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县志》:第八章 自然灾异

 

------第八章 自然灾异------



第一节气象灾害

旱灾

据1437年—2008年不完全统计,共发生干旱201次(其中大旱68次,中旱34次,小旱99次)。有资料记载的有123次。

明成化九年(1473),十年(1474)连续两年遇大旱,灾情严重,粮税免。

明成化十八年(1482),春夏秋持续干旱,禾稼枯死,夏秋粮绝收。

明嘉靖四十年(1561),春夏两季连续无雨,大旱,麦秋绝收,民大饥,食树皮、草根。

明隆庆二年(1568),四季少雨,大旱,无禾稼。

明隆庆六年(1572),春、夏、秋少雨大旱,麦秋作物大减产,免税。

明万历十三年(1585),秋无雨,冬夏无雪雨,夏粮歉收。秋禾枯死。

明万历十四年(1586),大旱,加霜杀禾,民多食石脂,甚则人相食。

明万历二十七年(1602),春无雨,麦无收,全县荒饥。

明崇祯六年(1634)、七年(1635),春旱,麦无收,秋又大旱,秋粮歉收。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春夏大旱,麦秋均歉收。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二十六年(1846),连续两年大旱,遇荒饥。

清光绪三年(1877),四年(1878),连续两年遭大荒旱,饿死民无数,人相食。

民国18年(1929),自春至夏无雨,麦绝收,秋禾无苗。

民国20年(1931),春、夏无雨,荒饥。

1950年,春夏三交无雨,小麦减产7成以上。

1955年,春旱无雨,伏旱严重,小麦减产6成以上,秋粮枯死惨重。

1960年、1961年、1963年,连续3年大旱,粮食收获甚微,吃野菜度饥。

1968年,冬春旱,三伏旱,小麦大减产,秋禾推迟下种,秋粮减产5成以上。

1972年,1~7月连续少雨雪,中伏遇大旱,全年降雨400毫米,小麦、大秋作物受灾面积20万亩。

1991年,继1990年冬季无降雨,1—7月份持续干旱。1—2月份全县普遍无雨,部分乡镇5~6月份基本无雨,3月份仅降水19.8毫米,4月份雨量只有10.5毫米。全县24万亩小麦、25万亩秋作物全部受灾。受灾最严重的是沿黄城关、张马、枣岭、谭坪、西坡、西交口等乡镇15万亩小麦大幅度减产,不少地区颗粒未收。小麦减产3~5成有10万亩,5~8成有5万亩,8成以上绝收的有2万亩,而秋作物普遍减产50%以上。

1994年,春夏秋季连续发生阶段性的干旱。冬季春初少雨,旱情较严重,使小麦拔节、灌浆受阻,颗粒秕瘦,造成减产。夏秋干旱,中伏旱情严重,致使秋粮大减,同时影响冬小麦按时播种,部分地区不能播种。

1996年,4月上旬干旱少雨,加之冬后无雪,墒情较差,不仅对冬小麦返青拔节,对果树萌芽抽梢造成十分不利影响,同时推迟大秋春播期。小旱。

1997年,全年降水量为310.2毫米,不及常年降水量的一半,是自1951年后,年降雨量最低一年。从1996年12月无降雪后,1—6月,5个月持续干旱,降水量仅96.8毫米,小麦受灾严重。8月份降水仅6.9毫米,10月份降水11.7毫米,因土壤墒情不足,小麦播种推迟20天,秋作物减产40%。是历史上大旱之年。

1998年,继上年冬12月未降雪雨,1月—3月份小麦返青期间降水量只有26.3毫米,麦田缺苗断垄、麦苗冻死现象严重。重灾区涉及城关、光华、关王庙、崖下、西坡、枣岭、谭坪、西交口8个乡镇,加上部分地区的风灾、虫害、病害,受灾面积24万亩,成灾面积达18万亩,其中:减产3~5成的有8万亩,5成以上有10万亩。进入10月份后,又出现旱情,11月份仅降水7.3毫米,11—12月无降雪,影响了小麦安全过冬。

1999年,继上年4个月干旱1月—2月份连续两个月仍未降雨雪,4个月份为零,加剧小麦大面积死亡,全县24万亩小麦普遍受灾。死亡率在50%以上有5万余亩,主要集中在沿黄谭坪、枣岭、西坡、张马、城关等乡镇塬畔地;30%~50%的有8万余亩;20%左右有11万亩。境内有100多个泉、井干枯,8个乡镇人畜吃水造成困难。进入5月份后,大部分地区又无有效降雨、持续高温干旱,大小秋作物大面积枯死,山坡上松树大片枯死,果树大量落果,麦田无法翻耕,全县秋粮普遍减产5.3%。其中光华、崖下、双凤淹、关王庙、谭坪、枣岭、西坡、西交口等乡镇尤为严重,大秋减灾在60%~70%,小秋减产在80%以上,部分地区秋粮绝收,农民常食的过冬蔬菜无法下种,本年是数十年不遇的大旱年。

2000年1月份—6月份,连续6个月干旱,降水量为106.4毫米。小麦减产5成之多,秋作物推迟播种,减产40%左右。

2001年入春,持续5个月高温干旱,比常年减产4成还多,大秋春播因旱普遍缺苗,且生长发育十分困难,复播小秋作物也少种2万余亩,缺苗严重,长势差,大秋比常年减产5~8成达6万亩之多,8成以上的大秋和小秋面积分别达到2万亩和3万亩,复播小秋作物、蔬菜、油料等也减产在5成左右,沿黄乡村大面积栽植的花椒,因干旱全部枯死,损失惨重。

2002年5月份—6月份,全县出现持续高温干旱,致使小麦较大程度歉收,旱灾受灾面积达18.45万亩,绝收面积1.86万亩,受灾人口7.38万人,饮水困难人口达到7.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800万元。同年,伏后中西部乡村的大秋和复播小秋又遭到50多天的高温干旱,减产秋粮8500余吨,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是连续第六个大旱年。

2005年,1月份—6月份干旱少雨雪,夏粮遭受到1997年后最为严重的旱灾,10个乡镇全部受灾,小麦受灾面积达21.7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9%,绝收面积3.6万亩,受灾人口10万余人,减产粮食达2万余吨;5万亩果树、3万亩花椒、少量夏杂粮和大秋作物由于受干旱影响,减产50%以上;因干旱全县仅复播小杂粮2万亩,比常年减少4万亩。大旱。

2007年入春后,全县普遍持续干旱,致使小麦减产3成以上。4—5月份正直大秋播种时节,有1/3的大秋作物田没能下种,正播种的大秋作物有1/3的面积缺苗,出苗的大秋也参差不齐,长势较差,致使秋粮减产5成以上。据统计,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近10万亩,绝收面积1.3万亩,受灾人口4.5万余人,造成经济损失700余万元。大旱。

水灾

涝灾

清康熙元年(1662)八月大雨倾注,连绵弥月,城垣半倾,桥梁尽圮。

康熙十八年(1680)八、九月,阴雨3旬。

康熙二十三(1685年)秋,阴雨50日。

清同治五年(1866),秋雨连绵40余日,同治六年(1867年)八月,阴雨连绵,前旱后涝。

清光绪五年(1879),春雨衍期,秋禾频遭积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洪涝灾害,冲淹石鼻2座煤窑。

1949年9月上旬至10月上旬,阴雨连绵20余日,秋禾倒伏,霉烂出芽。

1961年9月19日至10月19日,连续降雨一个月,降水140毫米,秋禾难以收获,霉烂出芽,损失惨重。

1962年9月22日至10月10日,20天内连续降雨237毫米,山洪暴发,秋禾倒伏,灾情严重。

1963年5月,连阴雨10天,8月下旬至9月23日,连续降雨25天,雨量200毫米,山洪暴发,冲毁农田,秋禾倒伏,霉烂出芽,损失严重。

1964年5月,连续降雨71.3毫米,小麦倒伏,早收地区不能按时收割,小麦出芽霉烂;9月又连续降雨15天,降水160.9毫米,山洪猛发,冲毁农田。

1968年10月5日—12日,降雨176.3毫米,秋禾受灾。

1975年9月10日至月底,降雨193.1毫米,秋禾灾情严重。

1998年,全县汛期提前,7月5日,降特大暴雨,6日转连阴雨,持续10天,降水量达157.3毫米,15日又一次遭受特大暴雨的袭击,降水量25.5毫米,小麦受涝出芽霉变。全县7个乡镇小麦受灾面积占到58.7%,涉及75个村委、468个自然村,59869人,其中有尉庄、下善、关王庙、安汾、吉家原、双凤淹6个乡镇43个行政村受灾严重,90%以上麦田颗粒无收。

2001年9月—10月,出现1个多月阴雨连绵天气,造成小秋秧苗泛白、霉烂,尤其是复播绿豆最为严重。

2002年6月下旬,正值东南部石山森林区麦收季节,连续十多天的阴雨天气,致使部分乡村小麦出芽霉变,有的地区小麦还长在小麦秆上就发了芽,其中尉庄乡、双鹤乡受灾最为严重。据统计,出芽霉变小麦达5200吨,受灾面积3.3万亩,绝收面积0.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2003年6月29日起,连降大雨3天,至7月2日转晴,3日又下大雨,接着又是几天的阴雨连绵,致使部分乡村未收获的小麦出芽、霉变,其中东南部的关王庙、双鹤、尉庄、台头、管头等乡镇较为严重,出芽霉变小麦达6000吨,受灾面积3.5万亩,成灾面积1.7万亩,绝收面积0.8万亩,受灾人口2万人,成灾人口0.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

2006年7月上旬至8月中旬,西交口、昌宁、台头等地区阴雨连绵,时有暴雨,受灾严重。玉米受灾面积2万余亩,绝收面积5000余亩,受灾人口7000多人,倒塌居民房屋78间,损坏房屋153间,经济损失600多元。

2007年6月17日—22日正是小麦收获期,连绵阴雨致使全县范围内的小麦不同程度出芽霉烂,特别是东南部的管头、双鹤、关王庙、尉庄等乡镇受灾最为严重造成小麦出芽面积8万余亩,绝收面积2万余亩,受灾人口5万人,减产粮食1.5万吨,倒塌房屋35间,损坏房屋109间,直接经济损失达670万元。

洪灾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鄂河发洪水,涨溢,溺人无数。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四月,降暴雨带冰雹,船窝镇英回窑沟水涨发,冲毙人畜。

民国25年(1936)8月9日(农历六月十八日),暴雨袭击鄂河流域,山洪暴发,流量2454立方米/秒,县城东门外汪洋一片,水位升到东门瓮城之上(今东门大桥之上),冲走“镇水铁牛”与张姓店房1座,店主人一家两口亦被洪水卷走。县城暖泉湾、南河菜园全被淹没,损失惨重。

民国31年(1942)6月,千余人畜从稷山往本县运粮,行至马匹峪,大雨倾盆山洪猛发,洪水卷走运粮民工60余人,牲畜80余头,大车60余辆。

1951年7月3日,城关地区降雨121毫米。倒塌房屋10间,冲毁暖泉湾菜地15亩。

1954年7月,冷泉河山洪暴发,冲毁兴建的河滩淤地石坝63条,农田1260亩。

1955年8月12日,西坡地区暴雨成灾。日降雨120毫米,山洪泛滥,造成人畜伤亡,房屋倒塌。

1958年7月1日,台头地区降暴雨,日降135毫米,洪水泛上街道,冲入商店民房。8月11日,台头地区再降暴雨,日降137.1毫米,光华地区降暴雨115.5毫米,冲毁农田60亩。

1959年8月,瓜峪河发生特大洪水,将西交口乡舞台漂走,睡在舞台上的13名工人亦被吞没。

1966年4月,张马、吉家原地区降暴雨,冷泉小学女教师阎金焕从联校开会返校途中,遭遇冷泉河洪水,献出年轻生命。

1971年,10月18日(农历八月三十日)中午,城关、管头地区忽降暴雨,在大石头完小上学的4名张马学生在下县河段被洪水卷走身亡,另一教师和两名学生幸免脱险。

1977年7月6日,城关地区降暴雨,日降雨量105毫米,河水猛涨,冲毁南河菜园6亩。洪水卷入电厂仓库,损失8万元;洪水泛入县兽医院,室内外积水深0.7米。

1978年7月,城关、下善地区降大暴雨,山洪暴发。泛入县城内公路管理站和工商局,淹没家具,冲走木料。下善一带冲毁农田石坝51条2100米,耕地1350亩,冲走牛羊22头(只),粮食5000万余公斤。

1979年9月18日,张马、城关地区天昏地暗,暴雨成灾,冲毁农田130亩,倒树210余株。城关地区部分城市居民房屋进水,冲走木料。

1981年8月,安汾乡降大暴雨,窑沟、东沟、岭西、丁盘等村平地起水0.5米,冲毁河坝29条,毁地147亩。

1985年9月7日—23日,阴雨连绵几天,降雨186毫米,全县塌房568间,房屋漏水4315亩,出现危房1385间,房屋倒塌压死2人,重伤4人,压死牲畜22头,猪12头,85所小学因校舍危险被迫停课,冲坏秋田3.79万亩,秋作物霉烂,减产105公斤。

1993年7月份,鄂河中上游地区连续5次遭受大暴雨袭击,洪水猛涨。其中7月3日降水量达59.6毫米,长达1小时,7月12日,降水44.1毫米,7月14日降水55.1毫米,7月21日—22日,降水33.7毫米,8月4日—5日降水55.3毫米,总降水209.5毫米。 暴雨涉及7个乡镇及鄂河游域5个乡镇。县城3处塌方,2000多立方米土石冲进下水道和街道,进水单位9个,个体经商户8个,113家居民房进水,直接经济损失95万元。7月9日晚,光华、台头地区遭受长达1小时的暴雨和冰雹袭击;7月27日下午,安汾、关王庙地区又遭到长达30分钟暴风雨和冰雹袭击,农作物基础设施和人畜都受到严重危害。据统计,全县倒塌房屋21间,损坏房屋167间,死亡2人,冲走大牲畜10头,猪、羊131只,冲毁机灌站4处,冲垮防洪坝3200米,公路5600米。

1996年7月—8月,本县多次遭受暴雨袭击,其中7月30日至8月6日连续降雨6天,且降水强度大。台头、管头、西坡、枣岭等地还出现大暴雨,致使3家煤矿坑口进水,20多户居民房屋地基大陷。

2002年5月—7月,关王庙、尉庄、管头、枣岭、西交口等5个乡镇,先后10多次遭受暴风雨和冰雹的袭击,持续时间20至60分钟不等。其中关王庙乡受灾最为严重,曾3次遭到暴雨和冰雹的袭击,全乡23个村委全部受灾。据调查统计,5个乡镇的小麦和秋粮受灾面积达8.5万亩,绝收面积1.5万亩,受灾人口6.3万人,直接损失1000万元以上。

2003年8月24日,突降特大暴雨,持续1小时40分钟,降雨量达110毫米,随后又持续阴雨连绵,降雨量503.9毫米,截至10月22日之前,降雨量达到739.3毫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期降雨量最多的一年。 暴雨和连绵阴雨引发全县大范围内局部山体滑坡,泥石流倾斜,造成城乡部分居民房屋倒塌、损坏、公路损坏,即将成熟的秋作物霉烂变质,给城乡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损失。据调查统计,全县18.6万亩秋作物全部受灾减产,比常年平均减产4成,减产粮食1.5万吨,损失粮食200万吨,倒塌房屋832户1363间,损坏房屋423户999间,损毁公路100公里,冲毁桥涵96座,死亡3人,大牲畜23头,猪羊250头(只),直接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

2004年6月后,全县部分乡村先后7次遭受暴雨、冰雹的袭击,夏秋作物不同程度受灾。其中受灾严重的有关王庙乡、光华镇、西坡镇,仅光华镇先后遭受3次暴雨和1次冰雹的侵害。特别是6月29日。据统计:因暴雨、冰雹侵袭,全县小麦受灾面积3万余亩,绝收面积1500亩,平均减产3成以上,受灾人口1.5万余人,秋作物受灾面积6万余亩,绝收面积600余亩,减产4成以上,受灾人口3万余人;1万亩苹果落果率达20%;倒塌房屋35间,损坏房屋298间;冲毁农田500亩,毁坏油路25公里,乡村沙石路60公里,石坝20座500米,牛羊圈舍22间,损毁电杆9根,死亡牛26头、羊130只、鸡150只,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余万元。

2004年6月29日,关王庙乡普降暴雨,暴雨持续时间长达两个小时,晒场小麦损失1.5万多公斤,还冲毁农田300余亩,倒塌房屋15间,损坏房屋78间,死亡大牲畜14头,直接损失达200万元。

2005年6月份—7月份,关王庙、光华等乡镇遭受暴雨和冰雹袭击,受灾面积两万余亩,绝收4000亩,全县因暴雨洪灾致使280间居民住房倒塌,708间住房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余万元。

雹灾

明万历十五年(1590)降雨雹,杀禾。

清康熙五十年(1711)四月,降雨雹,杀禾。

1971年6月2日,尉庄乡尉庄村降雹10分钟,玉米、小麦遭到毁灭性袭击,颗粒无收。

1975年9月18日,城关、吉家原、张马、下善、崖下、双凤淹、关王庙、安汾、尉庄等10个公社54个大队普遍遭冰雹袭击,受灾面积1.5万亩。

1976年5月14日,枣岭乡史家沟村降雹15分钟,即将成熟的小麦被打光,颗粒无收。

1979年6月29日,安汾乡窑沟、岭西、丁盘等村暴雨加冰雹持续90分钟;平地起水9寸,雹大为核桃,地面积雹2寸多厚,山洪暴发,冲毁河滩地坝29条605米,麦田1164亩,秋田340亩,损失粮食23.6万公斤,倒塌房屋5间,冲走煤炭350吨,打死鸡250只。

1980年6月21日至7月19日,关王庙、张马、安汾、枣岭、谭坪、双凤淹、西交口7个乡镇46个村,连续出现3次暴雨冰雹,农作物受灾面积3.6万亩,损失粮食170万公斤,冲毁石坝168条,3660米,农田600亩,倒塌房屋7间,石窑15孔,打死冲走羊580只。

1984年5月27日,张马、崖下、双凤淹、吉家原等4个乡遭冰雹袭击,受灾面积2670亩,损失粮食73万公斤。

1986年8月4日,谭坪乡马涧村降雹,秋类作物230亩无收。

1987年7月6日,关王庙乡小碑、富家凹降雹,击伤玉米等秋田作物2600亩,死牛1头。

1988年9月11日,吉家原、加凹等6个自然村降雹,受灾面积950亩,损失粮食8万多公斤。

1989年5月31日,光华镇后峪一带降雹,地面积雹4厘米,1万多亩小麦受损严重,减产25%。

1991年6月,管头、台头、双凤淹、谭坪部分地区降冰雹,受灾面积5000亩。

1993年,7月9日晚10时,光华、台头镇遭到暴雨带冰雹的袭击,时间长达1小时,受灾户1894户,受灾面积7500亩,其中重灾面积2180亩,粮食减产65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70万元。7月27日下午3时,暴风雨和冰雹又袭击了安汾、关王庙部分村,时间达30分钟,受灾面积4200亩,粮食减产80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

1994年4月20日降大雪、冰雹,造成5个乡镇断电,损坏高低压、通讯电杆237根,摔坏变压器9台,损坏树木2.5万株。

1996年7月11日降冰雹,管头、下善等地受灾较重,对局部地区秋粮影响较大。

2001年7月,发生3次暴雨冰雹袭击,造成部分乡村秋作物和果树严重受灾。

2002年5月—7月,关王庙、尉庄、管头、西交口等5个乡镇先后出现十多次暴雨和冰雹袭击,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及经济损失为历史上罕见的一年。其中关王庙乡最为严重。

2003年4月—6月,枣岭、管头、尉庄等乡镇先后遭到冰雹的袭击,致使3个乡镇的夏秋作物和枣岭乡的5600亩苹果受灾严重。夏秋作物受灾面积2.9万亩,绝收面积0.5万亩,苹果减产在3万以上,直接损失500万元。

2004年6月17日,一场罕见的冰雹席卷光华镇北家、岭上等11个村委,时间长达30分钟,使即将收获的小麦受灾面积达2000余亩,减产5成以上,减产粮食800余吨;秋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余亩,减产粮食500余吨,经济损失达150余万元。10月4日下午5时,县境内发生大面积冰雹袭击,持续10~30分钟不等,农业生产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特别是昌宁镇、枣岭乡的果农损失惨重。全县5万亩苹果中受灾面积达到4万余亩,重灾面积2.5万亩,果面被冰雹击伤率50%以上,冰雹击伤苹果在1750万公斤以上,降低苹果的商品率,预计全县果业减收在3500万元以上。白菜、茴子白、辣椒等地上蔬菜受损约500亩,损失近15万元。

2005年6月—7月,东部石山森林区局部乡村先后不同程度遭受暴雨冰雹袭击,农作物受灾较为严重。

2006年5、6月下旬,8月上旬,冰雹先后3次袭击昌宁、双鹤、枣岭等乡镇,降冰雹1厘米厚,最大的冰雹如核桃大校据统计,苹果受灾面积2000余亩,小麦受灾面积1000亩,玉米受灾面积1.1万亩,小杂粮受灾面积9000亩,其中玉米和小杂粮绝收面积3000余亩,受灾人1.3万余人,经济损失600多万元。

2007年6月上旬,光华、双鹤、关王庙等地区分别遭到冰雹袭击,即将成熟的小麦和大秋作物的茎叶不同程度受损,受灾面积2.5万亩,绝收面积7800亩,受灾人口1.1万余人,经济损失160万元。

2008年入夏后,冰雹两次袭击枣岭、关王庙、昌宁、尉庄等乡镇,造成夏粮食受灾面积6万亩,成灾面积4万余亩,受灾人口5000余人,经济损失30余万元;苹果受灾面积1.3万余亩,受灾人口8000人,经济损失350余万元。特别是枣岭乡受灾最为严重,6月12日18时,雷雨大风伴有冰雹突袭枣岭乡大坪、神底、谭坪、马涧村委,持续时间20分钟左右,致使本乡农作物受灾面积4万余亩,其中小麦3万余亩,大灾7000亩,苹果8000亩,受灾人口3万余人,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风灾

大风

1958年7月,台头地区出现大风,小麦减产,玉米倒伏。

1963年8月尉庄地区出现大风,谷黍受灾严重。

1965年7月,尉庄地区发生罕见的大风伴雷雨,80%的玉米禾苗刮倒,减产40%。

1967年8月,尉庄地区狂风大作,玉米减灾30%。

1972年8月,安汾地区遭风害,秋禾倒伏,大风拔树20株。

1974年7月,光华地区狂风大作,刮倒树木百余株,部分屋顶瓦片被卷走。

1998年1月份—3月份,部分地区出现大风天气,造成小麦返青不利,受灾。

2008年6月12日,枣岭乡大坪、神底、谭坪、马涧等村遭受历史上罕见的雷雨大风伴有冰雹突袭,时间持续20分钟,4万余亩夏秋作物及苹果受灾惨重。

干热风

1947年—1977年,出现18次干热风,最多一年出现3次,其中5月以后出现的占89%,对小麦、玉米生长影响极大。

1978年6月,全县性的干热风为害,小麦减产30%。

1979年6月,关王庙地区出现干热风,小麦减产近50%。

沙尘暴

2001年春,出现低温冷冻天气,继之是沙尘暴频繁袭击,尤其影响了果树传花授粉,加剧了果树和小麦严重受灾。

2002年4月,出现沙尘风暴,气温降低,极大地影响了果树开花授粉,5万亩果树不同程度受损。

冻灾

雪灾

明隆庆四年(1170)降大雪,积雪2尺。

1993年11月19日,全县普降大雪,积雪达25厘米左右,气温急剧下降,迫使小麦冬眠不利,阴地小麦普遍冻死冻坏。

2004年11月初,全县普降大雪,持续多天,积雪1米左右,交通中断,气温突降,小麦受冻,受灾严重。

2008年,元旦、春节期间,一场罕见大雪冰冻持续半月之久,积雪深达1米左右,双鹤、关王庙、尉庄乡镇的高寒乡村积雪深达1米以上,气温比常年降低5℃,持续冷冻,极端20℃。2月中旬,又接连下了两场大雪,交通长时间中断,大面积小麦根部腐烂。据统计,全县因冰雪冷冻造成小麦受灾面积5万余亩,成灾面积3.5万亩,受灾人口2.5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台头、关王庙、管头等乡镇20多个村300多个养羊户8000多只母羊,应啃冰雪树草而造成流产,另有600只小羊被冻死;直接经济损失60余万元。

霜冻

明成化十二年(1476)闰二月,早霜。弘治九年(1496)四月霜灾杀禾歉收,免夏、秋税粮。嘉靖十二年(1538)八月陨霜。嘉靖二十九年(1555)八月陨霜杀禾。

明万历十四年(1585),陨霜杀禾。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9)霜杀禾。

清光绪三年(1836)九月霜杀禾。

1960年霜冻,粮食减产30%。

1969年7月20日,枣岭地区降“黑霜”,玉米幼苗受冻,芽枯死亡。

1970年5月18日,枣岭地区碟村一带出现“黑霜”,刚出土的玉米幼苗全部冻死。

1976年4月霜冻,小麦受灾减产。

1977年4月,霜冻。

1979年4月晚霜,小麦拔节受冻。

1981年10月早霜,秋禾损失严重。

倒春寒

1994年3月下旬,气温持续上升,4月7日—9日连降小雨,地温下降,10日忽降大雪,伴有冰雹,寒流袭击,雪水成冰,厚度达4厘米,气温再降。接着气温回升,小麦普遍冻死冻坏,全县所有背阴地40%以上小麦冻死,阴面地小麦的分叶率也较差,减产在2成以上。受灾面积18.9万亩,成灾面积11.7万亩,绝收1.5万亩,重灾2.9万亩;受灾人口14.7万人,成灾人口8.1万人,重特重灾人口3.4万人,粮食减灾2125万公斤。

1996年3月—4月上旬,气温反常偏低,冬至初春雨雪稀少,导致阴坡三类麦苗大片冻死,同时,背阴地果树也成片死亡。

2001年入春,先是低温冷冻,继之沙尘暴频繁袭击,全县6万亩果树冻灾面积达3万亩,平均减产在3~4成之间,直接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2002年4月7日凌晨,猛烈的北风带来寒潮,气温陡降到摄氏零度以下,从7日到9日持续的寒潮伴随浮尘天气,全县24万亩小麦正值拔节而受到冻害,5万亩苹果正值传花受粉,也受到严重冻害,致使小麦减产2~3成,果树减产3成以上。尤以枣岭塬、谭坪塬、城北塬、罗毕塬小麦、苹果主产区遭灾最甚。

2004年,县境内东部石山森林区春寒多雨,小麦光照不足,死苗严重,平均减产在3成以上,减产粮食1000余吨,受灾人口5000人,经济损失50万元。

2006年4月11日至13日,连续3天气温突降,最低温度达到-3℃,降雪5.9毫米,并伴随四至五级风沙,造成昌宁、枣岭、西坡、西交口等乡镇各类果树、花椒等受灾严重,据统计,有5万余亩果树全部受灾,绝收面积2万余亩,全县栽植的1000万株花椒。有400万株能挂果的花椒嫩芽被冻坏造成绝收;小麦也因低温冷冻而受灾,受灾面积2万余亩,绝收面积4500亩,全县受灾达9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

2007年4月初,气温突降,因低温冷冻,农作物受灾面积2万余亩,绝收面积4500亩,受灾6000余人,经济损失125余万元。

第二节地质灾害

本县地质灾害主要是地震。境内轻微地震发生较频繁,其他地区地震波及本县也比较多,而有感地震时有发生。据历史文献记载的有: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8月1日临汾、新绛一带发生5级地震,本县大地摇晃。

唐咸通六年(865)12月,襄汾5级地震。 本县有声如雷,山谷震动。咸通八年(867)5月5日襄汾5级地震。 本县声如雷,房屋摇动。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7月1日临汾6级地震。 本县吼声如雷,大地摇动,部分房屋倒塌。

元大德七年(1303)洪洞、赵城8级地震“乡宁房屋存者十三四,人露宿”。

元大德八年(1304)临汾发生5级地震,波及本县,声如雷滚,山谷震动。

元延祐三年(1316)蒲县发生5级地震。 本县有声如雷,窗户闪动,大地摇晃。

元至正十一年(1351),境内发生地震,震级不详。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二月十二日地震(震级不清),庙宇毁坏。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4月6日,临汾发生8级地震。 本县声如雷滚,大地震动摇晃,部分房屋倒塌,吉家原出现山崩,埋没院落一座,尖山庙院墙损坏;天神庙栋宇崩摧,墙垣倾圮。

清嘉庆十八年(1813),襄陵5级地震,波及本县。

清同治元年(1862)11月3日,绛县发生5级地震,波及本县,有声,地晃。

民国5年(1916)7月,新绛5级地震,波及本县,声如雷吼,大地摇动。

1959年8月11日,河津发生5.4级地震。 本县有声如雷吼,大地摇动,西坡地区部分房屋倒塌。

1961年3月27日,临汾发生4级地震,本县有感。

1965年3月30日,蒲县发生4.2级地震,波及本县,吼声如雷,大地摇动。

1967年12月18日,大宁发生5.4级地震,波及本县,吼声如雷,大地摇动。

1967年12月20日,蒲县发生5.4级地震,本县有声如雷,大地摇动。

1968年7月21日,临汾发生4.1级地震,波及本县,大地摇动。

2001年7月24日,尉庄乡发生3.1级地震,大地摇晃。这是本县历年来发生的一次有感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震,波及本县,大地摇动。

第三节生物灾害

虫害

元至正十九年(1359)发生蝗灾。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6月12日,蝗虫到西交口乡黄华峪,至24日生蝻子,杂田食荆四十五年(1617)仍生蝗虫,无生蝻。连续两年遭蝗灾。

清康熙三十年(1691),蝗食秋苗,遭蝗灾。

清康熙六十一年(1731),生蝗,遭蝗灾。

1991年4月份—5月份,由于干旱伴随病虫害发作,谭坪、西坡、枣岭、光华、双凤淹等乡镇红蜘蛛蔓延,侵害小麦5万亩以上。秋作物同样受到蚜虫、玉米钻心虫的危害,受灾面积3万亩。

1991年5月,城关、张马地区发生白粉病,小麦受灾面积有3000亩以上,减产5成以上。

2003年6月,西交口乡和台头镇小麦分别遭受到蝗虫和黑穗病等灾害,局部面积小麦枯死,颗粒无收,受灾面积0.9万亩,绝收面积0.1万亩,受灾人口0.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

2005年1月份—6月份,干旱少雨,引发台头、双鹤等乡镇小麦遭受红蜘蛛虫害,受灾面积1万余亩,绝收面积300多亩,受灾人口700多人。

2007年6月,阴雨连绵,农作物又受到病虫害侵袭,受灾面积9000余亩,绝收面积3000亩,受灾5000余人,经济损失35万元。

第四节复合性灾害

火灾

1976年8月10日,西交口乡燕山森林,因河津县农民薛歪子偷砍树木,燃火熏橡,引起火灾,烧毁油松林200亩。

1984年3月14日,台头林杨阎庄林点职工在林区烤干粮引火,烧毁山林576亩,损失10万元。

2007年4月28日,石景山林杨半截沟人为失火,过火面积840亩,损失12万元。

滑坡

1982年11月11日夜时,西坡公社大礼堂背山山体滑坡,摧毁公社礼堂。压死正在西坡演出的浮山县蒲剧团演员4人,伤2人。

1991年5月,位于县城南(今卫生局对面)部分山体滑坡,淹没两家居民12孔砖窑,并连带一家居民5孔砖窑产生裂缝。

水土流失

本县是黄河中游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据1964年勘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11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8.2%,每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为8218吨/平方公里,全县每年泥沙侵蚀总量最高为5435吨,每年要流失有机质14吨,氮4348吨,磷5435吨,钾6522吨,造成土地肥力逐年下降。

1994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448.5平方公里,侵蚀模数为3600~3800吨/每平方公里,仅注入黄河泥沙还有870万吨,还有大量的土壤养分流失掉。

2008年底,本县水土流失面积还有110.3250万亩,年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9165立方米,年入黄河泥沙有654.75万立方米。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0391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一章 人口规模------

乡宁县早在8万余年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人口处于自然增长状态。20世纪70年代起,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得到控制,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乡宁县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人口素质有了全面提高。

第一节人口总量

明洪武二十年(1391),始有人口记载,全县为2900户,14523人,每平方公里7.2人。清初有11183人。光绪元年(1875),有13013户,76422人,每平方公里平均37.66人。光绪三年连年大灾,至光绪五年(1880),人口降为10031户,36670人。宣统元年(1909),8414户,51611人。

民国元年(1912)有54048人。民国2年(1913)下降为53560人。民国18年(1929),冀豫灾民来此定居甚多,人口上升到74585人。民国24年(1935),进行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58253人。民国35年(1946),再次普查,全县总人口69868人。民国36年(1947),增加到71256人,每平方公里平均35.12人。

1949年有73827人。1952年7月1日,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18630户,81783人(女38331人)。1964年7月1日,第二次人口普查,有23588户,101611人(女47893人)。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有22139户,151888人(女73007人)。1990年7月1日,第四次人口普查,有39471户,181524人(女87586人)。2000年7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至11月1日全县有50257户,212691人,其中男109308人,女103383人。2008年底,全县城乡居民人口共有65679户,230320人,其中男119322人,女110998人。另有外来常住人口有8885人。

第二节人口密度

城乡人口比重

民国24年(1935年),城镇人口2126人,占总人口的3.6%;农村人口56127人,占总人口的96.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镇人口逐年上升。1954年达到3168人,占总人口的3.8%;农村人口80195人,占总人口的96.2%。1958年,城镇人口猛增到5912人,比重上升到6.44%;1962年,压缩城镇人口,精简城镇职工,动员职工家属返乡,到1964年,城镇人口下降到4052人,比重降为3.92%;农村人口上升到99266人,占总人口的96.08%。1979年后,城镇人口增长较快,1980年达到5923人,占总人口的4.08%。1985年增为11128人,占总人口7.04%。1990年增为16848人,占总人口9.35%。1995年增为22397人,占总人口11.37%,2000年增到29845人,占总人口14.03%,2005年,全县人口增到225750人,城乡人口变化为:城镇人口上升到37841人,占总人口16.76%;农村人口187909人,占总人口83.24%;2008年,全县人口增加到230320人,其中城镇人口30599人,占总人口13.3%,农村人口199721人,占总人口86.71%。

乡镇人口分布密度

按大体类型划分,2008年,黄土残塬区的昌宁镇、枣岭乡,总面积470.35平方公里,总人口71324人,每平方公里平均151.64人,比1990年的每平方公里平均124.48人,增加27.16人。丘陵沟壑区的光华镇、双鹤乡、西交口乡、西坡镇;总面积660.93平方公里,总人口79516人,每平方公里平均120.31人,比1990年的117.58人,增加2.73人。石山森林区的台头镇、管头镇、关王庙乡、尉庄乡,总面积897.7平方公里,总人口67254人,每平方公里平均74.92人,比1990年的69.71人,增加5.21人。

2008年,各乡镇人口分布密度为:昌宁镇175人(以下均为每平方公里平均数),比1990年每平方公里平均156.26人,增加18.74人;光华镇143.57人,比1990年的128.27人,增加15.3人;台头镇85.6人,比1990年的78.14人,增加7.46人;管头镇83人,比1990年的73.22人,增加9.78人;西坡镇169.33人,比1990年的150.26人,增加19.07人;枣岭乡173.11人,比1990年的91.53人,增加81.58人;西交口乡53人,比1990年的45.49人,增加7.89人;尉庄乡71人,比1990年的68.35人,增加2.65人;关王庙乡67.4人,比1990年的57.54人,增加9.86人;双鹤乡137人,比1990年的108.77人,增加28.23人。

第三节人口变动

自然增减

出生民国22年(1933)出生1164人,出生率为17.37‰;死亡861人,死亡率12.85‰;民国35年(1946)出生1285人,出生率18.39‰;死亡943人,死亡率13.49‰。

1949年出生1710人,出生率23.16‰;1960年出生1787人,出生率19.17‰。1963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高值,出生4248人,出生率42.59‰。1971年,全县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出生率明显下降,1972年出生率下降为33.05‰,1982年降为19.37‰,1988年降为15‰,1990年回升到23.4‰。1991年出生3137人,出生率下降到17.21‰;1995年出生2798人,下降到14.29‰;2000年出生2015人,出生率下降到9.47‰,为历史最低年。2007年出生2797人,上升到12.23‰,2008年出生2796人,出生率下降到12.18‰。

死亡民国22年(1933)死亡816人,死亡率12.85‰;民国35年(1946)死亡943人,死亡率13.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死亡呈下降趋势。1949年死亡率为13.19‰,1969年降为7.83‰,1980年降到5.58‰,1990年又降为4.58‰。1991年,全县死亡人数772人,死亡率为4.23‰,比1990年下降0.35个千分点;2000年全县死亡人数211人,死亡率降为0.99‰;2005年全县死亡人数1363人,死亡率上升为6.03‰,2008年全县死亡人数1304人,死亡率降为5.68‰。

自然增长率1949年全县净增人口736人,自然增长率9.37‰,1958年—1971年,人口生育高峰期,也是人口高增长时期,自然增长率连年在20‰~30‰左右,以1962年为最高,为31.21‰,1975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降低,基本处于15‰左右。1995年净增1950人,自然增长率9.96‰,至1999年一直保持在9‰上下,2002年后,自然增长下降到7‰左右,2004年净增人口最多,为1723人,自然增长率7.6‰,2007年净增1418人,自然增长率6.2‰,比上年下降0.64‰,为历史最低。

第四节社会变动

迁入

本县多有豫、鲁、秦和本省一些县籍人迁入定居。《家谱》记载的有:最早为元朝中期,大石头高姓从山西中阳县迁居鄂邑西大石头村,元末,有郭姓族人从山西汾阳县迁居后峪村,后散居今光华镇上窑、后崖村、岭上村和西交口乡郭家集等村;有杨姓族人从陕西省米脂县落户今光华镇七朗庙村,后散居于本镇南朝峰、陡坡、孔家及管头镇、下善等地;有王姓族人从陕西省榆林神木县迁今管头镇榆凹村;有张姓族人从山西中阳县迁居今西坡镇西坡村。明朝初期,迁移人口最多。有郑氏族人从山西石楼县迁居本县城内定居,郭姓族人从河南孟津县迁居(今昌宁镇反帝村)坂底村落户;张姓族人从陕西省白水川迁居今昌宁镇下县村;河北贡生潘贵出任本县教谕,任满后定居城郊赵家湾(今昌宁镇幸福湾村);另有阎姓、王姓族人分别从本省安邑、河津迁居县城内阎家巷、西府巷;还有成姓、杨姓、任姓也从本省河东郡(今运城市)、隰县、河津分别迁居今光华镇涧底村、昌宁镇石涧村(后一支族移居城内)、西坡镇湛泉村。清朝初期有刘姓、岳姓族人从本省绛州(今新绛县)、平阳(今临汾市)迁居于今昌宁镇红土村和西坡镇韩咀村。陕西省韩城师姓族人,迁居今枣岭乡师家滩村。清末时,闻喜裴氏支族人从闻喜避居稷山,又流落到今管头镇榆凹村定居。新降籍赵姓族人上乡宁开办行医定居城内乌衣巷,右玉举人贾煦在本县为官,携家人大小定居县城后,落户赵家湾。另有七郎庙杨姓、乌衣巷杨姓、赵姓、石鼻村杜姓、城内尉姓也分别从陕西米脂县、山西霍州、中阳、太平(襄汾)迁居于本县,但年代不清。

民国时期,河南、山东屡遭水旱灾害,难民迁入落户有增无减。另有从河南和本县周边河津、新绛等县迁于城内,做生意的人也为数不少。民国19年(1930)迁入人口456人。民国28年(1939),日本攻陷太原,山西省政府的公务人员、学生迁入境内达1200多人。民国29年(1940),山西省政府在县城开办兵工厂(即西北制造厂),迁来定居的家属370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迁入人口多是煤矿工人,大中专毕业生,军转干部和部分干部、职工及其家属。1959年,乡宁、吉县合并,并入11561户,51487人。1968年,北京市200多名北京知识青年来本县定居劳动锻炼。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频繁,每年有大中专学生毕业分配到本县工作。1989年迁入人口1579人,迁入率9.11‰;1990年,迁入1691人,迁入率9.38‰。河南、山东、浙江等省来乡宁从事建筑、采煤、经商、机修等职业,有部分人员全家迁入本县定居,1995年迁入1647人,迁入率8.36‰;2000年迁入2117人,迁入率9.24‰;2005年迁入2425人。迁入率9.76‰,2008年,迁入3214人,迁入率10.3‰。

迁出

民国34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山西省政府重返太原,驻在本县的省级机关公务人员和家属1250人全部迁往太原,民国35年(1946),西北制造厂工人家属3700多人迁回太原。1949年,规模较大的人口迁出是:1959年,西坡、西交口、关王庙、尉庄分别划给稷山、侯马,划出人口23500人。1961年,乡宁、吉县分置,划出人口52500多人。1971年,下化人民公社划隶河津县,划出人口8927人。“文化大革命”后期,迁出人口多是本县考取到外地大、中专学校读书的学生、征兵入伍的青年及被招收外地企业的职工等等。1989年迁出人口774人,迁出率4.5‰;1990年迁出人口798人,迁出率9.41‰;1991年迁出人798人,迁出率9.41%。1995年迁出人口927人,迁出率7.32‰;2000年迁出人口1311人,迁出率8.2‰;2005年迁出人口1535人,迁出率8.5‰,2008年迁出人口1849人,迁出率8.2‰。

流动人口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有流动人口记载,称其为“客肩民”,人数不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内流动人口多来自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四川、陕西等地。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250人,1954年464人,1962年312人,1975年1670人,1980年2020人,1985年3412人,1990年4012人。1991年4012人(其中男3131人,女881人);1995年5112人(其中男4819人,女293人);2000年7116人(其中男6729人,女387人);2005年8917人(其中男8654人,女263人)。2008年8885人(其中男7418人,女1467人)。流动人员大多数是寻活揽工,下煤矿,搞土建,打零工,做生意。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0391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传记名著小说 《乡宁县志》

作者:杨立新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9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乡宁县志”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0391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