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镇的早市

 

新市古镇位于浙江省德清县,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而建制历史就达1200多年。千百年来居民临河而建,傍桥而市,形...



新市古镇位于浙江省德清县,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而建制历史就达1200多年。千百年来居民临河而建,傍桥而市,形成典型的江南风情,新市是浙北地区大运河侧的重要商埠,自古繁华,民风质朴,人才辈出,自南朝著名道学家陆修静筑楼读书于此,自近代基督教理论国内研究学术权威、全国神学家赵紫宸先生,近代少年爱情小说家王嘉仑留下众多的人文胜迹,若流连其间,无不能领略此地的清纯与从容。其中明清宅居群、觉海寺院、古桥梁等,均值得一访究竟。(百度百科)

转入新市镇的健康路,是清晨的六点半。多年没来新市了,眼见沿街两侧的店面,不管是新建的、还是旧式的老房子,门头的外立面都搭起了钢管架,楼有多高,钢管就有多高,从路的最东端向西眺望,一直在延伸。我们驱车从东升公园至银都大酒店,路过的一个个路口,南北望见过去,都穿上了钢铁的外衣。想必整个新市镇,都在为换上新装而热火朝天,再看看翻新、维修中的老(古)建筑,被重新翻起泥石的两侧人行道,让人错觉的来到了一个大工地。日后完新,是如何的新装,再来新市,与你相见。

停罢车,举着相机,从西向东步行而来,三架佳能直入“工地”。刚一路驱车过来时,两侧的街景,早已扫描入脑中,个个鲜活、灵动。叉路口的移动早餐车上,萝卜丝馅的青团园子,蒸气直冒。弄堂口的修车(自行车)大爷,已把内胎给翻出来了。冬瓜老人的冬瓜,摆在了贴近马路中间的位置,后背的小半条马路的水泥块翻了起来,围在钢管架内,车水马龙的人车,从切开的半个冬瓜前贴面而过。破旧“百货店”的门头牌篇被铁架上的竹排挡住了一半,之下的老人,安静的坐着,乘着早凉。卖玉米、丝瓜的老农身旁,堆起了小堆的玉米外皮,吃着从一脚路的隔壁早餐店的小笼包。边吃边走的一位中年男子,迎面而来,手捧一碗葱油花生拌面,把面条撩的很高,再降下手来,向前伸出头,筷子与嘴巴快速的配合,还发出看上去很好吃的声音来。古石桥(名:平桥)上的老房子,成了早餐店,唯一的一张桌子摆于石板桥的中心,送上一只长条状的湖州粽子,别有一番风味。菜场对面的几家早餐店,人头早已点不过来了,每家小店里仅有的几张小方桌,坐于座上的食客便成了“流水”。而寻觅新市茶糕,成为拍摄之余、开拍之前,最想完成的任务了,出发前大家说好的,空腹来吃茶糕,这是何等的一个大嘘头。

相机、手机齐开炮,对准了陶祥仁,一位卖玉米、用老秤杆的老人。边拍边聊,就打开了话匣子,那副老秤杆便成了我们眼中的“宝”。咨询起老枰杆的使用方法与刻度,我们好学的李兄向老人近身亲近的现场学习了起来。老人的言行与微笑,让我们开拍之前的一个顾虑便随风而去。街拍人物,尤其是特写,时常会遇见回避、拒绝,而在新市的清晨里,修车的老人、早餐店的老板,买菜的、吃早点的人们,当我们把镜头对准他们时,便从自然而然的语言交流中,愉快的按下快门。

至上午九时,准备从夏日太阳下的新市撤回时,还想着似乎才刚入口的茶糕,特地绕行至茶糕早餐店,摇下车窗来,“老板娘,茶糕还有吗?”,“没了,明天再来啊!”


















    关注 我不是好父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