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报道】云南省非遗展演现场报道

 

2017年第六期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演第二天,澄江县凤山公园人山人海。台上的演员们尽显真本领,台下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5月10日,2017年第六期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演第二天,澄江县凤山公园内人山人海。

下面,我们跟随郁伍林的镜头,一起走进园内看看。





非遗歌舞表演区
在非遗歌舞表演区,演出台上各非遗传承人各显神通,尽显真本事,台下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一、彝族跳菜

彝族跳菜又名“抬菜舞”,是云南大理州南涧县彝族流传至今的礼节性风俗舞蹈,跳菜舞动作粗狂豪放、刚劲有力,声音高亢嘹亮,呈现出一种气势恢宏、整体和谐的艺术效果。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南涧彝族打歌

打歌,除了舞姿、步态之外,还有对歌,对歌是整个歌场中最精彩的部分,对歌俗称唱调子,种类繁多、花样百出,唱调相对固定,唱词则随情感、节凑不断变化,时而轻柔圆润,时而高亢激昂,打歌流传于大理州南涧县,2009年入选大理州南涧县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州级非遗传承人:鲁国花)
三、剑川白曲

剑川白曲以白族本子曲和白族民歌小调为主要演唱内容,音乐表现力极为丰富,为山歌的千年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典型范例,堪称“白族传统音乐活化石”,流传于大理州剑川县等地的白族聚居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省级非遗传承人:李宝妹、姜宗德)
四、彝族海菜腔、彝族烟盒舞

彝族海菜腔,俗称“石屏腔”,与其他三种变体曲调(沙悠腔、四腔、五山腔)并称为“滇南四大腔”,一般是男女对唱,歌中有歌,曲中有曲,可谓是“民歌中的套曲”。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是集歌、舞乐、竞技和仿生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舞蹈套路多达220套,彝族海菜腔和烟盒舞流传于红河州石屏县彝族村寨。2006年,同时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彝族海菜腔传承人:后宝云,彝族烟盒舞传承人:施万恒)
非遗手工技艺区
一、安宁风筝

山东有潍坊“鲁蝶”、北京有“京燕”、天津有“津奇”、南京有“南响”。而云南特有的滇式风筝——“滇蜂”,是继这四大风筝流派后的又一主流风筝流派。“滇蜂”打破了传统北方风筝三角形或米字型的格局,被设计为以倒米字型为中心,尾翼垂直平衡间距相等、迎风角65度。

滇式风筝是纯手工制品,从选竹子、砍竹子、剔竹子,再到将它扎起来定型,都很有讲究。角度大了或小了都不行,必须按照一定比例。最早的手工风筝发明人是鲁班,到现在已经有2300多年的历史。



二、关索戏

关索戏是一个独特而稀有的古老剧种,它仅仅流行于云南省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它在演出形式上,仍保留着较原始的面貌,演出时一般头戴面具,边唱边舞,有娱神歌舞的遗风。开演时要举行祭祀,朝拜乐王庙。专演三国故事,流传至今生、旦、净三类面具共二十具。

2011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关索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陶器

云南最大的两个瓷窑是玉溪窑和建水窑,早在元、明时期,玉溪窑已能烧制出各种优质的土陶器皿,主要流传于玉溪市红塔区。



四、银器锻制

云南自古有“金属王国”之称,滇西的银矿、铜矿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大理州为典型代表。鹤庆银器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历史悠久。据《鹤庆县志》记载,早在明朝中期,鹤庆就有加工、制作银、铜器具和饰物的手工艺匠人,距今有500年以上历史。

五、剪纸

剪纸是以纸张为原料,以剪刀、刻刀为工具,通过妇女巧手剪裁而成图案的民间美术,主要流传于昆明市呈贡区马金铺、大渔、七甸、龙街等乡镇,以家传和师传为主。

六、宜良钩花扎染

宜良钩花扎染自明朝南京传承而来,至今已有数百年,主要流传于宜良狗街的哈喇村、沈伍营村,匡远镇的伍佰户营、大渡口村以及马街镇的西边村等地。



七、纸伞制作

水竹纸伞是流传于文山州丘北县官寨乡的一个壮族沙支系向阳村的纸伞制作技艺,纸伞工艺精美、图案丰富,轻巧而实用,是中原汉族油纸伞制作工艺与壮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至今已延续传承了10多代人,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八、皮影制作

腾冲皮影是民间传承制作工艺,流传于保山市腾冲县,明朝洪武年间由中原传入,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九、乌铜走银

乌铜走银由石屏县异龙镇冒合岳家湾岳氏兄弟创始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距今已有280余年的历史,目前主要流传于石屏、官渡、晋宁、保山、曲靖等地,乌铜走银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



十、剪影

云南民间艺人汪元,有着高超的剪影技术,多次代表云南到国内外现场展演,让这古老的剪影绽放光彩。

非遗手工特色美食区
一、无量山火腿

无量山火腿源于当地民众杀年猪储存、食用肉制品的习俗,是南涧县有名的传统食品,主要源传于无量山拥翠乡、碧溪乡、公郎镇、宝华镇、无量山镇等乡镇。



二、七甸卤腐

七甸的卤腐自1815年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县志记载,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七甸的黄豆腐、卤腐就已经出名,主要流传于昆明市的东郊,呈贡区东北部的七甸。



三、易门豆豉

易门豆豉自明初由中原传入,是江南与边疆饮食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主要流传于易门县浦贝彝族乡浦贝村。



四、石屏豆腐

石屏豆腐最早可上溯到明代万历年间,今约有400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县城异龙镇。

五、云泉豆瓣酱

云泉豆瓣酱早在宋元时期,就用云泉井水腌制腐乳作豆酱,主要流传于楚雄市城区云泉街。



六、禄丰醋

禄丰醋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有“通海酱油,禄丰醋,新兴姑娘,河西布”的美誉,主要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



七、水酥饼

永胜水酥饼源于民国二十四年间,湖南艺人将此技艺带入永胜并在永北镇一带得以传播,是永胜县民间家庭中的传统特色食品。



八、糖画

糖画,又称“糖影儿”、、“糖饼儿”、“转糖”,是以糖为材料,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各种生动的图案造型即在艺人的手下跃然而出。这一民间技艺虽属小技,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证,糖画大约形成于明代,距今约有500余年历史。



现场摄影:郁伍林

编辑整理:乐    乐

审       核:心    晴
更多活动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关注 老姆登怒苏哩150客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