会忘,娘只是一时没回过神来。这会子,还真是好机会。”柳二太太就笑道。

下晌,常嬷嬷就被从府外送了过来。她如今的伤已经好了许多,脸面上看不出什么了,只是行走还不大利落。跟着她一起进府的,还有大妞儿和双喜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比上次见的时候更多了规矩,因为要进府里来伺候,常嬷嬷这几天没少教这两个孩子。

大妞儿就直接放在了柳若姒身边,跟着柳若姒的几个丫头改了名字,叫做初五,双喜还是个小童,也放他在内宅行走,里外传递个东西、送个消息,也改了名字,叫做十二。

两个小孩安置下了,柳若姒打发人给柳大/奶奶送信儿。柳大/奶奶很是殷勤,她亲自过来,给初五和十二上了册子,至于一应衣裳用具,也不用两个孩子自己去领,自有小丫头送了好的过来。

柳大/奶奶又另外做人情,两个孩子一人给了一吊钱。

柳若姒都让两个孩子接了。

那一次,她说了柳大/奶奶,柳大/奶奶过后来解释、陪不是,格外的讨好,说了很多倾心吐胆的话。若放在从前,柳若姒恐怕真的被她打动,信了她。现在,柳若姒心中不然,面上却做出被感动的样子来,柳大/奶奶才松了一口气。

这件事,是柳大/奶奶早就应承下的,如今正要加倍讨好柳若姒,柳若姒也乐得让自己的人得好处。

安排下了初五和十二,柳若姒和柳二太太又带着常嬷嬷到柳老太太的屋子里来。

柳老太太刚歇了晌午觉起来,正坐在榻上,由着大丫头芍药给她梳头。柳大太太、柳若媛等人都不在。

“给老太太请安。”柳二太太和柳若姒给柳老太太行礼。

“起来吧,怎么这会子过来啦?”柳老太太抬了抬手,问道。

“……常嬷嬷伤好了大半,过来给老太太磕头。”柳若姒就笑着道。

常嬷嬷拄着拐,旁边还有小丫头扶着,这时赶忙跪了下来。她的伤就在腿上,此时下跪有些不宜。但是,她是心里明白的人。她知道这是个好机会,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再想回府,也就难了。而且,她也想早点回来,照顾柳若姒。

毕竟是亲自奶大的孩子,她自己没有闺女,对柳若姒除了主仆的忠心之外,还多了其他的感情。府里的事情,她也都看在了眼睛里,时刻担心柳若姒,要伺候在身边,才能心安。

常嬷嬷缓慢、艰难地往下跪,柳若姒在旁边就扶了一把。

“给老太太请安,谢老太太的恩典。这些日子没见着老太太,老太太的气色越发的好了。”常嬷嬷道。

柳老太太今天心情大好,看着常嬷嬷的样子,就想到常嬷嬷当初受伤的情形来。常嬷嬷的伤很重,柳老太太那时就以为常嬷嬷活不下来的。现在,见常嬷嬷这样,她就动了几分恻隐之心。

“别跪了,”柳老太太就道,“这还是没好利落吧。怎么就进来啦?”

“回老太太的话,嬷嬷心里念着老太太,在家里炕上已经望着老太太的屋子磕了几回头了,天天念佛,保佑老太太长命百岁。这不,这两天嬷嬷觉得大好了,就要来给老太太磕头。”柳若姒就笑道。

“我们姑娘说的好。”常嬷嬷也陪笑道,“老奴另外还有个私心。老太太福大寿大,赶着老太太大寿,老奴过来,沾点老太太的福气,一辈子都修不来的。”

这些话,都是柳老太太极爱听的,当下脸色越加和悦。

“罢了,你也一把的年纪。”柳老太太就道。

“没有照料好姑娘,老奴愧啊。”常嬷嬷又道,“老太太的教训都是,还请老太太大发慈悲,容许老奴将功补过吧。”

“老太太,嬷嬷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把年纪了,求老太太,就让嬷嬷回来伺候我吧。”柳若姒忙道。

柳二太太也向柳老太太求情,说柳若姒年纪小,身边很需要这么一个从小服侍到大,忠心耿耿的老嬷嬷。

“我什么时候说不让她回来的。”柳老太太就道。

柳老太太这样说,似乎是完全忘了当初她自己的态度。那分明是厌恶了常嬷嬷,赶她出去,只是觉得常嬷嬷要死了,才没把话说明。

柳老太太对柳若姒并不关切,柳若姒身边的人轻易也到不了柳老太太身边,惹不着柳老太太。柳老太太之所以会这样,可想而知,是有人给种下的病。

如果不是这些天,她和柳老太太缓和了关系,又正赶着柳老太太高兴,就算常嬷嬷伤好了,又哪里能回的来。只怕那边就有人容不得。

常嬷嬷这么一个人,对柳若姒的影响自不必说,在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跟前也是说的上话的。而常嬷嬷历来就对柳大/奶奶那些人有些微词。

柳若姒明白,因为忠心,因为见惯世故,常嬷嬷对那些人,是个威胁,却是她柳若姒的一大助力。

“老太太,嬷嬷现在腿脚虽不大利落,手却是好的。赶着给老太太祝寿,我这有好些个针线。外头不干净,又吵闹,能不能让嬷嬷在府里头,帮着我做些针线。”

“随你们吧,这个事,也不用来问我。”柳老太太就道。

若现在不来问你,怕过后有数不清的麻烦,柳若姒不禁腹诽道。

听得柳老太太同意常嬷嬷留下来,柳若姒、柳二太太和常嬷嬷都是大喜,又给柳老太太行礼,这才都出来。

柳若姒带着常嬷嬷回到自己的绣楼,就将常嬷嬷安排在自己旁边的屋子里居住,暂时由初五照料起居。柳若姒在柳老太太跟前说要常嬷嬷给做针线,其实并没有这个打算。

“嬷嬷好生养着,要吃用什么,就告诉丫头们。这里,总比外头要好。”柳若姒告诉常嬷嬷道。

“是那。”常嬷嬷笑,又拿出个小包袱来打开,里面竟全是给柳若姒做的针线,从平常用的帕子,到贴身的小衣,还有袜子。

“成天在炕上闲的发慌,就想着给姑娘多预备下几件来。”常嬷嬷就道。

柳若姒摸着那些绣工精致的小物件,心中不能不感动。她知道,常嬷嬷是本以为再不能来府里伺候她了,所以先做下了这些东西给她。

这一包袱里面,显然还有不是给柳若姒做的物件。

柳若姒拿起一条石青色绣福寿字的抹额来,疑问地看着常嬷嬷。这抹额的针线,和她的竟有八/九分相似。

“还能是什么,是给老太太做的。”常嬷嬷就道。

柳若姒的针线虽也学的极好,却不大爱动手。再加上有跟柳老太太赌气的事情,常嬷嬷就担心她做不出给柳老太太的寿礼,因此早就帮她准备下了。这样的事,这些年来,常嬷嬷就没少做。

“嬷嬷回来了,我也心安了许多。”柳若姒道。

“今天的事,没想到的顺利。”常嬷嬷感叹道。她本想着,今天要拼着再伤一次的。

“是很顺利。”柳若姒也道,“嬷嬷进府,那边必定知道。咱们去老太太那里,别人还罢了,大姐姐竟也不在。”

柳若媛、柳大/奶奶这些人,莫非有更重要的事情?竟然来给她添点儿堵,下点儿绊子的时间都没有啦?

***

求推荐、求收藏。

推荐弱颜完本宅门、种田文

[bookid=1482899,bookname=《重生之花好月圆》]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87050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女尊小说 《深闺》

作者:弱颜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2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深闺”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87050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