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有专攻丨从物联网到万物互联

 

人都是越来越懒,而计算机行业的美德就是懒惰。...

欢迎关注我i电力

我们传递多元化的故事,你来活成最特别的自己
说专业


在野蛮和低效的原始医疗时代,人们从来不会想到信息时代有一天会成为整个时代的主流,更不会想到这个时代会在物联网和医疗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智慧医疗的普及,向整个世界宣告了物联网将影响甚至带动整个时代的发展。

我们想让智能时代早点到来

2015年初秋,物联1501入学的第一个班会,熊建国老师便用一个有关智慧医疗的片段向班上的同学展示了智能科技下的未来,而对这群人物联网的憧憬和期待,从这个时候开始萌芽。

学习物联网的两年,陈品东说自己已经爱上了物联网这个专业。如今,陈品东看待生活的事物,习惯去思考它们与物联网的联系。陈品东说,学生卡之所以能实现支付、刷门禁、信息识别,就是利用射频识别读取卡里的信息,利用互联网与服务器同步信息、校验身份;又或者楼下的友宝售货机、各种智能家电,这些都是物联网在生活中的体现。

学习物联网,并非只是简单的学习编程,也并非简单地了解一些计算机逻辑,它们虽小众,却精悍,横跨硬件与软件的鸿沟,学着各个院系的专业课,体验着交织繁忙的生活。知识的维度在学习物联网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拓宽。
陈品东,物联1501


而对于同样是大二的陈晰颖来说,一开始接触自己的专业,觉得物联网于她如同灯塔于远航者,心里知道那是目的地却还是要经过无数个日夜去追寻。

真正让陈晰颖对物联网技术有清晰的认识的是2016年暑期计算机实习。物联15级的同学参观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怀柔分中心,分中心负责人领着他们参观了一系列物联网应用后与他们促膝长谈。让陈晰颖印象深刻的是RFID技术在煤矿系统的应用。RFID即高频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可以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应用于煤矿开发中可以对煤矿生产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比如说实时监测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等的浓度。通过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保障安全的煤矿开采工作环境。一块小小的芯片可以让无数矿工不再经历黑暗、压抑、无助与绝望,这给了陈晰颖很大的感触。她说:“这或许就是物联网的魅力吧,这或许也值得我们这一代物联网人去努力吧!”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怀柔分中心


提起读研,陈品东和陈晰颖都说希望在物联网相关的方向中继续深造,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向发展,或许他们学的以及他们做的将会改变这个时代。

而物联网的使命,或许就是如此,让智能时代早点到来,让比尔盖茨的“未来之屋”不再只有一个。
陈晰颖,物联1501


对于人工智能,杨超有着更多的想法。

经历了考研的杨超,已经拿到北邮的录取通知书,今年初秋,杨超将在北邮继续他对智能时代的追逐。

如今的杨超除了每天忙着做自己的毕业设计,也有空去思考自己学习物联网的四年。

从小对数学的痴迷以及高考填报志愿时对计算机笃定的选择,让杨超和物联网有了一个美丽的邂逅。如今的他仍然痴迷数字逻辑带给他带来的思考,仍然痴迷于输出每一行代码给他带来的成就感。对于一些问题,他已经习惯了用程序和算法去思考。

刚上大二的时候,杨超买了许多书,带着大一一年对物联网模糊的理解,对未来充满幻想的憧憬,从软件编程到硬件设计,从单片机到传感器,杨超看了许多书籍,这一年的生活平淡而不平凡,却也让他更加坚定一开始选择物联网专业的决定。从ACM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从校赛脱颖而出,到美赛数学建模的H奖,杨超觉得编程和算法是做人工智能的一个基础,想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必须要在硬件不断加强自己。
杨超与队友的美赛数学建模获奖证书


大二下学期杨超报了一个大创项目,这个项目是设计一个婴儿智能手环,为了实现测量婴儿体温,心率,室内温湿度等功能,杨超已经不记得为敲代码熬了多少个夜晚,也不记得为了调试每一个模块的传感器,看了多少本关于硬件的书。
电子设计竞赛期间的孵化楼


而让杨超的硬件学习从第一课堂转向第二课堂,影响最大的是大二下学期的电子设计竞赛。四天三夜的比赛,杨超和队友选择做一个风力摆,每天晚上在孵化楼待到凌晨。第一天分析题目,在当时城北市场买木材,连着两天做装置,一边编程一边做焊接电路,在最后的半天赶着写完了论文,最终他们的作品以全国二等奖回报了他们的努力。

回想起自己做比赛的经历,杨超说:“除了一定要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心态和方法也很重要,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松懈”。
杨超和队友带着电赛作品到杭州参加复赛


下一站,是拐点,也是初衷

学士学位让你拥有了一项专业,一个硕士学位可以深化你的专业,阅读研究论文能让你触碰到人类知识的边缘,当你站在边缘专攻了一些年,直到有一天,你在边界取得了一点突破,而且,你所作出的突破被称为博士学位,而这个时候,世界对你来说变得不一样了。

对于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杨超已经做好了准备,硕士只是一个拐点,他已经做好了攻读博士的准备。北邮复试面试的时候,杨超也被问到会不会读博,而对于这个问题,他在高中的时候便已经有了答案,他很确定自己将会成为一个博士,在人类知识的边缘挖掘自己的新世界。小时候对于触手可及的世界只是一种幻想,现在觉得,物联网的发展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让这个世界变得触手可及,而杨超,只是想让这个世界尽早的成为它应该成为的样子。
杨超,物联1301


如今全球仅有1%的事物与网络相连,在不久的将来,一切事物可能都会与互联网相连,这也意味着我们即将从今天的“物联网”走入“万物互联”的时代。届时所有的东西都会获得语境感知、增强的处理能力和更好的感应能力,这是物联网的下一次革新。

而这次革新,他们在路上。
物联网,翻译自“Internet of Things”,字面理解就是物体的互联网: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它其实早已遍布我们的生活,与互联网结合成一个巨大的网络。

而要真正实现人类对未来的遐想,物联网关键,也任重道远。
讲述:杨超、陈品东、陈晰颖

采写:陈健忠、予封

编辑:Loicca

邮箱:power_i@126.com


    关注 我i电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