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北河畔的音乐幽兰(四之上)

 

这是《易北河畔的音乐幽兰》系列的最后一期。多少年来一直把几位亲近的睿智音乐老人视为自己人生情趣取向的导师,如...



这是《易北河畔的音乐幽兰》系列的最后一期。

多少年来一直把几位亲近的睿智音乐老人视为自己人生情趣取向的导师,如今他们已离去走远,幸有巴洛克音乐替代先辈的导引,使这《易北河畔的音乐幽兰》也算是心路历程中一小段有着美好风光伴随的步行……

说起德累斯顿,虽然音乐之父巴赫并无在当地宫廷任职,但却七次光临于此,可见他与当地音乐关系之热络。

1717年,当巴赫将离任魏玛赴克腾宫廷就职之际,他的好友、在德累斯顿宫廷任职的法国籍小提琴演奏家让·巴蒂斯特·沃尔米埃尔(1670?-1728)在得知驰名欧陆的巴黎管风琴演奏家路易·马尚将抵德累斯顿首演,便希望促成法、德两位大师合作一场竞演的计划,于是向双方发出了邀请。但终因路易·马尚的缺席而成为巴赫的独家表演。

当时的德国音乐界对先进的意、法音乐,对像意大利的维瓦尔第手下《降A小调协奏曲 》BWV593这类灵巧的革新型作品尤其热衷。作为管风琴师的巴赫也希望以自己的拿手武器来囊括、出新维瓦尔第的乐队,1713年26岁他共写了六首这样的作品。推测他在德累斯顿的曲目里会有这类管风琴曲。请听其中的第一乐章快板。

另有推测在巴赫的曲目里还可能有《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请你欣赏根据这首作品改编的吉他独奏曲《托卡塔》。

吉他演奏家乔治·塞格勒里欧(George Sakellariou),出生在希腊,曾执教于美国旧金山音乐学院并任吉他系主任,现居住加利福尼亚。

至于当年在宫廷盛大演奏会的观众席上会有哪些人物,除了宫廷的官员之外自然少不了宫廷乐手,其中一定会有向各位介绍过的 海尼兴、沃尔米埃尔等我们熟悉的面孔,还有一位肯定不会缺席的是超一流的小提琴家——约翰·格奥尔格·皮森泰尔Johann  Georg  Pisendel 1687–1755)。

皮森泰尔幼年时曾在宫廷教堂合唱队学习声乐和小提琴,16岁就成为宫廷乐队的小提琴手,22岁时曾拜访过当时在魏玛的巴赫。

作为著名的小提琴家,他与当时欧洲一批音乐家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除了巴赫,还有维瓦尔地、泰勒曼等都为他题献过作品,他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也给巴赫的创作以很大影响。由于他的演艺也促使德累斯顿的乐队成为当时欧洲最优良的乐队之一。

皮森泰尔的音乐通常以线条明晰,犹如春光里的嫩绿柳枝那样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广板,平稳的节奏里有着从容的推进,虽没有显著的高潮迭起,但优雅的情怀足以让人细心思味。

演奏者是生于韩国首尔的女小提琴演奏家:米杨。她7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多次在国内外获奖,14岁以全额奖学金就读于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她的丈夫Marc Mostovoy曾是费城室内乐团的创办者。


    关注 樂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