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丨2016 GMIC移动应用全球化峰会嘉宾精彩内容汇萃(上)

 

编者按:在刚刚结束不久的这场超过60个国家3万名科技新锐领袖与创业者的大会上,全球化移动应用备受各界关注。作...



编者按:在刚刚结束不久的这场超过60个国家3万名科技新锐领袖与创业者的大会上,全球化移动应用备受各界关注。作为最早一批“全球化推手”的先行者,Avazu Holding已连续三次受邀参加GMIC全球互联网大会,此次大会,Avazu Holding受益颇丰。现将当天大会的干货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海外市场的发展情况

走向海外,在游戏这个领域,已经做了一段时间。14年之前(包括14年),中国的游戏开发者在海外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到了15年,以猎豹、360为代表的一系列公司的工具型产品在这方面更是走在了前列。借着这股热潮,由于15年在中国有很多投向O2O的资本,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资本层面也激励着更多开发者进一步走向海外,使玩法更加多样化。15年变现方面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6年不再是只关注用户的获取,更多的是在获取用户的同时,走向海外,以及自己的收入(变现)。

目前APP全球化的特点如今,APP全球化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是非常强的国际化,另一方面是非常强的本地化。

现在大家在考虑出海时比过去更为精细化。之前是抢地盘,粗放的投放,砸钱。而现在,首先是产品形态以及如何更好地迎合当地文化,考虑当地的特殊情况。很多公司甚至在各个区域市场建立分公司,组建本地运营团队。其次,是本地化。只谈国际化已经不够了,本地化不管是在运营层面还是产品层面,只是做一个翻译版本已经玩不转了,所以需要因地制宜,为每个不同的市场制定策略,大家一般都会选择增长最快的市场,但这些都是基于对市场的战略判断,这点和过去有较大的差异。在美国、日本或欧洲市场里,典型的特征是,进入后收益获取相对较快。因此,选择在美国一方面是因为市场比较成熟,另一方面也是美国市场盈利的时间相对会早一点。

工具型APP出海已经没有机会了

就目前市场而言,几大巨头均已各自为营,巨头们在占住坑以后,做工具是最快的方式,一个月内全可复制,并且速度极快,也做得十分出众。因为工具类唯一的门槛就是运营。 13年~15年工具类矩阵经历了成长、成熟,甚至十分惨烈的战争。现如今,工具类矩阵的发展也遇到了天花板,想要在海外要变现,工具类矩阵的变现方式只有广告,而广告供大部分来源于Facebook等巨头。

中国公司出海的方向

现在中国出现的很多模式都可以在海外复制延伸,消费升级、新内容、互联网+,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全球化,而我们把移动互联网的全球化当作四个主要方向之一。过去五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得到了非常大的爆发,并不断与硅谷看齐。中国相比周边的一些国家,甚至相比中东欧、拉美这样的国家,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单一体量很大,能够PK出很多很成功的模式;第二、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开发者的资源。中国移动互联网出海将从原来的工具类,慢慢延伸到偏运营、偏社交、偏电商等离钱比较近的一些机会上。

中国互联网公司目前在海外主要的发展机会

说到出海,最近广受热议的一个话题是,东南亚和其它区域之争。但有一个市场始终是绕不过去,那就是欧美市场。去年有一个观点叫做C2WORLD,即中国经验搬到全球。而今年所有的人都在说做内容,内容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热的点,但内容上也存在很多坑,其中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本地化。同时,内容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方向。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一个领域就是社交,工具类产品都有一个先天性的弱点——用户黏性,但社交却是天然的东西。对整个全球市场而言,海外的社交创业并不像中国这样到一片红海,还存在着很多空白的领域。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方向是电商,电商可能跟国内逻辑不太一样。但是海外电商也会碰到物流、支付等问题。但是大家的需求是一样的,用户需求都在那里,全球都存在消费升级的问题。

出海在哪些区域值得优先考虑

目前许多人认知的一大误区是印度、印尼等东南亚地区的流量很便宜,所以要去这样的地方找用户。但事实最主要的难题并不是抓取用户,而是在获取用户后如何变现。所以,对中国出海企业而言,在一开始做用户时就应该结合变现进行考虑。

(我们)在两年前做了个模型,即把所有的广告联盟的单子输入到一个模型里,每周筛选出推广进收益的成本是最低的领域。如此以来,所有区域被划分成三个,比如就性价比而言,日本是最低的,美国是最高的。

对海外市场而言,主要有4个领域:工具、游戏、广告和服务。在工具领域里,有几个山头,还有不站队联盟,而过去的2015年,工具在各方面都表现突出。而今年,对想涉足工具领域的企业而言,一开始就要结合深刻变现的角度,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与广告领域,特别是广告联盟领域。当年四个粗放的广告联盟,到现在可能只留下了一个半,未来广告还会有更多新的发展形态,比如深耕。举个例子,广告跟自由流量结合起来,广告联盟跟自由流量结合起来。

国外市场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公司目的分为两类,一种是2C产品,另一种是2B产品。对2C而言,本地化是相当相当重要的,比如谷歌、亚马逊进入中国时,不仅要适应中国整体民众对产品的需求,也要适应当地的法律法规。而对于2B的产品,基于系统自动化和大数据的学习可以照搬进任何国家,所以对2B产品来说,本地化并非重要的壁垒,而是如何组建起精英化的团队。如:LinkedIn中国等。

( 为保证阅读流畅性,隐去沉余部分,有删减,本文不代表Avazu Holding 立场)


    关注 Avazu艾维邑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