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嘤嘤!反正无论结婚还是单身都会后悔

 

林蔚然的《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

“让想结婚的结婚,想单身的单身吧……反正最后都会后悔”,萧伯纳说。
林蔚然的《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似乎萦绕在萧伯纳的魔咒中。
“在开放的舞台上,没有任何隐瞒;正像在日常生活中,总有秘而不宣。
没有秘密的人生,是没有酒喝的宴席;保证你今晚畅饮,但不要醉醺醺地回去。
这个戏,是编剧林蔚然最自由最任性的一个戏,
这个戏,是导演李伯男最钟爱最满意的一个戏。”




简单的三幕剧,两段貌合神离的婚姻,一群情感寄生者的独白。

编剧林蔚然用看似平淡的笔触为我们揭示了日常生活下的暗流涌动,这部原本名为《秘密》的剧本经过几轮修改,变成了现在《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

《秘》的成名史颇有贾樟柯的风范。贾导的影片从《小武》《站台》《三峡好人》,到《海上传奇》《天注定》《山河故人》,一路斩获蒙特利尔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夏威夷国际电影节金兰花奖,南特三大洲电影节金热气球奖,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柏林国际电影节沃尔福冈·施多德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和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国外名声大噪后荣归故里,虽然票房叫好不叫座,但在文艺圈和评论界都揽住了一大波人心。

《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亦是成名于海外。2013年剧本被苏格兰国家剧院选中,作为首个亮相英国“中国当代剧本展演”的作品,引来《泰晤士报》《苏格兰先驱报》等英国主流媒体的竞相报道,并在爱丁堡、格拉斯哥、巴斯盖特巡演13场。

剧本是编剧林蔚然参加著名导演田沁鑫以艺术家个人名义联合苏格兰国家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发起,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著名作家张抗抗等名家担任评委、顾问的“新写作计划”时所作。最终只有三名中国编剧的作品得到在苏格兰巡演的机会,林蔚然就是其中一位。



编剧林蔚然这个剧目在中国话剧市场“叫好又叫座”。国内巡演在国话小剧场演至第三场的时候就声名鹊起,观剧人数暴增,很多观众都遗憾自己错过了第一轮演出。

从话剧《请你对我说个谎》《飞要爱》(《爱·无能》)《马路天使》,到少儿京剧《少年马连良》、曲剧《歌唱》等,林蔚然的创作横跨多个领域,但“都市情感”和“两性话题”一直都是她擅长的表现方式。在日常生活平静的湖水下,她总能发现隐藏着的暗流,溯源而上,寻觅到人性深处最不愿被触碰又无可逃离的精神状态:

我们在舞台上看到了想要看到的他人的秘密,如同看到了我们不想看到的自己。

不到30页的剧本讲述了一对私奔未果的情侣,两段貌合神离的完美婚姻,三幕剧交错出四个人最不堪回首的往事。

四个性格迥异的男女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遮掩、悲痛、无奈、挣扎,迫使观众不断猜测追问,在情感的泥沼中到底什么样的答案才能让对方停止猜疑和追问,在两性的对弈中又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才算是皆大欢喜?



故事从一个平常的午后开始,一个闲适少妇的平静生活,被前男友的越窗而入彻底打破,两人都要从对方身上寻求一个真相,却都终无所获。

破窗而入的爱情为全剧制造了第一个也是最大一个矛盾冲突。文学作品中的爱情多是机缘巧合,从窗户进来的远比从正门进来的多。这不是单纯的“白月光”与“朱砂痣”的关系,更像是“刚性需求”与“弹性需求”的关系。打个比方,我们需要从门口运进来的粮食和水,也需要窗口悬挂的明月和撩人的清风。

从窗户进入的人永远比从门口进入的人更可爱;因为从窗户进入的是花香和月光,从门口进入的是粮食和蔬菜,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是需要粮食和蔬菜的,但是,同样的,我们每个人生活也一样需要花香和月光。我不相信任何不带感情的人文观点,我不相信任何不带人情味儿的人文学科的结论。

第一幕



是“男人”和“女人”近乎“宣叙调”的对白。编剧故意弱化了人物的独特性,将角色抽象出“男”“女”两种基本又原始的定位,这样的手法在象征主义戏剧(梅特林克,斯特林堡等)时期就已开始使用,在后来的荒诞派戏剧中(贝克特,尤内斯库,热内和品特等)更是屡见不鲜。

男女主人公的纠葛清楚直白:在男人离开女人的第557天,他终于出现,并提出再次私奔的请求。已经结婚生子的女人会怎样应对前男友炽热如火的爱情宣言呢?

男人:(走到门口,回过身来)如果我想带你离开这个家,这个大房子。即使是晚了一年半。错过了几千辆火车。但是,我还是想问你。你会跟我走么?就像当年我们约定好,在你家楼下见面,即使你父母会伤心,会跟你断绝关系……毁掉跟中医小伙子的订婚……



在这段恋爱中,女人处于被动。在男人背弃约定的那一瞬间起,她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心理马拉松:他为什么不来?他不爱我了吗?是因为出什么意外才失约的吗......在男人离开的一年半时间中,她每天都在期盼着一场逃离,一场与安逸生活宣战的逃离。这是男人离开时种下的魔咒,只有他的再次出现,才有可能解开女人的心结。



女人疑惑又担心,心中无数次咒骂又百般关切。如今当男人真的抛出“一起离开”的橄榄枝时,奇怪的是,之前的心理战并没有消失,疑惑与怨恨的马拉松只不过演变成纠缠与恐惧的长跑。

女人:……是啊。我会。两年来我每天都在等你。等你来跟我说这句话。带我离开这儿。去哪儿都行。



女人如是说。

可当男人与她更进一步时(拥抱和抱起孩子时),女人心中的防线被彻底击垮,她何曾不想抛下现有的一切,抛下这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聪明健康的孩子,放弃这只用看书听歌的闲适生活,与男人一走了之,可心中“被背弃”的心情不断闪回,她要鼓起三倍甚至更多的勇气,去相信一个曾经抛弃过她的男人。

编剧的高明之处在于,她并没有安插任何外部压力给男女主人公,所有的内心斗争都由内到外,像春雨过后稚嫩的新芽,充满生机却活不过一场倒春寒。

女人:(渐渐恼怒地)你这么一个突如其来的人,跑到我家里来,说一大段颠三倒四的话,你以为你是个什么东西?你想干什么?你穿着一件带着垫肩的傻西装,从窗户爬进来,喝我的茶,吹我的空调,抱我的孩子,还说这些让人生气的话。你凭什么啊?......你从头到尾就是想要羞辱我,就像两年之后忽然想起,哦,当时我经常用到那块抹布放到哪儿去了?我得把它找到!它擦起灰尘来比任何一块都顺手!所以你就来了是不是?你完全不管抹布这些年在想什么,它已经被你扔掉太长时间了,长的你都忘了它上面有几个破洞。



对于女人来说,从前的希冀变成了现在的可怖与不安。日常生活中那些不可告知的秘密昭然若揭,主人公的心理斗争终于达到可视化。情感这种的不可捉摸的客体在林蔚然笔下,李伯男舞台上变成了一种可能性,成为可感知的对象,台词之间的环环相扣,演员间一颦一蹙无不泄露了这样或那样的秘密。

编剧有意让“秘而不宣”的秘密在舞台上暴露出来。这部“契诃夫式”的戏剧像《樱桃园》那样,越是想突围,越是身不由己,内心的道德标准和普世价值观束缚着每个人的心绪,越挣扎越缚得紧,令你喘息不得。

准备放弃一切的女人要与男人按照之前的约定一起去成都。现实生活的范式被重新打破后,女人的心理马拉松像瘟疫一般传染给男人,或者说,男人的精神状态将面临一次新的解剖。

女人(充满梦幻地)我们今天就走。

男人:去哪儿呢?

女人:就按原来的计划,我们坐火车去成都。

男人:成都。是啊。原来我们是这么想的。那儿没人认识我们。

女人:我们从头开始。



当女人开始坚定的时候,编剧巧妙的将笔触转移到男人身上。他人性中的懦弱和犹豫被无限的放大再放大。

男人:……可我对我老板得有个交待。不能就这么走了。



男人的破窗而入似乎是在弥补一个遗憾,一年半前的无果也像梦魇般纠缠着他,这次的会面与其说是完成曾经的约定,不如说是为这段无果的爱情画上一个还不算难看的句号。从始至终,男人并没有改变生活的勇气和决心,这次的见面不过是他坠入婚姻坟墓前的回光返照。

男人:我在这一年多里,前思后想过很多次。佳节,我们也许没有缘分成为夫妻。这是老天安排的。做最好的朋友也许才是个好选择......我只要知道你在那儿,知道你身体健康,过得很好。知道你的生活在向前继续,平静舒适。知道我能在某一天见到你,就可以了。



日常生活下总有波涛汹涌,“秘而不宣”的妙处在于只有你的心率与剧情发生同一频率的“震动”时,才能捕捉到剧作家的良苦用心。

第二幕



剧作的第二幕是男医生和女病人“打太极”式的情感推拿。编剧直言这个剧本她写的畅快淋漓,这一幕是很好的佐证。



在情节上,它补叙了第一幕中的人物关系及情感呼应,直剖人性的虚伪面。男人的闪躲与遮掩,女人的反诘与质疑,编剧将一切的矛盾、碰撞都埋藏在了婉转简约的生活状态之下,并以近乎精神分析和心理解剖的方式,将两性在情感问题上的迷惘与悖谬呈现了出来,既塑造出备受情感煎熬的人物形象,也抽离出了这些形象精神深处的迷失、遮掩、狂躁与挣扎。

医生与患者的对话中,观众得以从另一面窥探出男人女人口中婚姻与爱情模样。

女患者:也许您的事业没有看起来那么顺利,可能您的家庭根本就不够幸福,这都是诱因。羞于承认只是因为顾及颜面......如果他们发现,女儿对你没有那么喜欢……或者说,压根不喜欢。当然我只是打个比方,像您这样的青年才俊怎么可能不招女人喜欢。



同样的心理斗争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从前没有注意只是我们不曾将放大镜聚焦在那人头上,编剧林蔚然巧妙地将所有可能性汇集在这两段关系中,起承转合自然不做作,观众能从这四人的纠缠关系中窥探到内心不愿承认的自己,还原爱情的本来面貌,说到底,她本就不是什么高尚的东西。

第三幕

第三幕短小精悍却饱含深意,是第一幕男人(前男友)和第二幕男人(医生)的对手戏。舞台上,两人的身份依然模棱两可,但观众已经掌握足够多的信息来构建自己的人物关系图。

从人物动机的变换莫测、台词语言的多重双关、到叙述的次序颠倒、悬置的道德判断、观众在剧场终于寻觅到日常生活中秘而不宣的暗流涌动,开放式的结尾没有回答观众的问题。

其实给出一个答案并不难,难在直面生活表皮下,血淋淋的肌肉与筋络,难在我们需要避开主要的脉络,在不伤及身体的情况下,一点一点的扒开它们,最终发现皮肉下面并没有什么“真心”,什么“灵魂”,不过是从一层皮到了另一层皮,日子也就在这样的好奇和小心翼翼中过去了。


    关注 文艺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