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第十一章 军法森严

 

------第十一章 军法森严------



有了冯桐的承诺,徐佑望向左彣,道:“左军候,由我来临阵指挥,你有没有异议?”

与其听冯桐这个外行瞎折腾,左彣宁可选择徐佑,况且他们认识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对这个传说中跳脱飞扬、跋扈任性的徐氏七郎,竟是充满了好感。

“但凭郎君吩咐!”

“好!”

徐佑双手交叠袖中,平放在胸腹之间,腰板挺直如松,双眸神光乍聚,脸上露出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势,跟方才谈笑时简直判若两人,道:“左彣,船上共有多少部曲?”

所谓部曲,是楚国的军制,一军有十部,部的长官设校尉,一部有十曲,曲的领头为军候,合称部曲。曲之下则是看各兵种的配置,千人设二五百主,五百人设五百主,百人设百将,五十人设屯长,十人设什长,五人设伍长,包含水步军、车兵和骑兵。

“此次随行的部曲有一百二十人,皆是府中精锐,可以以一敌十!”

“可有入品的高手?”

“百将邓滔,使单手槊,九品上的修为。其他如屯长张威、杜毕,虽然没有入品,但勇猛过人,对阵杀敌不落人后,也可堪一用。”

放在别处,单单百人部曲里就能有左彣、邓滔两个入了九品的高手,实在是骇人听闻,但对出身武力强宗的徐佑而言,却是司空见惯的事,并不为意,道:“召邓滔、张威、杜毕,以及其他的什长、伍长等到舱室里来。”

片刻之后,宽敞的舱室里站满了人,排在队伍最前的是百将邓滔,身高比徐佑足足高出了一个头,双臂健壮有力,脸部如石刻斧凿而来,充满了力量和粗犷结合的奇特观感。对比之下,张威、杜毕就要逊色多了,也就是普通的军中劲卒罢了。

冯桐当众宣布了命令,自左彣以下,所有人听从徐佑的指挥,以应对四夭箭的暗杀。此话一出,舱室内顿时响起小声的议论,不少人交头接耳,看向徐佑的眼神都是疑惑和不信任。他们中还有人不知道徐佑的身份,见他如此年轻,又是弱不禁风的公子模样,要说唱曲赋诗还有可能,但带领大家对付刺客,那不是开玩笑吗?

徐佑并不做声,等众人议论一会,突然冷冷的道:“早听说袁氏军纪松弛,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的声音不大,但语气里透着的淡漠仿佛寒风吹过,让整间舱室的温度下降到了冰点。一阵难堪的沉默之后,大部分人的脸上都露出不忿的神色,

“是吗?看来有人不服气!”徐佑站了起来,眼神在人群中一扫,站在邓滔身后右侧的张威的唇角满是不屑,用手一指他,道:“你是屯长,手下管着五十名弟兄,你的命令,他们可敢不听?”

张威粗声粗气的应道:“不敢!”

“他们为什么不敢?”

“因为他们服我!”张威头一抬,傲然道:“我就是让他们去死,他们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好,说的好!”徐佑啪啪啪的鼓起了掌,缓步走到张威跟前,道:“看来这位张屯长对自己带兵的手段得意的很!那我再问你,如果作战之时,你战死了呢,他们要听谁的指挥?是不是还得打一架,找一个大家都服气的人来?”

“我……我死了,上面还有百将……”

“百将死了呢?还有军候,军候死了,还有将军,是不是?”

“是!”张威大声道。

徐佑唇角溢出一丝笑意,道:“我听明白了,袁氏不仅军纪涣散,而且白白的养了一群蠢货!”

“你说什么?”

张威怒目而视,腾的往前一步,腰间长刀出鞘大半,几乎要把鼻息喷到徐佑的脸上。其他一干人等也都是义愤填膺,唯有邓滔铁塔一般矗立在最前面,眼观鼻,鼻观心,一动不动。

“放肆,还不退下!”左彣知道张威有点桀骜不驯,但也没料到他敢拔刀,刚要过来大声斥责,被徐佑挥手拦住,对张威淡淡的道:“觉得我说的不对?觉得自己不是蠢人?那我问你,如果一场仗需要将军亲自来对一个五十人的屯下命令,这场仗还有没有胜算?”

“这……”张威支吾道:“这我怎么知道?”

“你是屯长,可以不知道,但将军领一军之责,他不能不知。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你带的兵只知道服你,而不知道服从命令,如果你战死,哪怕将军另派了屯长,这五十人也没有了战力,等待他们的只是早死晚死的区别。就这样害人害己的带兵手段,你竟然还得意洋洋,不是蠢货,又是什么?”

“我,我……”张威憋的面红耳赤,却一个字也反驳不了。

“军无令不行,要是以我徐氏的军法,一将入营,敢行走着,斩!敢高言者,斩!敢违令者,斩!张威,你的人头,我早已经取了三次!”

徐佑的神色冷冽如刀,声线坚定不可侵犯,三个杀气腾腾的“斩”字出口,让这个粗胚汉子竟感觉到两股战战,深秋时节,掌心渗出了一丝潮意。

见已经撼服此人,徐佑长袖一挥,掉头走到舱室中央,沉声道:“屯长张威,以下犯上,不听号令,念其初犯,暂免去死罪,杖责三十,除屯长之职,降为伍卒!杜毕,你去监刑!”

“诺!”

在邓滔另一侧站着的杜毕仅仅迟疑片刻,见徐佑冷冷的眼光扫过来,心中一惊,忙俯首听令,手一扬,道:“来人,将张威拿下!”

立刻有四个伍卒上前,将张威押到甲板上,解开甲胄,以棍棒行刑,痛呼声传到舱内,不管众人是不是真心,却都无一再敢异议。

徐佑对这个结果表示满意,其实他心里清楚,只是这种手段,不可能收服人心,说不定还会起到反效果,但只要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这群袁氏的部曲为自己所用,那就算达到了目的。

行刑之后,徐佑让众人散去,不许卸甲解胄,静候命令,只留下了冯桐、左彣和邓滔,四人在室内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军候,你对四夭箭似乎了解颇多,知己知彼,方能有备无患,可否为我详解一二?”

“我也是道听途说,但去芜存真之后,应该有七分的可信。”左彣沉声道:“四夭箭师出同门,飞夭为大,使的是精铁所制的长矛箭……”

“长矛箭?”徐佑前世不算孤陋寡闻,这一世更是刀马纯熟,但对这种箭却从来没有听说过。

“据称飞夭身长九尺,天生神力,背后背有五根长矛。每当对敌时,纯以腕力投掷长矛,用的却是极其精妙的箭法,所以人称长矛箭。其势如惊雷,迅若闪电,传言极少有人能够硬挡他一招。”

以矛为箭?

自汉魏以来,计量单位的一尺大概等于后世的二十五厘米左右,九尺也就是两米多了,徐佑脑海里浮现一个眼如铜铃、虬发盘结的巨人形象,下意识的揉了揉掌心,口中有点发苦,道:“其他三个呢?”

“杀夭排行老二,用的是普通白羽箭,身材瘦小无奇,但杀性最大,悍不畏死,是陷阵之士;月夭是老三,据称是一个妙龄女子,常常以锦绣覆面,双眸呈湛蓝色,最擅偷袭,生性狡猾,刚才在船头,郎君已经见识过她的手段了;最小的是暗夭,此人比较神秘,出道以来从没人见过,样貌、兵器、修为一无所知,也不知道究竟是男是女……”

接下来左彣又将四夭箭出道以来的战绩一一做了说明,在他们刺杀的七人中,有朝廷的官员,有世家的子弟,有军中的将领,有江湖上的豪客,都是极为棘手的目标,却无一例外的全都 刺杀成功,因此名声显于天下。

冯桐脸色苍白,他没想到刺客竟然有这么大的来头,一时对能不能安全返回晋陵,没了刚才的信心。

徐佑的食指和中指轻轻敲打着腿侧,心中飞快的推演着各种可能性,就如同他曾经在诡谲莫测的商战中寻找对手的破绽一样,以无比的耐心和超卓的嗅觉,抽丝剥茧般从左彣所说的有限的情报中推断四夭箭的刺杀模式,以及这四个人的分工、性格和各自的战力!

雁过留声,雨过留痕,世间没有完美的刺杀,只要肯用心,总能找到最最有利于自己的应对方式。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7317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十二章 猎人与猎物------

“邓百将,你的单手槊重多少斤?”徐佑望向一直没有做声的邓滔。

邓滔的声音细柔绵长,跟他的样貌完全不成正比,道:“四十八斤!”

拿着四十八斤重的武器厮杀?肱二头肌受的了吗?

徐佑恍惚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按照这个时代的计量单位,一斤约等于后世的222.73克,也就是说邓滔的单手槊重量在二十斤左右。可不要小看了这二十斤,三国演义里吹成花的关羽的冷艳锯,换算一下也不过四十多斤罢了。在冷兵器时代,一寸长,一寸强,重量上占优势,无论劈杀还是竖砍,都能凭白多几分胜算。

“可也是精铁所制?”

“是用衮州所产的百年拓木锻造成杆,裹以百炼钢精制而成。如果郎君是想问我能不能接下飞夭的长矛重箭,职下不敢欺瞒,仅有三成的把握!”

“三成?”冯桐尖声道:“那不等于说一点把握也没有?”话一出口,冯桐好像说错了什么,小心的看了邓滔一眼,见他的表情并无异样,立刻闭上了嘴巴。

“三成已经不错了!”

徐佑没有注意冯桐的小动作,他的注意力都被邓滔口中的“拓木”所吸引。拓木又叫黄金木,因纹理中有金丝而得名,生长缓慢,极其珍贵,号称“十拓九弯,十拓九空”,所以寻找一根长短、粗细、曲直全都合乎单手槊要求的拓木杆很是困难。邓滔能找到质地最好的衮州百年拓木,想必费了不少的心思,花费的价钱,怕也是一个让人惊讶的数字。

只是,邓滔不过小小的一个百将,哪里来的人脉和钱财去搞这样一件极品的兵器呢?

徐佑不经意的看了他一眼,要不是此人是袁府的部曲,真要怀疑是不是四夭箭中的飞夭,毕竟这个年代,身高两米多的巨人应该不会跟街市上的地皮流氓一样常见。

邓滔坦然自若,面对徐佑的审视,没有露出一丝的慌乱。不说别的,这份镇定工夫,就不像是普通军人该有的。

“左军候,你觉得咱们该从哪里着手布置?”徐佑突然转过头,望着左彣问道。

左彣思虑了一会,以食指蘸水,在几案上画了一条弯曲的线,道:“这是红叶渚,从此处再前行十余里,将抵达夹竹码头,那个时候天色已晚,一旦入夜,双眼不能视物,我们人多的优势将化为乌有,这就失了天时;要是再连夜赶路的话,沿途水道崎岖,任何一个地点和方向都可能成为对方选定的战场,这又失了地利;天时地利尽失,面对四夭箭这样的高手,军心必然涣散,如此连人和都没有了。郎君是知兵法的人,当然明白这种情况下,就是武安君转生也不可能打赢这场仗。以职下拙见,不如在夹竹码头休息一晚,等明天一早再动身,光天白日,只要安排妥当,布置合宜,四夭箭敢现身,一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军候是知兵之人!”武安君就是秦国的白起,一代战神,徐佑夸了一句,又问邓滔,道:“邓百将觉得如何?”

“职下只知道听命行事,一切但凭郎君和军候吩咐!”

徐佑摇头道:“一人之智,不如众人之愚;一目之察,不如众目之明。这次敌人十分强大,正是集思广益的生死关头,百将若有所思,还请直言相告,无须避忌什么。我不是心胸狭窄之人,军候也不是嫉贤妒能之辈,咱们勠力同心,共赴此难!”

邓滔一直平静无波的双目隐约闪过一道异色,沉默了一会,对左彣拱拱手,道:“军候莫怪,以职下拙见,四夭箭或许正希望咱们夜宿夹竹码头……”

左彣皱眉道:“为什么这么说?”邓滔虽然分在自己麾下不久,但尽职听令,骁勇善战,颇得他的赏识,因此并不会因为提出异议而觉得被冒犯。

“我刚才听军候所讲的七次刺杀经过,有在军中要地,有在华府高门,有在荒山野外,但唯一没有的,却是在这茫茫江水之上……”

左彣眼睛一亮,扑捉到邓滔话里的意思,道:“你是说,四夭箭不善水战?”

“职下不敢确定,或许是以往的刺杀目标都恰巧没有在水路上而已,不过今天月夭突然射来这一箭,似乎有些冒失,跟他们以往谋定后动,杀者必死的手段略有差距,所以很有可能是为了打草惊蛇,让我们惊惶不定之下,不敢仓促夜航,唯有夜宿夹竹码头……”

“也不能这么说,应该是月夭见郎君一人在船头,以为是天赐良机,这才行险一试。”

“是,军候所言不无道理!”邓滔并不强辩,此人说话行事很有分寸,道:“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但凡有一点的可能性,我觉得都不应该冒这个险,因为一旦中计,夹竹码头将是我们的死地。“

他望着徐佑,道:”郎君,我对四夭箭所知不多,但既然能在天下间闯出这么大的名头,心机、才智、武功都是一时之选,绝不是易于之辈。与其在夹竹码头那样人流众多、鱼目混杂的地方留宿,千般小心、万般防范,还不如连夜赶路,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军候,我等固然夜间难以视物,但夜幕深深,对四夭惊人的箭术恐怕影响更大,况且过了夹竹码头,就是风平浪静的漕河,河面宽广,视野开阔,四夭箭真要在这条河段偷袭,船上一百多部曲,也不怕他们……”

左彣觉得邓滔的话也有一定道理,一时无法决断,踌躇片刻,对徐佑道:“郎君,邓百将勇于冒险,我则偏重稳健,仔细想想,我还是属意在夹竹码头留宿,鱼目混杂不要紧,只要将警戒线撒出去,肃清闲杂人等,然后安排好防卫轮值,定让刺客无懈可击。”

徐佑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突然回头,正色道:“军候和百将所言都有道理,不过你们的出发点重在防守,但从四夭箭以往的战绩来看,他们最擅长的就是从严密防卫中将目标刺杀于密室之内。所以,对付这四个人,单单防守是不行的,无论是夜宿夹竹码头,还是连夜行船赶路,都可能在对方的算计之中,所以要想赢下这一局,首先要做的,就是以牙还牙,也给他们来一个打草惊蛇……”

左彣和邓滔齐齐望过来,静听徐佑接下来的话。

“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想要取胜,必须用奇!”徐佑斩钉截铁的道:“左彣,邓滔,听令!”

两人同时站起,长身直立,抱拳俯头,道:“谨遵郎君号令!”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27317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历史小说 《寒门贵子》

作者:地黄丸
最后更新于:2017年04月16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寒门贵子”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27317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