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沈栗》:第136章 不可吃独食

 

------第136章 不可吃独食------



“果真如此?”太子大喜:“里面可以还可以生火?不会化掉吗?”

“不会化,”沈栗道:“臣试着住过,还算保暖,日常生活没问题。当然,它最大的优点是易于建造,也不需什么工匠,容易上手,而且几乎不费什么材料。”

“怎么建?”那浩勒脱口问。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在古代,雪灾造成的破坏较之现代大得多。尤其对于贫民来说,土木造成的房子不经压,一场暴雪过后就塌了,甚至有的家庭连土房也不趁,别说暴雪,就是风大些都可能被掀翻。房子没了,不仅意味着失去住处,而且还会有冻死之虞。

这不是玩笑,别说碰上雪灾,就是普通年景,每年冻死路边的人也不在少数。

沈栗所说的雪屋如果真的好用又省钱,不仅可以解决眼前可能发生的难题,就连日后,一些走投无路的贫民也可以靠它暂时熬过冷天。

沈栗道:“不过是用些结实的雪砖垒砌而成如圆顶帐篷一样的屋子,门开得小些,里面向下挖个坑,叫人作为暂时的住宅是可以的。雪不需要成本,造一个这样的雪屋只需要些挖坑和切割雪砖的工具,造好后在里面铺些干稻草、树枝,上面再覆上铺盖,一家人挤在一起互相取暖,总是冻不死人了。”

“这么说,官府只要发些衣物铺盖和工具,再给些锅碗之类,就可以让流民有地方住?甚至不需要特意找泥瓦匠和木工?”太子两眼放光。省钱啊!赈灾也是要银子的!

沈栗点头笑道:“预先培养些熟手到时候指点流民建房就可以了。有房子住,想必流民可以稍微安心。等熬到开春,想必大同府内外俱已安定,新官都要到任了。再由官府给流民重新安排土地,叫他们定居,流民自然就恢复成普通百姓。”

太子喜的合不拢嘴,百姓所求通常不多。一要有粮,只要能保证流民能喝上碗粥,民心就能稳定一半;二要有个安身之地,就像沈栗说的,冬季能熬过去,春季再得块田,百姓是不会再想做流民的。没有流民,大同府的民乱就没有死灰复燃的根基。

才经武深吸一口气,大喜道:“太好了!这法子便是北方行军补给不足时也可以用嘛!”

郁辰也点头,打仗时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多学些法子就多些希望:“下雪后咱们试试。”

太子笑道:“接着说,还有什么?”

“接下来就是取暖的问题了。”沈栗笑道。

晋王世子道:“衣物还好解决,不管是破皮烂袄,官府发些,再不够,让富户捐些,让贫民稍稍蔽体就好。只是这木柴……”

雪灾时山里是不能进人的,到哪里去找木柴生火取暖做饭?

沈栗笑嘻嘻示意大家稍等:“学生去到外面取样东西给殿下和诸位大人看。”

雅临忙道:“诸位大人出谋划策,跑腿的活该是奴才去做,沈七公子敬请吩咐。”

“只管叫他去跑,”太子笑道:“让他活动活动腿脚!”

“那就麻烦雅临公公。”沈栗道:“学生的常随竹衣在门房候着,请雅临公公找他取学生带来的东西。”

不一会儿,雅临亲自拎着一个木箱进来:“这东西倒是有些分量。”

沈栗道了谢,接过来打开,众人纷纷围过去看。

只见里面摆着几个黑乎乎的石块,外加几个同样黑乎乎、矮胖的圆饼状物事,上满还长着些窟窿。

“这是什么玩意?”霍霜伸手捡起一个圆饼子,掂了掂,又拿起来闻了闻:“谦礼总能知道些新奇玩意,我记得祖母她老人家前几年看话本时也得了个酱菜法子,使人做了,果然好吃。看来多看杂书也是有好处的。”

见霍霜豪放的动作,沈栗嘴角抽了抽,在霍霜张开嘴欲咬咬试试的时候幽幽道:“这东西不是酱菜,好似不能吃。”

郁辰噗嗤一声笑出来,霍霜赧然放下。

才经武捡起一颗石块,琢磨道:“这东西我见过,听说三晋这边有地方就长这样的石块,挺糟蹋田地的,有这东西的地方没法种田。质地又不坚硬,做不了石材,没什么用处。”

沈栗微笑点头:“才大人知道出产这东西具体地点吗?”

“这倒不知。”才经武迟疑道:“奴才只是见这种石头生的稀奇,随口问了一句,具体在哪儿却不清楚。”

“在朔州,隶属大同府。”沈栗道:“地表可见。”

“这石头有什么用处?”那浩勒问:“这几个圆饼子是这种石头做的?”

沈栗点点头,请雅临去找了个火盆,将那些圆饼子慢慢垒好,找了些东西生火。

众人眼见着那些用石块做成的圆饼子竟烧了起来。

太子激动道:“快快,雅临。”

雅临伺候太子多年,自是知道太子的意思,连忙拿了些东西去试。

纸张烧起来了,布料烧起来了,就连雅临气喘吁吁飞跑取来的鸡腿、肉块竟也被烤的滋滋作响。

太子闭了闭眼睛,方才平息了一下砰砰急跳的心脏,哑声道:“这石头真的能烧!它叫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

“这东西没有殿下想的那么稀奇,也不是学生发现的。”沈栗笑道:“这种石块有不少名字,石涅、石炭、石墨、乌金石等等,其实汉时或更早就已经有人发现这东西可以当炭烧,也有人开采,只是不知为何没有被传扬开。”

“石涅!竟是这个东西!”那浩勒惊道:“我曾在书中看到过记载,《山海经》云,‘女床之山’、‘女几之山’‘多石涅’。只是不知竟是这个样子的。这东西竟然能做炭用?”

有那浩勒的肯定,太子大喜:“谦礼,你莫非找到了女床之山?”

沈栗摇头失笑:“学生哪里知道什么女床之山,这东西在朔州有出产,学生打听出这个就够了。”

“这制成圆饼子是做什么?这是什么法子?”霍霜仍纠结于圆饼子。

沈栗道:“制成这样可以让石炭烧的更好。”

太子喜道:“这么说,这东西可以取代木柴取暖生火?”

“不但可以取暖,”沈栗微笑道:“其实这东西烧起来热度更大,若是用来烧窑或炼铁会有更好的效果。”

晋王世子大喜道:“这个好。得了空让匠人们试试。”

众人纷纷点头,虽然他们并未意识到一种新的能源出现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但眼前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才将军方才也说了,出产石炭的地方既不能种庄稼,又不能出石材。”沈栗充满暗示意味道:“这样的土地现在想必不甚值钱。”

屋内众人顿时两眼放光!

财源!

都说开源节流,其实古代人都习惯于节流,而不善于开源。能有个发财的机会,哪怕是一直板着脸的刑部侍郎那浩勒也忍不住热血上头!

众人纷纷表示,太子殿下,还等什么,咱们快些出手啊!

雅临几步窜到门口,四下打量:还好,屋里说话声音小,外面应该听不到。就这样,雅临还是威胁了一下守卫的侍卫们,说话多,死得快。

众人激动了一小会儿,终于找回理智:“这东西好得吗?制成这圆饼子费不费力?”

好家伙,都考虑到成本问题了。

沈栗道:“学生打听过,据说这东西在朔州那里可以找到在地面上露着的地方,直接挖就行。制成这‘蜂窝煤’——因它上面有窟窿,像蜂窝眼一般,就叫它蜂窝煤——不过是用碎渣掺些黏土罢了,不费什么力气,连女子都可以动手。”

好!众人心里又激动了一番。

瞄见太子有些纠结的神情,沈栗微笑道:“虽则眼前有了发上一笔小财的法子,但咱们也是因为奉旨来三晋赈灾才凑巧发现的,可见冥冥之中有定数。这石炭的资源自然要惠及三晋百姓,更要归于皇上,至于咱们,不过是顺应天道恰巧碰上个机缘罢了。”

“因此,学生建议,咱们各家稍稍买上一些田地就好,其余献于皇上才是,不但眼前可能到来的雪灾需要石炭应急,就是日后国内再有个天灾,凭着煤矿的收益,皇上至少能拿来应应急不是?”

熨帖!太子顿时如盛夏喝了冰凉泉水,全身都舒爽异常。

众人惊觉,可不是嘛!是不是顺应天时不知道,但当着太子的面,找出了发财的点子,大头自然要归于皇家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哪块地不是邵家的?

那浩勒又不禁在心里感叹沈栗反应的快,别人还只顾着高兴呢,他就能想到要怎么分账才好。这趋吉避祸进退有度的本事,在沈栗这个年纪,只能用天赋来形容。

话说回来,这个提议也只能由沈栗来说最合适。太子是不好开口把东西划了进邵家的口袋的。但这份财路是沈栗提供的,对别人来说是意外之喜,沈栗都不肯吃独食,把法子拿出来和别人分享了,大家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再者,现下站在这屋里就没有傻的,想撇下皇家,难道是活腻了!

太子美滋滋谦虚了一下,众人立马表示,必须这样办,不然臣等心里不得劲,什么时候臣等也不能忘了皇家。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7364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137章 万墩儿万吨------

沈栗又嘱咐道:“此物单有一样不好,烧的不充分时,易生烟毒,若是通风不好,说不定要闷死人。若是大户人家,出来进去有人看护,屋子又大,想来是不妨事的,但小家小户,门窗紧闭,又或者是住在雪屋里,为了点热气就捂得严严实实,未免危险。众位大人产业中售卖此物时,要好生提醒通风才是,小心惹上官司。”

才经武讶然道:“还有这个蹊跷,听着倒是与木炭差不多。”

霍霜不以为意道:“石炭木炭都是炭,有些相似的弊端也不稀奇。这个容易,底下人售卖时提醒一声就是。这个不需担心,人们用木炭早习惯防着炭毒了,自会注意的。”

众人纷纷点头,发财的喜悦丝毫没有被打击到。这东西与木炭相似,却又不需辛辛苦苦找木头下窑去烧制,叫人直接挖就是,单人力就省下不少,省下来的都是利。

众人又计划一翻如何在朔州不动声色的置地,如何开采,如何运输……畅想未来,热血沸腾,美!

想起丁柯等人,众人心生鄙视,你们辛辛苦苦搞阴谋,送女人,划拉些钱财还不是要被人收拾,老子不需做贪官,照样发财!看来跟着太子果真没错,人走时气马走膘,顺应天意,洪福自来。

众人散去,太子笑盈盈端起清茶。雅临伺候太子久了,太子脸上的笑究竟是习惯性维持风度还是发自内心喜悦总是能分得清的。见太子连日来的郁闷之情一扫而光,雅临凑趣道:“奴才就觉着小爷有运道,什么难事到眼前都迎刃而解,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船到桥头自然直。”

太子笑道:“吾倒真有几分走运,不过,也多亏有谦礼这个福星。”

想到丁柯等人还在忙着堵旱灾的窟窿,而自己这边已经开始着手筹备雪灾事宜,领先何止一两步?更兼之找到了新的财路,到时候把大头往父皇手里一交——想到父皇神色大悦的样子,太子有些压不住心头兴奋。而这桩桩件件都与沈栗有关,东宫人手少又如何?沈栗一个顶十个!

“沈七公子还真是东宫的福星。”雅临奉承道:“可奴才觉着,不是小爷,他也没有用武之地。想当年满景阳都知道礼贤侯的庶子人见人厌,净淘气,可自打他做了小爷的伴读,就眼见着一天天出息起来!可见小爷和沈七公子是那个什么……相得益彰!”

太子大笑:“什么相得益彰,词不达意,哈哈。”

回头望见案上放的那碗“补汤”,太子的脸又晴转阴。想到后院还有个时而端庄时而妖媚,含情脉脉神经异常连嗓音也变来变去的安三姑娘,太子顿时两眼失神,决定今天不到掌灯绝不会后边。

沈栗虽然身份上只是个小小举人,也没人敢怠慢他,捞着个单独的小院安身。方鹤没身份,借了他的光,好歹有个像样的地方住。

打从太子那边回来,就见丁柯正等着他。

一见丁柯,沈栗瞬间又想起安三姑娘的“风情”,顿时一股笑意上来,没忍住。

丁柯的脸色更苦了。

沈栗颇有些歉意的拱手道:“小侄失礼,还请世伯不要见怪。”

丁柯摇摇手,先是长叹一声:“老夫也被人坑苦了,贤侄啊,要是知道这姑娘是这个样子,打死老夫也不敢送到太子眼前啊。”

这事你和我说什么?沈栗无言,面上只是微笑。

丁柯试探道:“太子殿下可曾动怒?”

太子正忙着想钱呢,哪有功夫管什么安三姑娘?沈栗腹诽,不漏声色道:“这个学生倒没见,只是这位安三姑娘实在有些……学生和世伯就不打幌子了,看在世伯和安大人面上,太子会善待安三姑娘的。”

丁柯瞬间领会,作为合作的吉祥物,安三姑娘自然会得到善待,但是就凭德行想得宠,除非太子的审美出现异常。

丁柯倒也不觉得失落,看过安三姑娘之后,丁柯心里就有了预料。自己都感觉忍不了,自然在宫中见惯了各色美人的太子能对那女子青眼。

尴尬的笑了笑,丁柯迟疑着再次扔了一张老脸在地上:“这姑娘实在不像样,老夫想着,家中还有一女……”

沈栗真没料到丁柯这样的朝廷大员能不要脸到这个地步,眼睛瞬间瞪大。丁柯也觉说不下去了。

沈栗咳了一声,苦笑道:“世伯啊,太子殿下毕竟是来赈灾的,若只安姑娘一个,还可以编个一见钟情的风流韵事。再多,风流韵事就成了耽于美色,可教殿下怎么对皇上交代呢?世伯,咱们如今可都是东宫门人了,好歹也得为殿下的声名着想不是?”

丁柯也觉无可奈何,毕竟,走裙带关系也要隐秘些才是。一个劲往东宫塞女人,不光太子的名声要坏了,自己的名声又能好到哪里去?

沈栗又吓唬道:“再者,太子虽未动怒,雅临公公却是很不满的,埋怨世伯坑人,叫他办砸了差事。”

雅临是东宫总管太监,丁柯看不起他,却也得承认雅临对太子的影响绝对不会小。听说雅临怒了,丁柯一惊,心里发苦,这赔罪银子也是个数目,还不知道人家肯不肯收呢。

发了半晌呆,方才想起还有一事,笑道:“差点忘了,世侄要找的万墩儿如今已经带到,世侄可要见见?”

沈栗笑问:“人已经到了,还要多谢世叔尽心。”

丁柯摇手笑道:“也是巧了,这人就是老夫家里庄子上一个小管事,老夫吩咐下去时底下人直接就禀告了。因想着殿下仪驾正要往这里来,索性就让他在太原等着,这不,贤侄安顿好了老夫就带他过来。”

沈栗奇道:“还有这样巧的事!小侄年幼时走失到世伯家眷中,如今小侄随从的亲戚又是在世伯家中找到,堪称奇事!”

丁柯笑道:“可见两家确是有缘,唉,可惜世侄成婚的早,老夫的女儿没福气啊。”

沈栗:“……”

为什么总是想要推销女人,你上辈子果然是拉皮条的吧?

“多米!”沈栗唤道:“多米呢?”

“少爷。”多米急匆匆跑来:“少爷有什么吩咐?”

“你舅舅找到了。”沈栗笑道:“你来认认。”

“哎!”古代人宗族观念很强,对亲缘关系看得很重,哪怕从来都没见过面,能找到舅舅,对举目无亲的多米也是很惊喜的事。

来人是个矮矮的胖子。这万墩儿可真没白费他这名字,万墩儿万吨!单论身材,勉强能看出是个圆柱体。沈栗倒吸一口气,一个小管事,能把自己吃成这样,也是能耐。

果然,这胖子是个会来事的,未语笑先闻,给丁柯和沈栗请了安。等看见多米,立时眼泪就下来了,哽咽道:“这便是我那可怜的外甥吧,外甥哎,可想死舅舅了。”

沈栗:“……”

多米:“……”

话说几天前你都未必知道自己有个便宜外甥,想死你了是怎么回事。

多米本来满怀激动,硬是让这舅舅吓住了,亲戚表演太夸张,怎么办?

丁柯也觉得万墩儿太过了,咳了一声道:“想必是刚见着亲人,太激动了,万管事,你好好说话!”

万墩儿立时云收雨住,袖子向脸上一抹,眼泪瞬间消失,又换上笑脸。

沈栗:“……”

多米:“……”

今日无语之时特别多。

万墩儿打怀里掏出个银锁。给小孩戴的银锁能有多大,在万墩儿的肥掌间跟个豌豆似的,多米小心翼翼接过仔细打量。

他小时候确实见过他阿妈有这么个宝贝银锁,流离失所那么多年还保存着。可惜,后来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多米阿妈能忍得住自己挨饿,忍不得多米挨饿,到底还是把银锁给卖了。

多米把银锁翻过来,看着上面确实刻着万墩儿的名字,位置和他阿妈的银锁上一样,花纹大小也都相同。

万墩儿道:“你外祖父叫个万二武,外祖母没名字,姓宁,左手拇指上有个疤痕。当年你娘走失的时候,家境还算好,有几亩薄田。虽没有人伺候着,却能读私塾。后来你外祖父外祖母都因病去了,剩下我才十四五岁,又不会种地,渐渐家里都败光了。我想着树挪死,人挪活,不如到城里找份差事,因识几个字,如今在大人乡下庄子上做个小管事。”

万墩儿说的轻巧,沈栗和多米听的却不轻巧。

万墩儿虽没说出口,但也听得出来,小管事,说的好听,看这身材过得也不差,但最大的变化,是身份降低了。原本他家里还算自耕农,如今呢?家奴啊,连平民都不算了!

沈栗问:“可说的准?”

多米迟疑道:“对的上。”

丁柯笑道:“他舅甥长得相差甚大,倒是眼睛,仔细打量,倒是相同。都说外甥肖舅,老夫看八九不离十。”

沈栗看看,别说,还真是,多米有个特点,眼睫毛特别长,这万墩儿也是,可惜都让肉埋了,不仔细找确实不易看出来。”

万墩儿笑道:“奴才家人都这样,小的胖的走了形,看奴才儿女,就知道长得像了。”

沈栗听万墩儿一口一个奴才,不觉皱眉。

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7364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历史小说 《首辅沈栗》

作者:诚仪鲤
最后更新于:2016年11月17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首辅沈栗”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27364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