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承载的浓浓乡愁

 

画家戴红倩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民居承载着历史记忆并具有地域物质文化特征,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民居却逐渐消失。”也许照片的记录根本无法表达戴先生对古人智慧的尊重与崇拜,因而画了一系列的中国民居,与君共赏。...



画家戴红倩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民居承载着历史记忆并具有地域物质文化特征,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民居却逐渐消失。”也许照片的记录根本无法表达戴先生对古人智慧的尊重与崇拜,因而画了一系列的中国民居,与君共赏。







著名作家沈嘉禄老师曾为戴红倩先生写过一篇文章,笔者摘抄了一小段:

“其实,戴红倩的创作是跟着自己预定课题来的。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戴红倩与朋友走进大江南北的自然山水、老屋村落,带着满箱满包的速写稿回到工作室,又以其惯用的细笔中锋精心描绘敷彩,一幅幅有地域特征富有美感艺术作品夹带着朴素自然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戴红倩还借鉴北宋“佛像马家”马远(人称“马一角”)的绘画技法,大胆剪裁,摘取自然界一角半边之景展示广袤的空间和浓郁的诗情。他精心创作的一批中国古民居系列画作,将江南水乡、安徽宏村、宜兴古龙窑、长江三峡、福建土楼、粤北村落、西双版纳竹楼等建筑再现于作品中,并赋予了浓浓的人文情怀。”

安徽宏村
皖南西递
重庆三峡
福建土楼
贵州从江
江苏宜兴古龙窑
江苏周庄
上海石库门
深圳龙岗
云南西双版纳竹楼
浙江大漈
浙江景宁畲族
“戴红倩将一贯的人文情怀倾注到城市生活的反映当中,将与城市有关的画面置于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以一种刚柔相济的饱满线条与淡雅的色彩,修复建筑本身的肌理,表达人与建筑的关系以及建筑在社会生活中的沧桑历史。所以在许多人眼里,戴红倩画面中的建筑是活的,有弹性的,有体温的,会呼吸的,正在将上海的百年风云娓娓道来。”
最后这个视频来自上海外语
频道ICS对戴红倩先生关于民居系列的采访。





其它精彩链接:

  • 上海魅丽“之”
  • 戴敦邦三国插图欣赏 
  • 当梵高穿越到21世纪
关注戴家样微信公众号

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
版权声明:

戴家样的所有文章均来自原创或编译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戴家样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daijiayangyishu),部分素材收集于网络,如有冒犯请私信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
长按以下二维码,选择“识别”,即可关注我们!


    关注 戴家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