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茎果实感染的几种病害,早知道早预防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长按识别二位码,一起探讨种植技术。
也可添加小编微信:3012232738,拉你入群。
非草莓行业的朋友勿扰哦!


白粉病
白粉病多发于15~25℃,症状为果实、叶片、叶柄等附着白粉(高温漆症状不明显)。发病期多在10月至次年6月份,不同地区也会有全年发病的情况。

传染诱因是干燥时孢子飞散的空气传播。此外,也会从其他蔬菜感染。氮使用过多容易感染(潮湿、孢子发芽),有品种之间的差异。

防治方法:

育苗地、生产田要加强环境治理,及时清理并销毁前茬作物残渣。

化学药剂防治:25%乙嘧酚1000倍;42.8%氟菌·肟菌酯2000倍;25%嘧菌酯1500倍
灰霉病
病原菌为Botrytis灰霉菌,多发于17~25℃的潮湿环境,症状多发于果实、花瓣等,潮湿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在花瓣未脱落时期。发病时期为11月至次年5月份(特别是低温期易多发),主要是空气传染,多发于灌水较多、种植密度过大引起的换气不良的情况下。

防治方法:

耕种防治(调整大棚内湿度,通气性良好,对花瓣进行处理,摘除枯叶等);

化学药剂防治:50%啶酰菌胺1000倍;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500倍
芽枯病
病菌为半知菌亚门丝核菌,病原菌发芽温度在5~30℃(22~26℃最适宜),在略微高温期容易发病。病症为发病部位呈褐色腐烂。发病期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促成栽培或半促成栽培从盖棚膜到出花序这段时间,高温多湿且深植的地方容易发病。育苗期6~8月份多雨及浇水过多时,假植苗如果栽植过深就容易发生芽枯病。

传染诱因多为深植、过于潮湿(浇水过多,植株根部杂草较多)、换气不良。

防治方法:

耕种防治,避免深耕进行良好的通风透气;
菌核病
病原菌为核盘菌,病原菌的发病温度为15~20℃,中低温时比较容易发病。病症为叶柄或茎基部腐烂坏死,出现絮状白霉。发病期多于11月至次年4月。传染途径有土壤传染、空气传染。菌核可在土壤中越冬。

防治方法:

耕种防治,加强通风透光,枯叶等及时清除,注意低温;

药剂防治:参照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的方法
轮斑病
病原菌为昏暗拟茎点霉,属半知菌类真菌,相对喜好高温。病症为叶片中心部呈茶色,周边出现紫色轮状斑点,从叶缘向叶柄呈“V”形扩展。随着病症的扩展,叶缘向叶表卷曲,开始枯黄。此时,可见多处出现黑色斑点。发病期多为育苗的高温期。传染途径躲我枯株、收获残留枝叶、发育不良的植株。

防治法:耕种防治,适时处理枯叶和残留枝叶,做好排水,注意肥料是否短缺;

转载注明出处:蓝农平台

了解最专业的农业生产技术,就来蓝农平台。
好消息




蓝农二期开发完成,正式上线了!

全面升级的新功能,完全不一样的新体验,农场主和顾问两个重要角色,缺一不可。说的就是你,还不下载试试!


    关注 蓝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