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寿比南山,说的是哪座“南山”?

 

寿比南山是一个成语,祝人长寿时的习惯用语,意为寿命像南山一样长久。用于对老年人的祝颂。出处《诗经·小雅·天保...



寿比南山是一个成语,祝人长寿时的习惯用语,意为寿命像南山一样长久。用于对老年人的祝颂。

出处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诗经》是先秦文学作品,产生于周代,“雅”是“正乐”,即 周王城乐,或王城附近的乐,“雅”是相对于“风’’(地方乐)而言的“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先秦至隋唐大量历史事件和文人推崇,更使京城南山声闻宇内。那么寿比南山的南山是在哪里呢?

衡山
南山说法一:衡山

衡山之称定寿岳,由来远矣。据《周礼·职方氏》、《史记·天官书》以及《春秋》、《星经》等古籍的论述,南岳衡山上应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中的轸星,轸星司衡主寿,故衡山早就被世人尊之为“寿岳”了。

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在其《天象赋》中写有“长沙明而献寿”的辞句,意思说是:多么明亮的长沙星啊,总是在将寿算献给世人。

衡山古属长沙郡,秦汉时其范围包括了今岳阳、长沙、湘潭等10个地市,长沙即因星得名,这正是“寿岳”一词来历的简明注脚。古代将今长沙以南衡阳以北的72座延绵山脉总称为南岳,山首在回雁峰,山尾在岳麓山,今长沙市岳麓区的岳麓即为南岳山麓之意。

古今无数题咏衡山的诗文多对“寿”字情有独钟。诗如“南山寿比高”、“壮堪扶寿岳”、“玉坛相对寿山高”、“百代风流歌寿岳”等等名名。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诗中写道:“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南极老人星”者,即“寿星”也。另一位唐代诗僧齐已游岳诗句“壮堪扶寿岳,灵合置仙坛”,也明指寿岳即南岳衡山。

皇帝钦点

1105年,宋徽宗赵佶专程游历衡山。这位有名的诗画家兴这所至,在衡山金简峰下,留下“寿岳”两字刻石,每字四尺见方,大气磅礴。此后,寿岳之名大著。清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亲撰《重修南岳庙碑记》,再度御定衡山为寿岳。

此外,1988年,《辞源》一书,也明释“寿岳”即“南岳衡山”。


终南山
南山说法二:终南山

祝颂词“寿比南山”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南山”据说特指周都丰镐南山。

《诗经》是先秦文学作品,产生于周代,“雅”是“正乐”,即 周王城乐,或王城附近的乐,“雅”是相对于“风’’(地方乐)而言的.周都为丰镐(今西安),因此《诗经》南山应该是特指西安城南的终南山(俗称“南山”)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其大意是:犹如上弦的月,好比初升的日。恰似南山之寿,不会崩坍陷落。犹如松柏枝叶,长青不衰。由此可见,“寿比南山”应该指的当是西安城南之秦岭主脉终南山,亦称“周南山”“中南山”或“太乙山”,其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称。诗中的南山,应特指终南山。此诗后来演化了“寿比南山”成语,诗中的松柏,也演化成了“ 南山不老松”。


鉴真像
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琼州在地突然间天昏地黑,电闪雷鸣,倾盆大雨直下了七天七夜。第八天,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天崩地裂,琼州脱离了中国大陆,成了一个岛屿。琼州岛上的生灵死的死,伤的伤。所有的河流都改了道,所有的山脉都变了形,有的河流和山脉因此也就消失了。奇怪的是,只有南山(今三亚市的鳌山,也叫南山)安然无恙,一棵草一棵树也没有被损坏,住在南山上的人一个也没有受伤,更没有死亡的。传说经历了这次天崩地裂的南山人,都活了几百岁,最后都成了仙。

公元七百四十八年,鉴真师徒等三十五人从扬州启航,第五次渡海时遇到飓风,漂流万里到振州(今三亚市)宁远河口(今海山奇观风景区一带),已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南山上的人们发现了他们,把他们救了起来。他们一着南山的地,就立即睁开了眼,精神也来了。他们在振州居住了一年多,修造大云寺,传播佛教文化。

这些奇怪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因此人们都把南山叫做仙山。上南山来玩和居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传说到过南山的人有病去病,无病健身,个个长寿。因为南山在天崩地裂中完好无损。由于到过南山的人都长命百岁,所以人们常用寿比南山来祝福他人长寿。"寿比南山"这句话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关注 云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